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
电镀常用的计算方法
在电镀过程中,
涉及到很多参数的计
算如电镀的厚度、
电镀时间、
电流密度、
电流效率
的计算。
当然电镀面积计算也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能确保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镀层的均匀
性和一致性,必须比较精
确的计算所有的被镀面积。目前所采用的面积积分仪
(
对底片的
板
面积进行计算
)
和计算机计算软件的
开发,使印制电路板表面与孔内面积更加精确。但有时
还必须采用手工计算方法,下例公
式就用得上。
1.
镀层厚度的计算公
式:
(
厚度代号:
d
< br>、单位:微米
)d=(C
×
Dk
×
t
×
η
p>
k)/60r
2.
电镀时间计算公式:
(时间代号:
t
、单位:分钟)
t=(60
×
r
p>
×
d)/(C
×
D
k
×
η
k)
3.
阴极电流密度计算公式:
(代号:
、单位:安
/
分米
2
)
η
k=(60
×
r
×
d)/(C
×
t
×
Dk)
4.
阴极电流以效率计算公式:
p>
Dk=(60
×
r
×
d)/(C
×
t
×
Dk)
第三章
沉铜质量控制方法
化学镀铜
(Electroless
Plating
Copper)
俗称
沉铜。印制电路板孔金属化技术是印制电路板
制造技术的关键之一。
严格控制孔金属化质量是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前提,
而控制沉铜层的
质量却是关键。日常用的试验控制方法如下:
1
.化学沉铜速率的测定:
使用化学沉铜镀液,
对沉铜速率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速率太慢就有可能引起孔壁产生空
洞或针孔;
而沉铜速率太快,
将产生镀层粗糙。<
/p>
为此,
科学的测定沉铜速率是控制沉铜质量
的手段之一。以先灵提供的化学镀薄铜为例,简介沉铜速率测定方法:
(1)
材料:采用蚀铜后的环氧基材,尺寸为
100
×
100(mm)
。
< br>
(2)
测定步骤:
A.
将试样在
120-140
℃烘
1
小时,然后使用分析天平称重
W1(g)
;
B.
在
350-370
克/升铬酐和
208-228
毫升/升硫酸混合液(温度
6
5
℃)中腐蚀
10
分钟,清
水洗净;
C
.在除铬的
废液中处理
(
温度
30-40
℃
)3-5
分钟,洗干净;
D.
按工艺条件规定进行预浸、活化、还原液中处理;
E.
在沉铜液中
(
< br>温度
25
℃
)
< br>沉铜半小时,清洗干净;
F.
试件在
120-140
℃烘
1
小时至恒重,称重
W2(g)
。
(3)
沉铜速率计算:
速率=
(W2-W1)104
/
8
.
93
×
10
×
10
×
0
.
5
×
2(
μ
m)
(4)
比较与判断:
把测定的结果与工艺资料提供的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
2
.蚀刻液蚀刻速率测定方法
通孔镀前,
对铜箔进行微蚀处理,
使微观粗化,
以增加与沉铜层的结合力
。
为确保蚀刻
液的稳定性和对铜箔蚀刻的均匀性,需进行蚀刻速
率的测定,以确保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
(1)
材料:
0
.
3mm
覆铜箔板,除油、刷板,并切成
100
×
100(mm)
;
(2)
测定程序:
< br>A
.试样在双氧水
(80-100
克/升
)
和硫酸
(160-210<
/p>
克/升
)
、温度
30
℃腐蚀
2
分钟,清洗、去
离子水清洗干净;
B
.在
120-140
℃烘
1
小时,恒重后称重
W2(g)
,试样在腐蚀前也按
此条件恒重称重
W1(g)
。
(3)
蚀刻速率计算
速率=
(W1-W2)104
/
2
×
8
.
9
33T(
μ
m
/
min)
式中:
s-
试样面积
p>
(cm2)
T-
蚀刻时间(
min
)
(4)
判断:
1-2
μ
p>
m/min
腐蚀速率为宜。
(1.5-5<
/p>
分钟蚀铜
270-540m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