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解析

余年寄山水
955次浏览
2021年02月19日 21:4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19日发(作者:古亭)


平行四边形练习题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已知点


A



4



0


),


B



0


,﹣


4


),


C



a< /p>



2a


)及点


D


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则线段


CD


的长的最小值为(






A



6


5



5


B



12


5

< p>


5


C



3


2



D


4


2



2



如图,正方形


ABCD

< p>
中,


AB=12


,点


E< /p>


在边


CD


上,且


CD=3DE


,将△


ADE


沿


AE


对折至



AFE< /p>


,延长


EF


交边


BC


于点


G


,连接

AG



CF


,下列结论:



①△


ABG


≌△


AFG



②BG=GC


③AG



CF

< br>;


④S



FGC


=28.8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


B



3


C



2


D



1



3



如图,在


▭< /p>


ABCD


中,


AB



4



BC



6


,∠


ABC



60°


,点


P



ABCD


内一点,点


Q



BC


< p>
上,则


PA


+


PD


+


PQ


的最小值为


( )




A


.< /p>


3



7



19



B



6+2


3



C



5


3



D



10


< /p>


4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BC



2


5,


AB



4,


O


为边


AB


的中点,


P


为矩形


ABCD



一动点,且



APC



90


,则线段


OP


的最大值为(






A



5



3



B



3



5



C

< br>.


4


5



2



D



2


3



1



5



如图,在


AB CD


中,


AD=2AB



CE



AB


,垂足


E


在线段


AB


上,


F



G


分别是


AD



CE


的中点 ,连接


FG



EF


CD


的延长线交于点


H


,则下列结论:


1




DCF




B CD


;②


EF



CF


:③


S


2


BEC



2


S


CEF


;④



DFE



3



AEF


.


其中,正


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




B



2




C



3

< br>个



D



4




6



如图,矩形


ABCD


中,


AD



5



AB



7


,点


E



DC


上一个动点,把



ADE


沿


AE< /p>


折叠,点


D


的对应点为

< br>D


,若


D


落在

< br>


ABC


的平分线上时,


DE< /p>


的长为


( )




A



5



2


3


B



5


5


< p>


2


3


C



5


3



2


5


D



3



2


< /p>


5


7



如图,正 方形


ABCD


(四边相等、四内角相等)中,

< br>AD



5


,点

< br>E



F


是正方形


ABCD



的两点,且


AE< /p>



FC



4



BE



DF



3


,则


EF


的平方为(







A



2


B



12



5


C



3


D



4



8



如图,点


A< /p>


,


B


,


E


在同一条直线上,正方形


ABCD


、正方形< /p>


BEFC


的边长分别为


2



3,


H


为线段


DF


的中点,则


BH


的长为 (






A



C



21



2


B



D



26



2


3


3



2


29



2< /p>


9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



8



BC


< br>4


.将矩形沿


AC


折叠,


CD


′与


AB


交于点


F


,则


AF



BF


的值为(







A



2


B



5



3


C



5



4


D



3



10



如图,一个四边形花坛


ABCD


,被两条线段


MN


,



EF


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种上红、黄、


紫、白四种花卉,种植面积依次是


S


1



S


2



S


3



S


4


,若


MN



AB



DC



EF



DA



CB


,则有

< p>






A



S


1


=



S


4



B



S


1



+



S


4



=



S


2



+



S


3



C



S


1



+



S


3



=



S


2



+



S


4



D



S


1


·


S


4



=



S


2


·


S


3



二、填空题



11


如图,∠


MAN=90°


,点< /p>


C


在边


AM


上,


AC=4


,点


B


为边


AN


上一动点,连接


BC




A′BC




ABC


关于


BC


所在直线对称,点


D



E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连接


DE


并延


长交


A′B


所在直线于点


F


,连接


A′E


.当



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


AB


的长为


_____





12



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 br>AB



4


AD



2



E


为边


CD


的中点,点


P


在线段


AB


上运动,


F



CP


的中点, 则



CEF


的周长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_





13



如图 ,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


,对角线长为


1cm


,过点

< p>
O


任作一条直线分


别交


A D



BC



E



F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p>
_____





14



已知:点


B< /p>


是线段


AC


上一点,分别以


AB



BC


为边在


AC


的同侧作等边



A BD


和等



BCE

,点


M



N


分别是


AD



CE

< br>的中点,连接


MN


.若


AC=6


,设


BC=2


,则线段


MN



长是


________ __





1 5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D=2AB



F



AD


的中点,作


CE



AB,


垂足


E


在线段


AB


上,连接


EF



CF


, 则下列结论:


