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知识拓展:古诗接龙
-
三年级语文知识拓展:古诗接龙
1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译文】
长长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
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无情的野火只能烧掉干
叶,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2
夏日绝句或乌江
【宋】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
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
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3
商歌
【宋】
罗与之
东风满天地,贫家独无春。
负薪
p>
[x
ī
n]
花下过
,燕语似讥人。
【译文】
春色充盈於天地之间,独是家境贫穷的人,没有什么春天不春天,仿佛是被什
么排挤出春天的怀抱里。整天去斩柴负薪,以换得零钱,那有(富裕人家的)
闲情欣
赏春光。就连在树上花间呢喃的燕子,都好像是在讥笑这些不懂珍惜春
光的人!
4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
[ji
à
n]
中。
【译文】
在这个寂无人声的地方,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地上。静静的夜晚,使这春天
< br>的山林更加空寂。月亮升起,惊动了正在树丛栖息的山鸟,它们清脆的叫声在
空旷
的山涧中不时地传响。
5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鸟儿们高高地飞得没有踪迹
,天上的白云也独自慢慢,悠闲地飘去。我和敬亭
山互相不满足地看着,只有高大的敬亭
山能理解我此时的寂寞。
6
、《新嫁娘词三首》
【唐】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
[g
ē
ng]
汤。
未谙
p>
[
ā
n]
姑食性,
先遣
[qi
ǎ
n]
小姑尝。
【译文】
新婚三天就下厨房,洗净双手开始做羹汤。不熟悉婆婆的饮食口味,先送给小
姑品尝品尝。
(小姑丈夫的妹妹)
7
、送灵澈上人
【唐】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
[y
ǎ
o]
钟声晚。
p>
荷
[h
è
]
笠
[l
ì
]
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译文】
苍翠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晚钟的声音。背着斗笠,披着夕阳的余辉,独
自向青山归
去。①杳杳:深远处。②荷笠:斗笠挂在背上。荷:负。此写行僧
形象。
8
、画
【唐】
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译文】
在远处可以看清山有青翠的
颜色,在近处却听不到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但
花儿还是常开不败,人走近枝头上的鸟
儿却纹丝不动。
9
、山中
【唐】
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译文】
这首小诗描绘初冬时节山中景色。
天
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磷磷
白石,显得特别清浅可爱。入冬天寒,红叶变得稀
少了。尽管冬令天寒,但整
个秦岭山中,仍是苍松翠柏,蓊郁青葱,山路就穿行在无边的
浓翠之中。
10
、一去二三里(又名山村咏怀)
【宋】
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