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四)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
个人收集整理
-ZQ
(一)句首句中语气词
语气词不一定在句尾;
有些虚词,
它们地位置在句首或句中,
同样地能起
表示语气地作
用
.
关于句尾语气词,我
们在前面几节通论讲判断句、叙述句和疑问句地时候,已经大略地
谈过了
.
现在再谈句首句中语气词
.
在这里我们着重讨论
“
夫
”“
其
”“
唯
”
三个字
.
()夫
“
夫
p>
”(ú)
字用於句首,表示要发议论
.
p>
它是从指示代词
“
夫
”
字发展来地,已经变成了纯粹
地语气词,不能再解作
“
这个
”
或
“
那个
”.
现代汉语里
没有适当地虚词可以和它对译
.
下面是用
句首语气词
“
夫
”
< br>字地例子:
夫得言不可以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
< br>.
(吕氏春秋
·
察传)
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商
之所长也
.
(庄子
·
列御寇)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脩文德以来之
.
既来之,则安之
.
(论语
·
季氏)
“
且夫<
/p>
”“
故夫
”“
今
夫
”
略等于说
“
且
”“
故
”“
今
”
,但是增加了
“
夫
”
字,也是表示要发议论
.
例
如: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
.
(庄子
·
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
亦若此矣
.
(庄子
·
< br>逍遥游)
今夫颛臾,固而近於费
.
(论语
·
季氏)
“
p>
若夫
”
则等於
“<
/p>
至於
”
:
此虽免
於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
待哉?(
庄子
·
逍遥游)
()其
语气词
“
其
”
字用於句首或句中,
表示委婉地语气
.
在陈述句或疑问句里,
它表示
“
大概
”“
恐
怕
”
等意思;在祈使句里,它就简单地表示委
婉地语气,略等于现代汉语句末语气词
“
吧
”
字
或
“
啊
”
字所表示地委婉语气
.
例如:
吾其被发左衽矣!
(论语
·
宪问)
(我们恐怕已经变为夷狄了吧!
)
1 / 6
个人收集整理
-ZQ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孟
子
·
梁惠王上)
(那么齐国大概差不多了吧!
)
吾其还
也
.
(左传僖公三十年)
(我还
是回去吧
.
)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
(大概是说这个吧?)
其我之谓矣!
(左传宣公二年)
(大概就是说我了吧!
)
(以上
是陈述句和疑问句
.
)
君其问
诸水滨
.
(左传僖公四年)
(您还
是向水滨追问吧
.
)
吾子其
无废先君之功!
(左传隐公三年)
(您可别废弃了先君地事业啊!
)
(以上
是祈使句
.
)
“
p>
其
”
字又可加重反问地语气
.
例如: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
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其谁不知?(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何以行之哉!
< br>(论语
·
为政)
其何伤
於日月乎?(论语
·
子张)这种加重反问语气地
“
其
”
字,往往用在疑问代词
地前
面
.
()惟(唯、维)
“
惟
p>
”
字用在句子地开头,是古人所谓地发语词
.
在记叙文中,
“
惟
< br>”
往往用在全文地开始,
2 / 6
个人收集整理
-ZQ
引出年月日
p>
.
例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
(尚书
·
泰誓上)
p>
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
.
(尚书
·
洪范)
(祀:年)
“
p>
唯
”
字用作句首语气词时,有时是表示希望
.
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
(左传僖公三十年)
(希望您考虑考虑这个
.
)
唯荆卿留意焉
.
(战国策
·
燕策)
< br>(希望您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
)
“
p>
唯
”
字用於句首又可以帮助判断语气
.
例如《左传僖公四年》
:
< br>“
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
“
p>
惟
”“
维
”
用於句中,也是帮助判断语气
.
例如:
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
(左传僖公五年)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
(诗经
·
鄘风
·
柏舟)
厥土惟白壤
.
(尚书
·
禹贡)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
(伪古文尚书
·
五子之歌)
除了上
述地
“
夫
”“
其
”“
惟(唯、维)
”
等外,还有许多句首句中语气词
.
例如
“
尔有母遗,
繄我独无
”
p>
(左传隐公元年)
,
“
民不易物,惟德繄物
”
(左传僖公五年)
< br>,这个
“
繄
”
< br>字也是句
首句中语气词
.
这些都
不一一列举了
.
(二)
词头,词尾
词头、词尾不是一个词,它们只是
词地构成部分,其本身没有词汇意义,只表示词性
.
有些词头也
不专门表示一种词性
.
在那种情况下,就真正是有音无义了
p>
.
(甲)关于词头,我们只讲
“
有
”“
其
”“
言
”“
于
”“
薄
”
五字
.
()有
“
p>
有
”
字作为词头,用于专名地前面
.
常见地有上古时代地朝代名、国名、
部族名等
.
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
有殷
.
(尚书
·
召诰)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