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练习题
-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14
分
< br>)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
—<
/p>
3
题。
棋
殇
(刘剑飞)
春和,景明,花艳。
江南古城,青石老街,鞭炮炸响,人声喧哗。
你衣着光鲜,倒背双手,怡然站立在新开的棋馆旁。
正午的阳光,投射到棋馆门楣的匾额上,‚古城棋圣‛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你抬头看匾,再看眼前道贺的棋友,脸上露出舒心的笑。
其实,这微笑本该属于你。
你出自象
棋世家,早在多年前,你父亲就是威震东北的‚关外棋王‛。你父亲凭一手‚梅花百变‛的绝技,
纵横棋坛,鲜有对手。
耳濡目染,你五岁习棋,六岁
对弈,八岁便能同一流高手一决高下。在你幼小的心中,曾一度梦想,要做个
像父亲那样
的棋王!
然世事如棋,吉凶难料。在你十三岁那年,一场突如
其来的大火,一夜间将你父亲经营多年的‚黑白山庄‛
燃为灰烬。
你和父亲,是那场劫难的幸存者。然而为了救你,你父亲三闯火海,身受重伤,自此
成为又瘸又哑的废人。
就这样,你父子相依为命,顶烈日,冒
朔风,卧黄沙,忍饥渴,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来到这座江南古城。古
城人爱下棋,或街头
巷尾,或厅堂庭院,或茶余饭后,人们总喜闲坐对弈,捉对厮杀。
小桥,流水,古巷。
那个阳光明媚的上午,你和父亲,至古巷深处的一户人家乞讨。
院内很静。回廊畔,竹林旁,有一员外和一青年正在下棋。
<
/p>
许是两人下棋过于投入,对你的乞讨始终未加理睬。你心中恼怒,凑身观棋,但见那青年棋
处下风,渐难招
架。于是,你从旁指点,连出妙招,一举将员外的黑棋逼入死路。
员外不服,重新摆子,要与你杀上几盘。你气恼员外的怠慢,架炮,
跳马,出车,拱卒,落子如风,手不容
情,连胜员外三局。
<
/p>
员外大异,
想不到一个小叫花子竟有如此棋艺。
< br>于是对你心生钦佩,
将你父子留在家中,
盛情款待。
p>
三日后,
员外请出‚古城棋王‛谢老先生与你对决。听闻此讯,小城
爱棋之士咸来观战。寂静小院,霎时杀气腾腾。
对战第一局,
你选先手,先发制人,杀着凌厉,频频进攻;而谢老取守势,步步为营,以静制动,静观你的
棋路变化。
下至第二局,谢老忽而棋风一变,以守为攻,
反客为主,连出杀着,不多时便将你逼得手忙脚乱,鼻尖沁出
密密汗珠。
正当此时,一旁呆坐的父亲突然手指其口,啊啊数声。你心中一动,歉然道:
家父口渴了,容我喂他几口水
喝。
喂
完父亲茶水,你的心渐漫静,车马并用,妙招迭出。登时,局势逆转。谢老捋须良久,长叹一声:老弟如
此年轻,便有此造诣,实乃奇才也!
这一日,
你和谢老一直厮杀至日落西山。最终,你以
10
局
7
胜,大败棋王。
自此,你在小城声名鹊起,被誉为‚古城棋圣‛。
小城人爱棋,更敬重棋界高手。人们见你贫困,便时常慷慨解囊,资助于你。
于是,你不再沿街乞讨,而在古城老街开一棋馆,以棋会友。
听闻你的盛名,四方高士皆来挑战。时间久了,人们发现你下棋有一习惯:无论与谁对弈
,均让哑父坐于身
侧,听到父亲啊啊有声,便停下来为其喂口水,捶捶背。
起先,有人反对,说这是搅乱棋局。对此,你正色以对,言道:老父身有残
疾,不能自理,就是不下此棋,
也绝不能弃他不管!
小城人对你更为敬重,说你不仅棋艺既高,且重孝道,如此孝子,当无愧于‚棋圣‛称号!
