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五章点火器及火焰检测

绝世美人儿
670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04:5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小鱼的理想)


第四章




点火器及火焰检测



第一节




点火器概述



目前,大容量锅炉的煤粉 燃烧器点火均使用液体燃料或气体燃料,采用多级点火方


式。由电引燃器发火,逐级点燃 气体燃料、液体燃料和煤粉;或者由电引燃器直接点燃


液体燃料


(


轻油或重油


)


再点燃煤粉。


点火过程可在主燃烧器上进行,


也可先点燃启 动


(




)< /p>


燃烧器,再由它们来点燃主燃烧器。



常规点火器的引燃器,有电火花、电弧、电阻丝等各种类型。







电阻丝点火器设备简单,结构紧凑,但电阻易氧化烧损,在直接点燃重油时烧损极

< p>
为严重,目前仅在一些燃油锅炉上使用。电弧点火器可获得较大功率,但因电压低不易


击穿污染层起弧,且烧蚀严重,设备体积大而笨重,逐渐为电火花装置所取代。



电火花引燃装置中以高压电火花


(



5000



8000V


的电压通过两极间的间隙放电


)


< br>使用为最广。进而还有高频高压电火花和高能电火花引燃装置,其性能更为优异。



除了专供点火的点火


(


燃烧

< p>
)


器之外,尚有兼点火和稳燃或带低负荷功能的辅助燃烧

< br>器。



在常规的点火燃烧器中,


专供点火的点火燃烧器和辅助燃烧器有时并不能区分得很


清楚。但一般前者只用于启动时 点燃燃料,容量很小,在点燃主火焰并稳定燃烧后很快


就停掉,而不用它来维持整个点火 和启动过程。但对于现代的大容量锅炉而言,为了保


证运行的安全,有的点火燃烧器除了 在点火时投入外,在不利工况或事故工况下


(


如煤


质差、负荷低或给煤不正常等等


)


也需要利用它来维 持着火稳定;在有的锅炉上,主燃


烧器熄火前也先要投入点火器以保证安全。

< p>
这后一种点火器则属于点火和辅助燃烧器之


列,或按有的习惯称之为维持点 火的点火燃烧器。



另一种辅助燃烧器则是启动燃烧器,其用途 是在锅炉启动过程中用来升压带负荷。



点火燃烧器的功用不同,其容量或点火能量也不相同。



点火能量系指单只点火器点燃与之相邻的主燃料所需的能量与该主燃料喷口设计


热功率之比。它与主燃料特性、燃料空气混合物浓度和流速、燃烧器和点火器型式和布

< br>置以及火焰结构等有关。一般而言,点火器的最小容量


(


能量


)


约为所点燃的主燃料喷口


设计输 入热功率的


1


%一


2

< br>%。燃煤锅炉的油点火器不小于


580kW(2100MJ



h)




CE


公司的有关标准规定,冷炉启动时作为烘炉用的油枪的出力为所点燃的单只燃


烧器喷口设计输入热功率的


10


%;


B



W


公司设计的一般 点火器热功率也约为主


(


煤粉


)


燃烧器热功率的


10


%,该公司经过改进的点 火器的热功率可减少至


4


%一


5


%。



至于可带低负荷的启动燃烧器,


其总热功率一般为锅炉额定负荷下总输入热功率的


0

< br>%一


30


%。不过这类燃烧器往往还要由另外的点火燃烧 器点火。



为了点火可靠,点火器应有足够的容量,但容量如果 太大,从防止爆炸事故的角度


来看是不适宜的。因而,应在保证可靠点燃的前提下,减小 点火器的容量。有些点火器


原放在燃烧器的外围,后改放在燃烧器的中心,容量就可减小 一半。



和上述的理由类似,如果用能量较小的引燃装置


(


如高压电火花等


)