(1)



DCF+


(3)


S


BEC


=2


1



D



90


°



(2)< /p>



AEF+



E CF



90°



2


S


CEF



(4)


若∠


B=80


< p>
,则∠


AEF=50°


.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______ (


把所有正确结


论的字号都填 在横线上


)





16



如图 ,有一张矩形纸条


ABCD



AB



10cm



BC



3cm


,点


M



N


分别在边


AB



CD


上,

CN



1cm


.现将四边形


BCNM


沿


MN


折叠 ,使点


B



C


分别落在点


B



C



上.在点


M

< br>从



A


运动到点


B


的过程中,若边


MB



与边


CD


交于点


E


,则点


E


相应运动的路径长为


_____cm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点


A



B


分别在


x


轴、


y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点


M

< br>为线段


AB


的中点.点


D



E


分别在


x


轴、


y


轴的负半轴上运动,且


DE



AB



10


.以


DE


为边在第


三象限内作正方形


DGFE


,则线段


MG


长度的最大值为


_____





18

< br>.


如图,矩形


ABCD


的面积为


36



BE


平 分



ABD


,交


AD



E


,沿


BE




ABE


叠,点


A


的对应点刚好落在矩形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F


处.则



ABE


的面积为


________





19



已知:一组邻边分别为


6


c m



10


cm


的平行四边形


ABCD



< p>
DAB




ABC


的平分


线分别交


CD


所在直线于点


E



F

< br>,则线段


EF


的长为


_____ ___


cm




20



如图,长方形


ABCD



AB



2



BC



4

< p>
,正方形


AEFG


的边长为


1


.正方形


AEFG


绕点

< p>
A


旋转的过程中,线段


CF


的长的最小值为


_____





三、解答题



21



如图


1



AC


是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


E



H< /p>


分别为边


BA


和边


BC


延长线上


的点,连接


EH



AD



CD


于点


F



G


,且


EH


/


/


AC


.



< p>
1


)求证:



AEF




CGH




2


)若



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CD



90



F



AD


的中点,


AD



8


,求


BE



长:




3


)在(


2


)的条件下,连接


BD


,如图

< br>2


,求证:


AC


2



BD


2



2(


AB


2



BC


2


)




22



已知 ,在△


ABC


中,∠


BAC

< p>
=


90


°,∠


ABC


=


45


°,


D


为直线


BC


上一动点(不与点


B



C


重合),以


AD


为边作正方形


ADEF

,连接


CF






1


)如图


1


,当点


D


在 线段


BC


上时,


BC

< br>与


CF


的位置关系是






B C



CF



C D


三条线


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


)如图


2


,当点


D


在线段


BC


的延长线上时,其他条件不变,请猜想


BC



CF


的位置关



BC



CD



CF


三条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


)如图


3


,当点


D


在线段


BC


的反向延长线上时,点


A


< p>
F


分别在直线


BC


的两侧 ,其他


条件不变.若正方形


ADEF


的 对角线


AE



DF

相交于点


O



OC


=






.(直接写出答案)



23




1


)如图①,在正方形


ABCD


中,


AEF


的顶点


E



F


分别在


BC



CD


边上,高


AG



正方形的边长相等,求


< br>EAF


的度数;



< p>


2


)如图②,在


Rt< /p>



ABD


中,



BAD



90


,


AD



AB


,点


M



N



BD


边上的任意两


13



DB


=


5

< br>,则△


ABC


的面积


2


点,且



MAN



45



,将



ABM


绕点


A


逆时 针旋转


90


度至


ADH


位置,连接


NH


,试判



MN



ND



DH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


)在图①中 ,连接


BD


分别交


AE



AF


于点


M



N


,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2



G F=6



BM=


3

< br>2


,求


EG


< br>MN


的长.