1
春去春回,花开花落,一晃二十载。
其时,你已是古城棋坛名宿。
这年秋
,恰逢南北六省象棋联赛。小城人推你为首,望你能赛场夺魁,为古城争光。
然硝烟未起,亲人先逝。就在你备战大赛的前一个月,你父亲忽然一病不起,病重离世。,
你抚尸大哭,悲痛欲绝。棋界同仁皆来吊唁,劝你节哀顺变,振作精
神,安心备战。
但,让小城人想不到是——操办完父亲的丧事
,你却忽然宣布要金盆洗手,退出棋坛。
小城人大为不解,议
论纷纷。一时间,你的突然隐退,成为人们心中难解的谜。
其
实,这个谜只有你最清楚:你自少年通晓父亲哑语,这些年来,每至棋局关键,父亲啊啊数声,你停下来
喂水,实是父亲为你暗指迷津,助你取胜。时间久了,你对父亲心生依靠,再不愿劳心费神,深研
棋艺。如今,
父亲病逝,已失依靠,你自知再无取胜把握,这才金盆洗手,退出棋坛。<
/p>
秋夜,月冷,酒残。
你独坐月下,闷头饮酒。回想二十余年棋海沉浮,你恨父亲,恨他暗中指点,不肯放手;你更恨自己,恨
自
己依赖依靠,不求独立……
秋风乍
起。你长叹一声,仰望夜空。此刻,你分明看到——正有一颗流星划破长空,一闪即逝。
(
选自《百花园》,有删改)
1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两项
是
(4
分)
(
) (
)
A<
/p>
.“其实,这微笑本该属于你”,既承接上文“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又开启下文,插叙“
你”以前的经历。
B
.
“你”在下棋时停下来照顾父亲,既暗中得到父亲帮助,又赢得了孝子的美名,这说明“你”是个虚伪
的人。
C
.作者通过对比、神态描写
等手法把“你”和谢老先生的对决写得悬念迭起,“鼻尖沁出密密汗珠”等描写说
明“你
”的棋艺不如谢老先生,只是在父亲的暗中帮助下才战胜了谢老先生。
D
.小说以“你”退出棋坛为结局,出人意料。在这突然转折中蕴含了深刻的主
题:沽名钓誉之徒必将失败。
E
.小
说以“棋殇”为题,交待了小说的线索“下棋”,高度概括了小说的内容,暗示了主人公“你”命运。
2
.小说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
析。(
4
分)
3
.三个
划横线的句子各体现了主人公怎样的心情?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
6
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21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4-7
题。
< br>
隐忧
①
(陈忠实)
作家习惯于夜里工作
,
天明时入睡
,
午时醒来。这天
,
他刚醒来
,
弟弟来了。弟弟从老家山区来
p>
,
肩头挎着一只
早已过时的那种仿军用黄色
帆布包。
作家看见弟弟的第一眼
,<
/p>
当即想自己兜里还有多少钱。
他的兄弟姊妹全都生活在尚未脱贫的
山区
,
凡是找上门
来的
,
总得给些钱。弟弟坐下就坦然直言
:
‚哥
!
你心里别慌
,
我不要你的钱。我知道你名声很大
,
可是还是没
钱。‛
作家听了有点摸不着头脑。
弟
弟更坦率了
:
‚我想搞一个运输公司
,
先买一辆公共汽车
,
搞长途客运。
p>
你想想你能有多少钱给我
!
你把我嫂
子卖了也买不来一辆汽车
——
‛
作家掸了掸烟灰
,
大声呵
斥
:
‚凭你这号货能搞长途客运
?
p>
你是不是昨晚做梦还没醒
?
‛
弟弟并不恼
:
‚我知道你
瞧不起我
,
不相信我。
事没弄成之前<
/p>
,
谁也不信
;
弄
成了
,
人又给你骚情
了。
你前些年
没成名时
,
谁把你
当一回事
?
我那时候看你整天写稿
,<
/p>
却没人登
,
我咋看你都不像个作家
,
而今我咋看你都像个作
2
②
家……‛作家还真被堵住了口<
/p>
,
无可奈何地笑笑
:
‚行啊
!
