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天的诗配画-《冬日归旧山》
-
[
标签
:
标题
]
篇一: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描写冬天的古诗
1.
寒风吹日短,风浪与云平《公安县怀古》
2.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小至》
3.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4.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5.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阁夜》
6.
其馀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动烟雪《讽录事宅观》
7.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邯郸冬至》
8.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早冬》
9.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夜雪》
10.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下曲
?
其三》
11.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观猎》
12.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3.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
14.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
15.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白雪歌送武》
16.
谁将平地万堆雪,剪刻作此连天花《悼李花》
17.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
18.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阴沉飞雪白《听董大弹胡》
19.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古从军行》
20.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21.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22.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
雪纷纷《别董大
?
其一》
23.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早梅》
24.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25.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终南望余雪》
26.
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27.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雪梅》
28.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梅》
29.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梅花》
30.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
31.
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别诗二首
?
其一》
32.
溪深难受雪,山冻不流云《雪望》
33.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癸卯岁十二月中作》
34.
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
35.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36.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夜上受降城》
37.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38.
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绝《踏莎行》
39.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望蓟门》
40.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1.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2.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对雪》
43.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清平乐》
44.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青松》
45.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46.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观
放白鹰·其一》
47.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48.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冬
日归旧山》
49.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50.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庐山谣寄》
篇二:古诗配画
《古诗配画》教案设计
兴化市实验小学美术组
仇越
教学目的:
1
、
通过欣
赏古典诗歌启发学生语言文字的形象思维能力。
激发学生队民族传统文化遗产的
热爱情感。
2
p>
、通过制作诗配画的造型过程,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业要求:
为自己喜欢的
古诗词配画
(也可临摹自己喜欢的诗意画)
,
< br>要求能以绘画形象初
步表达自己对诗境的理解。
教学重点:理解诗境,
将它变成视觉形象意境。
了解诗配画的相关知识,
学会用画面表达
诗意。
教学难点:通过画面内容的选择、事物的组织、合理的安排构
图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的最佳效果。
教具准备:学生的诗配画作业、示范作品、有关参考资料。
学具准备:纸、笔、颜色。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猜谜引入新课:
师:可爱的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喜欢都猜谜吗?
生:喜欢!
师:老师这里有两张图片,看看谁最聪明,能根据图片的内容
猜出古诗名并背诵出古诗
内容?
师
出示课件图片(
《咏鹅》
《游子吟》
)
生:
??
师:你为什么能很快猜出古诗名及内容呢?
生:因为画面很形象的表现出了古诗的内容。
师:今天我们就来尝试并完成这样一幅漂亮的画面好吗?
生:好!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古诗配画”
(师粘贴课题)
三、新课部分: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