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案
-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教案
第五单元
奥运奖牌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统计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统计表、平均数、条形统计图及折线统
计图知识后安排的,
是小学阶段统计知识的最后一部分。
本单元主要内容:
认识
扇形统计图,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
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重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分析
素材的选取具有现实性。
经历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统计过程,体现学习新知识的必要
注重统计知识的综合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
68-70
页。
教材简析:
p>
《认识扇形统计图》
是在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
< br>折线统计图、
统计表及平均数
后安排的,是小学阶段统计
知识的完成阶段,是下一学段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
教学目标:
1
、认识扇形统计图,知道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意义,了解扇形统计图的作用。
2
、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发展
统计观念。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
们,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奋力拼搏、勇创
佳绩,
共获得
51
枚金牌、
21
枚银牌、
28
枚铜牌
,
以获奖牌总数第一名的傲人成绩在世
界运动史上又添上了光辉
的一笔。其中,你对哪枚金牌的获得记忆最为深刻?
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对观看奥运比赛的感受。
谈话:是啊,每一枚金牌都是运动员们的汗水和血水凝聚而成的,都来之不易。
(出示信息窗
1
的教学挂图)这就是第
29
界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团金牌榜。仔
细观察这些数据,你能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可以是计算方面
的,也可以是和统计相关的。
谈话:
老师也给你们提个问题:
各种项目获金牌的情况怎样?你能用学过的统计
知识来描述一下吗?
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条形统计图来
解答这个问题,教师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和学生交流奥运会的话题自然地衔接到统计的学习中,
既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描述数据。
1
.谈话:在绘制统计图之前,我们先应将数据分类整理一下。
学生小组合作,
将信息表中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并完
成教师提供的统计表。
(教
师在此说明:水上项目包括:跳水、
游泳、划艇等;重技类项目包括:柔道、跆
拳道、摔跤、拳击等。
)
项目
射击
水上
举重
球类
竞技体操
重竞类
其他
数量(枚)
2
.
p>
学生回顾学过的统计知识,
将统计表中的数据用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出
来。
(大
部分学生可能会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来。
)
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学生绘制的条形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用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不同项目获金牌的数量。
<
/p>
3.
谈话:
怎样用统计图表示各项获金牌
的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几?我们还可以用
扇形统计图来表示。
(
出示教材
68
页的扇形统计图)
p>
教师结合教材简要介绍扇形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
,
用圆内大
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
(二)分析数据。
谈话:扇形统计图中的这些数据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交流,
互动讨论。
明确图中数据是指各部分
所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例如:
射击
9.
8%
表示射击项目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
9.8%
。
谈话:仔细观察,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了解各项目所占金牌总数的比重。
(三)对比发现。
谈话:比较两种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表示出每个项目各得了多少枚金牌;
扇形统计
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各个项目所得金牌数与金牌总数的关系。
谈话:是啊,两种统计图各有特点: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
少;扇形
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在我们解
决实际问题时,
可以根据
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设计意图】
学生已经学过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等知识,
能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
的
分析、
判断。
因此进行这部分教学时,
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基
础,运用迁移规律,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并进行
合理引导,学习新知识。
三、实际应用,深化理解
(一)课后
自主练习第
1
题。
这是一道阅读扇形统计图的题目。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先自己
阅读统计图,然
后和同伴说一说发现了哪些信息。交流时,重点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
意义,
如少数民族人口
8.4%
,能说
出是指少数民族人口数占全国总人数的
8.4%
。通过
该题,学生能对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有简单了解。
(二)课后自主练习第
2
题。
<
/p>
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
可以先让学会
说说统计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然后独立解决问
题。
四、课堂反馈,交流总结
p>
谈话: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经历一系列的统计活动,你有什么收
获?
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数学内容,进行交流反馈,
并和同伴说说学习心得体会。
【设计意图】
< br>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掌握了新知识后,通过生活化
的练习,既激发
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又能进一步巩固扇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
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回想一下,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
点?
学生回顾交流:
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
/p>
用圆内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
部分所占总数的百分比。用扇形统计
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
p>
通过谈话,回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为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实践应用,练习巩固
(一)自主
练习第
3
题。
这是一道巩固扇形统计图的意义并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p>
练习时,
先让学生说一说从这个统计图中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重点
谈一谈扇形
统计图中各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然后独立解决问题,
同时回顾
“求一个数的百分
之几”的方
法。
(二)自主练习第
4
题。
这是一道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练习时,
先让学生说说各部分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再让学生对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进行比较,
明确百分比大的其含量就
高。
(三)自主练习第
5
题。
这是一道根据统计图进行决
策的题目。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认真阅读统计图,
弄清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解决第
1
题时,可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喜欢乒乓
球运动的人数,
需要先求出被调查的总人数,
被调查的总人
数可以根据喜欢排球
的人求出。解决第
2
题时,可以让学生独立分析进行决策并说明理由。
(四)出
示课本第
73
页地球陆地面积分布图。
教师提出问题:
1.
哪个洲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最小?
2.
地球陆地总面积大约是
1.5
亿平方千米,
亚洲陆地总面积大约是多少亿平方千
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3.
你还能知道哪些信息?和同学交流一下。
教师先引导学生读懂扇形统计图中的数据信息,
即各部分所表示的含义;
然后鼓
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有关地理知识。
【设计意图】
在这个环节,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
四个练习题,在教学时,充分
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进行学习,倡导学生运用所学统计知识
解决遇到的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课堂反馈,布置作业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本节课的学习感受,梳理知识,构建体系。
教师布置作业:小组合作,选一个感兴趣的课题,展开调查,搜集、整理数据,
选用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
/p>
反馈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回顾本课学生在探索、
合作中的表现;
p>
小组
合作完成的课后调查,
一方面可以培养
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方
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
意识。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
教科书·数学》
(青岛版)六年级下册第
72-78
页。
教材简析:
p>
该信息窗呈现了四个统计表,分别是第
27
届、第
28
届、第
29
届、第
30
届部分
国家奥运会
奖牌榜
.
引导学生通过解决“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对奖牌榜
中的
有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吗”
这一问题,
< br>综合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
回顾条形
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根据不同问题选择适当
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合理的决策。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了解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
不同特点和作用,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
2
、通过分析和解释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
3
、通过对现实
生活中熟悉的数据,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
解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
应用;
培养学生的观察、
分析、
归纳推
理及与他人合作
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
们,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在奥林匹克史上又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还记
得我们中国体育健儿在这次奥运会上夺得多少枚奖牌吗?
学生回答:共获得
51
枚金牌、
21
枚银牌、
28
枚
铜牌
谈话:是的,中国健儿顽强拼搏,以夺取金牌
51
枚、奖牌总数
100
枚的骄人成
绩,
登上了奖牌榜首位,
使
中国的体育事业实现了重大历史性突破,
作为一名中
国人,你们
感到怎样?学生回答:骄傲和自豪。
谈话:
< br>大家想知道前几届奥运会前四名国家的奖牌情况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
研究一下
藏在这些数据当中的数学问题吧。
【设计意图】
信息窗选择奥运题材,以
30
届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
团取得的佳绩
为契机引入,
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培养了爱国情操,
一方面为下面的学习
提供信息
。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提出问题
学生观察信息图:
谈话: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回答:有计算方面的,有统计方面的)
你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
对奖牌榜的有关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吗?比如说,<
/p>
可
以由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表来描述我国在四届奥运会中获得奖牌
的数量情况,
你
认为怎样选择合适呢?
(学生独立思考分析)
(二)分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