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剪切力的计算方法-剪力强度公式
-
作者:
旧在几
p>
作品编号:
2254487796631145587263GF2
4000022
时间:
2020.12.13
第
3
章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
3.1
剪切的概念
在工程实际中,
经常遇到剪切问题。
剪切变形的主要受力特点是构件受
< br>到与其轴线相垂直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作用线相距很
近的一对外力的作
用
(
图
3-1a)
,构件的变形主要表现为沿着与外力作用线平行的剪切面
(
m
n
面
)
发生相对错动
(
图
3-1b)
。
图
3-1
工程中的一些联接件,如键、销钉、螺栓及铆钉等,都是主要承受剪切
作用的构件。
p>
构件剪切面上的内力可用截面法求得。
将构件沿剪切面
m
n
假
< br>想地截开,保留一部分考虑其平衡。例如,由左部分的平衡,可知剪切面上
必有与
外力平行且与横截面相切的内力
F
Q
(
图
3-1c)
的作用。
F
Q
称为
剪力
,
根据平衡方程
Y
0
,可求得
F
Q
F
。
剪切破坏时,
构件将沿剪切面
< br>(
如图
3-la
所示的
m
n
面
)
被剪断。
只有一个
剪切面
的情况,称为单剪切。图
3-1a
所示情况即为单剪切。
受剪构件除了承受剪切外,往往同时伴随着挤压、弯曲和拉伸等作用
。
在图
3-1
中没有完全给出构件所受
的外力和剪切面上的全部内力,
而只是给
出了主要的受力和内力
。
实际受力和变形比较复杂,
因而对这类构件的工作
应力进行理论上的精确分析是困难的。
工程中对这类构件的强度计算,
p>
一般
采用在试验和经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p>
称为剪切的实用
计算或工程计算。
3.2
剪切和挤压的强度计算
3.2.1
剪切强度计算
剪切试验试件的受力情
况应模拟零件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图
3-2a
为
一种剪切试验装置的简图,试件的受力情况如图
3-2b
所示,这是模拟某种
销钉联接的工作情形。
当载荷
F
增大至破坏载荷
F
b
时,
试件在剪切面
m
< br>
m
及
n
n
处被剪断。这种具有两个剪切面的情况,称为双剪切。由
图
3-2c
可求得剪切面上的剪力为
F
Q
F
p>
2
图
3-2 <
/p>
由于受剪构件的变形及受力比较复杂,
剪切面上的应力分布规律很
难用
理论方法确定,因而工程上一般采用实用计算方法来计算受剪构件的应力。
在这种计算方法中,
假设应力在剪切面内是均匀分布的。
若以
A
表示销钉横
截面面积,
则应力为
F
Q
(3-1)
A
< br>
与剪切面相切故为切应力。
以上计算是以假设
“切应力在剪切面上均匀分
布”为基础的,实际上它只是剪切面内的一个
“平均切应力”
,所以也称为
名义切应力。
当
F
达到
F
b
时的切应力称剪切极限应力,
记
为
b
。
对于
上述剪切试验,
剪切极限应力为
F
b
p>
2
A
将
b
除以安全系数
n
,即
得到
许用切应力
< br>b
b
n
这样,剪切计算的强度条件可表示为
F
Q
p>
(3-2)
A
3.2.2
挤压强度计算
一般情况下,
联接件在承受剪切作用的同时,
在联接件与被联接件之间
传递压力的接触面上还发生局部受压的现象,称为
挤压
。例如,图
3-2b
给
出了销钉承受挤
压力作用的情况,挤压力以
F
bs
表示
。当挤压力超过一定限
度时,
联接件或被联接件在挤压面附近产
生明显的塑性变形,
称为挤压破坏。
在有些情况下,
构件在剪切破坏之前可能首先发生挤压破坏,
所以需要建立
挤压强度条件。图
3-2a
中销钉与被联接件的实际挤
压面为半个圆柱面,其
上的挤压应力也不是均匀分布的,
销钉与
被联接件的
挤压应力
的分布情况在
弹性
范围内如图
3-3a
所示。
图
3-3
与上面解决抗剪强度的计算方法类同,
按构件的名义挤压应力建
立
挤压
强度条件
F
bs
bs
bs
(3-3)
A
bs
式中
A
bs
为挤压面积,等于实际挤压面的投影面
(
直径平面
)
的面积
,见图
3-3b
。
< br>bs
为挤压应力,
bs
为
许用挤压应力
。
由图
3-
2b
可见,
在销钉中部
m
n
段,
挤压力
F
bs
等于
F
,
挤压面积
A
bs
等于
2
td
;在销钉端部两段,挤压力均为
F
,挤压面积为
td
。
2
许用应力值通常可根据材料、
联接方
式和载荷情况等实际工作条件在有
关设计规范中查得。一般地,许用切应力
要比同样材料的许用
拉应力
小,而许用挤压应力则比
大。
对于塑性材料
p>
0
.
6
~
0
.
8
< br>
<
/p>
bs
p>
1
.
5
~
2
.
5
< br>
对于脆性材料
0
.
8
~
p>
1
.
0
bs
0
.
9
< br>~
1
.
5
本章所讨论的剪切与挤压的实用计算与其它章节的一般分析方法不同。
< br>由于剪切和挤压问题的复杂性,很难得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理论分析结果,
所以工
程中主要是采用以实验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实用计算方法。
例
3-1
图
3-4
中
,
已
知
钢
板
厚<
/p>
度
t
10
p>
mm
,
其
剪
切
极
限
应
力
若用冲床将钢板冲出直径
d
25
mm
的孔,
问需要多大的冲剪
τ
b
p>
300
MPa
。
力
F
?
图
3-4
解
剪切面就是钢板内被冲头冲出的
圆柱体的侧面,
如图
3-4b
所示。<
/p>
其面积为
A
dt
<
/p>
25
10<
/p>
mm
2
785
mm
2
冲孔所需的冲力应为
F
A
b
< br>
785
10
6
300
10
6
N
< br>
236
kN
例
3-2
图
3-5a
表示齿轮用平键与轴联接
(
图中只画出了轴与键,
没有
画齿轮
)<
/p>
。已知轴的直径
d
70
mm
,键的尺寸为
b
h
l
20
12
100
mm
,
传递的扭转力偶矩
T
e
2
kN<
/p>
m
,
键的许用
应力
60
MPa
,
bs
100
MPa
。
试校核键的强度。
图
3-5
解
首先校核键的剪切强度。将键沿
n
n
截面假
想地分成两部分,并
把
n
n
截面以下部分和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
图
3-5b)
。因为假设在
< br>n
n
截面上的切应力均匀分布
,故
n
n
截
面上剪力
F
Q
为
F
Q
A
bl
<
/p>
对轴心取矩,由平衡条件
M
o
0
,得
F
Q
< br>d
d
bl
T
e
2
2
故
p>
2
T
e
2
2
10
3
Pa
28
.
6
MPa
,
bld
20
100
90
10
9
可见该键满足剪切强度条件。
< br>
其次校核键的挤压强度。
考虑键在
n
n
截面以上部分的平衡
(
图
3-5c)
,<
/p>
在
n
n
截面上的剪力为
F
Q
bl
,右侧面上的挤压力为
F
bs
A
bs
bs
h
l
bs
2
h
l
bs
2
由水平方向的平衡条件得
F
Q
F
bs
或
bl
由此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