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案
-
12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
/p>
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
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p>
学情分析
学
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
较浅
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2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
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
动有趣的特点,引导学生结合
课文的插图,抓住、理解重点词句,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
理活动,读懂课文内容。同
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从中受到教
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br>.会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p>
个生字。
2
.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
“
亡羊补牢
”
和
“
揠苗助长
”
这两个成语
的意思。
3
.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感悟词句,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
认
15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成语
“
亡羊补牢
”“
揠苗助长
”
的意思。
3
.通过读句子,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文内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会认
“
亡
”“
< br>牢
”
等
10
个生字,会写
“
钻
”“
劝
”
等
6
个生字。
2
.通过多种形式
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3
.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会
认
“
亡
”“
牢
”
等
10
个生
字,会写
“
钻
”“
劝
”
等
6
个生字。
2
.理解成语
“
亡羊补牢
”
的意思。
p>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三、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
.出示
“
寓言
”
二字,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
“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
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
2
.再出示
“
二则
”
二字,学生齐读
“
寓言二则
”
p>
,说说
“
寓方二则
”
是什么意思。
3
< br>.
(
出示课题
)
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
学生齐读
)
4
.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5
.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
学生尝试解释
)
6
.从
这个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
学生自由回答
、提问
)
四、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
p>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
.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指名
5
个学生各读
一个自然段。
五、通读课文,理解内容
1
.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
(
指名
读课文
)
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p>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
养圈,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从此,他的羊再也
p>
没丢过。
)
w
<
/p>
2
.
这个人的羊是怎么丢的呢?默读课文
第
1
~
4
自然
段,
思考:
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
第
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来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 br>小结:
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
(
亡羊
)
对,
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
因为羊圈破了个窟窿,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 br>www-2-1-cnjy-com
3
.养羊人又是怎样
“
补牢
”<
/p>
的呢?结果又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
5
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紧把窟
窿堵上了,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
此以后,他再也没丢羊。
六、品读评价,体会寓意
1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
< br>根有据,理由充分。
(1)
自
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描写养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
在小组内交流。
2
.全班交流评价。
(1)
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①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能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a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
)
大家尝试
读一
读。
b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
从
“
赶紧
”
一词知道街坊
很为他着
急、可惜,要读出劝的语气
)
2-1-c-n-j-y
c
.指名尝试读。
< br>d
.分角色朗读,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②从第
4
自然段中的两个
“
又
”
字,能看出他这个人太一意孤
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
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再次丢羊。
这两个
“
又
”
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
4
p>
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
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
/p>
①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 br>
②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
“
后悔
p>
”
一词想象养羊人当时的心理。尝试读出他当
时的心情。
④指导朗读:
抓住
p>
“
赶紧
”“
结结实
实
”
这两个词来朗读。
从这两个词中你
知道了什么?
(
养羊人发现错误后,
马
上就改
)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
他心
想,
现在修还不晚。
看到这句话,
你想
说点什么?
(
大家自由交流
)
【来
(3)
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比较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