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常被诗词引用的15个典故

萌到你眼炸
883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6:5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即构)



论语中常被诗词引用的


15

< br>个典故



【箪瓢陋巷】



释义



《论语·雍也》载:颜渊一箪食 ,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孔子称赞他说:


“贤哉回


也!


”后以“箪瓢陋巷”为生活清贫的典故。


《世说新语·文学》< /p>


“桓公、王长史、王蓝田、


谢镇西并在”刘孝标注引《王述别传》



“述蚤孤,事亲孝谨,箪瓢陋巷,宴安永日。


”清孙


枝蔚《甲申春日纪事》诗之二:


“可怜金尽生同 尽,才羡箪瓢陋巷儒。





诗句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唐·孟浩然西山寻辛谔



春草秋风老此身,一瓢长醉任家贫。唐·刘商醉后



颜氏岂嫌瓢里饮,孟光非取镜中妍。唐·徐夤人事


< p>
朱户昨经新棨戟,风帆常觉恋箪瓢。唐·卢肇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



辛勤到老慕箪瓢,于我悠悠竟何有。唐·温庭筠醉歌



陶庐闲自爱,颜巷陋谁知。唐·白居易自题小草亭



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唐·白居易夏日闲放



怅望添燕琯,蹉跎厌鲁瓢。唐·罗隐大梁见乔诩



人地应无比,箪瓢奈屡空。唐·罗隐投宣武郑尚书二十韵



吾徒自多感,颜子只箪瓢。唐·罗隐秋寄张坤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唐·罗隐秦中富人



颜巷雪深人已去,


庾楼花盛客初归。


唐·


许浑李秀才近自涂口迁居新安适枉缄书见宽悲戚因


以此答


颜子巷深青草遍,庾君楼迥碧山多。唐·许浑闻州中有宴寄崔大夫兼简邢群评事< /p>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唐·许浑题官舍





【接舆】


【楚狂】


【凤歌】




释义



《论语·微子》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p>


”邢炳疏:


“接舆,楚人,姓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

< p>
时,


政令无常,


乃被发佯狂不仕,


时人谓之


‘楚狂’


也。


”后遂 以


“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以“接舆”



“楚狂”代指隐士,以“凤歌”指狂人之歌。




诗句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唐·李隆基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



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唐·李颀杂兴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云公



楚国有狂夫,茫然无心想。散发不冠带,行歌南陌上。孔丘与之言,仁义莫能奖。唐·王维


偶然作六首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唐·孟郊子庆诗



归来满把如渑酒,何用伤时叹凤兮。唐·韦庄鄠杜旧居二首





世随渔父醉,身效接舆狂。唐·韦庄和郑拾遗秋日感事一百韵



泣麟犹委吏,歌凤更佯狂。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念与楚狂子,悠悠白云期。唐·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之三



花前醉倒歌者谁,楚狂小子韩退之。唐·韩愈芍药歌





【逝者如斯】


【逝川】




释义



语出 《论语·子罕》



“子在川上曰:


‘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后用以谓光阴如流水一去

< p>
不返。晋陆机《顺东西门行》



“感朝露,悲人生 ,逝者如斯安得停!


”宋苏轼《前赤壁赋》


< br>“客亦知夫水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诗句



逝川嗟尔命,丘井叹吾身。唐·王维过沈居士山居哭之



举国繁华委逝川,羽毛飘荡一年年。唐·吴融子规



仲尼在川上,子牟存阙下。唐·张九龄忝官二十年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唐·李白古风


溧水通吴关,逝川去未央。故人万化尽,闭骨茅山冈。唐·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



已觉逝川伤别念,复看津树隐离舟。唐·王勃秋江送别二首



西沉浮世日,东注逝川波。唐·于武陵感情



盛德方清贵,旋闻逐逝波。唐·贯休追忆冯少常



举世只知嗟逝水,无人微解悟空花。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自古浮华能几几,逝波终日去滔滔。唐·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讵期危露尽,相续逝川流。唐·苏颋夜闻故梓州韦使君明当引绋感而成章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唐·皎然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p>



