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语文12《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872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04:0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哥也爱中文)


1



12


《寓言两则》



教材分析



本课由《亡羊补牢》和《揠 苗助长》两则寓言组成。这两则禺言都是家


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 有趣,分别勾勒出了古代两个


不同的人物形象。一个做错了事能及时改正


;


一个做事急于求成


,


违背常 理


,


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学情分析



寓言常常是以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 p>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一种文学体裁。教学中应抓住课文篇幅短小、内容生动有 趣的特点


,


引导学


生结合课文的插图, 通过理解重点词句


,


分析人物的言谈举止和心理活动,


读懂课文内容。同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


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教学目标


< /p>


1.


会认


15


个 生字


,


会写


8


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


做错了事要及时

< br>改正


;


做事不可急于求成。



3.


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重点难点



重点


: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难点


:


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从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1



一、激趣导入



1.

< br>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掩耳盗铃》和《狼来了》这两个



故事吗?



这两个故事就是寓言。



2.


理解寓言的含义。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


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

用假托的故事


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


以比喻性的故事寄 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给人以启


示。


< /p>


3.


这节课我们学习《寓言二则》里的第一则《亡羊补牢》。



4.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


质疑课题:


“亡羊补牢”

< br>是什么意思?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


】看图引入,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一)出示自学提示:



1.


自由读课文,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2.


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二)检测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1.


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小老师领读。



寓言



原则



死亡



监牢



羊圈



钻洞



叼走



街坊



后悔



从此



2.



交流识字方法。



< br>1


)换一换的方法:防――坊




2


)熟字加偏旁:钻


=



+





=



+

< br>宀




=

< br>贝


+





3


)字理识字。




1



n


ɡ





1


< /p>


像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


成了无用的东西。


引申为


“死亡”


“灭亡”


义。



3.


课件出示相关句子,指导读好重点句。




1


)原来 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2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 p>


教师相机强调“街坊”中的“坊”读轻声;“钻进去”中的“钻”读


zu


ā


n


;“叼” 的读音为


di


ā


o



4.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生 字掌握情况



5.


< br>朗读课文,边读边想想“亡羊补牢”讲了什么故事?(课件出示,


学生补充完整。 )



一个养羊人


________


,街坊


______


修羊圈,养羊人


______


听从劝告,第


二天,

< p>


__________



这才


______



于是赶紧把


______


堵上,


______


修好,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设计意图


< p>
此环节引导学生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采用填空的方


式帮助学生梳理课 文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生字时,采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的方法。



三、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1.


你能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




亡羊补牢:亡,丢失;牢,养畜生的圈。羊丢失后修补羊圈。



2.



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这个人一共丢了几次羊?




一共丢了两次羊。



3.


学习第一部分。




1


)指名读第一部分。


< /p>



2


)第一部分讲了什么内容?



交代故事的起因——羊圈破了一个窟窿,一只羊被狼叼走了。



1


1



4.


学习第二部分。




1


)朗读


2-4

< p>
自然段。




2


)街坊是怎么劝说的?哪个词说明修羊圈这件事非常紧迫。


< p>
“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赶紧”一词说明修羊圈


这件事 非常紧迫。




3


街坊劝告时是怎样的语气?请你试着来劝一劝这位养羊的人吧!

< br>(指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时要表现出街坊对养羊的人的关心。)




4


)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的人心里是怎样 想的?



预设: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真是多此一举。不就 是一只羊吗?


没什么大不了的。



(< /p>


5


)养羊的人会用什么样的语气来回答呢?(无所谓,毫不在乎。 )




6


)指 名分角色读一读对话,相互评议。




7


)过渡:好心的街坊来劝说,养羊的人却不听劝告,让我们来看


看他不听劝告的结果。




8


)课件出示句子: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 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9


)指名读第


4


自然段,师生评价。(要 突出两个“又”字。)




10


)为什么要突出两个“又”字?联系第


1


自然 段想一想。


(两个


“又”字更能体现养羊的人不修羊圈带来的后 果,


而且能突出丢羊的原因都


是一样的。)




4


)齐读第


4


自然段。



5.


过渡:


两次丢羊后,


养羊 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自由读第


5


自然段,画出相关 句子。



1


1




1


)课件 出示句子。



①你能体会养羊的人现在的心情吗?你是从哪里看 出来的?


(引导学生


抓住“后悔”“现在修还不晚”来体会养羊 的人认识到自己错了。)




联系上下 文理解“后悔”。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后悔的经历。



“赶紧”一词说明养羊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动非常迅速。



“堵上”“结结实实”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


说明了 有错就


改就不算晚的道理。




2



讨论交流:


养羊 人两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他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怎么做的?结果怎样?(根据表格填空 )



6.


读一读,说说下面两个句子有 什么不同。



他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预设:


第二个句子比第一个句子描写的更具体。


第二 个句子中的


“赶紧”


体现了事情的重要和紧迫,突出了养羊人修 补羊圈的速度很快。




1

< p>
)指名读句子。(将这句话与养羊的人的语言进行对比朗读,让学


生在对比 朗读中体会养羊的人两次丢羊后心理和态度的变化,


进而更深入地


体会“亡羊补牢”的意思。)




2


)小结:养羊的人终于听取了街坊的劝告,及时修补了羊圈,结果


——(课件出示句子)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3


)再次朗读,指导语气。




设计意图



在理解故事内容 的同时,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


情达意的作用。此环节 中抓住了“又”和“赶紧”,感悟养羊的人因后悔而


及时改正错误的做法,体会作者用词 的准确。



四、联系生活,感悟寓意



1


1



1 .


语言训练:


当养羊的人在修补羊圈时,


原来劝告过他的街坊刚巧路过,


街坊会怎么说?养羊的人又会怎么回答呢?

< p>


2.


同桌合作表演后,教师指名上台演,并指导 评价。



3.


如果这个人再不修羊圈, 会出现什么后果?



4.


深入学习了课 文内容,现在你能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羊


丢了及时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5.


你觉得养羊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养羊人虽然一开始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但是在再次丢羊后肯接受意

见,认真改正,可见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人。



6.


“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犹未为晚”。



7.


在生活中,也常常发生类似的事。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大家交流


一下。先和同桌小声说一说,再和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



此环节,环环相 扣,层层递进,与解题相联系,并抓住时


机进行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寓意。同时 ,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联


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悟道理,从而促进学生成长。



五、比较字形,指导书写



1.


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钻、劝、丢、告。



2.


指名读,口头给生字组词。



3.


指导学生观察每个生字的结构特点、笔画特点及在田字格中的位 置。



4.


学生交流书写注意事项,教 师重点指导:



钻:左窄右宽。“钅”的竖提不要穿过第三笔的横。



劝:第二笔是长点,右边的“力”写得比左边高一些。



丢:第一笔撇写得短而平,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一些。



告:


第一笔撇与


“丢”


的撇写法有区别,


第四笔的横要写得长而稳一些。



1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