24



如图,点


A

< p>


F



C



D


在同一直线上,点


B


和点


E


分别在直线


AD


的两侧,且


AB


=


DE




A

< br>=∠


D



AF

< br>=


DC




1


)求证:四边形


BCEF


是平行四边形;




2


)若∠


DEF


=

< br>90


°,


DE


=


8



EF


=

< br>6


,当


AF


< br>




时,四边形


BCEF


是菱形.




25



如图,在矩形

< br>ABCD


中,∠


BAD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



AE


=


A D


,作


DF



AE


于点


F





1


)求证:


AB



AF





2


)连


BF


并延长交


DE



G





E G



DG




②若


EG



1


,求矩形


ABCD


的面积.

< p>



26



如图


1


,在矩形纸片


ABC D


中,


AB



3cm



AD



5cm


,折叠纸片使


B


点落在边


AD


上的


E


处,折 痕为


PQ


,过点


E


EF



AB


PQ



F


,连接


BF






1


)求证 :四边形


BFEP


为菱形;




2


)当


E

< p>


AD


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

< br>P



Q


也随着移动.

< p>


①当点


Q


与点


C


重合时,



(如图< /p>


2


),求菱形


BFEP

< br>的边长;



②如果限定


P



Q


分别在线段


BA



BC


上移动,直接写出菱形


BFEP


面积的变化范围.


< br>27



感知:如图①,在正方形


ABCD


中,


E


AB


一点,


F


< br>AD


延长线上一点,且


DF


=< /p>


BE


,求证:


CE



CF




拓展:在图①中,若


G



AD


,且



GCE



45



,则


GE



BE



GD


成立吗?为什么?



运用:如图②在四边形


ABCD


中,


AD

/


/


BC


(


BC



AD


)




A




B



90


< /p>



AB



BC< /p>



16



E



AB


上一点,且



DCE



45




BE



4


,求


DE


的长.



28



如图


1


,点


E


为正方形


ABCD


的边


AB


上一点,


EF



EC< /p>


,且


EF



EC


,连接


AF


,过点

F



FN


垂直于

< br>BA


的延长线于点


N





1


)求

< p>


EAF


的度数;




2


)如图


2


,连接


FC



BD



M


,交


AD



P


,试证明:


BD



BG



DG



AF



2


DM





29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 p>
ABCD


中,



BAD< /p>


的平分线交


BC


于点

E


,交


DC


的延长线于

< p>
F


,以


EC


< p>
C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


ECFG





1

)证明平行四边形


ECFG


是菱形;




2


)若



ABC



120


,连结


BG


< br>CG



DG


,①求证:


DGC



BGE


;②求



BDG


的度数;



3


)若



ABC



90



AB



8



AD



14



M



E F


的中点,求


DM


的长。





30



在边长为


5


的正方形


ABCD


中,点


E


在 边


CD


所在直线上,连接


BE


,以


BE


为边,在


BE


的下方作正方形


BEFG


,并连接


AG





1


)如图


1


,当点< /p>


E


与点


D


重合时 ,


AG







2


)如图


2


,当点


E


在线段


CD


上时,

DE



2


,求

AG


的长;





3


)若


AG



5


17


2< /p>


,请直接写出此时


DE


的长.

< p>





【参考答案】


***


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



B


解析:


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判定此题需分两 种情况讨论,如果


AB



CD


为对角线,


AB



CD


交于点


F


,当


FC



直线


y



2x


时,


CD


最小,根据垂直及


F


点坐标可先求的直线

FC


的函数解析式,进而


通过求得点


C


坐标来求


CD


;如果


CD


是平行四边形的边,则


CD


AB



4


2


,对比两种情


况即可求得


CD


最小值


.



【详解】



解:如图,由题意点


C


在直线


y



2x


上,




如果


AB



CD


为对角线,


AB



CD


交于点


F


,当

FC


⊥直线


y


< br>2x


时,


CD


最小,

< p>


易知直线


AB



y



x


< p>
4





AF



FB




∴点


F


坐标为(

< p>
2


,﹣


2


),

< p>



CF


⊥直线


y



2x


< p>


设直线


CF



y


=﹣


∴直线


CF



y


=﹣


1


x


+


b


< p>
F



2


,﹣


2


)代入得


b


′=﹣


1



2


1

< p>
x



1




2


2


x





y



2


x


< /p>




5





解得




< /p>


1


4


y




x



1

< p>


y





2



5



∴点


C


坐标(



2


4




).