你想买一列火车搞运输我都没意见。你搞吧
!
‛
弟弟笑了
p>
:
‚
我还得求你
,
不要你的钱
,
只要你给刘县长写个条儿
,
让他给银行行长说句话
,
我就能贷上款……‛
作家忍不住放声笑了
,
笑出了眼泪
:
‚你
还真动了脑子
,
把我的朋友关系都利用起来了……‛
弟弟说
:
‚你不过就写
一张字条儿嘛
!
‛
< br>作家笑着
,
给刘县长写了字条儿。
过了两天
,
作家感到某种说不清的
隐忧
,
于是就给刘县长打了个长途电话
,
很内疚地说明来龙去脉
,
最后才点<
/p>
破
:
‚你知道我这个弟弟是个什么货
p>
!
我给他讲不清道理
,
推到你手里
,
你随便找个什么理由把他打发走算咧
!
‛
刘县长笑了
p>
:
‚你的电话来晚了。我把他介绍给农行行长了。‛
刚放下电话筒
,
铃又响了<
/p>
,
是弟弟打来的
:
‚哥呀
,
我在县农行
,
贷款没问题。刘县长一句话
,
农行行长照办
,
我
要贷
5
万
,
他连一个子儿也不敢少给。‛
作家心里沉了一下
,
真要是
贷下
5
万元
,
这个家伙把钱给倒腾光了
,
谁来还贷
?
听着他狐假虎威的口气
,
愈加疑
虑
:
‚你可得考虑还贷能力……‛弟弟说
p>
:
‚这事你甭操心。现在人家贷款要财产抵押
,
我想来想去
,
咱们兄弟姊妹
就你日子过得好。你给我当担保人。‛
作家
冲口而出
:
‚那就把我押上。‛弟弟哈哈哈笑起来
:
‚谁敢押你这个大作家啊
!
行长倒是给我出了个主意
,
把你那本书押上。‛作家心里轻松
了。行长给弟弟出的这个主意
,
分明是游戏。自以为聪明的弟弟
正在农行行长
的圈套里瞎忙。作家说
:
‚我的那本书早就卖给出版社了。版权在人家出版社
,
不属于我
了
,
押不成了。我只有一
支钢笔
,
永生牌的。你作押吧
!
‛说着
,
‚啪‛地挂断了电话……
一个月后
,
作家和他的朋友刘县长聚在
一起
,
海阔天空地聊天
,
突然想起弟弟贷款的事
,
便问刘县长
:
‚后来那
货还缠没缠你
?<
/p>
‛刘县长也多喝了几盅
,
听了便大笑起来
,
笑毕
,
讲给
作家一个可以作为小说‚尾声‛的故事
——
< br>你弟弟从我那儿走时
,
要借我的自行车
< br>——
机关给我配发的一辆新型凤凰车。
他把我的自行车骑
走了
,
三天后
传达室老头把车交给我的
时候
,
我都认不出来了
,
车铃摘掉了
,
车头把手换上一副生锈的
,
车子的瓦圈和内外胎都
换成旧的了
,
只剩下那个三角架……真是凤凰落架不如鸡了……
作家‚啊‛了一声
,
想骂也骂不出来了
。
刘县长说
:
‚我看着这个自行车
,
突然就想起你常常出口说的‘这个货’
!
我忍不住笑着就说了你的话
,
‘这个
货’……只有这称呼好
!
‛
次日
,
作家回乡去看望父母
,
顺便也去看望这位弟弟。弟弟正
蹲在窑门口抽烟。显然
,
汽车运输公司没有办起
(
选自陈忠实《扶不起的弟弟》
,
有删改
)
注
:
< br>①标题为临时添加。②骚情
:
陕西关中方言
,
热情过分
,
讨好献媚。<
/p>
4.
文章第二段画线句表现了作家怎样
的心理
?
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心理
?(4
分
)
p>
5.
根据小说内容
,
简要概括“弟弟”的形象特点。
(4
分
)
6.
结尾
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
请简要分析。
(6
分
)
3
来
,<
/p>
那辆自行车倒是撑在窑门前的场院里
,
除
了三角架是脱漆锈斑的旧架子
,
其余部件都是崭新的
,
在阳光里闪亮。
7.
