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教案
-
12
寓言二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课文分别勾勒出了两个人物形象:<
/p>
一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
,
违背常理
,
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这两
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
,
语言简洁明快
,
内容生动有趣
,
而且
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学情分析
p>
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
,
< br>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
较浅显
,
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建议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
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
动有趣的特点
,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的插图
,
抓住、理解重点词句
,
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
理活动
,
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p>
,
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寓言
,
从中受到教
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 br>.
会认
15
个生字
,
会写
8
个生字。
2
.
能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br>能说出“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
的意思。
3
.
通过读句子
,
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感知课文内
容
,
感悟词句
,
了解寓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重点难点
重点
1
.<
/p>
会认
15
个生字
,
会写
8
个生字。
2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课文
,
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
.
通过读句子
,
说出每组句子的不同。
难点
懂得做错了事一定要及时改正和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
,
多媒体课件
,
课文内
容的录音或录像。
学生:预习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
.
会认“亡”“牢”等
10
个生字
,
会写“钻”“劝”等
6
个生字。
2
.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
,
理解课文内容
,
说出课后练习第二题第一组句子的不同。
3
.
p>
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
,
及时改正错误的
道理。
二、重点难点
重点
1
.<
/p>
会认“亡”“牢”等
10
个生字
,
会写“钻”“劝”等
6
个生字。
2
.
理解成语“亡羊补牢”的意思。
难点
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
三、揭示课题
,
引入新课
1
.
出示“寓言”二字
,
学生齐读。师:能说说你读过的寓言是怎样的吗?
(
“
寓言
”
是
一种文学体裁
,
它往往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
理。
)
2
.
再出示“二则”二字
,
学生齐读“寓言二则”
< br>,
说说“寓方二则”是什么意思。
3
.
(
出示课题
< br>)
这是个成语
,
让我们一起来读
一遍。
(
学生齐读
)
4
.
这个成语中
,
你有不理解的字吗?
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
,
在课文中指羊圈。
5
.
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
(
学生尝试解释
)
6
.
从这个课题中
,
你
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
学生自由回答、提问
)
四、初读课文
,
扫
除字词障碍
1
.
教师范读课文
,
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 br>
2
.
自由读课文
,
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
.
检查自学效果。
< br>
(1)
指名读生字。
(2)
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
/p>
(3)
指名
5
个
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五、通读课文
,
理解内容
1
.
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
,
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
(
指
名读课文
)
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
(
这篇寓言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
羊
,
后来羊圈破了
,
< br>狼叼走了一只羊
,
邻居劝他赶紧修
养圈
,
他不听。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
,
于是他醒悟过来
,
修好了羊圈。从
此
,
他的羊再也
没丢过。
)
2
.
这个人的羊是怎么
丢的呢?默读课文第
1
~
4
自然段
,
思考:
第一次丢
羊是什么原因?
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
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好。
< br>小结:那么这部分内容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来概括?
(
亡羊
)
对
,
这部分内容告诉我
们
,
因为羊圈破了个
窟窿
,
所以养羊人丢了两次羊。
p>
3
.
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
如何?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
5
自然段。
结合朗读
,
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
了
,
赶紧把窟窿堵上了
,
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
从
此以后
,
他再也没丢羊。
六、品读评价
,
体会寓意
1
.
请你评价一下这位养羊人
,
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
< br>教师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
,
对养羊人
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
,
都要有
根有据<
/p>
,
理由充分。
(1)
自由读课文
,
动笔画一画描写养
羊人语言、心理的句子。
(2)
在小组内交流。
2
.
p>
全班交流评价。
(1)
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
<
/p>
①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
,
能看出他不听别
人的劝告。
a
.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
(
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
所谓的语气
)
大家尝试读一
读。
b
.
街坊的话应该
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
(
从
“
赶紧
”
一词知道街坊很为他着
急、可惜
,
要读出劝的语气
< br>)
c
.
指名尝试读。
d
.
分角色朗读
p>
,
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心情。
②从第
4
自然段中的两个“又”字
,
能看出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知道有第一次的丢
羊
,
就应该想到还会丢
,
可他偏偏不去修补
,
导致他再次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
4
自然段
,
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
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
<
/p>
①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
,
那么养羊人就没
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
②默读最后一自然段。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③结合学生的回答
,
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一词想象养
羊人当时的心理。尝试读出他当
时的心情。
免费更新请加微信:
330797386
(清茶老师小学教育资源)
④指导朗读:
抓住“赶紧”“结结实实”这两个词来
朗读。
从这两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
(
养羊人发现错误后
,
马上就改
)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
,
现在修还不
晚。看到这句
话
,
你想说点什么?
p>
(
大家自由交流
)
(3)
说说句子的不同。
出示句子:
他堵上那个窟窿
,
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 br>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
,
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①说说这两个句子在用词上的不同。
②比较这两个句子
,
哪一句更好?
(
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词
< br>“
赶紧
”
,
写出了养羊人行动的迅速
,
强调了他知错就改。
)
(4)
小结。
p>
养羊人虽然发现问题很晚
,
付出了很大的代
价
,
但是
,
当
他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之后
,
能
及时地去
改正。想象一下
,
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
,
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
,
总是认为晚
了
,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可见
,
p>
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
,
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3
.
养羊人
由开始的不在乎
,
到后来的后悔
,
p>
赶紧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如果你是养羊
人
,
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
?
(
奉劝大家
,
不要像我这样
,
不听他人的劝告
,<
/p>
不能及时地发现错误。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
,
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改
正。更要记住
,
只要想改正错误
,
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
“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
,
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
(
亡羊补牢
,
未为迟也。
)
七
、明确寓意
,
延伸拓展
1
.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
,
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
2
.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
,
你想到了什么?
(
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
/p>
,
自由谈
)
3
.
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
,
应该怎样去做呢?
八、指导写字
1
.
出示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
.
学生认一认
,
读一读
,
为生字找拼音和词语朋友。
3
.
教师范写生字。<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