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唱歌《依马呀吉松》
课
型
第
1
课时
综合课
累计
3
课时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宇
林立
地点
知识与技能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2
、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爱护大自然,保护祖国名胜。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注意歌唱的发声和吐字
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教法
听唱法
教唱法
学法
集体学唱
板书
设计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依马呀吉松》
教
第一课时
依马呀吉松
1
、导入新课
(
1
)注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有感情地歌唱。
(
2
)通
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学习的
歌曲。
(
3
)听歌曲范唱录音(合唱
)
。在聆听之前,提示学生注意歌曲演唱形
1
学
过
程
式和情绪。听后引导学生简单讨论。
2
、学习新歌
(
1
)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A
、学生朗诵歌词。教师纠正、解释歌词中
的个别字词。
B
、请学生谈这首
歌曲的时代背景和对歌曲情感的理解。
C
< br>、再听歌曲的范唱演唱(教师范唱)
。
D
、调查了解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熟悉程度
(
3
)学习歌曲的曲调。
A
、学生随着教师的琴声试着视唱曲谱
B
、
请学生分析一下歌曲的
“旋律线”
,
然后一边作
“用手势表现旋律线”
的动作,一边进行视唱曲谱练习。
<
/p>
(
4
)学习歌曲的歌词。
A
、联系前面分析过的歌词和情绪唱歌词。
B
、在练习中提示要注意运用气息的控制
唱好连音。
3
、小结
教学反思
2
五年级音乐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林立
林立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课
型
第
2
课时
综合课
累计
3
课时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格。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努力学习,将来
把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能够用圆润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
能够
用圆润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集体学习
板书
设计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
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
、师:
“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藏族歌曲《依马呀吉松》
,今天我们一
起
复习复习,要唱得更好一点。
”
2
、学生齐唱。
(二)开始上课
1
、教师范唱。
3
学
过
程
2
、让学生有表情、有感情演唱。
3
、过渡聆听《北京喜讯到边寨》
。师
:
“演唱完畲族歌曲,接下来我们
来欣赏一首以苗族、彝族音调
改编的曲子《北京喜讯到边寨》
。
”
4
、让孩子看着简谱聆听,感受三部分七个主题的音乐旋律。<
/p>
5
、让学生谈谈听后感,教师总结。
6
、聆听《东北秧歌》
,让学生猜猜此
音乐的舞种。
7
、引出“秧歌舞”<
/p>
。
8
、教师
示范跳“秧歌舞”
,学生喊口令。
结束。
教学反思:
4
五年级音乐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林立
林立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一单元
西部风情
唱歌
《三峡的孩子
爱三峡》
课
型
第
3
课时
综合课
累计
3
课时
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格。
过程与方法
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
努力学
习,
将来把
我们祖国建设的更美丽。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能够用圆润的声音、轻快活泼的
情绪演唱《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
唱歌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集体学习
板书
设计
唱歌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教
第三课时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一、导入:
首先我们来做一
个游戏:
展示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
,
请同学们抢答他们分别属哪个少数民族?并
< br>对积极举手发言的同学以充分地肯定、鼓励表扬。
二、引入新课:
5
学
过
程
1
、由学生的回答引入:
师:我们的祖国是一
个历史悠久、文
化灿烂、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
国家,那么谁知道三峡在哪儿呢?
2
、
学生发言引入教学。
三、学唱歌曲:
1
、师:除了我们以前了解过的汉族歌舞音乐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
少数民族
歌舞音乐等待着我们去了解,那么首先我们就来完整欣赏一
首
歌
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想不想听老师为大家演唱一遍啊?
(1)
歌曲的演唱形式:领唱、齐唱
(2)
歌曲的风格特点:少数民族音调
2
、师:请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哼唱一
遍(或者二到三遍)
,可分为
三部分哼唱,注意:
a
、休止符
b
、装饰音。<
/p>
3
、引导学生发现前面的发声练习就
在歌曲之中,由此分析此首歌曲的
结构。
(1)
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
B
段
衬词的演唱。
(2)
全体学
生完整演唱此歌,
(3)
完全熟
练以后,三段作对比,进行力度、表情、速度变化。
(4)
通过
学
习《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反思
6
五年级音乐科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课
题
第二单元
禄色畅想
课
型
综合课
第
1
课时
累计
3
课时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林立
林立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知识与技能
初步理解“地球村”的含义,关注世界和平事业和绿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色事业。
过程与方法
理解歌曲所表学会《手拉手,地球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达的思想情感,
教育学生热爱世界和
平保护绿色
环境。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学生能用深情优美的声音演唱《手拉手,地球村》。
让学生掌握四三拍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一拍附点、切分音处的正确演唱。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唱歌《手拉手,地球村》
教
学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 br>、同学们谁知道“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2
、复习演唱前面学习过的歌曲
。注
意引导表达歌曲的情绪,力求做到
有感情地歌唱。
3
、通过与以前学习过的歌曲情绪的联系或对比引入本课将要
学习的歌
曲。
7
过
程
二、学习新歌《手拉手,地球村》
。
1
、进一步体验歌曲的情感和了解歌曲的背景。
2
、随琴视唱歌曲歌词。
3
、学习歌曲的曲调。
三、小结
教学反思:
8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林立
林立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二单元
禄色畅想
课
型
综合课
第
2
课时
累计
3
课时
知识与技能
学会歌曲《留给我》
,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p>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
,能变作
指挥式边唱歌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学会歌曲
留给我
学习拍节奏特点,学会打拍指挥式,能变作指挥式边唱歌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唱歌
留给我
教
学
过
程
第二课时
一、教师谈话导入。
二、学唱新歌《留给我》
1
、学唱曲谱,找出旋律特点。
2
、听琴音,学唱歌曲。
3
、分段唱:第一乐段——男生。第二乐段——女生,副歌——男女生<
/p>
齐唱
4
、练习齐唱歌曲。
9
5
、集体表演。
6
、教师点评。
三、法制教育。
四、总结。
教学反思:
10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林立
林立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p>
欣赏鼓乐
《森林狂想曲》
。
体验、
感受作品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二单元
禄色畅想
课
型
综合课
第
3
课时
累计
3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的方法、