“隐忧”作为小说的标题
,
< br>意蕴丰富
,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 br>(7
分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7
分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8-10
题。
亲爱的土地
(安晓斯)
麻根叔躺在床上睡不着,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烦了。
整夜整夜不睡,
哗哗啦啦地不知
道在写啥,
费多少电。
就嚷。
麻根叔只
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
又是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不说话了。自从与儿子们分了地种,麻根叔的体力活儿是轻松多了,可心事却重了不少
。
三年前,
两个儿子都劝麻根叔把自
家的四亩责任田,
流转给沁水湾的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
麻根叔
说,
为啥?
为啥?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自己会种。你们不愿种你
们就流转吧。两个儿子无奈,就和麻根叔分了地。
麻根叔早知
道两个儿子不愿种地。大儿子经营着几辆大货车,生意做得还不错。二儿子开着个超市,种地的
< br>事从来都没问过。这些年,家里这几亩地都是麻根叔在种,只是农忙季节,两个儿子才过来搭把手。
可分了地,麻根叔就没了活儿干。这让麻根叔很生气。因为该浇地了
,麻根叔就去地里。一看,浇过了。找
到流转儿子土地的老金。老金笑笑,晚上浇地,看
不清,水都流到您老的地了,我还上了复合肥哩。算了,就不
收老叔您的水钱化肥钱了。
把麻根叔也说笑了。收我钱,你还得赔我钱呢,谁叫你浇我的地了?谁叫你给我的地
里施
化肥了?
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该是个丰收年景。麻根叔早早
地就让麻根婶准备好袋子,省得收新麦子时慌张。过了
几天,麻根叔和麻根婶到了自家地
块,傻眼了。黄黄的小麦没了,只看到了麦茬和麦秸。心里就想,老金你敢把
我的麦子也
收了,算你小子有种。这次不会和你罢休。老两口回到家,发现门前放着一堆新麻袋。摸摸,全是小
麦。算算,自家的一亩地也不应该收这么多啊。找到老金。老金正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喝茶。麻根叔说明
来意,老
金说算了,合作社收的麦子多,不在乎您老的那点儿小麦。倒是弄得麻根叔不好
意思了。
秋季种玉米,
麻根叔更上心
了,
三天两头地去自家的地里查看出芽状况。
却又是
‚被‛
夜里浇了水,
施了肥。
老金说,麻根叔您看啊,我浇水时水乱流,挡不住啊。化肥您老也别上了,我浇水时都按科学施肥方法上够了 。
您老这一亩地,我让科研人员集训了,土壤里缺的元素都补上了,今年的收成会更好。
您就放心吧,少不了您老
的粮食。
抽
完了一袋旱烟,麻根叔笑笑说,老金你小子不要给我耍心眼儿,我这一亩地说啥也不会流转给你。老金喝
了口茶,
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
您老尝尝这中
华烟,
看看比您的旱烟强不强?说不吸不吸,
麻根叔还是接了烟
。
心想老金这小子真是发了啊,办个合作社就整天喝茶吸中华,还开着小轿车。
老金给麻根叔续了茶水,又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商量个事呗,麻根
叔。您老过去当过村里的会计,就来
我这里干呗。我这里正缺个会精打细算的能人呵。说
得麻根叔心里痒痒的。停了一会儿,麻根叔就笑笑说,那你
小子就顺道把我的地弄走了不
成?没了地我以后种啥……
折腾来折腾去,麻根叔就是睡不着
。后半夜,麻根叔就悄悄穿衣起床,轻手轻脚地锁好门,向村外走去。他
是要去自家的那
块地里再看看。
天明就要和老金正式签订流转土地合同了,
他想
再去看看自己种了多年的那块地。
黑漆漆的田野,到处弥漫着庄稼的清香。
麻根叔坐在田头,
一袋袋地抽着旱烟。
深秋的玉米叶子被风
吹得沙沙作响,
好像是在和麻根叔滔滔不绝地说
着话。麻根叔从
