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步距的计算方法
-
第二章
流水施工原理
本章重要知识点与典型题型
一、掌握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
知识点:流水施工的参数
为了说明组织流水施工时,
各施工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开展情况及相互依存关系,
这
里引入一些描述工艺流程、
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等方面的状态参数
——
流水施工参数,
包括
工艺参数、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
(一)工艺参数
工艺参数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
/p>
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
通
常包括施工过程和流水强度两上参数。
1.
施工过程
组织建
设工程流水施工时,
根据施工组织及计划安排需要而将计划任务划分成的子项称
为施工过程。
施工过程的数目一般用小写
n
来表示,
它是流水施工的确要参数之一。
根据
性质和特点
不同,施工过程一般分为三类,即建造类施工过程、运输类施工过程和制备类
施工过程。
(
1
)建造
类施工过程,是指在施工对象的空间上直接进行砌筑、安装与加工,最终形
成建筑产品的
施工过程。
(
2
)运输
因施工过程,是指将建筑材料、各类构配件、成品、制品和设备等运到工地
仓库或施工现
场使用地点的施工过程。
(
3
)制备
类施工过程,是指为了提高建筑产品生产的工厂化、机械化程度和生产能力
而形成的施工
过程。
如砂浆、混凝土、各类制品、门窗等的制备过程和混凝土构件的预制过
程。
由于建造类施工过程占有施工对象的空间,
< br>直接影响工期的长短,
因此必须列入施工进
度计划,
p>
并在其中大多作为主导施工过程或关键的工作。
运输类与制备类施工
过程一般不占
有施工对象的工作面,
不影响工期,
故不需要列入流水施工进度计划之中,
只有当其占有施
工对象的工作面,影响工期时,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中。
2.
流水强度
流水强
度是指流水施工的某施工过程
(专业工作队)
在单位时间内完成
的工程量,
也称
为流水能力或生产能力。
流
水强度通常用大写
V
来表示。
表示:
V
——<
/p>
某施过程(队)的流水强度
Ri
——
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
i
种资源量(施工机械台数或工人数)
Si
——
投入该施工过程的第
i
种资源的产量定额
X
——<
/p>
投入该过程的资源种类数
(二)空间参数
空间参数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
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开展状态的参数。
1.
工作面
工作面是指在某专业工种的工人或
某种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的活动空间。工作面的大小,
表明能安排施工人数或机械台数的多
少。每个作业的工人或每台施工机械所需工作面的大
小,
取决于
单位时间内其完成的工程量和安全施工的要求。
工作面确定的合理与否,
直接影
响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因此,必须合理确定工作面。
2.
施工段
将施工对象在平面或空间上划分成
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
称为施工段或流
水段。施工
段的数目一般用
m
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
1
)划分施工段的目的
划分施
工段的目的就是为了组织流水施工。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
专业工
作队完成一个施
工段上的任务后,遵循施工组织顺序又到另一个施工段上作业,产生连续
流动施工的效果。
在一段情况下,
一个施工段在同一时间内,<
/p>
只安排一个专业工作队施工,
各专业工作队遵循
< br>施工艺顺序依次投入作业,同一时间内在不同施工段上平行施工,使流水施工均衡地进行。
组织流水施工时,
可以划分足够
数量的施工段,
充分利用工作面,
避免窝工,
尽能缩短工期<
/p>
。
(
2
)划分
施工段的原则
①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劳动量应大致相等,相差
幅度不宜于超过
10%
~
15%
;
②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
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
主导施工机械的生产效率,
满足合理劳
动组织的要求;
③施工段的界限应尽可能与结构界限
(如沉降缝、伸缩缝等)
相吻合,或设在对建筑结
构整体性影响
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④施工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
水施工的要求。
施工段数目过多,会降低施工速度
,
延长工期;施工段过少,不利于充分利用工作面,可能造成窝工
。
⑤对于多层建筑物、
构筑物或需要分层施工的工程,
应即分施工段,又分施工层,
各专
业工作队依次完成第一施工层
中各施工段任务后,
再转入第二施工层的施工段上作业,
依此<
/p>
类推。以确保相应专业队在施工段与施工层之间,组织连续、均衡、有节奏地流水施工。<
/p>
(三)时间参数
是指在
组织流水施工时,
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安排上所处状态的参数,
主要包括流
水节拍、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等。
1.