5


5


2


2


12


5


2




4





CD



2CF



2


×



2

< p>






2






5


5




5


< /p>



如果


CD


是平 行四边形的边,则


CD



AB



4


2




CD


的最小值为


故选:< /p>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平行 四边形的综合题,解本题的关键是找到何时


CD


最短

< p>
.



12


5



< /p>


5


12


5




5


2



B


解析:


B



【分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 质得出


AB


=


AF



AFG


=90°




HL


证明


Rt



ABG


< p>
Rt



AFG




出①正确





BG


=


FG


=


x



< p>
CG


=12



x


.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



解方程求出

< p>
BG



得出


GC



即可得出②


正确


;< /p>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


AGB


=



GCF

< p>


得出


AG


< p>
CF



即可得出③正


确< /p>




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得出④错误< /p>



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①正确.理由如下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


=


BC


=


CD


=


AD


=12




B


=



GCE


=



D


=90°



由折叠的性质



< br>AF


=


AD


< br>∠


AFE


=


< br>D


=90°



∴∠


AFG


=90°



AB


=


AF


.在


Rt< /p>



ABG



Rt



AFG



A G



AG




Rt



ABG



Rt



AFG



HL


);






AB



AF



②正确.理由如下

< p>



1


由题意得



EF


=


DE


=


CD


=4




BG


=


FG


=


x




CG


=12



x

< p>



3


在直角△


ECG




根据勾股定 理



得(


12



x



2


+< /p>


8


2


=



x


+


4


< p>
2






x


=6


< br>∴


BG


=6


< br>∴


GC


=12



6=6




BG


=


GC




③正确.理由如下





CG


=


BG



BG


=


GF




CG


=

< br>GF



∴△


FGC


是等腰三角形




GFC< /p>


=



GCF


.< /p>





Rt



ABG



Rt< /p>



AFG



∴∠


AGB


=



A GF




AGB


+∠


AGF


=2


< br>AGB


=180°




FGC


=



GFC


+∠


GC


F


=2< /p>



GFC


=2



GCF



∴∠


AGB


=



GCF



AG



CF




④错误.理由如下





S



GCE


=


1


1


GC

< br>•


CE


=


×

6


×


8=24


< br>


2


2


3


72


×


24=


28.8




5

< br>5



GF


=6

< br>,


EF


=4


< br>△


GFC


和△


FCE

< p>
等高




S



GFC



S



FCE


=3


< p>
2




S



GFC


=


故④不正确



∴正确的有①②③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 和正方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勾股定理



平行


线的判定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

< br>;


本题综合性强



有一定的难度




3



C


解析:


C



【分析】



如下图,将△


AP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p>


60°


至△


AFE


处,通过边长转换,可将


PA


+


PD


+


PQ


转化



PF+EF+PQ


的形式,再利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出最 小值.



【详解】


< br>如下图,将△


AP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


至△

AFE


处,连接


FP


,过点


E



BC


的垂线,交


BC


于点


G



AD


于点


H


, 过点


A



BC


的垂线,交


BC


于点


K




∵△


AFE


是△


APD


绕点


A


逆时针旋转


60°


得到



∴∠


FAP=60°


,∠


EAD=60°



AF=AP



EF=PD



∴△


APF


是等边三角形,∴


AP=PF

< br>



PA


+

PD


+


PQ


=PF+FE+PQ< /p>



EG



∵四边 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BC=6< /p>




AE=AD=BC=6



AD



BC



∴在


Rt



AHE


中,


AH=3



EH=3


3



∵< /p>


HG



BC


,< /p>


AK



BC


,< /p>


AD



BC


< /p>



AK



AD< /p>



GH



AD< /p>


,∴


AK=HG



∵∠


ABC=60°



AB=4



∴在


Rt



ABK


中,


BK=2



AK=2


3




HG=2


3




EG=3


3



2


3



5< /p>


3



故选:


C



【点睛】



本题考查最值问题,解题关 键是旋转△


APD


,将


PA

< p>
+


PD


+


PQ

< p>
转化为


PF+EF+PQ


的形式.