直接点燃大容量


的燃烧器,也往往不够安全。故而实际中的做法先用高能点火器直接点燃 轻油燃烧器,


由轻油再点燃煤粉。




第二节




常规的点火燃烧器







点火燃 烧器主要由电引燃器


(


包括电源系统


)


、续燃火嘴


(


或油枪

< br>)


、火焰检测器及控


制系统等组成。有的点火系统还备有 专用的冷却风机,用来冷却火焰检测器等。



1


、高频电压电火花点火器



这种点火器主要部件为电火花发生器及棒形点火枪。



电火花发生器实质上是一高频、高压振荡发生器。电源电压经高频升压变压器升压


至约


2500V


,此时电火花塞被击穿,在振荡回路中 产生


100kHz


左右的高频振荡,并经


高频变压器升压至约


20000V


。在高压作用下放电头击穿 ,产生高频电压电火花,在放


电的瞬间,通过扼流圈向放电头引人大功率电能,使放电头 具有数千瓦功率,甚至可直


接点燃


250


号重油。



与电火花发生器相配的棒形点火枪由电火花打火枪 及打火点火检测元件组成。


打火


枪用氧化铝高温瓷套件绝缘,放 电头材料一般为钼、钨或碳化硅,其打火间隙可根据打


火电压调整至最佳位置。棒形点火 枪外壳应良好接地,以确保运行安全。火花发生器与


点火枪间的电气连线采用同轴电缆, 为防止电缆的沿面闪络,电缆两端应采取特殊的绝


缘措施。


< /p>


高频电火花点火器的特点是高压击穿能力强,


易起弧、

< p>
高频使火花稳定,


连续性好,


且因高频的趋表效应 ,避免高压对人体的危害。同时整个设备简单紧凑。但由于在点火


时高压回路要通过很大 的电流,因而高频变压器及高压回路在设计制造上应有特殊要


求。



2


、高能电火花点火器







高能电火花点火器由高能点火变压器和点火电嘴组成。利用点火变压器的

RC


电路


充放电功能,使点火电嘴两极间的半导体面上形成 能量很大的火花,以点燃燃料。



在点火电嘴的中心电极与侧电 极间系具有负的电阻温度特性的半导体材料。




第三节




火焰检测器



火焰检测器是燃烧器自动 装置中的重要部件之一,


它的作用是对火焰进行检测和监


视,在 锅炉点火、低负荷运行或有异常情况时防止锅炉灭火和炉内爆炸事故,确保锅炉


安全运行 。现代大容量锅炉燃烧器及炉膛内应装置此设备,以便对点火器的点火工况、


每只主燃烧 器的着火工况以及全炉膛的燃烧稳定性进行自动检测。



一、炉膛中的火焰特性和辐射光谱



锅 炉使用的燃料主要有煤、


油、


可燃气体等,

这些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发出可见光、


红外线、紫外线等。燃料不同,三种光线的强 度也不同:煤粉火焰除有不发光的


CO2


和水蒸汽等三原子气体 外,还有部分灼热发光的焦炭粒子和灰粒等,它们有较强的可见


光和一定数量的紫外线, 而且火焰的形状会随着负荷的变动而有明显的变化;可燃气体


火焰中含有大量的透明的< /p>


CO2


和水蒸汽等三原子气体,主要是不发光火焰,但还包含


有较强的紫外线和一定数量的可见光,


天然气火焰的紫外线主要产生 在火焰根部的初始


燃烧区;重油火焰中除了有部分


CO2


和水蒸气外,还悬浮着大量发光的炭黑粒子,它


也有丰富的紫外线和可 见光。



二、火焰检测器的分类和性能



1.



