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备课项目教学设计
-
课题
授课教师
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
课题
2
氧气
耿茜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通过观察、生活经验归纳提炼出氧气的物理性质。
2.
能通过实验探究获取氧气的化学性质,能书写文字表达式。
3.
初步了解研究物质性质的角度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
/p>
培养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2.
学会观察实验现象,会分析实验信息并从中归纳得出结论。
3.
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描述及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2.
养成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尊重事物发展规律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性质。<
/p>
学校
北京第三十五中
本教学设计属于:原始教学设计(
)备课研讨后教学设计(
☆
)试讲后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分析
1.
在课程与教材中的地位
1.
在第一单元向学生初步介绍了化学的研究内容、
方法、
与人类生活及社会发
展的关系的基础之上。本单元用
3
个课题从学生非常熟悉的空气、氧气入手,联
系学生在生活中的切身感受,从学生已经知道的某些知识点开始,围绕物质的组
成、
性质、
用途、
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等方面,
展开一系列的活动与探究、
讨论、
调查与研究等等活动,这些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运用
知识
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的能力。
氧气是
初中
非常重要的一种气体,它是
学生
在
初<
/p>
中化学
认识具体物质的开始。通过氧气的学习,逐步使
学生
掌握一个认识物质的
模式,为以后探索碳单质
、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做铺垫。
2.
2.
知识内容结构
< br>从氧气的物理性质入手,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引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
认识氧
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同时归纳出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
反应等概
念以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及化学反应中常见的现象。以实例说明剧烈氧化和
缓慢氧化的存在。
3.
3.
核心知识的功能价值
物质性质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更是一种重要的载体——通过
物质性质的教学,一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二是要让学
生认识研
究物质世界的方式方法。
学生情况分析
1.
知识基础:氧气的有关物理性质、及氧气的用途
2
.
学生认识发展点与障碍点:
1
学生认识发展点:
通过氧气的学习,
逐步使
学生
掌握一个认识物质的模式,
为以后探索碳单质、二氧化碳等其他物质做铺垫。
障碍点:学
生对化学变化本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种类和量的变化的认识。
教学关键问题
1
.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
2
.通过氧气的学习,
逐步使
学生
掌握一个认识物质性质的
角度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知识线索
氧气的物理性
质→氧气的化
学性质→形成
氧化反应的概
念→形成对物
质研究的角度
和方法的初步
认识。
学生认识发展
线索
问题线索
活动线索
捕捉已知的有
关氧气的信息
→
处
理
信
息
(氧气物理性
质
和用途的归
纳)→实验探
究→处理实验
信息(氧气化
学性质)→形
成氧化反应的
概念→分析氧
气的用途与性
质间的关系→
总结研究物质
的
角
度
和
方
法。
教师讲述线索
根据学生已有
认识,复习提
问→情景引入
→指导学生处
理信息→指导
学生实验探究
→指导学生小
p>
结氧气的性质
与用途→归纳
研究物质的角<
/p>
度和方法。
情景素材证据
线索
< br>Ppt
图(燃烧
在生活中的应
用
,说明氧气
的用途)
Ppt
图(烟花
爆竹燃放证明
氧气与多种物
质反应)
Ppt
图(氧
气
与铁粉、铁丝
的反应,证明
化学研究
的对
象是物质,讨
论物质的存在
状态对
其化学
性质的影响)
Ppt
图
(木炭、
硫磺的反应,
引导讨论氧气
的性质,形成
氧化反应的概
念)
Ppt
图(对呼
吸作用的分
析,形成缓慢
氧化的概念)
通过学生对氧
1
.
p>
学生对氧气有
气性质与用途
哪些了解呢?
的分析归纳,
知
→烟花爆竹燃
识上,
使学生掌
放过程
中发生
握氧气的主要
了什么变化?
物理
性质、
化学
→氧气能和哪
性质
(氧化反应
些物质反应
的概念)和用
呢?→在这些
途;
情感上使学
反应中体现了
生初步建立从
氧气的什么性
< br>化学的角度认
质呢?→物质
识物质,
体会化
在空气和在氧
学与生活的密
气中燃烧的现
切关系进而建
象相同吗?你
立可持续发展
知道为什么
的意识。
使
学生
吗?→供给呼
形成研究物质
吸体现
了氧气
的角度和方法
的什么性质
的基本
思路和
呢?→归纳总
方法,
有利于学<
/p>
结研究物的角
习能力和科学
度和方法。<
/p>
态度的培养。
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你对氧气有哪
些认识?
教师活动
你对氧气已经有哪些了解?
