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体积教学实录

余年寄山水
598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06:1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他的女人)


《长方体的体积》上课实录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操作,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长方体、正方体

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在观察、操作、探索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及合作学习能力,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和抽象概括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 br>3


、在个人及小组的探究活动中,培养团队协作,勇于探索的品质,体会数学的应 用价值。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 具学具准备:课件,每组


12


个棱长为


1


厘米的小正方体、表格。



一、比较中复习,引入课题



1




教师拿两个不同的物体,在比较中理解体积的含义


< p>


1


)师:同学们请看,这两个物体谁比较大?( 教师左手拿长方体的橡皮,右手拿着


长方体的牙膏盒


,


问学生)




2


)我们比的是他们的什么?(生答:体积)




3


)体积指的是什么?生(答: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课件出示两个图形,在比较中理解数体积单位的方法。



师点课件并说:同学们,再看,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谁比较大?



生:


1



7


立方厘米、


2


< p>
5


立方厘米,


1


号比较大 ,我是数出来的。



教师评价并总结:说的不错,通过前面的学 习,我们知道了可以用数体积单位的方法知道


物体的体积。



3




课件出示较大的物体,制造认知冲突,引出新课



过渡句:用这种方法能知道下面物体的体积吗?同学们继续看。教师点课件



师:这是一个机场的行李托运箱,它是什么形状?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

< p>


生答:长方体,不知道。


生:可以把它切成一个个的小正方体。


(教师可以提前提示学生)

< br>


生质疑:这是小组能切吗?



师总结:在现实生活中,计算比较大的物体体积,这种方法显然行不通,那有没有更好的


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二、自主探究,推导公式。



(一)提出猜想,讨论方法。



师:研 究之前我想先问问大家,长方形的面积和谁有关?你认为计算长方体的体积,会跟什


么条 件有关系:猜猜看




1


: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关系。



< br>2


:可以用体积单位去量。



(二)操作探究,构建新知



1


、动手操作,讨论发现


< p>
过渡句:那么长方体的体积和它的长、宽、高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就利用


手中的学具,来探究这个数学奥秘,怎么样?(生答:好)



点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每组准备


12

< p>
个小正方体,


2


个组准备


8


个小正方体)



师:


课前,


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棱长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


下面咱们小组合作,


先看合作要求,


谁来读一读。



一名学生读合作要求



师:按照合作要 求,小组长注意分工,开始研究吧。


(教师提前让小组长分好工)



学生活动:


(


以小组为单位,开始 操作、计算、记录、讨论


)




/cm



/cm








/cm









小正方体数量

/




体积


/cm3












第一个长方体




第二个长方体




第三个长方体




第四个长方体






< /p>



2


)观察表格,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


、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 p>
过渡句:哪个小组愿意先汇报你们的研究成果?交流时注意,边摆边说你们组是怎样


摆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少?发现了什么?



汇报教师预设:




1





12


,宽


1


,高


1


生:我们小组把

< br>12


个小正方体摆成了一行,这样长是


12


,宽是


1.


高是


1


,体积



12


立方厘米 ,发现了小正方体的数量和体积一样。




2


)长


6





2





1 < /p>


生:我们小组一行摆了


6


个,摆了


2


行,体积是


12


立 方厘米,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是


用长×宽×高。




3


)长


4



3


,高


1


生:我们小组一行摆了


4


个,摆了


3


行,



发现体积 也是


12


立方厘米。




4


)长


6

< br>宽


1



2




生:我们小组一行摆


6


个,摆了一行,又在上面摆了


2


层,发现长方体 的体积用长


×宽×高。



< p>
5


)长


4


,宽

< p>
1



3


生:我们小组一 行摆了


4


个,又在上面摆了


3


层,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用长×宽×高




6


)长


8



1



1


生:我们小 组一行摆了


8


个,只摆了一行发现了长方体的体积用长×宽×高



学生质疑预设:还有什么不懂得问题?



学生提问:这些长方体的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生:体积都相同,而长、宽、高不同。



学生提问:为什么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不同


,


即形状不同 而体积相同呢


?


生:因为它们都含有


12


个小正方体


?


教师总结;通过刚 才的探索,我们知道了长方体所含体积单位的数量就是长方体的体积,



学生提问:为什么用长×宽×高?



教师设疑:对呀,我也是不明白为什么用长×宽×高?



课件出示学生摆的


4


种情况。



3




深入研究,总结方法



教师引导:同学 们看长


6


、宽


2


、高


1


,这种拼法,每排的个数是多少、每层的排数是多


少、层数又是多少?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与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认真


观察这些数据,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4




全班交流,形成方法



过渡句:师:哪 个小组愿意分享你们的智慧结晶?(多请几个小组汇报)



教师预设:




1


:我发现每排的个数就是长,每层的排数就是宽,层数就是高。



2


:因为每排的个数、每层的 排数、层数相乘就是体积,所以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p>




3


:我们组 通过讨论认为: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师;其他小组的答案和他们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通 过猜想、实验、验证总结出了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板书猜想、

实验、验证)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好方法,今后我们同样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现在我们


再一起来归纳一下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每排的个数,每层的排数,层数。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师:


如果 长方体体积用


V


表示



长用


a


表示,


宽用

< p>
b


表示




高用


h


表示,


长方体的体积 公式


用字母表示



V=a


×


b


×


h= abh



同学们一起说,教师板书。



(三)


、利用公式,计算体积




1


)师问:在生活中,怎样计算长方体的体 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生:知道长宽高



课件出示例题:一个 长方体,长


7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


1


:长方体的体积


=


长×宽×高。



师:为了规范书写格式,我们可以先写出公式,在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课件出示



V = abh




=7


×


4


×

< br>3


=84(


立方厘米


)


(四)


、探索正方体体积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由长方体变成正方体的过程。



1


、同桌讨论,计算方法


< p>
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正方体的体积如何来求呢?你能根据长方体与正方体的关系求出它


的体积吗?与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2


、全班交流



师:谁能说说自己的推导方法?



生< /p>


1


:用小正方体摆成大正方体的实验来推导。




2


:我不同意。我认为可以根据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关系来推导。



师:你能说说你的推导方法吗?



< /p>



2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它的长、 宽、高都相等。根据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


高,就可以推出正方体的体积等于棱长乘 棱长再乘棱长。




师: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学生,同学们认为哪种方法更好呢?



(学生们一致认为利用正方体与长方体的特殊关系推导更好。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