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玛丽莲梦兔
996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20:4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足球小子初中国语版)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



1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之一



【知识技能】






1.


指导 学生认识“传”


“统”等


11


个认读字 ,会写“贴、街”等


9


个会写字。


能听 写课后


6


个词语。






2.< /p>


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 物同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


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了解一些传统节日和民间风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 /p>


11


个生字,


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 中的


9


个生字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


正、 匀称。





【教学难点】






对传统文化产生热爱和赞美之情。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想 知道吗


?


识字


1


。板书课题:识字


1(


齐读


)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些传统节日,分别都有哪些风俗习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


﹒指名读,评价。






3


﹒自由读一读课文,划着出本课生字,指名读,齐读。






4


﹒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


﹒(课件出示)填空:本课讲了


______


种传统节日,分别是


_ _ _ _ _ _ _ _ _


_







6


﹒拍手、齐读小儿歌。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


识记生字:







1



(课件出示)








ti


ē



ji


ē



s


ǎ


o


zh


ō


u


à


i


zhu


ǎ


n


tu


á


n


r


è



n


ɑ


o



































2


)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


)开火车读、齐读。







4


)正音,指导:


“舟、转、热”为翘舌音 ,


“扫”为平舌音,


“团”是前鼻音。







5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


“扫”



“扌


+


彐”



“转”



“ 车


+


专”



“ 团”


是“口


+


才”


“热”是“执


+


灬”

< p>


“闹”是“门


+


市”< /p>



“街”是“行


+


圭”








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 如“贴”是“站”换掉“立”加“贝”








还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


“丹心一点到白头”是“舟”



“苗头不对”


是“艾”

< br>。






2.


指导写字:







1



(课件出示生字田字格课件)
































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


)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







3


)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



在田字格中范写,

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


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街”的中间的“圭”最后一笔是提;







“转”的第七笔是“撇折撇”


,从上面一笔写下来。







“闹”里面是“市”字。







另外,


“贴、扫”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6


)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 样才能把


这些生字写美观?







7


)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


.同学们,同学们读完儿歌,你们认识很多我国传统节日,请你们借助拼音,


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课件出示:带拼音词语)









chu


á


n t


ǒ


ng



yu


á


n xi


ā


o



m


ǎ


n t


á


ng



q


ǐ


qi


ǎ


o




































ni


ú


l


á


ng



yu


è


b


ǐ


ng



sh


ǎ


ng j


ú




xi


ǎ


o xi


à


ng

































2


.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 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


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

< br>






(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








传统




元宵




满堂




乞巧








牛郎




月饼




赏菊




小巷






3.


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导入


,


明确目标








同学们 ,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传统节日。


(板书:传统节日)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


.观察 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今日的活动,人们在这些节日里做


些什么。






2


.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合作分享

< br>,


反馈点拨






1


.出示第一幅图,观察说话。







(1)


小朋友,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


?


他们正在干什么


?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







(2)


过春节了,人们还干什么


?[


拜年、吃 饺子


]





2.


出示第二幅图,观察说话。







1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元宵节)







2


)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在做什么?(看花灯)








还有什么主要的民俗活动?(吃元宵、放烟花、小孩子挑灯笼)






3


.出示第三幅图,观察说话。







(1)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

< p>
清明节


)






(2)


老 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







(3)


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碑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


是扫墓。







(4)


除 此之外,清明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






4.


出示第四幅图,观察说话。







(1)


人们正在干什么


?

< br>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


相机出示:赛龙舟、端午节


]


教师介


绍“端午节”








(2)


端午节这天,人们除了喜欢赛 龙舟,还喜欢吃什么


?


(吃粽子)






5.


出示第五幅图,观察说话。







(1)


人们正在干什么


?

< br>这是什么传统节日


?[


相机出示:乞巧七月七

< p>
]


教师介绍


“七月七”


, 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


师 介绍“乞巧”


:汉族岁时风俗,农历七月七日夜


(


或七月六日夜


)


,穿着


新衣 的少女们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称为



乞巧

< br>


。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


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 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


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 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


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 俗的延伸。






6


.出示第六幅图,观察说话:







(1)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


你知道吗?教师介绍“中秋节”








(2)


中秋节这一天,全家人坐在院子里干什么

?[


赏月、吃月饼


]






(3)


同学们看图上的人都相聚在一起了,这就叫:


“团圆”


[


相机出示词卡:团



]





7


.出示第七幅图,观察说话:







(1)


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


?


你知道吗?(重阳节)







(2)


教 师介绍“重阳节”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民间在该日有登 高的风


俗,


所以重阳节又称


“登高节”



还有重九节、


茱萸、


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


“九

九”谐音是“久久”


,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 p>








201 2



12



2 8


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四)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 节课我们学习的这些传统节日都是比较熟悉的,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


很多,要想知道更多 的节日,还可以找找相关的资料。





三、整体感知





(一)分层解读








1


句介绍了春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2


句介绍 了元宵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3


句介绍了清明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4


句介绍了端午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5


句介绍了七月七及主要民俗活动。








6


句介绍 了中秋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7


句介绍了重阳节及主要民俗活动。








8


句介绍了春节团圆的情景。






板书设计










识字


2



传统节日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重阳节



























中秋节





七月七





端午节





2.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 午节、乞巧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


日。





2、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习俗 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不同节日中


蕴涵的丰富的文化内涵。

< br>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 传统节日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


化。





教学重点:






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 ,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听词猜节日,导入新课。





1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





2


、老师 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关节日的关键词,就请大家来猜猜是什么节日,在哪


一天过节?







放鞭炮,拿红包(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祭祖、扫墓(清明节,公历


4


< p>
3


日—


5


日)

< p>






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农历五 月初五)







吃月饼,赏圆月(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





3


、师小 结:像这些风俗习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土地上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并成


为中华民族象征 的节日,我们把它们叫做中国的传统节日。





4


、板书课题:传统节日






师:< /p>


上课前,


老师请大家去收集中国的传统节日,

除了屏幕上的四个传统节日,


你还知道哪些中国的传统节日,它们分别在哪一天过< /p>


?





师:在学生回答后再出示其余的几个传统节日,问:从日期上看看,你发现了


什么?






小结:对呀,中国的传统节日多数都是按农历来过的,只有清 明是按公历来过


的,它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一个。早在唐朝就有诗人写下了《清明》这一 首诗(引:


清明时节……)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自读课文,自读要求:






1


)自读课文,借助拼音将生字读熟。






2


)圈出 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 p>


3


)把课文读熟,不重读,不漏字。

< p>





4


)用横线画出文中提到的节日。





2


、学生自读课文。





3


、汇报自学情况。






1


)同桌互读生字,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


)交流不认识的生字,重点指导。






3


)指导 识字:







翘舌音:传、舟、赏







后鼻韵:统、巷、堂、郎、饼、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