引导学生
对已有知识分类、
归
纳。明确研究物质的角度:
研究物质的存在、性质和用
途。
p>
根据学生对氧气支持燃烧的
认识,
展示生活
中利用燃烧的
实例。
氧气可支持很多物质的
2
学生活动
回忆在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有
关氧气的信息。
并进行信息的归纳、整理。
设计意图
正
确
引
导
学
生<
/p>
对
氧气的存在、物理
性
< br>质
及
用
途
进
行
总结,明确研究物
质的一些角度
。
根据学生的已知,
促
进
学
生
思
< br>考
的
深入。
< br>氧气与燃烧—
对烟花爆竹燃
烧的分析
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
活经验中搜索素材。
燃烧,展示烟花爆竹的燃放
图。
p>
在燃烧这一变化中,
人们实际
上是利用其变
化过程中释放
的能量来满足生产生活中的
需要。
提出新的问题:
氧气支持燃烧
反
映
了
氧
气
的
什
么
化
p>
学
性
质?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
变化反映出来的,
研究物质的
化学性质首先要研究物质的
反应。
< br>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反应
呢?
展示烟花爆竹成分的图片与
资料。
明确认识变化的一个角度:
能量。
思考
阅读资料,提取有用信息:
p>
氧
气
能
与
多
种
物
质
发
生
反
应,例如铁、硫磺、
木炭。
创设情景,更快地
让
学
生
进
入
上
新
课氛围,充分调动
学<
/p>
生
思
考
的
积
极
性,使学生学会
对生活信息捕捉
这里所涉及的物质中,
木炭是
倾听、质疑
最为熟悉的。
< br>人们很早就会利
用木炭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
来加工食物。
木炭可以燃烧,
铁丝也可以燃烧吗?
演示实验
1
:铁丝在氧气其中
的反应。
问题
1<
/p>
:我们看到的火星四射
的现象,
能帮助我
们确认铁丝
在氧气中可以燃烧,
发生了化
学变化吗?
实验演示
2
:物质的检验
判断变化是否为化学变化的
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新物质的预测
也有一套科学
的方法。
由于同学对铁和氧气
不够了解,
老师就先帮助大家
预测并选择试剂进行检验。<
/p>
观察现象、记录实验现象
思考、讨论、交流
利用分子、原子理论进行分
析预测
观察,寻找氧气与铁丝发生
化学变化的证据。
根据实验观测到的现象,
得
出结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发生了
化学变化。
3
通
p>
过
学
生
自
主
探
究实验,总结出氧
气的化学性质,突
出
这
节
重
点
并
突
< br>破
难
点
让
学
生
体
会
到
实
验
的
成
p>
功
与失败,并要求学
生
要
以
科
学
的
治
学态度进行实验,
培
养
学
生
自
< br>主
学
习
与
探
究
习
惯
及
独立思考能力,培
养学生实验技能。
问题
2
:铁丝在氧气中可以剧
烈的燃烧,
但在空气中加热的
条件下却不能燃烧
,
这是为什
么呢?
< br>上述实验表明在空气中不能
燃烧的铁丝,
在氧气中却能剧
烈反应,
那么可以在空气中燃
烧的木炭
,
在氧气中燃烧又会
有什么不同吗?
追问
1
:如
何确定木炭在氧气
中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呢?
< br>追问
2
:为什么选择澄清的石
灰
水?
追问
3
:你是如何预测出有二
氧化碳生成的?
追问
4
:化学变化中有新的物
质产生
,
那么反应物又会有什
么变化呢?
思考,讨论、交流
氧
气
的
含
量
越
高
反
应
越
剧
烈。
学生分组实验(对比试验)
木炭在空气中
木炭在
燃烧
氧气中
燃烧
学生实验:生成物的检验
思考、讨论、交流
再根据分子、原子学说进行
解释。
<
/p>
从
而
明
确
反
应
无
消
耗
的
事
实。
观察现象、记录现象
上述实验中发生的反应,实
质
上
是
物
质
与
氧
发
生
的
反
应,它们属于氧化反应
。
在前面的对比实验中还发现
氧气的
含量越高,反应越剧
烈。
p>
培
养
学
生
处
理
信
息,归纳能力。
那么烟
花爆竹燃放的资料中
提及的硫磺,
它的燃烧是否也
有类似的规律呢?。
演示实验
4
:
通过上
述实验探究,
我们发现
氧气的确能和多种物质反应,
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
气体。
观察上述反应物质的变化,
你
能发现什么规律吗?<
/p>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