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寓言故事《负荆请罪》

余年寄山水
994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8: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西海)



中国寓言故事《负荆请罪》




导读: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几次出使秦国,又随同赵王会见秦王,


每次都凭着自己的大智大勇,


挫败骄横的秦王,


因此赵王很是器 重蔺


相如,一下子将他提拔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战功卓著的将军廉颇见蔺相如官位 比自己还高,


很不服气,


他到


处扬言说 :


“我为赵国出生入死,


有攻城夺地的大功。

< br>而这个蔺相如,


出身低微,只是凭着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就能位在我之上,这实在 是


让我难堪


!


以后我再见到蔺相如,一 定要当着众人的面羞辱他。”




< /p>


蔺相如听说后,就总是处处躲开廉颇。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在大


街 上走,


忽然看见廉颇的马车正迎面驰来,


便赶紧命人将自己的车 拐


进一条小巷,待廉颇的车马走过,才从小巷出来继续前行。





蔺相如的随从们见主人对廉颇一让 再让,


好像十分惧怕廉颇似的,


他们都觉得很丢面子,便议论纷 纷,还商量着要离开蔺相如而去。





蔺相如知道后,把他们找来,问他们道:


“你们看,是秦王厉害


还是廉颇厉害


?





随从们齐声说:“廉颇哪能 跟秦王相比


!






蔺相如说:


“这就是了。人们都知道秦王厉害,可是我连威震天


下的秦王都不怕,


怎么会怕廉将军呢


?


我之所以不跟廉将军发生冲突,< /p>


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啊


!


你们想,秦国之所 以不敢侵犯赵国,不就是因


为赵国有我和廉将军两个人吗


?


如果我们两个人互相争斗,那就好比



















































































两虎相 斗,结果必有一伤,赵国的力量被削弱,赵国就危险了。所以


我不计较廉将军,是为了赵 国啊


!






后来这些话传到廉颇那里,


廉颇大受 感动。


他想到自己对蔺相如


不恭的言语和行为,深感自己错了, 真是又羞又愧。好一个襟怀坦白


的廉颇老将军,脱光了上身,背着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 上请罪。蔺


相如赶紧挽起老将军。从此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将相团结,一


心为国,建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当时一些诸侯国听说了以后,都不


敢侵 犯赵国。





蔺相如不计个人恩怨,


以国家利益为重的高风亮节和廉颇知错即


改的坦诚襟怀,都在启发人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顾全大局,把国家民


族利益放在第一位 。





楚王的宽容





一次,


楚庄王因为打了大胜仗,


十分高兴,


便在宫中设盛大晚宴,


招待群臣 ,宫中一片热火朝天。楚王也兴致高昂,叫出自己最宠爱的


妃子许姬,轮流着替群臣斟酒 助兴。





忽然一阵大风吹进宫中,蜡烛被风吹灭,宫中立刻漆黑一片。黑


暗中,

< br>有人扯住许姬的衣袖想要亲近她。


许姬便顺手拔下那人的帽缨

并赶快挣脱离开,然后许姬来到庄王身边告诉庄王说:


“有人想趁黑


暗调戏我,我已拔下了他的帽缨,请大王快吩咐点灯,看谁没有帽缨


就把他抓起 来处置。”




庄王说:“且慢


!


今天我请大家来喝酒,酒后失礼是常有的 事,



















































































不宜怪罪。再说,


众位将士为国效力 ,我怎么能为了显示你的贞洁而


辱没我的将士呢


?


”说完,庄王不动声色地对众人喊道:“各位,今


天寡人请大家喝酒,大家一 定要尽兴,请大家都把帽缨拔掉,不拔掉


帽缨不足以尽欢


!






于是群臣都拔掉自己的帽缨,


庄王再命人重又点亮蜡烛,


宫中一


片欢笑,众人尽欢而散。





3


年后, 晋国侵犯楚国,楚庄王亲自带兵迎战。交战中,庄王发


现自己军中有一员将官,总是奋不 顾身,冲杀在前,所向无敌。众将


士也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奋勇杀敌,斗志高昂。这次 交战,晋军大


败,楚军大胜回朝。





战后,楚庄王把那位将官找来,问他:


“寡人见你此次战斗奋勇


异常,


寡人平日好像并未对你有过什 么特殊好处,


你是为什么如此冒


死奋战呢


?






那将官跪在庄王阶前,低着头回答说:“


3

年前,臣在大王宫中


酒后失礼,本该处死,可是大王不仅没有追究、问罪,反而还设 法保


全我的面子,臣深深感动,对大王的恩德牢记在心。从那时起,我就


时刻准备用自己的生命来报答大王的恩德。


这次上战场,


正是我立功


报恩的机会,所以我才不惜生命,奋勇杀敌,就是战死疆场也在所不


辞。大王,臣就是


3


年前那个被王妃拔掉帽缨 的罪人啊


!






一番话使楚庄王和在场将士大受感 动。


楚庄王走下台阶将那位将


官扶起,那位将官已是泣不成声。






















































































如果我们都能正确分析问题,


从大处着眼,


不以眼前小事来干扰


我们的心智,有时,坏事能变成好事。





老鼠装死





苏轼在一次夜读中忽然听到一阵老 鼠啃东西的声音。


他估计这声


音是从床下传出来的,

< p>
于是用手在床上使劲地拍打了几下,


想借此把


老鼠 吓跑。然而这种办法收效并不大,仅仅安静了一会,老鼠又不停


地啃起东西来了。





夜里老鼠啃东 西的声音既令人心烦,又让人恼怒,因此,苏轼吩


咐书童去捉老鼠。




书童端着烛台往床下一照,


发现咕唧咕唧的声音是从一个被绳子


系住了口的严实袋子里发出 的,于是高兴地说道:


“哈哈,老鼠被关


在袋子里面了,它还能 往哪儿跑呢


?


”书童小心翼翼地解开系紧袋口

< br>的绳子,


只让袋口露出一条狭窄的缝隙,


试图等老鼠刚一 露头就捉住


它。可是书童等呀等呀,不仅没有等到老鼠出来,而且连一点响声也


听不到了。因此,他感到非常奇怪。为了弄个水落石出,书童打开袋


口,


端起蜡烛把袋子里面照了个通亮。


他发现袋中一动不动地躺着一


只死老鼠。书童惊讶地说道:“这真是怪事


!

< br>刚才这袋子里分明有一


只啃东西的活老鼠,它怎么会突然间死去呢


?


如果这只老鼠刚才就是


一只死老鼠,那么啃东西的声 音难道是鬼发出来的吗


?






好奇心驱使书童进一步往下追究。


他两手抓着袋底把袋子往上一


提,然后用力抖了几下,想把袋子 抖落一空,看个结果。可是袋子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