4



B


解析:


B



【分析】



连接


AC


,取


AC


的中点


E


,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


AC



OE


,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1


AC


,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得


O



2


E



P


三点共线时


OP< /p>


最大.



【详解】



解:如图,连接

< p>
AC


,取


AC


的中点


E




等于斜边的 一半可得


PE



∵矩形


ABCD


中,


BC



2


5,


< p>
AB



4



O



AB


的中点,




AC


< p>
AB


2



BC

< p>
2



6,


OE

< p>



AP



CP




1


BC



5


< br>


2



PE


1


1


AC




6



3




2


2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O



E



P


三点共线时


OP


最大,



此时


OP


最大




3



5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 角形的三边关系、勾股定理、中位线定理.能正确构造辅助


线,并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确 定


OP


最大值是解题关键.



5



C


解析:


C



【分析】



由点


F



AD


的中点,结合


ABCD


的性质,得


FD=CD

,即可判断①;先证


HEC



AE F


≅∆


DHF


,再证

< br>∆


ECH


是直角三角形,即可判断②;由


EF=HF


,得


S



2


S


CEF




CE



AB



CE



CD


,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判断③;设∠


AEF=x


,则∠


H=x



根据直角三角 形的性质,得∠


FCH=



H=x


,由


FD=CD


,∠


DFC=



FCH=x


,由


FG



CD



AB


,得∠


AEF=



EFG=x


,由


EF=CF

< p>
,∠


EFG=



CFG= x


,进而得到



DFE



3



AEF


,即可判断④.



【详解】



∵点


F



AD


的中点,




2FD=AD




∵在


ABCD


中,


AD=2AB





FD=AB=CD




∴∠


DFC=

< p>


DCF



< p>


AD



BC

< p>



∴∠


DFC=



BCF




1


∴∠


DCF=


∠< /p>


BCF


,即:



DCF




BCD



2


∴①正确;




AB



CD




∴∠


A=



FDH


,∠


AEF=



H



< br>又∵


AF=DF



< p>



AEF


≅∆


DHF



AAS


),< /p>




EF=HF





CE



AB




∴< /p>


CE



CD


,即 :



ECH


是直角三角形,

< p>



EF



CF


=


∴②正确;




EF=HF



< /p>



S


HEC


1< /p>


EH




2



2


S


CEF




CE



AB



CE



CD


,垂足


E


在线段


AB


上,




BE



CH


,




S



S


BEC


BEC



S


HCE


,






2


S


CEF


∴③错误;



设∠


AEF=x


,则∠

< p>
H=x




∵在


Rt



ECH


中,


CF=FH=EF



∴∠


FCH=



H=x

< p>




FD=CD




∴∠


DFC=< /p>



FCH=x




∵点


F



G< /p>


分别是


EH



E C


的中点,




FG



CD



AB




∴∠


AEF=



EFG=x


< p>



EF=CF




∴∠


EFG=


∠< /p>


CFG=x




∴∠


DFE=



DFC+



EFG+



CFG=3x






DFE



3



AEF




∴④正确.



故选


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和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的综合,掌握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等于斜边的一半,是解题的 关键.



6



B


解析:


B



【分析】



连接


BD′


,过


D′


< br>MN



AB


,交


AB


于点


M



CD


于点


N


,作


D′P



BC


< p>
BC


于点


P


,先


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MD′


,再分两种情况利用勾 股定理求出


DE




【详解】



如图


,


连接


BD


′,


D




MN



AB


,



AB


于点


M


,


CD


于点


N


,



D



P< /p>



BC



BC< /p>


于点


P




∵点


D


的对应点


D



落在∠


ABC


的角平分线上,




MD

< p>
′=


PD



< p>



MD


′=

< p>
x


,



PD


′=


BM


=


x





AM


=


AB



BM


=7−


x




又折叠图形可得


AD


=


AD< /p>


′=5




∴< /p>


x


2


+(7−


x


)


2


=25


, 解得


x


=3



4





MD


′=3



4.




