《彩色的梦》第2课时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863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16: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动量和动量定理教案)


《彩色的梦》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引入新课。



1.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彩色的梦




铅笔盒




聊天




草坪





葱郁









森林





拉手





烟囱





结苹果






一般






精灵









2.


< /p>


揭题导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来品读这首儿童诗,齐读


课题:《 彩色的梦》。



二.品读课文,逐节感悟。



1.



回顾第一小节:



< br>1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彩色的梦”指


的就是


(画出各种美好梦境的彩色铅笔)。



2


)师:

那小作者用彩色铅笔,


画出了哪些美好的梦境呢?



2.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


2--- 4


小节,边读边想象梦境中的画面


吧!



3.


汇报交流。





出示第二小节。



< br>1


)指名朗读第二小节,说说在“第一个梦境中”,你


看 到了哪些景物呢?




2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草坪,野花,天空。




3


)学习“形容词”。










脚尖滑过的地方,



(





)


的草坪


(p


í


n< /p>


ɡ


)


,绿了


;


(





)


的野花,红了;



(





)


的天空,蓝了,



蓝——得——透——明!




4


)理解


“蓝得透明”




师:“蓝得透明”是怎样的蓝呢?(出示图片)



看到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碧空如洗,晴空万里,


蓝湛湛,蓝盈盈等)< /p>



师:又蓝又清澈,这样的天空就叫“蓝得透明”。


< p>
过渡:这些景物,都有各自的特点,颜色啦,面积啦


……

< br>








你能通过重音的方式,强调出来吗?




5



指导朗读





A.


(师生接读)生用重音的方式强调“()的”,师用重


音的方式强调“颜色”。



B.


了解


“破折号”


的作用。



师:


“蓝——得——透——明”



为什么不是一个字,

< p>
一个字的读呢?



(课件出示)破折号,表示声音 的延长,起强调作


用。



C.


重点读好“蓝得透明”





师范读,生感受重音及停连。



生再读,读出对蓝天的赞美。




6


)语言训练。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脚尖滑过的地方还会有什么呢?试


着用书上的句式说一说。(课 件出示果园图)



预设:脚尖滑过的地方,果子都熟了,







)的葡萄,(




)了;







)的樱桃,(




)了;







)的橙子,(




)了;





----




----





----









过渡:小作者用彩色铅笔,还画了什么呢?



出示第三小节。



< br>1


)指名朗读第三小节,说说在“第一个梦境中”,你


又 看到了


哪些景物


呢?




2


)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森林,雪松,小鸟, 小


屋,太阳。



3


)理解


“葱郁”


。(课件出示森 林树木图)









师:这是一片(




青翠,茂盛






的森林呢?所以

< br>树木长得又青翠又茂盛,我们就可以用“葱郁”这个词。




4


)抓住


“拉着”,“请”,“留 下歌声”


,体悟动植


物的和谐融洽。




师:在这片“葱郁”的森林里动物和植物相处得怎

< p>
么样呢?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5


)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