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大全
-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大全
春节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
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
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古时春节曾
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是一
年的开始,
后来改为农历正月
初一开始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
(上元节)
新年才结束,
但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
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
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春节俗称年节,是中华民族
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
4000
多年的历史。
在春节期间,
中国的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这些活动
均
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
活动丰富多
彩,
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
属于汉字文化圈
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
< br>
春节是中华民族阖家团圆的节日,
人们在春节这一天都
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
亲人团聚,
表达对未来一年的热切期盼和对
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春节不仅仅
是一个节日,
同时也是中国人情感得以释放、心理诉求得以满足的重要载体,
是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
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
< br>2000
多年前的秦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
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
创建太初历时,
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正月是农历的元
月,
古人称夜为
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
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2008
年<
/p>
6
月
14
日,<
/p>
北京市怀柔区、
密云县,
山西省柳林县,
河北省蔚县,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泉州市、晋江市、仙游县、
连城县,甘肃省永昌县,青海
省乐都县申报的元宵节(敛巧饭习俗、九曲黄河阵灯俗、柳
林盘子会、蔚县拜灯
山习俗、马尾-马祖元宵节俗、泉州闹元宵习俗、闽台东石灯俗、枫
亭元宵游灯
习俗、
闽西客家元宵节庆
、永昌县卍字灯俗、九曲黄河灯俗)经国务院批准列
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2014
年
12
月
3
日,北京市门头沟区,河北省
滦平县,浙江省杭州市萧山
区,浙江省宁海县,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陕西省彬县申报的
元宵节(千军台庄
户幡会、抡花、河上龙灯胜会、前童元宵行会、淄博花灯会、彬县灯山
会)经国
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
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
108
天。是中
< br>国传统节日,
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
是祭祖和扫墓
的日子。
中国汉族传统
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
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
中
国的满族、
赫哲族、
壮族、
鄂伦春族、
侗族、
土家族、
苗族、
瑶族、
黎族、
水族、
京族、羌族等
24
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
的习俗。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
基本主题。
< br>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
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
晋文
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在山西大部
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
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
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
前二天为小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