昨得耶溪信,翻为逝水悲。唐·皎然哭觉上人





【沮溺】




释义



《论 语·


微子》



“长沮、


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


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


「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


「为孔丘。


」曰:


「是鲁孔丘与?」曰:

< p>
「是也。


」曰:


「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


曰:


「子为谁?」曰:

< br>「为仲由。


」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


「然。


」曰:


「滔滔者天下

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耰而不辍。< /p>


子路行以


告。夫子怃然曰:


「鸟兽不可与 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 /p>


钱穆新解:


“﹝长沮、桀溺﹞两隐者,姓名不传。沮,沮洳。溺, 淖溺。以其在水边,故取


以名之。


”后诗文中常以“沮溺”借指


避世隐士


。汉王粲《从军诗》之一:


“ 不能效沮溺,相


随把锄犁。





诗句



终与同出处,岂将沮溺群。唐·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



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愚者世所遗,沮溺共耕犁。唐·韦应物答库部韩郎中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唐·韦应物秋郊作



沮溺时返顾,牛羊自相引。唐·钱起自终南山晚归



借问问津者,宁知沮溺贤。唐·王维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上平田



不能师孔墨,何事问长沮。唐·王维赠东岳焦炼师


< p>
滔滔可问津,耕者非长沮。唐·李绅忆登栖(一作西)霞寺峰(效梁简文。一本下有怀望二


字)



若问幽人意,思齐沮溺贤。唐·耿湋东郊别业



岂念嘉遁时,依依偶沮溺。唐·陶翰晚出伊阙寄河南裴中丞



无因共沮溺,相与事岩耕。唐·李德裕忆平泉杂咏忆春耕



有待时未知,非关慕沮溺。唐·张碧山居雨霁即事





【牛刀割鸡】

【弦歌宰】


【武城弦】


【武城鸡】




释义



《论 语·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


‘割鸡焉用牛刀。



”朱熹集注:


“时子游为武城宰,以礼乐为教,故邑人皆弦歌也。


‘割鸡焉用牛刀’因 言其治小邑,何必


用此大道也。



后以 “牛刀割鸡”喻大材小用,


“武城鸡”喻微小之物,以“弦歌宰”称以

< br>礼乐施教化的县令,以“武城弦”



“弦歌”借指礼乐教 化。




诗句



君有百鍊刃,堪断七重犀。谁开太阿匣,持割武城鸡。唐·张九龄赠澧阳韦明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唐·高适过卢明府有赠



才年三十佩铜印,知尔弦歌汉水清。唐·李颀送崔婴赴汉阳


< /p>


侧听弦歌宰,文书游夏徒。唐·孟浩然同卢明府早秋宴张郎中海亭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唐·孟浩然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沿洄洲渚趣,演漾弦歌音。唐·孟浩然与白明府游江



范宰不买名,弦歌对前楹。唐·李白赠范金卿二首



寻仙在仙骨,不用废牛刀。唐·许浑广陵送剡县薛明府赴任



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唐·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



遥闻彭泽宰,高弄武城弦。唐·卢照邻于时春也恍然有江湖之思寄赠柳九陇


多谢弦歌宰,稀闻桴鼓声。唐·张说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弦歌试宰日,城阙赏心违。唐·宋之问送武进郑明府



将雏有旧曲,还入武城弦。唐·严维咏孩子





【趋庭】


【过庭】


【鲤庭】




释义



《论语·


季氏》



“﹝孔子﹞尝独立,


鲤趋而 过庭。


曰:


‘学诗乎?’