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欣赏鼓乐《森林狂想曲》
。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
教
学
过
第三课时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旧课
三、导入新课
四、新课学习
1
、教师讲解
欣赏乐曲《森林狂想曲》的方法、
2
、了解鼓的作用,激发学生对鼓文化的兴趣。
欣赏鼓乐《森林狂想
11
程
曲》
。体
验、感受作品的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3
、教师谈话:出示实物(儿童玩具拨浪鼓、铃鼓、小军鼓、大鼓)指
< br>导学生认识乐器的名称及作用。
4
、欣赏第一部分。
(
1
)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p>
(
2
)教师引
导学生学唱主题。
(
3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5
、欣赏第二、三部分。
6
、完整欣赏全曲。
7
、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8
、用班班通寻找有关的与动物有关的音乐资料。
9
、分别用视屏的方式让学生欣赏。
五、巩固新课。
六、集体表演。
七、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12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风菊
王风菊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过程与方法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课
型
综合课
第
1
课时
累计
4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欣赏
大河之舞
教
学
第一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学习新课
1
、播放歌曲。
< br>2
、讨论: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3
、第二次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
传统特色,进一步感受
爱尔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
回答)
4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5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13
过
程
6
、欣赏第二、三部分。
7
、完整欣赏全曲。
8
、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三、反复播放歌曲。
再讨论:这首
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
第二次
播放歌曲,介绍爱尔兰民族音乐舞蹈传统特色,进一步感受爱尔
兰音乐、舞蹈的热情奔放
。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四、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
五、小结
教学反思:
14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风菊
王风菊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过程与方法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课
型
综合课
第
2
课时
累计
4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活动:稍息
立正
站好
教
学
过
第二课时
活动:稍息
立正
站好
一、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二、学习新课
1
、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稍息
立正
站好》
。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
强烈的节感。
2
、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15
程
3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4
、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
编动作。
三、各组表演。
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2
、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四、小结。
教学反思:
16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风菊
王风菊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过程与方法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课
型
综合课
第
3
课时
累计
4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学会歌曲
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唱歌《大家一起来》
教
学
过
第三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二、学习新课
1
、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
的节感。
2
、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3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17
程
4
p>
、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编动作。
三、各组表演。
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2
、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四、小结。
教学反思:
18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风菊
王风菊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欣赏,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过程与方法
结合相关资料,了解爱尔兰民族特色和踢踏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爱尔兰民族的热情奔放。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三单元
欢快的舞步
课
型
综合课
第
4
课时
累计
4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能唱好歌曲中的圆滑音
学会歌曲
能有气息支持、有感情地唱歌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板书
设计
欣赏《小步舞曲》
教
学
过
第四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相关内容。
1
、听赏范晓萱翻唱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初步感受乐曲的热烈和强烈
的节感。
2
、说一说歌曲的特点。
3
、跟着录音学唱歌曲第二段。
4
、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节奏分组自
编动作。
19
程
二、新课学习
欣赏第一部分。
< br>1
、体会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学生回答)
2
、教师引导学生学唱主题。
3
、学习鼓的节奏为主题伴奏(拍手
、拍腿、用铃鼓或小军鼓)
四、欣赏第二、三部分。
五、完整欣赏全曲。
六、简要介绍曲作者——鼓乐大师李民雄。
三、各组表演。
1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编排动作。
2
、跟着音乐表演韵律操。
四、小结。
教学反思:
20
五年级音乐集体备课教案
年
月
日
科
目
参加
人员
主备人
音乐
王风菊
王风菊
地点
办公室
教具
课件等
电子琴、
“班班
通”课件等
课
题
第四单元
音乐中的故事
课
型
综合课
第
1
课时
累计
2
课时
教<
/p>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过程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教法
学法
板书
设计
教
学
过
程
知识与技能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过程与方法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
力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法
教唱法
学法
跟唱法
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 br>1
、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
、揭示课题。
3
、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
事的内容?
4
、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
奏的?
21
1
、片段一,彼得出场。
2
、片段二,小鸟出场
3
、片段三,鸭子出场
4
、片段四,猫出场
5
、老爷爷出场
6
、狼出场
7
、动物们的反映
8
、智斗
9
、放绳
10
、捉狼、
11
、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
教学反思: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