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配制及解救方法
-
化学药物灭鼠
3.1
毒饵的配制
除商品灭鼠药外,一般要
自己配制毒饵,毒饵配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灭鼠的
效果。
3.1.1
毒饵成分
3.1.1.1
灭鼠药物:应该具备对鼠毒力强、个体差小、
适口性好、作用速度
适中、对人畜毒性小、易于解毒、来源广、价格低、制作及使用方便
等条件。
3.1.1.2
基饵:应
符合鼠喜食,来源丰富、价廉、易贮存等条件,如粮食及
其熟制品,瓜果、蔬菜的根块,
草籽等。
3.1.1.3
粘着剂:将灭鼠药粉粘附在基饵外表。多用各种食用植物油。
3.1.1.4
引诱剂:指增加对鼠类适口性的物质,如食糖
、食盐、香精、动植
物油等。
3.1.1.5
警告色素:使毒饵染上与正常基饵不同的颜色
而不影响鼠类取食,
如苋菜红、亚甲基兰、水绿、曙红、墨水等。
3.1.1.6
防腐剂:硝基苯酚、硫酸钠和苯甲酸等,
可防止毒饵长霉。最好不
用防腐剂,容易引起鼠类拒食。
3.1.2
毒饵剂型及其配制方法
3.1.2.1
外粘毒饵:
适于不溶于水的粉剂。
可使用灭鼠药的母粉,
若
用原粉
量少应先加淀粉或滑石粉稀释一定浓度后再粘附。粘附要均匀,保证浓度准确。<
/p>
若基饵本身有水份、糖液或油脂,可直接粘附。若为干燥谷粒,需加粘着剂。食
用油量与毒药浓度、特性、基饵大小、表面光滑程度有关,以药物全部被粘附而
不脱落为准。
如制
0.5
%毒鼠磷
大米油粘毒饵
10kg
,
称药
50g
,
加
250g<
/p>
淀粉和警
告色素混匀
,
< br>称大米
9.7kg
加入
250m
l
豆油充分拌匀,
再将稀释药物分次按比例倒
< br>入油拌大米中,反复搅拌,直至每粒米外表均匀粘附一层药粉为止。
3.1.2.2
混合毒饵:
将粉末状基饵与灭鼠药原药或母粉混合搅均,加入含
警告色的水,制成
面饵。可用生面饵,也可将耐高热的灭鼠药饵烘干、烙熟或油
炸。如制
< br>0.05
%敌鼠钠盐颗粒毒饵
50kg,
取
0.025kg
敌鼠钠盐,
1.475kg
淀粉混
匀,加
48.
5kg
玉米面粉,加适量苋菜红色素的水溶液置于搅拌器内,充分搅拌,
混均后取出,放在饲料颗粒机或绞肉机内,压制成条,烘干备用。也可用灭鼠药
母液配制。
3.1.2.3
浸泡毒
饵:适用于易溶或部分溶于水的灭鼠药,如抗凝血剂类药。
如制
0.2
%敌鼠钠盐玉米毒饵,
取
10k
g
玉米粒,
20g
敌鼠钠盐加入含警告
色的
2
~
3.5L
沸水中,药溶解后将玉米楂倒入浸泡、搅拌,每隔一定时间翻搅一次,直
至药液均匀
地被全部吸干为止。
3.1.2.4
蜡块毒饵
将已制好的浸泡毒饵挂以蜡膜,亦可将粉状基饵和药粉混匀,再与熔化的
石蜡混合造型,
大小、形状根据需要而定。
如制
0.