火焰检测器分类



火焰检测器的种类很多,按其工作原理可分类如下:



利用热膨胀原理。金属、液体等在火焰高温作用下受热膨胀,作为脉冲信号,直接


或放大后作用于执行机构。



利用热电原理。热电偶在 火焰高温作用下产生电动势,经放大后作用于执行机构。



利用声电原理。即利用燃烧时的扰动噪声特性。



利用火焰周围压力变化原理。利用火焰周围压力变化发出信号,也可用差压变送器

将风箱与炉膛间的差压变换为接点的开闭信号,转为火焰检测信号。



利用火焰导电性原理。燃烧时的化学反应使火焰电离产生导电性,敏感元件的一个

电极直接放置在火焰中;另一个电极接在炉膛外壳上,燃烧时则有电流通过两电极,将


这一脉冲信号放大,使继电器动作。



利用火焰整流原理。火 焰中电子轻,易被电极吸收,而离子重,速度慢,不易被电


极吸收,产生局部整流,可将 加在电极两端的交流电部分整流为直流。火焰熄灭时,直


流电消失,这一脉冲经放大后使 继电器动作。



利用火焰产生电动势原理。用高灵敏度检流计一 端接喷口,另一端放在火焰中的电


极上,火焰产生的电动势,使检流计指针动作。



利用火焰有脉动特性原理。用硅光电池或光敏电阻作为敏感元件,将 光照的火焰脉


动变为交流电脉冲信号,经频带放大器放大后使继电器动作。



利用火焰发光性原理;



光电管。在光照射下,自金属表面产生电子发射;


< p>
光导管。灭火后,光照消失,光导管阻值增加,引起电流、电压变化,这一脉冲经

< br>放大后使继电器动作。



紫外线管。在外来光线中紫外线 波的照射下,紫外线管内气体分子电离,电极间激


发导电,发出兰色光辉信号。



硅光电池。由硅基片上一个


P



N


结组成,电池受光面为正极,背光面为负极,射< /p>



P



N


结上,两端出现电压产生电流。



2.



各种火焰检测器特点





对火焰检测器的要求是:发出的检测信号可靠;有足够的灵敏 度;对干扰信号有一


定的识别能力;元件有一定的耐温性和抗氧化性,使用寿命较长等。 对以上各种火焰检


测器进行比较,它们的特点如下:




1)


利用热膨胀原理研制的火焰检测 器,其优点是造价低,结构简单。缺点是热惯性


大,动作时间长,感受元件直接承受高温 火焰,可靠性差。一般用于小型工业炉。



2)


利用热电原理研制的火焰检测器,其优点是造价低、结构简单。缺点是热电偶


热惯性较大、灵敏度差、寿命较短、可靠性差。一般用于小型工业炉。



利用声电原理研制的火焰检测器,其优点是信号简单,缺点是受外界声源,噪声影


响,易产生误动作。现很少采用。



利用火焰周围压力变化原 理研制的火焰检测器,


其优点是检测方法较为简单,


可靠、


反应灵敏。火焰检测的高压检测管紧接在涡流板上,低压检测管装于点火喇叭出口处。


点火器熄火时,


则涡流板处压力比喇叭出口处低;

在点火器点火时,


开始在喇叭内燃烧,


由于燃烧产物增加, 高压检测管处的压力剧增,形成点火器点火、熄火时风箱一炉膛差


压与点火器差压的关系 。


因而可以用差压变送器将风箱一炉膛差压变换成为接点的开关


信号作为火焰检测信号。



3)



利用火焰导电原理研制的火焰检测器,信号导线连接端子是用来将取出信号的


导线接在电缆上。放大器是将检测电极的输出电压进行放大的电进行放大的电子回路,

< br>设置有燃烧指示灯和输入整定开关等。


电极本体用以支持火焰电极并借助法兰固定 在点


火器的导管内。接触电极直接插入火焰中取得输入信号。其特点是利用火焰电阻整定 回


路来测定正常运转时的火焰导电性;利用动作区分回路来适应火焰的稳定性;利用限时


回路的时间整定来解决邻近火焰的卷入和火焰熄灭等过渡现象。



这种型式较适用于无焰燃烧的煤气点火器,轻油点火器以及煤粉炉用重油点火油


枪。其缺点是探头必须置于高温火焰区,易损坏,电极会积炭。此外火焰突然熄灭后,

< p>
导电性消失较慢,反应持续时间较长。



4)