Rt



EN D




,


设< /p>


ED


′=


a


,< /p>



①当


MD


′= 3



,


AM


= 7−3=4,


D



N

< br>=5−3=2



EN


=4−


a





a


2


=2


2

< p>
+(4−


a


)


2




解得


a

< p>
=


5


5


,



DE


=


< br>


2


2


②当

MD


′=4



,

< br>AM


=7−4=3,


D



N


=5−4=1



E N


=3−


a





a


2


=1< /p>


2


+(3−


a


)


2




解得< /p>


a


=


故选


B.< /p>



【点睛】



本题考查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


矩 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


.



决本题的关键是依据题意分别表示


Rt



AMD




Rt< /p>



END



的三 边,利用勾股定理解直角三


角形


.


< /p>


5


5


,



DE


=


.



3


3


7



A


解析:


A



【分析】



根据


AB=5



AE=4



BE=3


,可以确定△


ABE


为直角三角形,延长


BE


构建出直角三角形,


在利用勾股定理求出


EF


的平方即可

< br>.



【详解】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



∴AB=BC=CD=AD=5,



如图,延长


BE


CF


于点


G




AB=5


< br>AE=4



BE=3





AE


2

< p>
+BE


2


=AB


2




∴△ABE


是直角三角形,



同理可得△DFC


是直角三角形,



∵AE=FC=4,BE=DF=3,AB=CD=5,



∴△ABE≌△CDF,



∴∠BAE=∠DCF,



∵∠ABC =∠AEB=90


2




∴∠CBG=∠BAE,



同理可得,∠BCG=∠CDF=∠ABE,



△ABE≌△BCG,



∴CG=BE =3,


BG=AE=4



< p>
∴EG=4


-3=1



G F=4-3=1




∴EF

< p>
2


=EG


2


+GF


2


=1+1=2



故选择


:A




【点睛】



此题考查三角形的判定,勾 股定理的运用,根据已知条件构建直角三角形求值是解题的关



.



8



B


解析:


B



【分析】



连接


BD



BF


,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 ∠


CBD=



FBG=45

< p>
°,∠


DBF=90


°,再应用勾股定理



BD



BF



DF


,最后应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等于 斜边一半”可求得


BH




【详解】



如图,连接


BD



BF





∵四边形


ABCD


和四边形


BEFG


都是正方形,




AB=AD=2



BE=EF=3


,∠


A=

< br>∠


E=90


°,∠


ABD=



CBD=



EB F=



FBG=45


°,



∴∠


DBF=90


°,< /p>


BD=2


2



B F=3


2




∴在


Rt



BDF

中,


DF=


BD


2



BF


2


=

< br>∵


H


为线段


DF


的中点,




BH=



2


2





3


2

< br>


2


2



26




1


26


DF=


.



2


2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解


题关键添加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9



B


解析:


B



【分析】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DCA


=∠


ACF


,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


DCA


=∠


CA B


=∠


ACF


,可得

< br>FA



FC


,设


BF



x


,在


Rt



BCF


中,根据


CF


2



BC


2


+BF


2


,可得方 程(


8



x



2



x


2


+4


2


,可求


BF



3



AF< /p>



5


,即可求解.



【详解】



解:设


BF



x


< br>


∵将矩形沿


AC


折叠,



∴∠


DCA


=∠< /p>


ACF




∵四 边形


ABCD


是矩形,




CD



AB




∴∠


DCA

< p>
=∠


CAB


=∠


ACF< /p>





FA



FC



8



x



< p>


Rt



BCF


中,∵


CF


2



BC


2


+BF


2




∴(


8



x



2

< p>


x


2


+4


2




< br>x



3





BF



3





AF



5





AF



BF


的值为


故选:


B




【点睛】



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5




3


10



D


解析:


D



【分析】



由于在四边形中,


MN



AB



DC



EF



DA



CB


,因此


MN



EF


把一个 平行四边形分割成四


个小平行四边形.可设


MN



DC


的距离为


h

< p>
1



MN



AB


的距离为


h


2


,根据


AB=CD



D E=AF



EC=FB


及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


MN



AB



DC



EF



DA



CB




∴四边形

ABCD


,四边形


ADEF


,四边 形


BCEF


,红、紫、黄、白四边形都为平行四边形,




AB=CD



DE=AF



EC=BF

< br>.




