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常见疾病

温柔似野鬼°
658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4:3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剑蝶)


常见病列表




1.


呼吸道疾病


发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鼻炎、支气管炎、肺炎


等。



2.


皮肤疾病



手足口病、湿疹、水痘、幼儿急疹、过敏性皮炎、风疹、


白癜风、红斑狼疮、癣等。< /p>



3.


肠道疾病



腹泻、便秘、阑尾炎、腹痛、胃肠炎等。



4.


口腔疾病



奶瓶齿、儿童龋齿、鹅口疮、口臭等。



5.


传染类疾病



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猩红热等。



6.


眼科疾病



近视、泪囊炎、斜视、过敏性结膜炎等。



7.


其他疾病



贫血、低血糖、流鼻血等。









儿童常见病综合概述




1.


发热



发热其实不是疾病,而是身体针对病菌入侵所做的反


应,这是人 体体温超过正常数值之后主动调节生理的一种机


制,是人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具有保护性质 的反射。



2.


高热惊厥



发病时宝宝会出现全身或者是身体局部的抽搐,同时伴


有几秒的眼球上翻或凝视,此类 疾病通过神经系统和脑电图


的检查是无法查出的。高热惊厥有


2 %-7%


的可能会转变成癫


痫,因此家长需引起重视。



3.


咳嗽



咳嗽是幼儿出现较为常见的病症,是呼吸道内清楚分泌


物和异物的一种条 件反射。



4.


哮喘



属 于慢性气道炎症,致病细胞广泛,患病的幼儿多出现


反复的喘息,胸闷等症状。



5.


鼻炎



鼻炎是因病毒或是病菌等物质刺激而引起的鼻粘膜的


损伤,患病的幼儿多 出现流涕、鼻塞等症状。



6.


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属于慢性特异性炎症,多由病毒和细菌导致。



7.


肺炎



肺 炎一种多发性的炎症,与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等


部位有关,幼儿较容易患上和十分多 见的是细菌性肺炎。




8.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导致,会使幼儿手、足、口等部


位出现皮疹和疱疹的疾病。这种 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多


发于三岁以下的幼儿。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因为如果手足口< /p>


病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幼儿患上脑炎、循环衰竭等危害性


更大的 疾病。



9.


湿疹



由于化学制剂、真菌等物质诱发的皮肤反应。



10.


水痘



水痘是指由病毒导致,会使幼儿出现发热、腹泻、食欲


不振和


“ 水痘疹”


现象的疾病,


此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 p>
多发于春冬季节,多发于六个月至五岁的幼儿,治愈后会有


终身的免疫。< /p>



11.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指由病毒导致,使婴幼儿出现高热、皮疹等


现象的疾病,


这种疾病具有传染性,


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幼儿,


治愈后 会有终身的免疫力。



12.


过敏性皮炎


< br>因过敏原诱发的皮肤的过敏反应,患病的幼儿皮肤多出


现红肿和发痒等。



13.


风疹



属于急性传染病的一种,患病的幼儿多出现低热和遍布


全身的皮疹。< /p>



14.


白癜风



属于后天的色素脱失疾病,潜在发作部位较多,比较多


见的部位 为背、腕、脸等。



15.


红斑狼疮



属于自身免疫的疾病,与人体的多种器官都有所关联。



16.




多 由皮肤癣菌等因素诱发的感染,此类感染不太严重,


患病幼儿多患体癣、股癣、手癣、足 癣等。



17.


小儿腹泻病


< br>小儿腹泻病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喂养不当,气候不适应


和过敏等因素导致宝宝消化 系统出现异常的一种疾病,多发


于两岁以下的宝宝。



18.


小儿便秘


小儿便秘是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过少,喂养不当,环境


不适应和缺乏良好排便习惯等 因素导致,宝宝会出现排便次


数减少、排便困难等症状。



19.


阑尾炎



可以诱发的因素有很多,是一种阑尾的炎性改变。



20.


腹痛



因为腹部受到较为激烈的刺激引发,也存在因其他部位


疾病导致的可能。



21.


胃肠炎


< p>
因为食物中毒诱发,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多发于夏


秋季节。

< p>


















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1.