05
%敌鼠钠盐毒米蜡块,
取
0.05
%敌鼠钠盐毒米
70
份,
倒人熔化为
液状石蜡
30
份
,混匀倒入事先制好的模具内,冷却后取出备用。
3.1.2.5
毒水:
将溶于水的灭鼠药或其母液按浓度要求溶于水中,
加入明显
< br>的警告色,可在水中加入
5
%的糖。
3.1.2.6
毒糊:
按浓度要求将灭鼠剂均混于浆糊中。
对于煮沸不失效的灭鼠
剂,亦可与面粉、水混合后,经煮沸成糊状。
3
.1.2.7
毒粉:可直接撒在洞内、鼠道及鼠经常活动场所。需低浓度毒粉时
可用面粉、滑石粉稀释后再撒放。
3.1.3
毒饵投放方式
3.1.3.1
灭野鼠:
①按洞投药,毒饵投在洞口旁
15cm
处或鼠道上。②等
距行投,适于不易发现鼠洞,鼠密度高的大面积草原。据鼠活动范围,行距
10
、
20
、
30m
,堆距
5m
。③飞播,在鼠
害严重,人车达不到的偏远地区,用飞机播
撒毒饵。
3.1.3.2
灭家鼠:
①按洞投。②沿墙基每隔
5m
投一堆,每堆
5-10g
。③
在鼠活动场所和进出建筑物的通道口投毒饵。④毒饵盒多为长方形,长
20
p>
~
40cm
,宽
1
2
~
15cm
,高
10
~
13cm
,两端设有进出孔
,孔径
6
~
8cm
。
3.2
灭鼠药物简介
根据国家规定,只能使用已在有关部门正式登记的灭鼠药。
3.2.1
速效灭鼠剂
3.2.1.1
磷化锌(
Zinci
phosphide
)
理化性状:灰黑色粉末,有蒜臭味,比重
4.72
。
不溶于水,稍溶于碱和油
类。受潮或遇酸可分解减低毒效。
<
/p>
中毒机制:
磷化锌入胃与胃酸反应产生剧毒的磷化氢气体。
很快吸收入血,
达到全身各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最早、最重。
p>
灭鼠性能:灭鼠毒力中等,各鼠近似,
L
D
50
(
mg
/
kg
)
:褐家鼠
40.5
,黄
胸鼠
27.6
,达乌尔黄鼠
43.0,
长爪沙鼠
12.04
,黄毛鼠
29.68
< br>,东方田鼠
17.0
,黑
线仓鼠
41.0
。鼠对磷化锌喜食,但未死个体产生明显拒食,家鼠可
达
3
个月,黄
鼠可越冬。
毒性:
对人畜毒力强,
L
D
50
约
40mg
/
kg
,
鸡、
鸭、
鸽较敏感,
LD
100
约
10mg
/
kg<
/p>
。牛、马、羊食入稍多也可致死。有二次中毒危险。
使用方法:
①常用外粘和混合毒饵。
灭家鼠浓度为
1%
~
2
%,
灭野鼠
3%
~
5
%,每洞
1
~
2g
。②毒粉
10%
~
20
%,每洞
5
~
10g
。③毒糊
5
%,
涂在高粱秸、
废纸团上塞入洞口。
注
意事项:选好浓度和基饵,免拒食,要轮换用药。不能与酸性液体混合,
免失效。
3.2.1.2
毒鼠磷(
Gophacide
)
,又称
DRN
—
714
。化学名称:
O
,
O
—双(对
氯苯基)—
N
—亚氨逐乙酰基硫逐磷酰胺酯。
分子式
C
14
H
18
O
2
PSCl
< br>2
N
2
,分子量
380.25
。
理化性状:
白色粉末,粗品有类似大蒜臭味。难溶于水,易溶于二氯甲烷,
微溶于苯、乙醇和醚,熔
点
106
~
108
0
C
。干燥条件较稳定。
中毒机制:抑制神经组织和红细胞内的胆碱酯酶活性,引起神经突触处乙
酰胆碱的过量积聚,导致神经活动过程先兴奋后抑制,继而麻痹、死亡。
灭鼠性能:毒力强,
LD
50
(
mg
/
kg
)
:大白鼠
3.5
,小白鼠
8.7
,褐家鼠
3.5
,
达乌尔黄鼠
23
.
4
,沙土鼠
11.0
,黄胸鼠
50
,布氏田鼠
12.1
,黄毛鼠
16.9
,达乌
尔
鼠兔
7.0
。有一定的蓄积性,残效期
2
周,适口性好。
毒性
:
对畜
禽毒力较强,
LD
50
(
mg
/
kg
)
:狗
30.0
,绵羊
5.6
,牛
5.0
,猴
30
~
50
。对鸡毒力很弱,
LD
50
为
1800
mg
/
kg
,对鸭、鹅敏感。
使用方法:
外粘毒
饵。
灭家鼠浓度为
0.5%
~
1.0%
,
投饵量每
1
5m
2
,
投
2
.0
~
3.0g
。低密度投
0.5
~
1.0g
。灭野
鼠浓度为
1
%,投饵量每洞
5
~
10g
。
注意事项:毒鼠磷经皮毒性为口服毒性的
1
/
5
~
1
/
p>
10
。解磷定、氯磷定、
双复磷和阿托品可
减轻症状,但不特效,慎重用药。
3.2.1.3
灭鼠优(
Vacor
)
,又称维高,
LH
一
105
、
DLP-787<
/p>
、
RH
一
787
。
化学名称:
1
—(
3
—甲基吡啶)—
3
—(对—硝基苯)脲。分子式:
C
13
H
12
O
3
N
4
,
分子量
272
.
