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巡山小妖精
707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9:21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青岛天价虾)


《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


77

< p>


78


页。



教材分析


:


《比例尺的应用》是本单元《初步认 识比例尺》之后的一个课时,


是非常重要又比较难的内容。在学生初步了解了比例尺表示 的意思,认识了比例尺


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之后,要利用比例尺和示意图解决实际问题,不 但要求学生学会


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虽然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 定的测


量、计算、验算和画图的能力,但是要进行本课操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上


老师需要加以引导。本课不但考察学生做的能力,还考察学生说的能力,看能否用


语言表述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教学目标


:1.


经历读平面图的过程,准确把握比例尺的含义

< p>
; 2.


根据比例尺解


决平面图形有关的实际问题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教学重点


:


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


教学难点


:


在示意图上标出某个物体的位置。< /p>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


同学们我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



:



< /p>



:


好,请听题,一只小蚂蚁从北京到临 西只用了


10


秒钟,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



:


从地图上爬的。




:


这只小蚂蚁的的确确是从地图上爬的,那你见过的地图有多大


,(

< p>
生用手比



)



:


我们中国有


960


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能在一幅小小的地图上展示出来,


就是根据一定的比例尺画出来 的示意图,其实比例尺的应用还有很多,比如说


:


< p>
知道从北京到我们临西有多远吗


,


你知道临西县有 多大吗


,


其实只要我们手中有一张


小小 的示意图,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设计意图


,


一是激发兴趣

< br>,


活跃课堂。二是为新课做好铺垫。】



二、读平面图,解释比例尺的一般意义。



1


、读图并汇报信息。


< p>


:


同学们,


(


课件出示


)


老师这有一张某小学的平面图,请你 仔细观察说说你


从图中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



:


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1?2 000




2


、教师介绍比例尺,并贴出比例尺的一般意义。




:


我们知道,一般情况下平面图都标有比例尺。这里的比例尺


1?2000


表示什


么意思呢

< br>,



1:1:2000


的意 思是图上的


1


厘米表示实际的


2000


厘米。




:


说的很好。还可以怎样理解


,



2:


图上长是实际长的


1,2000< /p>





3:< /p>


实际长是图上长的


2000


倍。




:


同学们解释的 真清楚。比的前项就表示图上距离,后项就表示实际距离。


所以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 际距离的比。


(


贴条


)


自己读一读,理解一下。




:


读。




:


这就是比例尺的一般意义。比例尺 就是一个比,它有两种书写方式。


(


贴条


)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