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经验与课程
-
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
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19
世纪流行的是殖
民时期沿袭下来的旧教育,再加上
19
世
纪后期从德国传入的赫尔巴特教学方法逐渐刻板化,使得当时的学校陈陈相因,缺乏生气。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1859--1952
)是当时
传统教育的改造者,是新教育的拓荒者,他
提倡从儿童的天性出发,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
。近日读了约翰
.
杜威所著的关于《儿童与课
< br>程》的文章后,使我对儿童及儿童课程有了新的认识。
一、对理论
杜威的理论是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
区别于传统教育
“
课堂中心
”“
教材中心
”“
教师中心
”
的
< br>“
旧三中心论
”
,他提出
“
儿童中心(学生中心)
”“
活动中心
”“
经验中心
”
p>
的
“
新三中心论
”
:
(一)
教育即
“
生活
”
、
“
生长
”
和
“
经验改造
”
教育能传递人类积累的经验,丰富人类经验的内容,增强经验
指导生活和适应社会的
能力,
从而把社会生活维系起来和发展起
来。
广义地讲,
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与人接触、
< br>相互
影响、
逐步扩大和改进经验,养成道德品质和习得知
识技能,
就是教育。由于改造经验必须
紧密地和生活结为一体,
而且改造经验能够促使个人成长,
杜威便总结说
“
教育即生活
”
、
“
教
育即生长
”
,教育即为
“
经验改造
”
。
(二)
教育无目的论
在杜威的心中,
在不民主、
不平等的社会中,
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的。
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
应当奉行无目的论。
实则
,
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日益激化
的年代,
杜威很强调教育在改进社会方面的效用,
杜威教育目的论的资产阶级性是显而易
见
的。
(
三)
“
学校即社会
”
杜威认为人们在社会中参加真实的生活,
才是身心成长和改造经验的正当途径。
所以
教师要把教授知识的课堂变成儿童活动的乐园,
引导儿童积极自愿地投入活动
,
从活动中不
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实现生活、生长和
经验的改造。
(四)
教学论
杜威以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对教材和
教法等课题。作出和传
统观念不同的论述。
1
、在教材的选择上,杜威建议
p>
“
学校
科目的相
互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而是儿童
本身的社会活动
”
。具体地讲是学校安排种种作业,把基本的人类事物引进学校里来,作为
学校的教材。
2
、在教学方法上,杜威主张
“
从做中学
”
,他认为儿童不从活动而由听课和读书所获
得的知识
是虚渺的。
(五)道德教育论
杜威说:
“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的目的。
”“
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
在杜
威看来,
德育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p>
杜威极力强调道德才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
在实施
方面,
杜威首先主张
“
由活动
中培养儿童的道德品质
”
,
其次是要求
结合智育达到德育的目的。
再则,他很注重教育方法的道德教育作用。
< br>
(六)
儿童中心论
杜威是在批判旧教育的过程中提出
“
儿童中心主义
”
思想的,也就是说,是
在
“
破旧
”
中
“
立新
”
的。
在杜威看来,在传统教育那里,
“
学校的重心在儿童之外,在教
师,在教科书以
及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
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
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
,
教科书
“
是过去的学问
和智慧的主要代表
”
,
而
“
< br>教师是使学生和教材有效地联系起来的机体,
教师是传授知识和技
能以及实施行为准则的代言人
”
。
因而,传统教育的弊病是显而易见的:
“
传统教学的计划实
质上是来自上面的和外部的灌输。
它把成人的标准、
教材和方法强加给只是正在逐渐成长而
趋于成熟的儿童。差距是如此之大,
所规定的教材、学习和行动的方法,对于儿童的现有能
力来说,
都是没有关联的。
……
尽管优秀的教师
想运用艺术的技巧来掩饰这种强制性,
以减
轻那种显然粗暴的性
质,它们还是必须灌输给儿童的。
”
由于传统教育把教育的
p>
“
重心
”
放在
p>
教师和教科书上面,而不是放在儿童的本能和活动中,于是,儿童只能受到
< br>“
训练
”
、
“
指导
和控制
”
< br>以及
“
残暴的专制压制
”
。
去除这种弊病的出路是使教育实现重心的转移。
“
我们教育
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
这是一种变革,
这是一种革命,
这是和
哥白尼
把天文学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