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
-
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家庭教育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
,家
庭是
“
百年树人
”
的起点。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
分,
家庭的教育
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家
庭成员在家庭日常生活中,
用自己的言谈、
举止、<
/p>
行为、
习惯对孩子起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作为家长,不仅要了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内容,还要掌握各年龄段家庭教育的重点
,
p>
即婴幼儿
时期(
2~3
岁)
,幼儿时期(
3~6
岁)
p>
,小学时期(
6~12
岁)
,初中时期(
12~15
岁)
,高中时
期
(
15~18
岁)
的家庭教育。
因为,
孩
子成长的各个时期都离不开家庭教育,
把孩子教育好,
不但直接
影响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同时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
1.
针对
2~3
岁婴幼儿的
家庭教育
1.1
父母“以身作则”<
/p>
,创设良好的家庭教养环境
家庭是婴幼
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形式。
2~3
岁
的孩子不但运
用直接模仿的方式学习,
还开始出现比其更高一级
的延迟模仿,
也就是说他们逐渐会将父母
烦言行“看在眼里,记
在心上”
。因此,作为家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
良好榜样,为孩子提供一个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家庭教养环境,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和
< br>谐发展。
1.2
允许孩子“实
际动手”
,不要“包办代替”
孩子从
2
、
3
岁起就
喜欢自己做事情,什么都想自己来。这是由于幼儿有很强的主动性
和自主性。
因此家长要知道孩子从不会到会有个学习、
练习的过程,
< br>不能因怕麻烦而代替孩
子去做。更不能因出错而斥责、
批
评孩子,对孩子做事的结果不要期望太高,应重在过程和
参与。
同时,家长还应鼓励幼儿积极参加活动,允许孩子实际动手,不但能使幼儿全身的骨
骼、
肌肉、
筋腱发育良好,
而且能促进幼儿
情绪和智力的发展,
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勇于进取、
顽强拼搏的精
神。
1.3
要“极度耐心”
,不要“急于求成”
2~3
< br>岁的孩子使用工具动作的发展,语言的发展,
以及比较高级的认识活动等都处在萌
芽时期,
父母对此要有耐心地扶植和爱护。
为避免因矛盾冲突造成孩子的不良性格,
父母作
为在家庭教
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教育者,
一定要对孩子极度耐心。
帮助孩子发
展动作,
理解幼
儿的语言所要表达的意图,耐心用孩子能理解的
语言等方式来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1.4
积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p>
自我意识在幼儿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为家长
,
应使幼儿在自我
认识和自我表现的基础上,
< br>通过自我教育达到自我万岁的目的。
要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
家
长首先要及早建立幼儿自身的认同感,
其次是要积极支持
幼儿合理的自主欲,
再者是努力提
高幼儿自我评价的自觉性,同
时还要不断强化儿童自身的相对性和责任感。
2.
针对
3~6
岁儿童的家庭教育
2.1
继续保持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里健康
3~6
岁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p>
因此孩子的饮食要引起家长足够的重视,
要
避免孩子因挑食、
偏食或厌食造成营养不良。
另外,
作为家长,
更应该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建议家长
进幼儿家长学校,系统的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加强自身修养。
2.2
正确对待儿童提问,保护儿童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
作为家长应该正确对待幼儿的提问,
认真听孩子的提问,
注意回答
孩子问题的艺术,鼓励孩子多
思考、善探究、勤提问,敢于异想天开,勇于标新立异。
2.
3
抓住有利时机,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 br>家长应为孩子创设应该良好的语言环境,
耐心、认真倾听孩子说话,鼓励、
引导孩子说
话,教给孩子规范的语言,给孩子良好的语言刺激,让孩子
在游戏、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学习
语言,丰富孩子的生活知识。
2.4
发展儿童的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
< br>
幼儿的思维一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家长应向孩子提供大量具体、生动的感性材料
,在此
基础上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
2.5
根据儿童实际,培养儿童健康的情绪情感
家长应
培养幼儿稳定乐观的情绪,
满足孩子的正常需要,
对孩子的情绪
进行引导、
控制,
预防、克服不良情绪,对孩子进行爱的双向引
导,培养孩子的善良仁爱之心。
3.
针对
6~12
岁孩子的家庭教育
3.1
树立榜样
榜样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行为来影响和教育子女的重要方式。
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
习
榜样,
是孩子的师表,父母的言行是还在学习的最直观的教材
,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
潜移
默化的作用。在家庭教育中,榜样
的示范作用不是自发产生的,需要家长正确地给予引导。
通过讲故事、看电视、读书、等
方式进行宣传并树立革命领袖、英雄模范、历史上的杰出人
物和文艺作品中的正面典型形
象,影响教育孩子。
3.2
环境熏陶
家长要有意识地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使子女受到感染和熏陶。
家庭是子女生活的主要
场所,
家长要组织好生活,处理好成
员之间的关系,坚持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准则,
形成团结
和睦的家
庭气氛,建立井井有条的生活秩序,以陶冶子女的美好情操。
3.3
说服教育
说服教育是指家长根据子女的思想实际,
摆事实,
讲道理,
使子女明白一定的道理,谈
话要有针对性、灵活性,态度要和气,不要板着面孔,居高临
下地训斥、挖苦。其次家长还
要与子女共同讨论,
讨论时要尊重
孩子,
耐心倾听其意见,有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耐心地讲
道理,
使子女明辨是非。家长观点不正确要勇于承认。
3.4
实际锻炼
进行实际锻炼,
首先要孩子明确目的意义,提出具体要求,鼓励他们克服困难,坚持
到
底。
锻炼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征,
从他们的实际能力出发,
交给的任务和提
出的要求
必须适当。
要允许孩子在实践中有失误,
不可过分苛求。
家长不能因怕孩子吃苦而
中途停止锻炼。孩子也可以在社会交往中开扩
眼界,接触社会,认识社会。
3.5
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
表扬奖励是对子女的思想行为给予肯定和好评。
通过肯定和好评,
以加强子女进取心和
荣誉感,争取更大的进步。表扬奖励要实事求是,
要及时,要说明原因,并且应以精神奖赏
为主,
物质奖赏为辅。
批评惩罚是对子女不良思想行为的否定。批评惩罚时,首先要全面了
解情况,掌握不良思
想行为的具体情节和严重程度,从错误的实际出发,指出危害、思想根
源,否定其思想行
为,使之感到羞愧和痛楚,进而产生改正错误的动力。但不要讽刺,不要
奚落,不要谩骂
。
4.
针对
12~15
岁孩子的家庭教育
4.1
注重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
p>
教育子女的责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担,哪一位都不能放弃自己的责任;
同时,父亲和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