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萌到你眼炸
988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19:52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耿莹)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单元概述:



在科学课学习中,< /p>


学生已对身边常见物质及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本单元中,


学生将


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对 昆虫、晶体、细胞和微生物进


行进一步的观察,使学生了解到,工具和科学探究是相辅相 承、互相促进着发展起来的。







由于观察条件和学生理解水平的限 制,本单元没有从物质的分子、原子、电子


这个“微观世界”角度去展开,


而是扩展到用放大镜和简易的显微镜能观察到的微细的观察


领域,如晶体、昆 虫的器官、植物的细胞、水中常见的微小生物,等等。因此,本单元将其


称为“微小世界 ”。



本单元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单元,所涉及到的内容有光学 、生物、


物质的结构、科学发


展史等方面。但教学的重点是拓展 学生观察的范围,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


科学、技术、社会的关系。本单 元也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单元,课堂上的学习只是一个开端,


希望学生把观察活动延续到课 后,把观察内容拓展到更多的方面。



二、单元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放 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


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


的厚度直接有关。






3.


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


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


系。






5.


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6.


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7.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8.


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2.


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3.


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4.


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并以


多种方式交流及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2.


认 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


促进

< p>


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 以认识的。



4.


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 发明成果表示敬佩。



三、单元组成:



本单元主要包含


8


课。


第一部分,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放大镜,并用放


大镜观察一些物体 。



1


课《放大镜》本课主要知识点有 :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


放 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


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


(


凸起


)


。第


2


课《放大镜下 的昆虫


世界》本课主要知识点有: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第< /p>


3


课《放大


镜下的晶体》本课主要知识点 有:一些固体物质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我们叫它晶体。


第二部


分 ,主要教学内容是由放大镜引出显微镜,让学生认识、学会使用显微镜,会制作简易显微


镜,并通过显微镜观察身边的一些物质。



4

< br>课《怎样放得更大》本课主要知识点有:


1.


两个凸透镜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2.


显微镜的发明拓宽了 观察领域,


显微镜


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第


5


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



)


》本课主


要知 识点有: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用肉眼难以看到,我们可以借助显微镜来观察。第


6


课《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



)


》本课主要知识点有:


1.


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2.


生物细胞的形态是 多种多样的,


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 是不同


的。


3.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结 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功能单位。第


7


课《用显微镜观察< /p>


身边的生命世界


(


)


》本课主要知识点有:


1.


用显 微镜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


2.


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 态各异的微生物。


3.


微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



: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对 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


第三部分,


既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 总结也是对微小世界的扩


展。



8


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课主要知识点有 :


1.


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


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变。



四、单元知识结构:



本单元的知识,从人类观察微小世界最初的工具:放大镜入手。借由放大镜这种工具,


向学生展示了微小世界中的昆虫和晶体。顺着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路线,介绍了显微镜,以


及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细胞和微生物。通过对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的小总结,



学生打开了一道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将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呈现在学生的 面前。



五、主要教学方式: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以推测、


模拟实验验证为主要教学方法;


另一种


是以阅读、交流资料和 讲解为主要教学方法。以推测、模拟实验验证为主要教学方法的内容


有:用放大镜观察物 体、制作简易显微镜和用显微镜观察物体。以阅读、交流资料和讲解为


主要教学方法的内 容有:美丽的晶体、显微镜的发展以及微小世界和我们。



六、教学建议:



在教学“用放大镜观 察物体”内容时,


教科书安排了一个“制作一个大的晶体”的拓展


活动。在这里,我们可以将这个活动再拓展一下,带领学生制作各式各样的晶体。用这种方

式来弥补单纯观察晶体带来的乏味与单一。



在“制作简易 显微镜”时,


可能会出现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这一 环节放在


课前,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制作,在课堂上重点比较放大镜和自制显微镜的放大效 果。



在“用显微镜观察物体”前,


我 们要提前让学生认识显微镜,


并熟悉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操作方法 ,如课堂时间不够,可以分为两课时,一课时学会使用显微镜,一课时学习制作切


片并观 察。还要提醒学生,显微镜下的观察和一般观察不同,对观察材料有其特殊的要求:


观察 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对较厚不便于观察的物体,如植物果实、根、茎、叶等,需要制


作 切片。



显微镜是一种借助物理方法产生物体放大影像的仪器。 了解显微镜发展进程。



作为整个单元的总结和延伸,


“微小世界和我们”这一课教学起来并不容易。


但是我们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资源,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方式进行。


让学生自愿分组,


选择医药、


食品、


农业、生物工程、冶金、地质、微电子、侦缉、物质微小结构等自己感兴趣的任一方面的专


题,收集资料。或以小组研究报告、手抄报、电子报等形式,展开科技作品展示活动。相信

学生能通过积极主动地收集资料,而对这一部分的内容印象深刻。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放大镜


< br>教学内容:


学生对放大镜并不陌生,从三年级起放大镜就伴随着孩子们的科学学习 。


但是他们对人类发明放大镜的意义,


以及放大镜的结构和功能 不一定很了解。


本课鼓励学生


在带着新的问题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的过程中,有新的发现。


同时学习和了解一些关于放大镜


的简单 光学知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p>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


多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



1




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




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




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





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发明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


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部分。


教学难点:


放大镜是“凸”“透”镜。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器材:


放大镜


(最好每个学生都能有一个放大镜,


如果 只能提供给学生一种放大镜,


尽量放大倍数大一点)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 视机屏幕。柱形、球形的透明器


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


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 或课件(如放大镜镜片的结构等)。



教学过程





一、



定向示标:



1







情境导入:请同学们往前看,师出 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


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 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可以从放大


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







板书课题:



3







出示探究目标:




1




放大镜是和什么镜子有关?二者有什么关系?




2




放大镜有什么作用?





放大镜用途是什么?




3




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什么?



二、探究 新知:活动一、


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


、师出示放大镜:学生介绍放大镜的作用。




2


、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 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



放大镜的作用—— 放大物体的像


(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


提醒学生物体并 未变大)




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 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 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


宝商鉴定珠宝、


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


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 授粉等、


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