26
。
理化性质
:
淡黄色粉
末,无臭,味不显,熔点
214
~
22
0
0
C,
不溶于水,溶于
某些有机溶剂,如乙二醇、甲醚、乙醇、丙酮等。适口性较好,二次毒性小。
中毒机制:主要拮抗烟酸,作用较缓。引起呼吸急促,行走困难,抽搐、
衰竭而死。
灭鼠性能:具有高度选择性毒力,适口性
好。对多种鼠毒力强,
LD
50
(
p>
mg
/
kg
)
p>
:黄胸鼠
25.7
,大仓鼠
36.39
,黄毛鼠
24.6
,长爪沙鼠
16.5
,小白鼠
51.0
,
大白鼠
12.8
,褐家鼠
4.75
,小家鼠
45.
0
,高原鼠兔
42.8
,黑线姬鼠
p>
35.0
。
毒性
:
对家畜、
家禽毒力较弱,
LD
50
(
mg
/
kg
)
:
兔
>300
,
狗
>500
,
猫
100
,
猪
500
,鸡
710
,鸽
>1780
,小鸭
>500
,猴
2000
~
4000
,鱼
1000mg
/
L
。
使用方法:
毒饵浓度为
1
%,有外粘、混合两种制饵方法,也可用
10
p>
%粉
剂灭鼠。
注意事项:
对家鼠属毒力强,对黄鼠
属、仓鼠属、田鼠属灭效不好。少数
人有过敏反应,烟酰胺为有效解毒剂。
3.2.2
抗凝血灭鼠剂
3.2.2.1
p>
敌鼠钠盐(
Diphacine
—
Na
)又称双苯杀鼠酮钠盐。化学名称:
2
p>
—
二苯基乙酰基—
1
,
3
—茚满二酮钠盐。分子式
C
p>
23
H
15
O
p>
3
Na,
分子量
3
62.36
。
理化性状:黄色粉末,
无臭,微苦,溶于乙醇、丙酮,不溶于苯和甲苯,
在沸水中溶解度为
5
%,性质稳定。
中毒机制:破
坏血中凝血酶原,延长凝血时间,增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
造成内脏器官出血不止。
p>
灭鼠性能:灭鼠谱广,毒力强,多次毒力远远大于一次毒力。
毒性:对禽畜毒力低,耐受
0.05
%毒饵量(
kg
)
:
鸡
2
、猪
5
、羊
20
。牛
耐受
0.025
%毒饵
4kg
。对纯药:
0.6kg
< br>重鸡耐受
2.4g
,
8kg
p>
重猪可耐受
320mg
。
< br>猫、狗、兔较敏感:
0.05
%毒饵
6g
使猫致死,
10g
使狗致死,
25mg
原粉可毒死
家免。能引起二次
中毒。有的人敏感,口服
2.5
~
3g
原粉可引起死亡。
使用方法:可制成
多种形式的毒饵。基饵有米、面、谷粒、菜、果、熟食,
用外粘、水浸、煮浸、混合等法
制饵。有米饵、块饵、蜡饵、颗粒饵。也可制成
毒水、毒粉。以颗粒和水浸谷粒毒饵最多
。
灭家鼠用
0.025%
~
0.05
%毒饵,至少应连续投饵
3
天,每堆
20g
。灭野鼠
时毒饵浓度可提高到
0.05%
~
p>
0.1
%,按洞投或等距行投。灭野鼠除直接投放外,
用塑料袋包装可防潮发霉变质。
注意事项:使用浓
度低,配制必须准确、均匀,反复搅拌,防止药物分布
不均。中毒后用特效解毒剂维生素
K
1
解毒。
3.2.2.2
氯敌鼠(
Chlor
ophacinone
)
,又名氯苯杀鼠酮,化学名称:
2
—(苯
基对氯苯基)乙酰基—
1
,
3
—茚满二酮。分子式
C
23
H
15
O
3
C1
,分
子量
374.5
。
< br>理化性状: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甲苯,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和植物
油。熔点
138
~
140
0
C
,含量
90
%以上。
中毒机制:同敌鼠钠盐,但毒力更强。
灭鼠性能:多次毒力大于
1
次毒力,各种鼠毒力
LD
50
(
mg
/
kg
)
(次数)
:
小白鼠
87.16(1
)
、
1.81(4);
褐家鼠<
/p>
20.5
(
1
)
,0.6(5);
黄胸鼠
10.87
(1)
、
0.0782
(
3
)
;
长爪沙鼠
0.05
(
1
)
、
0.012
(
3
p>
)
;黄毛鼠
0.756
(
1
)
、
0.189
(
3
)
。
毒性:对家禽毒性较低,对鹅、鸭、鸡各灌胃给药
p>
30
、
75
、
p>
100mg
/
kg
,
无反应,以
50mg/kg
毒米连续
喂食
5
天,无死亡。对猫、狗敏感。
使用方法:灭家鼠的外粘或混合毒饵浓度
0.005
%,每堆
10g
,连投
3
天。
灭野鼠用
0.01
%
~0.1%
毒饵,每洞
1<
/p>
~
2g,
连投
3
天。
注意事项:同敌鼠钠盐。
3.2.2.3
溴敌隆(
Broma
diolone
)
,又称溴特隆,马其(
Maki
)
。化学名称:
3
—(
3
—(
4
’—溴(
1
,
1
—联苯基)—
4
—基)—
3
—羟基—
1
—苯基丙基)—
p>
4
羟基—
2H
—<
/p>
1
—苯并吡喃—
2
—酮。分子式
C
30
H
23
O
4
Br
,分子量
527.4
。
<
/p>
理化性状: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微溶于
< br>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熔点
112
~
115
o
C
。
中毒机制:同敌鼠钠盐。
灭鼠
性能: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一次口服毒力强,毒力
LD
50<
/p>
(
mg
/
kg<
/p>
)
:
小白鼠
1.