发热




1


)低热



·



孩子发低热时,父母可采取物理降 温法来,如将幼


儿放置在温水浴中(水温需比人体温度低


2



~3


℃)


,或 者


用冰袋给幼儿进行冷敷,还可用


35%


浓度的酒精给幼儿进行


擦浴。



·



日常生活中,家长可给孩子多喝些 温开水,不要给


孩子穿太多衣服,让孩子躺在床上进行适当的休息,增加水


果的摄入。此外,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温度和湿度也要保


持在恰当的范围, 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


20



~25


℃,室内湿


度保持在


60%-65%


之间。




2


)中度热



·



当孩子发热温度低于



38.5


°


C


时,可同样采取低热

的处理方法。



·



当孩子体温高于



38.5


°


C


时,需根据孩子的年龄采

< br>取相应治疗措施,年龄小于六个月的,治疗当以物理降温为


主,

< br>而年龄大于六个月的,


则可适当使用一些退烧剂来治疗。




3


)高热



当孩子发热为高热甚至是超高热时,在物理降温之外还


要给孩子 服用合适剂量的药物,在其退烧


30


分钟之后需要


再进行体温的测量。具体用药最好先咨询儿科医生。



2.


高热惊厥




1


)要保持孩子安静,不要挪动、摇晃孩子,尽量不


要刺激孩子。




2


)可以把枕头拿走,让孩子平躺,将孩子的头偏向


一侧。




3


)把可能会阻 碍孩子呼吸的分泌物清理干净,使孩


子能顺畅呼吸。




4


)用手指按压孩子的人中穴,如果孩子出现 了窒息


的情况,需要及时给孩子做人工呼吸。




5


)给孩子服用治疗高热抗惊厥的药物,如安定、苯


巴比妥、副醛等,待孩子症状有所缓解之后,需要立即将孩


子送 至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具体用药最好先咨询儿科医生或


遵照说明书。


3.


咳嗽



1


)夜间抬高宝宝头部



如果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一直咳嗽的话,可以适度地将


孩子的头给抬高 ,这样有助于宝宝呼吸道里的分泌物排出,


缓解宝宝咳嗽的状况。




2


)热饮止咳法



温热的饮料有助于使处于孩子呼吸道中的痰液稀释,加


速痰液排出,减轻孩子的咳嗽症状。在给孩子选取饮料时,


需要注意最好选择刺激性较 小的牛奶或者是白开水,容易上


火的橙汁和柑橘汁是不太合适的。




3


)中药外敷法



因为有些孩子在患上咳嗽之后会出现吃不进去药的情


况,针对此种现象,父母们具有采取中药外敷法,给孩子用


一些安全有效地外贴药,同样 也可以起到治疗的效果。



4.


哮喘




1


)首先需要明确导致孩子产生哮喘的过敏原是什么,


之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避免孩子与过敏原的接触。比


如如果孩子是 由于虫螨诱发的哮喘,父母们就要注意室内的


卫生及通风的状况,这样有助于孩子减少与 过敏原的接触。




2


)因为猫狗之类的宠物身上的细菌和其他可能导致


孩子哮喘的物质较多,所以父 母们最好不要在家中饲养此类


宠物。




3


)可以在空闲的时间里让孩子多多的锻炼以增强自


身的抵抗力与免疫力,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孩子哮喘的症


状,比如说用 冷水洗浴后再用干毛巾擦身。




4< /p>


)在饮食上注意营养,保持精神上的愉悦,有助于


哮喘疾病的预防 。



5.


鼻炎



关于此种疾病,现如今还没有找到可以将其彻底治愈的


方法,只 可以采取一定疗法和药物来缓解鼻炎的症状。现在


比较有效地治疗方法是:降低接触过敏 原的频率。



6.


支气管炎




1


)积极控制感染:若支气管炎处于在急性发作的阶


段,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强力毒素、红霉素、青霉素


等药物。如 果此类药物治疗效果较差,可在医生的指导下,


采取较为少见的比如先锋霉素等药物进行 治疗。需要注意的


是,当孩子支气管炎的病症处于急性状态时建议选择抗菌类

< p>
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一旦病情有较大好转时不建议继续使用


上述所说的药物 ,因为有可能会诱发一定的副作用。




2


)戒烟:在烟中含有大量会引起患者不适的物质比


如尼古丁 等,患有支气管炎的病人需要做到戒烟,此外还要


尽量避免处于吸烟的环境之中。




3


)促使排痰: 当患者的支气管炎处于急性状态时,


需要一边使用抗菌类药物进行压制性的治疗,一边配 合使用


祛痰类药物。在选取药物时要注意不要给年龄较小的孩子使


用药效比较猛的药物,因为其体质较虚有可能会引起病症的


加剧。如果孩子支气管炎的 症状较为严重,父母们可以在药


物治疗的同时给他们多多按摩。




4


)尽量保持居家环境的干净,及时 通风换气。




5

)可以让孩子多多锻炼来增强体质,对于预防支气


管和加速恢复进度有一定的帮助。



7.


肺炎




1


)多多喝水,饮食要营养均衡,如 果孩子的病情比


较严重的话,要吃些流食。


< br>(


2


)及时添加衣物,注意保暖,最好能够多多在床上< /p>


休息。



8.


