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
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
本文通过对翠鸟(外形)
、
(动作)的
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喜爱)
,同时教育我们要
(爱护小动物
)
。
二、翠鸟的特点:
p>
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
翠鸟的特点是从外形上和动作上两
个方面来写的。
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
颜色非常
鲜艳,
体态小巧玲珑以上外形上的特点都属于静态的描写。
< br>动作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鸣声清脆;飞的速度极快,翠鸟机灵,它的反应
特别迅速。
三、介
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头,后写背上,再写腹部。
四、下面每组句子中,哪句写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
1
、翠鸟叫声清脆,爱在水面上飞。
翠鸟鸣声清脆,爱贴着水面疾飞。
第二句
的好处:
“
爱贴着水面疾飞
”
比
“
爱在水面上飞
”<
/p>
更能准确、生动地体现出翠鸟动
作轻盈、迅捷的特点
2
、翠鸟
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
p>
第二句的好处:
a
、
“
蹬开
”
比
“
离开
”
更具体,将翠鸟离开苇秆时的
动作、神态、速度
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b
、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
p>
五、把课文中对翠鸟外型描写的语句抄写下来,认真体会作者的写法。
第
6
课
《燕子》知识点
一、这篇课文采用了(拟人)的手法
二、解释词语的意思
饥寒交迫: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气温骤降:气温突然猛烈下降。
启程:就是出发上路。
三、课文中心:
有一年春天,
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
风雪不止。这时,
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
士,因找不到食
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
冻僵的燕子,
将它们送到车站,
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
地方。
这个故
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
动物。
四、写出下列各词的近义词
p>
特别
——
-
()疲
劳
————
-
()
温暖
——
-
()舒适
——
-
()
五、重点语句
p>
1
、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
(
冒着)严寒,
(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
(踏
< br>着)冻得坚硬的山路,
(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从上面的词语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
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
/p>
”
这些词语,表明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情况后内心的
焦急之情,以及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
2
、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
但她一点也不在乎。从
“
冻得通红、僵硬
”“
一点也
不在乎
”
可以体会到贝蒂(不畏艰难,救护动物)精神。
p>
六、
泡泡语:
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决
定用火车把这些燕子送到温暖的地方。能
够作出这个决定真了不起。
理解:作为政府,
能够下这样的命令
关心一群遇难的燕子,
的确难能可贵,
因为这件
事情与国家的其他大事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二、课文中心
p>
山谷中有一座环境优美的小村庄,
村庄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森林。
p>
人们靠着手头锋利的
斧头,将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建造房子、制造工
具、打造家具,过上了不错的
“
日子
”
。但是
由于过度的砍伐树木,
致使土地
裸露,
极大地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
终于在一场连续的大
p>
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将小村庄卷走了。
三、词语解释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裸露:没有遮盖或遮蔽
四、重点语句体会
1
、谁家想(盖房)
,谁家想(造梨)
,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
,把树木
(一棵一棵)
砍下来。
p>
这里的两个
“
谁
”
值得特别注意,
“
谁
< br>”
不作为疑问代词,是
“
任指<
/p>
”
,表示没有例外,两
个
“
谁
”
字连用,表明这里的人
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和限制,去山上砍树非常随便。
“
拎
”
字,从
字面上与
“<
/p>
拿、带
”
一致,但为什么不可以换成后两
者呢?这个
“
拎
”
字表达了人们的一种非常
随意的心态,它把人们那种把砍树没当作一回事的心态淋漓
尽致地勾画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