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
2020
年最新教学资源系列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说课稿
《平行
四边形的认识》是
2013
年经过教育部审定的人教版《义务教
育教科书》四年
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二小节第
1
课时的内容,我将从教学解读和教学
实施两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学解读
➢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上册第
5
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
形》
第二节平行四边
形和梯形的第
1<
/p>
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直观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初步掌握了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征,
认识了垂直与平
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践活动继续
认识平
行四边形的特性、
底和高,
为以后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打基础,
学好这一部分内容,
有利于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
而且进一步发展了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兴
趣,对学生理解、掌握、描述现实空间,获
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有着重要价值。
教材通过两个例题和
两段文字呈现了三部分内容:
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定义、
平行四
边形的底和高、平行四边形特性及应用,
教材的编排始终遵循四年级的认知规律和思维
规律,注重在学生实践操作中经历解决
问题的整个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注意让学
生通过动手操作,
在实践过程中逐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整个教材编排体系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学情分析:
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
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
四年级学生已
经具
备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学生初步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能够从平面图形中
分辨出平行四边形。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也接
触到很多平行四边形,
对平行四边形有一定的
感性认识。同时学
生掌握了平行和垂直的概念,会画垂线,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本节课
将给学生提供丰富
的数学学习场景和丰富的学习素材,
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引
导学生
自主操作、自主探究、讨论,经历猜想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
的学习
中发展能力,学会思考和学习,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者。
➢
教学目标
: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
学生亲身经历将数学学习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根据
上述教材分析,为此我确定本
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在图形具体的活动中认识平行
四边形,知道它的基本特征;能正确判断平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2020
年最新教学资源系列
行四边形;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观
察、操作、比较、判断等活动中,经历探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
特征的过程,进一步积累认
识图形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平行四
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认
识平面图形的兴趣。
➢
教学重难点:
四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具
备了一定的数学学习能力,
积累了一定的数学学习经验,
但是<
/p>
用三角板做垂线是规范作图的基础,所以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如下: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会测量平行四
边形底
所对应的高。
教学难点:会画平行四边形底所对应的高。
➢
教学思路:
把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相
连,通过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动手画、拼平行四边形,
动口说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特
性,应用平行四边形的特性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探究,并适当地应用课件
辅助教学,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习目标。
➢
教具、学具准备
鉴于对以上的认识,
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要求学生准备三角
尺、直尺、方格纸、小棒、钉子板、量角器。
教师准备课件、三角尺、直尺、长方形框架。
➢
教法学法
依据数学课的课程标准,围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本节课我运用:
p>
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等方法教学。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p>
体验数学的乐趣。
在本节课中,我指导学
生的学习方法为: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
作交流法,让他们在看一看
、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练一练等一系列活动中自主参与
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的
过程,增强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及自信心,从而培养浓厚的学习
兴趣。
二、教学实施
本节课的教学将
把数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紧密相连,通过
“找
——
做——拼——说——用”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猜想、验证、体验,在
自主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
2020
年最新教学资源系列
学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建构知识,并恰当地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力求使学生在轻
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获得体验,达成学习目标。本节课的数学学习活动将从以下几
个环节进行实施: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四年级的
学生学习习惯基本养成,
感官上已经认识了平行四边形,
而且已
经具备一定
的信息收集与整理能力。在这一环节中首先可以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我展示
一个长方形
框架,提醒学生注意看,变成什么形状了?(我拉动长方形框架展示渐变平行
四边形的过
程)提问学生:你们认识平行四边形吗?揭示课题: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
,通过演示
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平行四
边形的特征。
(二)联系生活,初步感知
1
.找平行四边形:
(课件出示例
1
)提问:这些物体中中哪里有平行四边形?用课件
演示从上述物体中抽象出
平行四边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
当
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选择学生熟悉和感兴
趣的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
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让学生初步感知平行
四边形。
2.
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有
哪些平行四边形?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平行四边形,
进而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感悟到数学的价值。
(三)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1.
学生利用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
我请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学具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
我巡视并进行一
定的辅导,然后板书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
①方法一:用小棒摆。
②方法二:在钉子板上面围一个平行四边形。
③方法三:在方格纸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④方法四:用直尺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我敢于放手,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这一部分在
操
作中体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既实现了探究过程开放性,也突出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
的
多向交流,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
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1)
我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请学生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会有什么
特征?(提示:
我们可以从平行四边形的边来猜想它的特征。
)
(2)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的情况:
学习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