手足口病



平时需要让孩子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多喝些水,多多休


息。当手足口病流行时,需要将 患上此病的孩子隔离两个星


期,对于经常接触病人的人,需要将其隔离并进行七天至十< /p>


天的观察。



9.


湿疹




1


)注意自身的卫生问题,洗浴要及时且温度适宜,

< p>
温度最好在三十至四十之间比较适宜。




2


)注意衣物和寝具的干净,要经常地进行清洗和晾

< br>晒。




3

)经常通风换气,有助于预防患上湿疹也有助于疾


病的恢复。




4


)注意饮食的营养均衡,还需 多多运动以增强自身


的抵抗力。



10.


水痘



需要给患病的孩子注射疫苗,止痒对症等。让孩子在床


上多躺着休息,多喝些水,吃些清 淡的食物。平时勤洗手、


勤剪指甲。



11.


幼儿急疹


需将患病的孩子隔离,隔离到出疹后的五天。在幼儿较


为集中的地方,如果发现了可 能患上了病症的孩子,一定要


将其隔离观察,隔离七天至十天。



12.


过敏性皮炎


< br>(


1


)减少孩子做出有可能引发其过敏性皮炎的行为,< /p>


比如说反复地挠皮肤,用很烫的水洗浴,感觉到有精神负担


等。< /p>




2


)父母们 找出导致孩子出现过敏的过敏原之后,最


好避免孩子去接触它。




3


)在使用护肤产品时最好选择刺激 较小的产品,内


衣最好选择全棉的。



13.


风疹




1


)首先需要将患病的孩子进行隔离,特殊人群比如


孕妇、体弱的老人尽量避免接触患者以免受到感染。


< br>(


2


)之后按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

< p>



14.


白癜风



需要坚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在痊愈之后仍需一


定的时间来进行巩固,在用药时 需要注意不要用过于刺激的


药物,衣服需要较为宽松,并且保持心情的愉悦。

< p>


15.


红斑狼疮




1


)避免强光的直射和长时间照射。




2


)尽量保证 皮肤不受破损,有助于防止病情的恶化


和好转。




3


)注意皮肤保暖,平时多多进行体育锻炼来增强 体


质。



16.





1


)若孩子已经患上此种疾病,需要及时住院根据医

< p>
生的医嘱及时治疗。




2


)孩子洗干净的衣物需要再消毒过后再穿,此外,


从孩子身上 脱落的毛发和鳞屑需要清理干净。




3


)孩子经医院治愈后需要经一系列的检查,检测正


常后才能算 得上是真正的治愈。




17.


小儿腹泻病


< br>(


1


)加强护理



平时给孩子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儿还处于母


乳喂养阶段,


妈妈可以适当减少哺乳次数,


在宝宝患病期间,


喂养的奶粉可以用不含糖的,当病情缓和之后,可以慢慢地


恢复到之前的饮食状态。




2


)控制感染



·



肠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肠黏膜保护剂的作用是吸附肠道病原体和毒素,促进受


损的黏膜上皮细 胞的修复与再生,加强屏障的功能,使患儿


止泻。而微生态药物的作用是促进恢复肠道正 常菌群的生态


平衡,阻止病原菌的繁殖与入侵。




·



液体疗法




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具体用量可咨


询儿科医生。



18.


小儿便秘



1


)矫正饮食



可在孩子的饮食中添加一些像是西红柿汁、桔子汁、菜


汁这类的蔬菜瓜果汁;同 时需要减少孩子日常的牛奶量,多


吃一些像是韭菜、芹菜这类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


)适时训练定 时排便的习惯



在宝宝三个月时,家长们可以开始训练把便,而 在宝宝


一周岁后,可以让宝宝在每日的早晨还有饭后让宝宝坐在便


盆,不管宝宝是不是有便意也要在便盆上坐十分钟。家长们


需要记住,只要宝宝形成了 定时排便的时间,就不要随便改


动。此外,平时家长可以带着宝宝多多进行户外活动



锻炼


他们的腹肌力量,促进肠道蠕动。



19.


阑尾炎



注意饮食规律和饭后运动的平缓适度,尽量避免在饭后


立刻进行剧烈的运动,在平时的 饮食中,最好不要吃的过于


油腻,保持大便通畅。



20.


腹痛



最好吃一些有助于行气活血的食物,比如说豆制品、蛋


类,香菇等等,苹果、山楂之类的 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尽


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和饮用比较烈性的酒。



21.


胃肠炎


< br>(


1


)保证每天饮食时间和饮食的量平衡,切不可暴饮< /p>


暴食。




2< /p>


)在平时的饮食中需要注意细嚼慢咽,注意卫生。




3


)尽量保持身心愉悦,避免精神刺激与压力。< /p>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