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练习+答案
-
《知其不可而为之》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 br>下列加点字意义解释都是正确的一项是(
)
A.
往者
不可谏
(进谏),来者犹可追。
使子路问津
(渡口)焉
.
.
C.
果
(坚决)哉!末之难矣。
鄙
(偏狭)哉,硁硁乎!
.
.
D.
止
(制止,阻止)子路宿
之
(到,往)三子告,不可。
.
.
2.
下列加点字
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p>
A.
杀鸡为黍而食
之
B.
见
其二子焉
.
.
C.
欲洁
其身,而乱大伦
D.
陈恒弑其君,请讨
之。
.
.
3.
下列加点字的
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已而!已而!今之
从政者殆而!
.
A.
之
三子
告,不可。
B.
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者与?
p>
.
.
C.
道之
p>
不行,已知之矣。
D.
是鲁孔丘之
徒与?
.
.
4.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
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长沮、桀溺耦而
耕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
p>
.
.
趋而
避之
且而
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
.
A.
<
/p>
同,
不
同
B.
同,
同
C.
同,
不同
D.
不同,
不同
5.
下列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B.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
C.
莫之难矣。
D.
无乃尔是过与。
6.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以吾
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我忝居大夫之列,不敢不报告。】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
哪比得上
跟随避
开人世的隐士呢?】
C.
道之不行,
已知之矣。【至于自己的主张行不通,早就知道了。】
D.<
/p>
果哉!末之难矣。【好果断啊!没有办法诘难他了。】
7.
选出下列各句翻译正确的一项(
)
A.
欲洁
其身,
而乱大伦。
【想要保持自己的纯洁,
却搅乱了君臣之义这一重要的伦理关系。
】
B.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就不和他们一起改变自
己的志向了。】
C.
往者不可谏,来
者犹可追。【以往的已不可制止,未来的还来得及追溯。】
D
.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洁身自好算了。】
< br>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凤兮!凤兮!何徳之衰?
,
。
2.
四体不勤,
。
3.
欲洁其身,
。君子之仕也,
。
4.
长幼之节,
;君臣之义,
?
三、简答题
B.
植
(立)其杖而芸
趋
(趋向,靠近)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
.
1.
阅读
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两题。
<
/p>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
p>
三子。”
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
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
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论语·宪问》)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论语·宪问》)
(
1
)解释曾子这句话的意思,并指出和第一则文字
中孔子行为的共通点。
(
2
)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
思想与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否矛盾?
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
)、(
2
)两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略)(《论语·微
子》)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
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
硁乎!
莫己知也,
斯己而已矣。
深则厉,
浅
则揭。
”
子曰:
“果哉!
末之难矣。
”
(
《论语·<
/p>
宪
问》)
丈人与荷蒉者的言论表达了他们对孔子的看法。
(
1
)丈人与荷蒉者批评孔子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p>
(
2
p>
)丈人与荷蒉者在批评孔子时,他们对孔子的态度有何不同?
3.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子路问曰:“子见夫子
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
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