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从里面抽出一沓稿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张张地烧起来。麻根叔
< br>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不是我不愿侍候啊,实在是我种不成了啊。我的心思都写在上面了,都是心里的大实 话
啊……
天快亮时,麻根叔才回到了
家。就见麻根婶戴着老花镜在看一沓稿纸,边看边笑。老太婆,你偷看我写的东
西了。那
是草稿,写得有点儿乱。
麻根婶笑着说,想不到你老了还会写
‚情书‛啊。你看看——亲爱的土地,我想你……
4
(
《小说选刊》
< br>2014
年第
5
期
)
8.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
A
.小说开头“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这一细节出现两次,“开”“关”的动作意在
交代麻根叔睡不着
觉,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自从和儿子们分了地种后,麻根叔即使到了农忙季节自己也能忙得过来,
两个儿子便不再过来帮忙,这
使得父子的关系越来越远。
p>
C
.老金的合作社无偿地帮麻根叔浇地,没有被感谢不说,结果却被
麻根叔赖上硬要老金赔钱,这说明麻根
叔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农民。
D
.在麻根叔与老金交手的几个回合中,麻根叔以勤奋来应
对老金的暗中帮忙,可还是不敌老金,最终和老
金签订了流转土地的合同。
E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除了使用了动作、心理等
描写,还在典型环境中暗示人物的心理,如漆黑的田野中
弥漫着的庄稼的清香映衬了麻根
叔对土地的热爱。
9.
小说结尾处,
作者安排麻根婶与麻根叔围绕“情书”展开对话的情节有何作用?
(6
< br>分
)
p>
10.
小说中的“麻根叔”具有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6
分
)
四、论述类文本阅读(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第
11-13
题。
山林是一个隐秘的宝库,为隐士们供给了衣食住等诸方面的所需,以维持他们
最基本的生活。但有时候,这
并不足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隐士》里曾说:‚凡
是有名的隐士,他总是已经有了‘优哉游哉,聊以卒
岁’的幸福的。‛北宋时隐居龙山的
孔旼,据称有田数百亩。还有一些隐士得到了官府的赏赐或官员赞助,也饶
有资财。陈抟
就屡次被皇帝接见,受到赏赐,他隐居的华山云台观也为官府修建。这些隐士,大抵可以过着超然
世外的生活。但是大多隐士并没有这么幸运,特别是山林隐士,往往是清贫的,为了‚讨生活‛,他们还
是需要
从事一两种职业,以谋生计。
农夫是隐士们最普遍的职业。躬耕,作为一种直接作用于自然的劳动,被视为是符合隐士身份的。并且,隐
士的躬耕,与求取什一之利的田舍翁不同,被赋予了一种修身的意义。在春耕秋收中,隐士们体
会着自然的韵律
在土地,植物和自身之上的响应,进而让身心达到与自然同步的境界。正
如《高士传》中所言:
‚春耕种形足以
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养
。‛从事躬耕的隐士代不乏人。上古有许由,春秋有老菜子,三国时的诸葛亮在出山之
前
,也躬耕于南阳,静观天下之变。
渔樵也是隐士从事的一种重
要职业。不过,与自给自足的躬耕相比,渔樵因为要出售其剩余产品,不得不与
人世发生
联系。但一些决绝的渔樵者仍然坚持不在俗人前露面。如南朝人朱百年,以伐樵采箬为业,每次他将樵
箬放在路边,自己走开,人们便自取樵箬,按价放钱。朱百年仍可隐藏自己的面目。而有一些渔樵者 则选择性地
出现,在人世留下雪泥鸿爪。屈原行吟泽畔时遇到的沧浪渔父,
《庄子·渔父》中假托孔子所遇到的渔父便是这
样的世外高人。渔父.樵夫来
自隐士的世界,却对人世有着独特的见解,只言片语,拨醒梦中人。渐渐地,渔樵
问答亦
成为世外人看世内事的一种象征。除此之外,隐士还依托山林资源,从事其他职业,如安期生卖药,姜歧
蓄养蜜蜂,范元琰种莱,傅山行医等,凡此种种,行于世间。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