利用火焰有整流原理研制的火焰 检测器较适用于间断运行的点火器,特别是无


焰燃烧的气炉。



5)



利用火焰产生电动势原理研制的 火焰检测器的优点是其检测系统动作比较准


确、灵敏,而且具有自我监督作用。缺点是要 求有高灵敏度的检流计;电极易烧坏和积


炭。多用于煤炉和气炉。



6)



利用火焰有脉动特性原理研 制的火焰检测器,与利用发光性原理研制的检测器


主要区别在于放大器。此放大器只放大 同火焰光照脉动频率一致的交流电脉冲信号,因


此它能非常准确地反映火焰的熄灭的工况 ,能检测出煤粉火焰的“闪动”


。其缺点是因


为火焰闪动只能在 可见光区才能检测到,不太适用于气炉,而多用于煤炉、油炉。



7)


利用火焰发光性原理研制的火焰检测器



试验表明,


利用火焰的声学和热量特性研制的检测器易受锅炉其它声源和热源的 干


扰而难以准确使用。目前电厂使用较多的是下述的光电火焰检测器。

< br>


a)



光电管



在抽真空的玻璃泡内放置两个 电极:阳极与具有光敏面的阴极。有氧化铂和锑铂光


电管


(


真空和充气的


)


。它们对可见光敏感,动作 惰性小,结构简单,用来监视整个炉膛


熄火较好。光电管的缺点是炉墙的红外线会干扰其 测量信号;管子使用温度不高;工作


一段时间后灵敏度会降低。光电管多用于煤炉。



b)


光导管


(< /p>


光敏电阻


)


光导管是由铊、镉、铅、鉍 等的硒化物制成的,例如红外线硫化铅光导管,它是最


先应用于燃油炉上的一种。光敏电 阻多用硫化铅、硫化镉等,它主要对红外线、可见光


感光。光导管结构简单、体积小、有 一定灵敏度。缺点是用光导管监视火焰检测器信号


会受到高温耐火炉墙射出红外线的干扰 ,且尚无法区分不同热源。为了避免干扰,可将


控制系统设计成选择性地接受某一脉动频 率内的信号;


但相邻燃烧器火焰对信号干扰难


以完全避免,而且 不同燃料发出的红外线辐射的波长差别很大,光导管对不同燃料火焰


的灵敏度不同,因此 不适用于混合燃料。此外,管子耐温不高


(


不得高于

< p>
60



)


,管子工


作稳定性差,照度特性呈非线性,动作惰性也较光电管大。国内电厂用反光镜解决光导


管工作温度过高问题或用专门供光导管用的冷却风机,


也有研制成功用水 冷却装置的光


导管灭火报警放大器。光导管检测器可用于油、气炉和煤粉炉。

< p>


c)


紫外线管



优点是管子结构牢固,


灵敏度高、


体积小、< /p>


工作环境温度高


(200


℃以下能长期工 作


)



它仅对光谱中的狭小波长段


0



2



0



3


μ


m


的紫外线敏感,对可见光和红外线不敏感,


因此它 能进行优异的辐射源的辨别,避免因炉墙发出辐射红外线而引起的误动作。而且


紫外线辐 射主要存在于火焰的初始燃烧区


(


即火焰根部

< br>)


,因而能有效地避免相邻燃烧器


的干扰。该元件对有较 强紫外线的煤气、天然气的火焰检测较为有效。油炉也适用,只


要将传感器对准火焰根部 ,


就能很好工作。


而在煤粉炉上使用紫外线管的可靠性就较差,


这是因为煤粉燃烧时发射出紫外线并不多,且炉内有高温灼热的煤粉,飞灰及腐蚀性气< /p>


体使传感器的工作条件很差。沿燃烧器周围还有较多的稠密的未燃煤粉“裙”