对曰:


‘未也。



‘不学诗,


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


‘ 学礼乎?’对曰:


‘未也。



‘不


学礼,无以立。


’鲤退而学礼。



鲤,孔子之子伯鱼。后因以“趋庭”



“过庭” 或“鲤庭”


谓子承父教


。唐王勃《滕王阁序》

< br>:


“他日趋庭,叨陪鲤对;今晨捧袂,喜托龙门。


”宋王 禹




称《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 外郎制》



“惟尔严父,为予大臣。嘉其调鼎之功,命及趋庭< /p>


之子,俾升华省,仍列清曹。





诗句



鲤庭传事业,鸡树遂翱翔。唐·刘禹锡酬郑州权舍人见寄十二韵



凤兮且莫叹,鲤也会闻诗。唐·孟郊子庆诗


< br>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唐·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



日陪鲤也趋文苑,谁道门生隔绛纱。唐·钱起登刘宾客高斋



节下趋庭处,秋来怀橘情。唐·钱起送田仓曹归觐



借问还珠盈合浦,何如鲤也入庭闱。唐·钱起送韦信爱子归觐



谁比趋庭恋,骊珠耀綵衣。唐·姚鹄送李潜归绵州觐省



莫滞趋庭恋,荣亲祗待君。唐·姚鹄送程秀才下第归蜀



悬榻迎宾下,趋庭学礼闻。唐·张垍奉和岳州山城



他日趋庭应问礼,须言陋巷有颜回。唐·朱湾逼寒节寄崔七


< /p>


文章旧价留鸾掖,桃李新阴在鲤庭。唐·杨汝士宴杨仆射新昌里第



过庭若有问,一为说漳滨。唐·权德舆送崔端公郎君入京觐省



为有趋庭恋,应忘道路赊。唐·赵嘏送友人郑州归觐





【冶长猜】


【公冶罪】




释义



《论 语·公冶长》



“子谓公冶长,


‘可妻 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义疏》曰:公冶长从卫还鲁,行至二界上,闻鸟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须臾见一老妪 当


道而哭,


冶长问之,


妪曰:


「儿前日出行,


于今不反,


当是已死,亡不知所 在。



冶长曰:


「向

< br>闻鸟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妪儿也。


」妪往看,即得其儿也,已死。妪即告村司, 村司问妪


从何得知之,


妪曰:


「见冶长 道如此。



村官曰:


「冶长不杀人,< /p>


何缘知之?」


囚录冶长付狱。


主问:


「冶长何以杀人?」冶长曰:


「解鸟语,不杀人。

< br>」主曰:


「当试之,若必解鸟语,便相


放也。若不解,当 令偿死。


」驻冶长在狱六十日。卒日有雀子缘狱栅上,相呼啧啧雀雀,冶


长含笑。


吏启主:


「冶长笑雀语,

是似解鸟语。



主教问冶长,


雀何 所道而笑之?冶长曰:


「雀


鸣啧啧雀雀,白莲水边有车翻覆黍粟 ,牡牛折角,收敛不尽,相呼往啄。


」狱主未信,遣人


往看,果 如其言。后又解猪及燕语,屡验,于是得放。



后因以


“公冶罪”


为无辜而见罪的典实。


宋苏舜钦


《寒夜十六韵笑子履见寄》



“念昔罹忧患 ,


唯君共苦辛。漂流数千里,会合十馀旬。各闵伤弓翼,聊同煦沫鳞。谁知公冶罪,众笑 伯龙


贪。





诗句



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唐·骆宾王畴昔篇



公冶本非罪,潘郎一为民。唐·刘禹锡送华阴尉张苕赴邕府使幕



冶长空得罪,夷甫岂言钱。唐·刘长卿罪所留系寄张十四



白日浮云闭不开,黄沙谁问冶长猜。唐·刘长卿罪所留系每夜闻长洲军笛声

< br>


昔日公冶长,非罪遇缧绁。圣人降其子,古来叹独绝。唐·沈佺期枉系二首



冶长信非罪,侯生或遭骂。唐·韩愈县斋有怀



冶长倦缧绁,韩安叹死灰。唐·毛明素与琳法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