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植补造建设方案
-
第
5
章
补植补造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地点
重点安排在山地丘陵区
和黄河沿线,涉及大佘太镇的瓦窑滩
村、
什那干、
红明村;
小佘太镇的大十份子、
永红村、
十七份子村、
东五份子村;明安镇的台梁村、色麻沟村;阿力奔苏木的苏计
队、
海流斯太嘎查;白彦花镇的太英格、查干哈达;蓿亥林场的中滩作
< br>业区、新建作业区和佘太苗圃,共计
7
个单位。
项目实施单位及责任人
:
5.2.1
项目实施单位:
林业局
5.2.2
责任人:
赵海<
/p>
项目区
基本情况
退耕还林工程于
2002
年在我旗启动实施。
2002
—
2009
年,全
旗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万亩,
其中退耕地还林万亩,
荒山荒地造
林
43
万亩
,封山育林万亩,全部为生态林。工程涉及全旗
9
个苏
木镇,
5
个国营林业场圃,共计
14
个单位,
83
个行政村、
18
个作
业区
,
项目涉及退耕农户
232
户。
八年来,
我旗退耕还林工程经市、
区两级复查
,国家核查,工程任务完成率、面积核实率、质量合格
率均达到国家验收合格标准,得到
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工程实施
以来,我们始终坚持
质量第一的方针,
认真落实造林地块,
p>
优先选用当地优良的乡土树
种,
做到宜乔则
乔,
宜灌则灌,
并且加强造林技术指导、
检查验收、
档案建设等工作,退耕还林工程进展顺利。截至
2
009
年底,国家
累计投入退耕还林补助资金万元,
退耕户年户均增加收入
1695
元。
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我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
善,退耕户的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我旗处于干旱、半干
旱地区,
p>
受气候条件和病虫鼠兔害的影响,
造成过去已验收合格的
小班造林地块保存率或成活率降低,需进行补植补造。据调查,全
旗共需补
植补造面积
70000
亩,
全部为宜林
荒山荒地造林。
其中补
植面积
1483
7
亩,补造面积
55163
亩。
建设原则、任务、目标及布局
5.4.1
建设原则
根据国发[
2007
]
25<
/p>
号《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
知》和巴发改西开字
[2010]35
号《关于下达巴彦淖尔市
2
009
年巩
固退耕还林成果任务计划的通知》
< br>精神,
我旗把补植补造作为巩固
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措施
:一是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优先选
择当地的乡土树种,做到宜乔则乔,宜灌则灌,
乔灌结合的原则;
二是坚持把好整地、栽植、抚育、检查验收、兑现关,整地达不到
p>
标准的不栽,栽植标准不合格的不验收,抚育管护措施不力,造成
人
为成活率不高的不验收,
验收不合格的不兑现的原则,
确保退耕
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5.4.2
建设任务
2009
年我旗需完成补植补造面积
70000
亩,全部为宜林荒山
荒地,其中补植面积
14
837
亩,补造面积
55163
亩。<
/p>
按实施单位分:
< br>乌拉特前旗
2009
年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补植补
造任务分配表
单位
合计
白彦花镇
大佘太镇
小佘太镇
阿力奔苏木
佘太苗圃
蓿亥林场
明安镇
计
70000
500
13682
13390
19363
10030
7530
5505
补植
14837
1200
4470
3662
5505
单位:亩
补造
55163
500
12482
8920
15701
10030
7530
按造林年度分:
乌拉特前旗
2009
年退耕还林工程荒山荒地造林补植补造任务分配表
合计
70000
9875
800
19032
18960
4970
16363
补植
14837
6405
300
1100
1400
1970
3662
单位:亩
补造
55163
3470
500
17932
17560
3000
12701
乌拉特前旗
合计
2002
年
2003
年
2004
年
2005
年
2006
年
2007
年
5.4.3
建设目标
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成效,确保“退
得下、
稳得住、
不反弹”
。
今年
我旗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面积
70000
亩,全部为荒山荒地
造林。通过补植补造
,
提高历年退耕还林工程
< br>的成活率、保存率
,
使其发挥生态效益。
5.4.4
建设布局
p>
巩固退耕还林工程补植补造在建设布局上主要安排在黄河沿
线区和山
地丘陵区。
共涉及山地丘陵区
5
个苏木
镇和
1
个苗圃,
13
< br>个行政村;黄河沿线区
1
个国营林场,
< br>2
个作业区
,
共计
36
个作业
小班。
造林技术设计
5.5.1
树种的确定
根据原设计小班地块的实际情况,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优先
选用适合当地生长的优良乡土树种
,
< br>树种选择为柠条、
杨柴、
沙柳。
5.5.2
配置方式
丘陵中厚层播种柠条,造林规格为两行一带式,行距
1
米,带
间距
5
米。
沙荒地种植杨柴、沙柳,杨柴造林规格为
3
×
3
,即株距
5
米,
行距
3
米;沙柳造林
规格为
1
×
1
×
5
,即株距
1
米,行距
1
米,带
间距
5
米。
5.5.3
整地时间,方式和规格
<
/p>
杨柴植苗造林:春季进行人工穴状整地,规格为
30
×
30
×
30cm
。
柠条机械播种造林:春季进行机械带状整地,规格为犁耕
30cm
。
沙柳机械扦插造林:春季进行机械带状整地,规格为犁耕
30-50cm
。
5.5.4
造林季节与方法
柠条播种造林,机械播种深度要控制在
1-2cm
,人工穴播时,
先将土回填坑内然后放入种子,覆土
2cm<
/p>
左右。
杨柴春季植苗造林,
挖好植树穴将苗木植入穴中,
保持根系舒
展,分层填土,踏实,栽后浇透,水渗后覆土保墒,每穴
2-3
株。
沙柳采用机械扦插进行造林
,
随整地随造林,
分层填土、
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