,有较强


的可见光。所以对煤粉炉一般不用紫外线作为火焰检测。

< p>


d)


硅光电池



对煤粉炉比较适用的是硅光电池,光导管或光电二极管式红外线传感器。采用硅光


电池能将所检测到的脉动信号


(


其频率为

< p>
150Hz


或更高


)


送至 频带为


250



280Hz

< p>
的放大


器上来检测火焰中幅值变化的频率


(


即火焰的闪烁


)


。因红外线传感器对温度十分 敏感,


工作温度不能超过


60


℃,


因此不能像紫外线传感器那样可伸入炉墙内。


为此研制成功一


种特殊的光导纤维管,能将炉膛内火焰的红外线传送到安装在炉外的传感器。这种传感


器和适当的电子系统相配合,可以用来监视煤粉炉的每只燃烧器。



与光电管、光导管相比,硅光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光电转换效率高,不需要

< p>
外加电源装置等优点,温度性能比光导管好。其缺点是对紫外线不敏感,温度性能不及


紫外线管。硅光电池火焰检测适用于煤炉、油炉。



3.


火焰检测器在锅炉上的应用



20


世纪


60


年代 和


70


年代,


工业发达国家广泛采用紫 外线型火焰检测器,


这种检测


器以紫外线光敏管作为检测元件。


目前国内外采用以探测红外线和可见光为基础的新型


火焰检测器 ,逐步取代传统的紫外线光敏管检测器。燃煤锅炉火焰监测技术的关键是提


高单只燃烧器 火焰检测的可靠性,


以及对所监视的燃烧器与相邻或相对燃烧器火焰间的


有效识别。



所有火焰都会发出电磁辐射,辐射一定量 的紫外线


(UV)


与大量的红外线


(I R)


,光谱


范围从红外、可见直到紫外,整个光谱范围都可以用 来检测火焰的“有”或“无”




所有 的火焰,除辐射稳态电磁波外,均呈脉动变化。单只燃烧器的工业锅炉火焰监


视,


就可以利用火焰的这个特性,


采用带低通滤波器


(10



20Hz)


的红外固体检测 器


(


通常


用硫化铅

)


。但电站锅炉多个燃烧器炉膛火焰的闪烁规律与单燃烧器工业锅炉大不一样,


特别是在燃烧器的喉部,闪烁频率的范围要宽得多。



闪烁频率与振幅间的关系,取决于燃料种类、燃烧器的运行条件


(

< p>
燃料一空气比、


一次风速度


)

、燃烧器结构布置、检测的方法以及观测角度等。一般火焰闪烁频率在一


次燃烧区较 高,


在火焰外围处较低。


检测器距一次燃烧区越近,

< p>
所检测到的高频成分


(100


< br>300Hz)


越强。检测器探头视角越狭窄,所检测到的频率越高;视角扩大,则 会测及较


低频的闪烁。可以推论,全炉膛监视的闪烁频率要比单只燃烧器监视的频率低得 多。



在锅炉燃烧现场可以发现,


被监 视火焰的信号强度可能等同于或低于毗邻的火焰信


号强度,这是因为未燃煤粉在靠近燃烧 器喉部处往往起到一种遮盖作用。若火焰检测器


视线通过或接近遮盖区,则当该燃烧器停 用而炉膛内的其他燃烧器继续燃烧时,信号强


度反而比原来增加了,这个结果是用紫外线 光敏管检测器监视煤粉燃烧器的一个大问


题。因此燃煤或燃油锅炉推荐采用火焰闪烁高频 分量的红外检测;对气体燃科则推荐紫


外检测。气体火焰看来并不具有煤和油所具有的高 频


(200



400Ih)

< p>
脉冲特性。因而红外


监视系统对气体火焰是不起作用的。

< br>


1)