流水节拍
流水节
拍是指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个专业工作队在一个施工段上的施工时间。第
j
个
专业工作队在第
i
个施
工段的流水节拍一般用
tj
,
i
来表示(
j=1
,
2
……
,
n
;
i
=1
,
2
,
…
…
,
m
)
。<
/p>
p>
流水节拍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它表明流水施工的速度和节奏性。流水节拍小,
其流水速度快,节奏感强;反之则相反。流水节拍决定着单位时间的资源供应量,同时,流
p>
水节拍也是区别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特征参数。
同一施
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主要由所采用的施工方法、
施工机械以及在
工作面允许的前
提下投入施工的工人数、
机械台数和采用的工作
班次等因素确定。
有时,
为了均衡施工和减
少转移施工段时消耗的工时,可以适当调整流水节拍,其数值最好为半个班的整数倍。
流水节拍确定方法:
(
1
p>
)定额计算法
如果已有定额标准时,可按公式(
2-2
)或公式(
2-3
)确定流水节拍。
式中:
Sj
——
第
j
个专业工作队的计划产量定额;
Rj<
/p>
——
第
j
个专业
工作队所投入的人工数或机械台数;
Nj
——
第
j
个专业工作队的工作班次;
Qj
,
i
——
第
j
个专业工作队在第
i
个施工段要完成的工程量或工作量。
(
2
p>
)经验估算法
2.
流水步距
流水步
距是指组织流水施工时,
相邻两个施工过程
(或专业工作队)<
/p>
相继开始施工的最
小间隔时间。流水步距一般用
< br>Kj
,
j+1
来表示,其中
p>
j
(
j=1
,
p>
2
,
……
,
n-1
)为专业工作队
或施工过程的编号。它
是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之一。
流水步距的数目取决于参加流水的施工过程数。
如果施工过程数为
n
个,
则
流水步距的
总数为
n-1
个。
流水步距的大小取决相邻两个施工过程
(或专业工作队)
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及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确定流水步距,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p>
1
)各施工过程按各自流水速度施工,始终保持工艺先后顺序;
p>
(
2
)各施工过程的专业工作队投入施工后尽可
能保持连续作业;
(
3
)相邻
两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满足连续施工的条件下,能最大限度地实
现全理搭接。
3.
流水施工工期
流水施
工工期是指从第一个专业工作队投入流水施工开始,
到最后一个专业工作队完成
流水施工为止的整个持续时间。
由于一项建设工程往往包含有许多流水组
,
故流水施工工期
一般均不是整个工程的总工期。
典型题型:
1.
建设
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
C
)
。
A
.流水节拍
B
.流水步距
C
.流水强度
D
.流水节奏
2.<
/p>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上上开展状态的参数有
(
D
)
。
A
.流水节拍
B
.流水步距
C
.间歇时间
D
.施工段
3.
建设
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
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施工工艺方面进展状态的参数之一是
(
B
)
。
A
.流水段
B
.施工过程
C
.流水节拍
D
.流水步距
4.<
/p>
施工段是用以表达流水施工的空间参数。为了合理地划分施工段,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
BCE
)
。
A
.施工
段的界限与结构界限无关,但应使同一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的劳动量大致
相等
B
.每个施工段内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保证相应数量的工人、主导施工机
械的生产效
率,满足合理劳动组织的要求
C
p>
.施工段的界限应设在对建筑结构整体性影响小的部位,以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
D
.每个施工段要有足够的工作面,以满足同一施工段内组织多个专业工作队同
时施工
的要求
E
.施工
段的数目要满足合理组织流水施工的要求,并在每个施工段内有足够的工作面
二、掌握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流水步距及流水施工工期的计算方法
一、非节奏流水施工的特点
1.
各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的流水节
拍不全相等;
< br>2.
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
3.
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4.
各专
业工作队能够在施工段上连续作业,但有的施工段之间可能有空闲时间。
二、流水步距的确定
在非节奏流水施工中,
通常采用累加
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计算流水步距。
由于这种方
法是由潘特考
夫斯基首先提出的,故又称为潘特考夫斯基法。
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的基本步骤:
1.
对每
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累加,
求得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
加数列;
2.
将相邻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累加数列中的后者错后一位,相减后求得
一个差数列;
< br>3.
在差数列中取最大值,即为这两个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例:
< br>某工程由
3
个施工过程组成,
分
为
4
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
其流水节
拍见表
2-1
,
试确定流水步距。
p>
施工段
①
2
3
3
②
3
2
4
③
2
4
2
④
1
2
2
施工过程
Ⅰ
Ⅱ
Ⅲ
解:(
1
)
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