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数与合数案例
-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71-72
页例
1
、例
2
。做一做,练习
十八的第
1-4
题。
教学目的:
1
、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概念,并能判断一个
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
、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和概括能力。
3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质数和合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与引导自觉相结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请学号是奇数的同学站起来,其他同学是什么数?
师:我们学过自然数可以分成几类?
师:这是一种有价值的分类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很有用。
<
/p>
师:想不想学习一种新的分类方法?关于新的分类方法你想知道什么呢?
< br>
二、探索新知,建立概念
师
:同学们都有学号,请你把自己的学号数的约数找出来。
(指名汇报,教
师用课件演示
1
—
12
的约数)
1
,指导学生主动探究。
师: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这几个数的约数,各数的约数个数相等吗?
生:不相等。
师:观察、思考,有哪几种情况?
生
:有
1
个约数的,有
2
个约数的,还有两个以上约数的„„。
学生尝试分类
,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只有
1
个约数)
(只有
2
个约数)
(有
2
个以上的约数)
1
的约数是
1
2
的约数是
1
、
2 4
的约数是
1
、
p>
2
、
4
3
的约数是
1
、
3
6
的约数是
1
、
2
、
3
、
6
5
的约数是
1
、
5 8
的约数是
1
、
2
、
4
、
8
7
的约数是
1
、
7 9
的约数是
1
、
3
、
9
11
的约数是
1
、
11 10
的约
数是
1
、
2
、
5
、
10
1
2
的约数是
1
、
2
、
3
、
4
、
6
、
12
观察上面的板书,
说
1
—
12
这些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分类,
分成了哪几类?它
们约数的个数各有什么特点?
<
/p>
评析:
分类比较是辨别事特异同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具体实例的比较,
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分类这种数学思相方法,
能把具有共同属性的事物归为一
类;
同
时为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创造了条件,
有利于弄清质数和合数的本质属性
其区别。
2
,组织学生尝试讨论。
①黑板上的这
12
个数按约数的个数分成了
3
类,
其它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多少,
是不是也属于这类请大家举例说明。
②抽象概括。
像
2
、
3
、
5
、
7
、
11
这样,只有
1
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
做质数,也叫做
素数。像
4
、
6
、
8
、
9
、
10
、
12
这样,除了
1
和它本身,
还有别的约数的数,叫
做合数。
3
,深化理解。
自然数中,
在
2
、
3
、
5
、
7
、
11
之后,
< br>还有没有别的质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合数的约数有几个?(两个以上)两个以上
是什么意思?(至少有三个)你能举
出一个合数的例子吗?
师:自然数中,除了黑板上的这些质数和合数外,还有吗?
生:有
师:还有多少?
生:还有很多
教师在质数、合数的例子后面写了省略号。
分析讨论
师:
1
是质数,还是合数?为什么?
生
: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因为
1
只有
1
这个约数
师:我们知道自然数中,不是奇数就是偶数,能不能说,自然数中,不是质数就
p>
是合数呢?
生:不能,因为自然数中的<
/p>
1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1
质数
合数
那么,自然数按照约数的个数来分类,应分成哪几类?
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三、巩固练习
1
.判断质数或合数。
31
、
15
、
1 5 0 2
、
9
、
27
、
67
2
.填空。
< br>(
1
)质数只有(
)个约数,合数至少有(
)个约数。最小的质数是(
)
p>
;
最小的合数是(
)
。
(
p>
2
)把“奇数”、“偶数”、“质数”、“合数”,分别填在下面括
号里。
1
不是(
)
,不是(
)
,也不是(
)
,
1
是(
)
。
2
既是(
)
,又是(
)
。
4
是(
)
,也是最小的(
)
。
3
.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