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可靠性引发的实例

萌到你眼炸
586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3:37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敌爱)


机械可靠性工程——案例



1.


内燃机可靠性设计的重要性



70


年代石油危机后,同功率档次发动机之间的燃油经济性计。用< /p>


可靠度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把失效差距缩小,

< br>用户在选购新发动机


时,就把可靠性看的比燃油经济性和价格更重要。同时,内燃 机使用


中可靠性对产品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首先,内燃机可靠性低,故障


频频出现,使维修费增加。


大修寿命缩短,农用小型柴油机的大修期


通常只有


1



5



2


实际上零部件的载荷、几何尺寸、材料性 能等都是


随机变年,


车用内燃机的大修寿命也只有国外先进水平 的


1



3


左右 。


于内燃机的可靠性差,


使配套机械不能正常运转,

< p>
造成直接的运行经


济损失,


如农场中联合收割机出 故障使谷物不能抢在雨季前收割而霉


烂在田野,


汽车出故障造成 运输费的损失。


从国内已有的统计数据表


明,

< br>内燃机的故障次数占配套机械总的故障次数的比例是较高的,


< br>装载机上内燃机的故障数占整机的


60



70


%,汽车上内燃机的故障


数占

1



3


左右。手扶拖拉机和轮式拖 拉机上内燃机的故障数分别占


26 8


%和

24



5


%.联合收割机上内燃机 的故障数占


22


%。为此,内


燃机配套 机械厂在选用动力机械时,


把内燃机的可靠性作为最主要的


性能 指标。



实际上零部件的载荷、几何尺寸、材料性能等都是随机 变量,是


某种概率分布的统计量,


可靠性设计正是考虑设计参数 分散性,


在常


规设计公式的基础上,


引 了可靠度或其他可靠性指标,


不单纯用一个


安全系数来衡量零件 的强度,


用概率统计的方法来处理各个设计变量,


同时对系统失 效的可能性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可靠性设计的目标是


零件的强 度


h


大于工作应力


S

< br>的概率要大于或等于所要求满足的可靠



R



可靠性设计准则



(


或基本方程



) P(h>s)



R



P{h



s>0}



R


这里


的强度


h


,狭义地讲是零件材料单位面积能承受的最大作用力,广义


地讲是指阻止零件



(


系统



)< /p>


失效的因素,


称强度。


这里的工作应力< /p>


s



狭义地讲是指单位面积所受外力的大 小,


广义地讲是指引起零件



(





)


失效的因素,简称应力,由于零件的强度


h


和工作应力


S


都是随


机变量,所以具有一定的概率密度函数。



概率密度函数中可存在的应力分布:



(1)


强度的最大值


h


小于应力的最小 值


S


,这样,零件一旦投入使


用必然失 效,故


R=0


。这种情况应避免出现。



(2)


应力的最大值


s


小于强度的最小值


h


,此时零件的可靠度


R=1



这种情况下零部件完全可靠,但结构庞大、 成本费用高。



(3)h


为强度的均值 ,


S


为应力的均值,


即使当

< p>
h>s


时,这两条概率


密度曲线有部分重叠的地方 ,


出现


h


的干涉区,


这是在实


际设计问题中经常遇到的。



基于以上分析,内燃机可靠性设计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应进行综合权衡得失、


全面分析各种矛盾因素之间的轻重缓


急,确定发动机的可靠性目标值。



(2)



进 行可靠性分配,


将发动机可靠性目标值分配到部件和零件


性。< /p>



(3)



可靠 性预测,


即对每一个设计方案进行可靠性特征值的估算,


并与给 定的可靠性目标值作比较。



(4)



可靠性分析,


即对产品的设计方案进行故障模式、


影响及后


果分析


(



FMECA



)


和故 障树分析


(



FTA

< br>法


)


,确定故障模


式,找出故障 原因,从而改进设计方案。



(5)



用等部门代表对发动机设计方案进行评议和审查,


以使设计


错误进行设计评审,在设计各个阶段,组织设计、生产、使


在设计阶 段尽量得以纠正。



2


.伊拉克战争中 部署在科威特的



爱国者



导弹击落了英国的






战斗机;


F-16


攻 击



爱国者



导弹 阵地;


英军



挑战者


坦克互射;


美军


A-10


袭击英军装甲车等。


据初步分析,造成这些误击事件的

< br>主要原因可能包括:



(1)


技 术原因在超视距作战和



非接触战争



中,


敌我识别工作完


全依靠技术设备予以完 成。在复杂、多变的现代战场环境下,现


有的敌我识别技术还不十分可靠。


在分析



爱国者



误击



狂风


< br>战斗


机的原因时,有很多专家怀疑是


爱国者



的目标识别系统发生了


故障 。


没有将飞行速度有很大差别的



飞毛腿



导弹与



狂风< /p>



战斗机


区别开。



3.


台湾军方发生过


M110


自行榴炮炮口意外爆炸事故,


有可能就是


因为“ 麻膛”造成引信提前引爆所致。美军在


1965


年参加越战,< /p>


初期美军仍使用


M14


步枪,在


1967


年美军全面配发


M16


自动步


枪,但服役不久就发现机械故障与“麻膛”现象严重。美军为克


服这个难题,下令人手


1


瓶枪械防锈油,只要战 事稍有间歇必须


立即对


M16


步枪进行 保养,所以美军士兵几乎天天在保养枪械,


并且发现所有机枪、迫炮、榴炮、坦克炮等轻 重武器极易出现锈


蚀并产生“麻膛”现象。美军经调查后发现造成武器易锈蚀的主


要原因在东南亚地区所处的环境,因为当地平均相对湿度在


80



90%


,任何武器只要摆放数小时后就会生 锈。同时也发现美军各


式武器保养用品:如清洁液、润滑油、防锈油,其清洁、润滑、< /p>


防锈的功能在亚热带环境中几乎完全失效。而美军官兵为了解决


武 器锈蚀问题,除无限量地使用各式保养油外,还用大量使用柴


油以及柴油机油混合油(< /p>


6



4


)清洗装 备,而柴油可将黄油与各


种武器保养油溶解,如此不仅使武器保养用油暴增,柴油中的硫


分子将会使枪炮


“麻膛”


现象更为恶化 。


武器的保养油大量消耗,


损耗严重的武器被大量送往后方,这 种恶性循环使美军后勤体系


感到无法支撑。美军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开始向民间厂商 征


求新的武器保养用油,并要能符合下列要求:提升枪炮性能与可


靠度。


简化保养步骤。


降低后勤补给压力。

< br>降低保养成本


(用油、


耗材以及人力成本)



延长枪炮使用寿命。


但美军这项需求非常笼


统,并无明确的参数,因为美军所面对是一片未知领域。这项规


范公布 后整整


6


年后,


1977


年由美国布雷克-弗瑞



BREAK



FREE


INC


)公司向 美军提交了一种


GLP3



1


复合保养油,美军在收到


这批保养油后立即交付部队进行武器实测,测试 环境是在极地、


沙漠、热带雨林、海上高盐份等恶劣环境下射击数百万发炮弹后


再以


3



1

< p>
保养油进行保养,随后评估弹头初速、炮管磨蚀、防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