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第1课 鸦片战争

巡山小妖精
580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1:15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水晶猎龙者)









1





鸦片战争



一、课标解读



1


.内容标准



内容要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



认知提示:


了解鸦片战争前世界格局的变化 ,


知道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由来及意义;


简述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 p>
解读: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最早完成工 业革命的英国,


迫切需要进一步寻找


原料产地和海外市场,


中国是其重要的目标,


这成为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 p>
在鸦片战争


以前,


因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 在中英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英


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 p>
林则徐主持的禁烟运动触犯了英国的利益,


因而成为鸦片战争爆发


的直接原因。清政府终终因腐败无能而在战争中失败,结果签订了第一批包括《南京条约》


在内的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 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知道《南京


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观看影片《林则徐》的片 段,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走上讲台,利


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 ;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林则徐敢于 反抗侵略、


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


通过学习英国向中国走私 鸦片的


史实,认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危害及影响 。



二、教材分析



1.


知识结构









鸦片战争












2


.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


< p>
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南 京条约》的


签订。


三块内容之间联系紧密,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是导致英国发动将片战争的原因之一,


而《南京条约》


则是这次战争带给中国的恶果。学习这三部分内容,首先应了解片战争之前


- 1 -


/


6




原因: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时间:


1840



1842




经过



过程



第二阶段:攻占厦门、定海、宁波,进犯吴淞,攻占


镇江,到达 南京下关江面



中国战败,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的《南条条约》



结果



近代第一批不平等条约出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一阶段:封领珠江口,攻陷定海,强占香港岛,占



领广州炮台



的世界格局。



19

< br>世纪中期,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缺


乏活力;


经济上仍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商品经济虽有发展,


但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对外仍然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与此同时,


世界却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欧 美资本主义国家发


展迅速,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对市场场和原 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海外殖民扩张成为它们寻求市场和原料产地的主要途径。

< p>


18


世纪


60


年代,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开始。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英国开始不断向


中国输出工业品,力图打开中国市场,却在长期的对华贸易中处于逆差状态。究其原因,一

是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外来商品经济的抵制;


二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 了英国


大量工业品的出口。


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英国一些商人开始进行非法的鸦片贸易。


走私鸦片


使英 国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同时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并危及了请政府的统治。于是,


清政< /p>


府进行了禁烟运动,从根本上断绝了英国这条罪恶的“商路”


。英 国遂以此为借口,决定以


武力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爆发。



鸦片战争中虽不乏爱国官兵的英勇作战,


但终因专制制度的腐朽 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


以中国失败告终。


战败后,


清政府同英、


美、


法三国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批不平 等条约,


《南


京条约》


是其中第一个丧 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这些条约在政治上使中国开始逐步丧失领土、

领海、


司法、关税和和贸易等主权,


在经济上使中国封建社 会自然经济的基础遭到破坏,中


国开始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

< br>


3


.本课突破点



【鸡片战争前中外形势比较】



鸦片战 争前的中外形势是本课的重要内容,


是学生理解解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结果及危


害的一个关键点。


教材材从战前中英两国的政治、


经济和对外贸易三个方面进行了描述。


“政


治”这一块内容按 照课本向学生做一简单介绍即可。


“经济”及“对外贸易”是本部分内容


的难点,


学生学习的主要障碍是


“自然经济”


“工业革命”


“贸易顺差


(出超)



“贸易道差


(入


超)


”这些名词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教师要让学生在明确概念的前提下,从分析工业革命


导致世界的变化入手,


将战前中外形势进列表比较,

< br>进而分析中国进行禁烟运动和英国发动


鸦片战争的原因。




总体状况








经济



政治



外交



中英贸易状况



(正当贸易)



中国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危机四伏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英国



迅速崛起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迫切 需


要广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贸易道差(入超)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峰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闭关自守



贸易顺差(出超)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 材中《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激增表》和《材料研读》的资料,让学生


了解英国是如何利用 罪恶的鸦片走私贸易来改变其


“人超”


的状况,


以及鸦片走私如何侵犯


了清政府的利益,导致其开始查禁鸦片。



通过上述分析,


让学生了解了鸦片战争前世界形势的 变化,


同日时也让学生明确英国发


动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其完 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危害】



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的危害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教材从战争的过程、



- 2 -


/


6




《南京条约》的签订及危害两个方面叙述。


< br>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


1840



6


月至


1841



8


月,第二个阶


段从


1841


年年


8


月至


1842



8


月。教 师利用教材中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通过每个


阶段的几个 关键点,引导学生完成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南京条约》的危 害要明确两点:一是《南京条约》本身给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城造


成的危害,


二是


《南京条约》开创了列强通过强迫中国签订不平等条约蚕食中国的恶 例,此


后又出现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三、教学建议和案例



1


.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从现实生活切入历史主题



案例


1


导入设计


< p>
利用国际禁毒日的由来导入新课,


激发学生兴趣,


同时又有助于让学生正确认识英国在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所犯下的罪行。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卖淫和各种恶性暴力犯


罪 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面对这一严峻形势,


1987

< br>年


6


月,联合国在维


也纳召开会 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将每年


6


26


日定


为“国际禁毒日”


,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抵御毒品的危害。同年


12

月,第


42


届联合国大会决


定把每 年的


6



26


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今天全球人 民所面对的毒品危害问题,曾在


19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肆虐 ,本节课将


揭示鸦片曾在中国造成的危害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历史现象。



2


.给学生提供舞台,展示学生的才华,激发学生 的兴趣



案例


2


鸦片战争的过程




1


)出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


)让学生结合地图阅读教材中有关鸦片战争过程的 文字,阅读中注意关键的时间、


地点、事件和人物。




3


)通过自荐和推荐的方式,找四位学生上讲 台,通过地图为大家讲述鸦片战争的过


程。将四位同学分成两组,分别讲述鸦片战争过程 中的两个阶段。




4


)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同时,根据四位上台讲述同学的表现评出“最佳表现奖”




5


)教师分别评价四位同学的表 现及其他学生的评选行为。



3


.小组 採究,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学习



案例


3


《南京条约》的影响



出示材料



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资 产阶级兴奋得“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



璞鼎查回国后,告诉< /p>


英国资本家说,他“已为他们的生意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个世界是这样的广阔,倾兰开


厦全部工厂的出产也不够供给她一省的衣料的”




——李侃、


李时岳、


李德 征等:


《中国近代史



1840



1919




(第四版)



中华书局

1994


年版,第


32




探究的间题




1


)结合《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谈谈你对“好像全都发了似的” 的理解




2


)结合所学,通过《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璞鼎查理想的“广阔”的“新世



界”是什么样子的。



探究的方式



第一,分组。每一小组指 定一位组长。每组成员控制在


4



5< /p>


人,保障每一位小组成员


在探究时都有发言机会。




- 3 -


/


6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