紫外火焰检测





紫外光敏管是一种固态脉冲器件,


其 发出的信号是自身脉冲频率与紫外辐射频率成


比例的随机脉冲,紫外光敏管有两个电极, 一般加交流高压。当辐射到电极上的紫外线


足够强时,电极间就产生“雪崩”脉冲电流, 其频率与紫外线强度有关,最高达几千


Hz


。熄火时则无脉冲。



由于紫外辐射会被油雾、水蒸气、煤尘及燃烧副产品所吸收, 所以燃煤或燃油锅炉


在配风失调工况下,用紫外线光敏管进行火焰检测是不可靠的。尤其 是在锅炉低负荷时


紫外线的辐射会大量减少


(

< br>燃用劣质煤时更是这样


)


,紫外线光敏管检测煤火焰的灵 敏度


很低。



与油、气不同,燃煤锅炉的火焰监视具有下列特点:



a)


紫外辐射强度低;




b)


正常启停时无明显的燃料开


/


关控制,


即从给煤机启动到燃烧器火焰建 立以及给煤


机停止到火焰熄灭,均有延滞时间;



c)


检测探头工作条件恶劣


(


受辐射热、煤尘、飞灰与腐蚀性气体影响


)


。目前大型锅


炉较多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


特别是当采用摆动式燃烧器时,


探头只能安装在风盒里,


这样的布置使探头工作条件更为恶劣;



d)


煤粉喷嘴周围有大片浓密的未燃煤粉 遮盖区;



e)


由于火焰向喷嘴方向的 传播速度不会超过燃料的喷口速度,所以喷嘴出口处有脱


火区。



这些情况增加了紫外线检测火焰的不可靠性,


一般认为紫外线检 测适用于气体燃料


而不适宜于煤粉燃烧。



2)



可见光与红外检测



硅固态检测器


(


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硅光电池


)


能产生与火焰亮度成比例的模拟


信号,其频率相应可达


10kHz


以上,


光谱范围一般从远红外到可见光。 敏感元件光谱的


选择可在生产过程中加以控制,或用带通滤波器来确定。



有多种煤粉火焰监视产品可检测火焰在可见光谱段的闪烁,如


BALLEY


的火焰闪


烁检测器及

CE



Safe



Scan



I


等,前者采用硅光电池;后者采用带抑制红外滤波器


的硅光电二极管,光敏元件的预放一 般都采用对数放大器。检测器同时还能一定程度上


检测火焰亮度信号及火焰闪烁频率信号 ,这样可正确判断有无火焰。


Safe Scan


< p>
I


用于


燃煤锅炉的火球监视,在低负荷时反映比紫 外监视灵敏。



红外火焰监视是利用红外线探测器件,


检测燃烧火焰发射的红外线和近红外线来验


证火焰存在与否。

< p>
FORNEY



IDD


— Ⅱ红外动态检测器在世界各地燃烧不同煤种


(


包括


褐煤、无烟煤


)


的锅炉上,取得了良好的单只燃烧器 监视效果。红外辐射的波长较长,


所以不易烟、


飞灰或


C02


所吸收。


检测器被设计成仅对煤火焰一次 燃烧区的动态特性产


生反应,而对其它火焰、炉墙等背景的红外辐射没有反应。



IDD


—Ⅱ型红外火焰检测器的探头主要包括 以下部件:平镜、平凸镜、光导纤维、


光电二极管及放大电路。透镜接受到火焰中的红外 线由光导纤维传送,经光一电器转换


成电信号送到远方安装的电子线路板上。光导纤维是 经过特殊处理的,以减少红外线的


传输损失。电子线路板是以集成电路为主的,可对送来 的电信号进行处理,输入有高


/


低二个信号通道,


以适合不同工况或不同燃料的信号灵敏度需要,



/


低信号通道还有助


于对单只燃烧器火焰鉴别。

< br>IDD



B


装置可对时间延迟量 进行调整,并有自检回路,可


对探头和线路进行自检。



火焰检测器探头布置于四角切圆燃烧炉膛各角燃烧器的二次风风口内,


在同一水平


高度


(


同一层


)


