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教学设计教案

温柔似野鬼°
916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05:4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迪丽娜孜)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


P93-94


:统计。



二、教学设备



多媒体课件、方格图、小动物答题卡、条形统计图。



三、数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



)


教学目标:



原教材安排了让学生经历“花的颜色有几种”


“每种颜色的花有几盆”



“你最喜欢

哪种颜色的花”等一系列实践活动,笔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设


计了“每种小动物有几只”



“我最喜欢的小动物”



“我的生日”



“我 最喜欢吃的水果”


等实践活动;学生则根据之前学的比一比、分一分以及


100


以内数的加减法进入新知的


探究。经过近


1


年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备了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能力,教师所要 做


的就是组织、引领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操作活动。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技能: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一般方法,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


并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2




过程方法: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一些简单的收

< br>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感悟统计的意义与作用。




2




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引导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其合作能

< br>力和对问题做出决策的能力,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




情感态 度:通过实践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成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


密联系,激 发其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策略:



对“统计”一课的 教学而言,其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让学生感受


统计的必要性。由此我试图让 学生置身真实又充满童趣的情境,亲身经历和体验统


计的全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 生良好的统计观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促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学会提出并解决 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自主建构新知。



1.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统计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既然要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就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思考的时间

和空间,以期在这一时空内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行探索,自行创造的机会。



2.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悟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经历(感受)


、体验(体会)


、探索”是刻画数学活 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为


此本课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 中的随机性,从而对问题做


出合理的决策。



3.



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br>创设小组(同桌)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努力使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富有个性的方法


与同伴交流,以达到完善个体认知结构,促进资源共享的目的。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一)初步感知,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本班学生此前刚秋


(画外音)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只叫聪聪的猴子:大家好 ,


游过动物园,小动物


我叫聪聪。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请来了许 许多多的好朋友来庆祝我的


生日。想知道它们是谁吗



1.


从动物画面出发,让学生初步感知统计。



观察:有哪些小动物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涂小格的

方式表示出来。



(学生先数出每种小动物的只数,然后完成方格图)



师提示:涂完后注意标上只数。



2.


对比画面与学生完成的方格图,引出新知。



汇报每种小动物的只数。



师:


(对比出示画面与方格图)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的形象在他们的脑海


里非常深刻,因此以


小动物过生日 引入能


激发学生的兴趣。








设计将动物画面



备选


如果学生所谈的感觉是偏离该问题的本质的话,教师则需进


与方格图进行比较,


一步明确问题的指向性:哪一幅图更能清楚地看出每种小动物的只 数



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


小结:像刚才 这样把小动物的只数数出来并用涂小格的方式表示出来


的这个就是统计。


(板书课题:统计)




悟简 单条形统计图的


简洁明了之特性,同


(二)实践操作,掌握新知 :



1.


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学。



谈话:在四种小动物中,你最喜欢谁在答题卡 上作上你喜欢的记号。




2.


让学生体验整理数据的过程




1


)初次记录。



师:现在老师手里拿着同学们的题卡,你最想了解什么数学问题呢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教师读题卡 ,当发现大部分学生记录不下来,正在犯难的时候,师停


止。



师:怎么了为什么记不下来



(大部分 学生可能会认为是老师报得太快了,但必定也有少部分学生


已经记录下来)



请能记录的同学介绍自己整理数据的方法,并展示他们的方法。




2


)当大部分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悟之 后,引导学生用自己认为最简便


的方法来进行第二次记录,在记录之前,先在小小组里把 自己的方法


说一说。



汇报记录方法和 记录结果,师抽取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讲评。


其中如果学生采取划“正”字法来记 录的要着重介绍并给予表扬。




【备选】



如果学生中没有出现划“正 ”字法,师可适时加以介绍,并


课件演示“正”字形成的动态过程。


师:有记录结果不一样的吗



引导根据总人数进行验证:合计数要等于班级总人数。



3.


认识统计表、统计图


< p>
学生汇报数据,师完成统计表,并随着学生的回答在课件里完成统计


图,引 导学生从纵轴上对应着的数据读出喜欢每种小动物的人数。



小 结:像刚才那样把杂乱的数据经过整理后表示成这样有条理的图形


就叫做统计图。给这个 表格取个名字,得出:统计表。



得出:统计表。





让学生在自己收


集和整理的信息里自


主提出问题,既可激


发兴趣,又可诱发探


究的动机。




通过初次记录,


少数人介绍了记录的


方法,再一次记录,


使 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收集、整理数据的过


程,呈现整理数据方


法的多样化,张扬学


生个性,同时促进学


生 间的互动交流。




引导学生对自己< /p>


统计结果进行反思、


验证,以此感悟统计


的数据要尊重客观现


实,并意识到科学的


严密性。




4.


通过统计图、统计表回答问题。



5.


小结统计图表的意义:使我们清楚地看出每种东西的数量和 它们之


间的关系。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


、指名汇报自己的生日在几月几日,后出示全班小朋友的生日统计图


( 课件呈现:


“我们的生日”



统计图,伴唱生日快乐歌)




2


、从这个统计图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3


、提议过集体生日,引发问题:过集体生日得买些水果吧,可 是班费


有限,只能买两种水果,买哪两样呢怎么办



当学生争执不休的时候,师问:有什么好主意



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哪两种水果喜欢吃的人最多就买哪两种。



指名说自己最喜欢吃的两种水果。



4


、提议同桌两人商量出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然后拿出一种意见,把

磁性方块贴在相应的水果里,形成统计图。



师:看着这个 统计图,你能说说现在我们该买哪两种水果呢为什么



(四)总结








从小动物的生日


过渡到小朋友自己的


生日, 既亲切自然,


又能激发学生进一步


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在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感悟统计


对决策的作用,并能


根据统计结果做出合


理的决策,进 一步体


验统计的作用。



1.


对本节课各组得到的笑脸情况作一统计、评比。


(课中教师已有意



识地将各组所得笑脸制成条形统计图)


< /p>


2.


师:你觉得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统计你最喜欢统计什么< /p>



从课始至课终,


根据每组学生的表现< /p>


让学生畅谈,如:我们在选班长的时候可以统计一下推选谁的人最多;

奖予笑脸,既把握了


我们可以统计一下喜欢看哪种动画片的人最多等等。

< p>


3


、提议课后对自己最赶兴趣的一件事情进行统 计,下节课我再来交


流。



课堂激励机 制,又使


教学资源动态生成,


体现了统计数据的随


机性,又能让学生感


受统计的广泛应用。




五、教学片段实录



(一)让学生体验收集数据的过程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