86
、大白鼠
1.06
,小家鼠
1.75
,褐家鼠
1.25
< br>,达乌尔黄鼠
0.16
、高原鼠
兔
0.43
,高原鼢鼠
1.31
,黑线姬鼠
1.48
,长爪沙鼠
0.64
。适口性好,灭效高。可
防制对第一代抗凝
血灭鼠剂产生抗性的鼠种。
毒性:对禽畜有一定的毒力,
p>
免一次口服毒力
LD
50
< br>为:
1mg
/
kg
,鸡、狗、
猫的一次耐受量分别为
25
、
10
、
16mg
/
kg
。猪每日食入
0
.5mg
可耐受
5
日。二
次中毒机会少。
使用方法:外粘和浸泡制饵,灭家
鼠浓度
0.005
%,每堆
5g
,第
1
天投药
后,第
4
天补投一次。灭野鼠每洞投
0.01
%
~
0.02
%毒饵
< br>2
~
10g
。
< br>
3.2.2.4
杀鼠迷(
R
acumin
)
,
又称立克命,
Coumatetra1y1
。化学名称:
3
—
(
α
—四氢
萘基)—
4
—羟基香豆素。分子式
C<
/p>
19
H
16
O<
/p>
3
,分子量
292.19
。
理化性状:纯品白色粉末,不溶于水,溶于甲醇、
乙醇等有机溶剂,熔点
121
~
123
o
C
。
中毒机制:同敌鼠钠盐,但适口性好。
灭鼠性能:一次口服
LD
50
(
p>
mg
/
kg
)
p>
:大白鼠
40.0
、褐家鼠
16.5
~
20.0
,
达乌尔黄鼠
14.5
。主要用来取代对杀鼠灵
产生抗性的鼠种。
毒性:
对鸡毒性较
低,
按
500mg
/
< br>kg
投药
21
天后未见中毒反应
。
4
只猫在
5
天内吃掉
63
只中毒小白鼠和
12
p>
只中毒的褐家鼠,
1
只狗吃毒死褐家鼠
p>
5
只,
30
天均未
见中毒反应。
使用方法:制成
0.0
375
%或
0.05
%外粘或混合毒饵
,每洞投
5
~
10g
< br>,连投
3
天。或用其
0.5%<
/p>
粉剂。
注意事项
:
同敌鼠钠盐。
3.2.2.5
p>
杀鼠隆
(Brodifacoum),
又名
大隆、他隆、鼠特灵,一次毒力强,
适口性好,
可消灭对第一代
抗凝血剂有抗性的鼠类,
效果好,
主要特性和溴特隆
类似,但价格较高。
3.2.2.6
杀它仗
(Stratagen,flocoumafen),
一次毒力强,
适口性好,
可消
灭对第一代抗凝血剂有抗性的鼠类,
尤其杀灭小家鼠效果尤为突出,
p>
主要特性和
溴特隆类似,但价格较高。
3.2.3
毒气灭鼠
3.2.3.1
氯化苦(
chlor
opicrin
)
,
化学名称:三氯硝
基甲烷
,
分子式
CC1
3
NO
2
,分子量
164.39
。
理化性
状:纯品为油状液体,工业品呈黄绿色,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沸
点
112.4
O
C
。难溶于水,易溶
于石油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易挥发,蒸气比
重
5.7
p>
,
蒸气压随温度增高而加大。
易被潮湿、<
/p>
多孔物所吸附。
不燃烧,
不爆炸。
长期置阳光下曝晒,易发生化学变化。
中毒
机制:
强烈刺激呼吸道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壁渗透性增加,
p>
血浆渗出,
形成肺水肿,乏氧,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灭鼠性能:为强制性灭鼠灭蚤熏蒸剂。尤其对洞道简单的野鼠效果好。口
服毒力较弱,小白鼠
LD
50
(
mg
/
kg
)雄
271
、雌
126