的四角


(


四个

< p>
)


探头与同一机箱相接。当鉴别单根油枪的火焰时,通常将探


头安装在油枪旁边


(


上游、下游均可


)


;当检测全炉膛火焰时,通常将探头置于二个相邻


煤 粉燃烧器层中间的二次风口内,视角为


3


°。

< br>


红外元件的可靠性大大优于紫外光敏管。紫外光敏管往往会“自激”

< p>
,其故障形式


表现为在“无”火时指示“有”火,因而必须采用带机械快门 的自检系统,周期检查管


子与线路否正常。而红外元件的故障形式,多表现为“有”火时 表示“无”火


(


不灵敏


)



从保护设备角度看动作是偏于安全的,红外元件本身没有虚假指示火焰闪烁 的缺陷,不


必自检。



采用什么原理是 表征火焰检测器性能的重要条件,


但火焰检测器性能的优劣还得从


多方面来综合考虑,


譬如探头定位的难易程度,


电子线路的设 计技巧,


维护是否方便等,


最终的性能优劣则应视现场应用的成 功与否。



第五章




锅炉吹灰器及烟温探针



第一节




概述



锅炉吹灰器的作用是清除受热面 的结渣和积灰,维持受热面清洁,以保证锅炉的安


全经济运行。锅炉水冷壁结渣或积灰, 不但使炉膛受热面吸热量减少,使锅炉蒸发量降


低。而且由于炉膛出口烟温升高,引起过 热汽和再热汽温升高,过热器及再热器管壁温


度也升高;水冷壁严重结渣,影响锅炉工作 安全;此外,当水冷壁管屏各管或各管屏的


吸热量严重不均时,还会导致水冷壁管壁超温 爆管。



锅炉对流受热面管束积灰,不但会降低传热效果,使过 热汽温、再热汽温降低,并


使排烟温度升高,排沿热损失增加。如果产生局部积灰,会使 过热器、再热器的热偏差


增大,影响过热器、再热器的安全。积灰还会增加管束的通风阻 力,使引风机的电耗增


加,严重时还会限制锅炉出力。为此,根据受热面不同工作状况及 其积灰、结渣的可能


程度,装设适量的工作性能良好的吹灰器,同时拟定合理的吹灰程度 ,装设适量的、工


作性能良好的吹灰器,同时拟定合理的吹灰制度,并认真执行是保证锅 炉受热面安全的


重要前提。



吹灰器种 类很多,按结构特征的不同,有简单喷嘴式、固定回转式、伸缩式(又分


短伸缩型吹灰器 和长伸缩型吹灰器)以及摆动式等。各种吹灰器工作机理基本上是相同


的,即都是利用吹 灰介质在吹灰器出口处所形成的高速射流,冲刷受热面上的积灰和结


焦。当汽流(或气、 水流)的冲击力大于灰粒与灰粒之间,或灰粒(焦渣)与受热面之


间的粘着力时,灰粒( 或焦粒)便脱落,其中小颗粒被烟气带走,大块渣、灰则沉落至


灰斗或烟道。

< p>


目前,锅炉受热面吹灰器吹灰介质绝大部分采用具有一定压力和过热度的 蒸汽,蒸


汽易凝结成水,吹灰器疏水不畅会造成蒸汽携带水滴,水滴对受热面管束的危害 极大,


严重时会使管束局部发生龟裂变形或爆破。


在锅炉低负荷 吹灰频度会使尾部受热面积灰


板结发生尾部堵灰,严重影响锅炉安全。对于燃用神华煤的 发电厂,尾部积灰板结问题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机组负荷低于


70


%以下,


尽量少吹灰或不吹灰,< /p>


避免受热面积灰


板结。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