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三角形的特性2教案

萌到你眼炸
722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19: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李雷和韩梅梅mv)


课题:



三角形的特性




2


课时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br>


教学目标:



1.

< p>
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


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 力。



3.


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 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探究三角形边的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准确理解三角形任


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中的“任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

< br>出示:课本


82


页例


3


情境图。




1


)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


)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


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 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


连接小 明家、


商店、


学校三地,


近似一个什么 图形?连接小明家、


邮局、


学校三地,


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


走过的路程是


三 角形的一条边,


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


根据


刚才大家的判断,


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 边大,


那么,


是不是所有的三


角形的三 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我们来做个实验。



[


设计意图


]



首先呈现情境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引


发 学生对三角形边的关系的思考。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规律。



二、实验探究



1.

< br>实验


1


: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


5


根小棒 ,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


看看有什

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


发现随 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


接着引导学生


观察和比较 摆不



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


实验


2


: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


)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 作好记录。





2


)观察上表结果,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 ?为什么?




3

)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



< p>
4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


设计意图


]

< br>探究性问题不是教师提出来的,而是在矛盾中、在行动中自然生


成,符合学生的认 识规律。验证的结果与学生自己的直觉不一致,从而产生“数


学问题”

< br>,激发学生探究该问题的强烈欲望。



三、应用深化



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


家到学校 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


请学生 独立完成


86


页练习十四的第


4


题:


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


面画“√” 。


(单位:厘米)



问:


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


快捷的 方法?



(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3.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


2 cm



5 cm


的木棒。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