MN


DC


的距离为


h


1



MN


< br>AB


的距离为


h


2





S

< br>1


=DE



h

< br>1



S


2


=AF



h


2



S


3


=EC



h


1



S


4


=FB



h


2




因为< /p>


DE



h


1



FB



h


2


的关系不确定,所以


S

1



S


4


的关系无法确定,故


A


错误;



S


1


+S


4


=DE



h


1


+FB



h


2


=AF



h


1


+FB



h


2



S


2


+S

< p>
3


=AF



h

< p>
2


+EC



h

< p>
1


=AF



h

< p>
2


+FB



h

< p>
1


,故


B


错误;



S


1


+S

< p>
3


=CD



h

< p>
1



S


2


+S


4


=AB



h


2


,又


AB=CD


,而


h


1


不一定与< /p>


h


2


相等,故


C


错误;



S


1


·


S


4


=DE



h1



FB



h


2


=AF



h


1



FB



h


2



S


2


·

< p>
S


3


=AF


< p>
h


2



EC



h


1


=AF



h


2


< br>FB



h


1

,所以


S


1


·

S


4


=S


2


·


S


3





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与性质,注意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边长与


该边上的高的积.即


S=a



h


.其中< /p>


a


可以是平行四边形的任何一边,


h


必须是


a


边与其对边


的距离,即对应的高.



二、填空题




11



4< /p>


3



4



【解析】



分析:当

< br>△


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存在两种情况:

< p>


①当∠


A'EF=90°


时,如图


1


,根据对称的性质和平行线可得:


A'C=A'E=4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


边中线的性质 得:


BC=2A'B=8


,最后利用勾股定理可得


AB


的长;



②当∠


A'FE=90°


时,如图


2


,证明



ABC


是等腰直角三 角形,可得


AB=AC=4




详解:当



A′EF


为直角三角形时,存在两种情况:



①当∠

A'EF=90°


时,如图


1


,< /p>



.



∵△


A′BC




AB C


关于


BC


所在直线对称,

< p>



A'C=AC=4




ACB=



A'CB




∵点

D



E


分别为

AC



BC


的中点,




D


< br>E




ABC

< br>的中位线,




DE

< p>


AB




∴∠


CDE=



MAN=9 0°




∴∠


CDE=



A'EF





AC


< br>A'E




∴∠


ACB=



A'EC




∴∠


A'CB=



A'EC





A'C=A'E=4



< p>
Rt



A'CB


中,∵< /p>


E


是斜边


BC


的 中点,




BC=2A'E=8




由勾股定理得:


AB


2


=BC


2


-AC


2





AB=


8


2



4


2


=4


3




②当∠


A'FE=90°


时,如图


2




.



∵∠


ADF=



A=



DFB=90°




∴∠


ABF=90°



< p>
∵△


A′BC




ABC


关于


BC


所在 直线对称,



∴∠


ABC=

< p>


CBA'=45°




∴△


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AC=4



.



综上所述,

AB


的长为


4


3

< br>或


4




故答案为


4


3


4.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勾股定理、 轴对称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


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并利用分类讨论的 思想解决问题.



12



2


2



2

< br>


【分析】



由题意根据三角形 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


EF=


=


1


1


PD


,得到


C



CEF


=CE+CF+EF=CE+



CP+PD



2


2


1


1



CD+PC+PD



=

C



CDP


,当△


CDP


的周长最小时,△


CEF


的周长最小;即


PC+PD


的值


2< /p>


2


最小时,△


CEF

的周长最小;并作


D


关于


AB


的对称点


D


′,连接


CD


′交


AB


P


,进而分


析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

E



CD


中点,

< br>F



CP


中点,




EF=


1


PD




2

< br>1


1


1



CP+PD



=


< br>CD+PC+PD



=


C



CDP



2


2


2



C

< p>


CEF


=CE+CF+EF=CE+

< p>
∴当△


CDP


的周长最小时,△

< br>CEF


的周长最小;