。呼吸毒性强,空气中浓度
为
0.8m
g
/
L
,家兔和豚鼠呼吸
20min
,在第
2
~
p>
3
天死亡,
5mg
/
L,
10min
,家兔
死亡。
毒性:对人畜毒性强,有强烈的催泪和刺
激作用。空气浓度
2.5mg
/
m
p>
3
时,
0.5min
出现眼睛刺激症状,
7.3mg
/
m
3
可嗅出气味,
50mg
/
m
3
10min
不能忍受,
800mg
/
m
30
min
可致死。对皮肤有腐蚀性。
使
用方法:①将氯化苦倒在干畜粪块或干草把、细沙上,投入洞中,堵严
洞。黄鼠每洞
p>
10g,
旱獭每洞
50g
< br>。②将氯化苦
5g
分装在小安瓶内,裹在烟雾剂
中间,燃烧烟剂,安瓶破裂,加速氯化苦的挥发。灭黄鼠每洞
10g,
旱獭洞
60
~
80g,
房间熏蒸
5g
/
m
3
,船舶
40
~
50g
/
m
3
,灭虫
20g
。
p>
注意事项:①严密着装,若皮肤污染速用水和肥皂水洗净,否则引
起不易
愈合的溃疡,②熏洞前要将其他所有洞口堵严踏买。③气温低,灭效不佳。
3.2.3.2
磷化铝(
Aluminium phosphide
)
。分子式
AlP
,分
子量
57.96
。
< br>理化性状:灰绿色圆片状(原用于粮食杀虫)
,每片
3g
。由
66
%磷化铝,
< br>28
%氨基甲酸铵,
2
%硬脂酸
镁,
4
%石蜡组成。
遇水分解放出有大
蒜味或电石气
味的磷化氢气体。
磷化氢比重
1.183
,
沸点
-87.4
p>
o
C
,
空气中浓度
达
26mg
/
L
时可
燃烧爆炸。
灭鼠专用型磷化铝已经上市,
在低温潮湿旱獭洞中更易崩解。
呈球型,
易于滚入旱獭
洞中。
中毒机制:见磷化锌。
灭鼠性能:灭鼠效果取决于投量、分解速度、堵洞质量。
p>
毒性:对人畜毒性强,空气中浓度
6
.
p>
95mg
/
m
3<
/p>
时可嗅出,
9.73mg
/
m
3
6h
中毒,
556mg
/
m
3
30
~
60min
有生命危险
,
1.39g/m
3
立即死亡。
使用方法:灭黄鼠、沙鼠
每洞
2
片(粒)
,黑线姬鼠每洞
1
~
2
片(粒)
p>
,旱
獭洞
5
~
p>
6
片(粒)
。仓库、火车、船舶
3
~
4
片(粒)/
m
3
。
注意事项:包装严密勿受潮,远离火源,防曝晒。
3.2.3.3
溴甲烷(
Methyl bromide
)
,分子式
CH
3
Br
,分子量
94.94
。<
/p>
理化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比重
3.27
,
沸点
p>
3.56
0
C<
/p>
。
不溶于水,
溶于乙醇、
乙醚、氯仿。易挥发,不燃烧。空气含量达
13.5%
~
14.5
%时有爆炸危险。扩散
性、
渗透性很强,散毒快,不留残毒和气味。
中毒机制:吸入体内
随血流分布全身器官,溶解在细胞浆内。脑组织含量
高,引起脑皮质、肝、肾实质病变和
肺水肿。
灭鼠性能:以熏蒸毒作用为主。大白鼠致死浓度:<
/p>
10mg
/
L
,
42min
;
20mg
/
L
,
24min
;
50mg
/
L
6min
。由于溴甲烷钢瓶笨重,不适于小型鼠洞灭鼠。多用
于鼠害严重的车、船、库房灭鼠。用量
5
~
p>
10g
/
m
3
p>
,密封
6
—
12h
。
毒性:对人剧毒。空气浓度
130mg
/
m
3<
/p>
可使人轻度中毒,
30
~
35g
/
m
3
为急
性致死浓度。兔的致死浓度为
50mg
/
L,
30min
。对
皮肤可致灼伤、皮炎、疱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