PC+PD


的值最小时,△


CEF

< p>
的周长最小;



如图,作


D


关于


AB


的对称点

< br>T


,连接


CT


,则


PD=PT






AD=AT=BC=2


CD=4


,∠


CDT=90


°,< /p>




CT



CD


2



DT


2



4


2



4


2



4


2



< br>∵△


CDP


的周长


=CD+DP +PC=CD+PT+PC





PT+PC



CT





PT+PC


4


2





PT+PC


的最小值为


4


2



< br>∴△


PDC


的最小值为


4+


4


2





C



CEF


=


1


C



CDP


=


2


2



2



< br>2


故答案为:


2


2



2




【点睛】



本题考查轴对称

< p>
-


最短距离问题以及三角形的周长的计算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利用轴


对称解决最值问题.



1


13



cm


2



8


【分析】


< p>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以证明



AEO



CFO


,就可以得出


S< /p>



AEO


=S



CFO


,就可以求出



AOD


面积


等于正方形面积的


【详解】



解:如图:



1


,根据正方形的面积就可以求出结论.



4



∵正方形


ABCD


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O




∴△


AEO


与△< /p>


CFO


关于


O


点 成中心对称,



∴△


AEO

< p>


CFO



< p>


S



AEO

< p>


S



CFO

< p>




S



AOD



S



DEO


+S



CFO




∵对角线长为< /p>


1cm




∴< /p>


S


正方形


ABCD




S



A OD



1


1



1



1



cm


2




2


2


1


2

< p>
cm




8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故答案为:


【点睛】

< p>


1


2


cm




8


1

< br>2


cm



8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正方形的面积及 三角形


的面积公式的运用,在解答时证明△


AEO



CFO


是关键.



14



21



【分析】



如图(见解析),先根据等 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


ME


//


AB


,


ME



AB



4


,再根据平 行线的性质可得



FEM


< p>


C



60



,然后利用直角


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得


EF



2,


MF< /p>



2


3


,从而可 得


FN



3


, 最后在


Rt


FMN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 可得.



【详解】


< br>如图,连接


ME


,过点


M



MF



CE


,交


CE


延长线于点


F





AB D



BCE


都是等边三角形,


BC



2


< p>





A




CBE




C



60



,


BE



CE



B


C


2,


AD



A

B





AD


//


BE




AC



6





AD



AB



6


< /p>


2



4





M


< p>
N


分别是


AD



CE


的中点,



1


1


AD



2,


EN



CE



1




2


2



AM


< p>
BE





四边形


ABEM


是平行四边形,



ME


//

AB


,


ME


AB



4





AM






FEM




C



60






Rt



EFM


中,



EMF



90




60




30




1



EF



ME



2,


MF



ME


2



EF


2



2


3


,< /p>



2



FN



EN



EF



1



2



3




则在


Rt


FMN


中,


MN



FN


2



MF


2



3


2



(2

< p>
3)


2



21

< p>



故答案为:


21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 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等知识点,通过作辅助线, 构造直角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解题关键.



15



(1) (2) (4)



【分析】


< br>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


(1)


正确 ;




ASA


证明△


AEF


≌△


DMF


,得出


EF=MF


,∠


AE F=



M


,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性质得


1


EM=EF


,由等腰三角形的 性质得出∠


FEC=



ECF


,得出


(2)


正确;



2


证出


S


△< /p>


EFC


=S



C FM


,由


MC



BE


,得出


S


BEC



2S


< br>EFC


,得出


(3)


错误;



由平行线的性质和互余两角的关系得出


( 4)


正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CF=


(1)



F


AD


的中点,




AF=FD



< p>
∵在



ABCD


中,


AD=2AB






AF=FD=CD=AB




∴∠


DFC=



DCF





AD



BC




∴∠


DFC=



FCB


,∠


BCD+

< br>∠


D=180°



< p>
∴∠


DCF=



BCF< /p>




∴∠


DCF =


∴∠


DCF+


1


BCD



2


1



D=90°


,故


(1)


正确;



2


(2)


延长


EF


,交


CD


延长线于


M


,如图所示:



< br>∵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