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和决议
-
会议纪要和决议
【
篇一:会议纪录、纪要
,
决定、决议的区别】
< br>
会议记录内容
第一部分是记录会议的组织情况、应写明:
1
.会议的名称;
2
.开会的时间;
3
.开会的地点;
4
.出缺席和列席人员;
5
.主持人的姓名;
6
.记录人的姓名;
7
.备注;有些会议还要写清楚会议的起止时间(年、月、日
)。
第二部分是记录会议的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重要组成部分。
1
。要写明发言人的姓名,发言的内容,包括讨论的内容,提
出的建
议,通过的决议等。必要时,还要记下表决情况(如全体通过或多
少人同意,多少人异议,多少人弃权)。
2
。记录还要记下会议的有关动态。如发言中的插话、笑声、掌声,
临时
中断以及会场重要情况等等。
3
。
会议结束,记录完了,就要另起一行写
“
散会
< br>”
两字。重要的会议
记录,要有主持人和记录人在正文结
尾右下方签字。
4
。会议的记录在
方法上有详细记录和摘要记录两种。这两种记录,
采用哪一种,要根据会议的性质和内容
来定。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
属
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
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
,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
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
执行。
会议纪要是在会议记录的基
础上,对会议的主要内容及议定的事项,
经过摘要整理的、需要贯彻执行或公布于报刊的
具有纪实性和指导
性的文件。
p>
会议纪要根据适用范围、内容和作用,分为两种类型:
(1)
工作会议
纪要。
(2)
协商交流性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由标题、日期、正文三部分组成。
(1)
标题
由会议名称和文种组成。如《全国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纪
要》。
(2)
文件日期
成文日期通常写在标题之下,位置居中,并用括号括起。也可在文
末右下角标明日期。<
/p>
(3)
正文
正文可写三部分,也可只写前两部分。
①在开头部分应扼要地叙述会议概况。如会议的名称、目的、
时间、
地点、人员、议程及主要收获等。
②主体部分主要写会议研究的问题、讨论中的意见、作出的决
定、
提出的任务要求等。
一般有三种写法:
一是概述法。即把会议上的发言内容、讨论情况总结到一起,概述
出来。这种写
法适用于小型会议。
二是发言记录式写法。按照会上发言顺序
,摘录每个人发言的主要
内容。此写法主要用于座谈会纪要。
三是归纳法。就是把会议中研究、讨论的内容归纳成几个问题
来写。
适用于规模较大、内容复杂的会议。写作时,可根据表达内容的需
要,分条列项写或拟小标题分部分、分层次写。
<
/p>
总之,无论是哪种写法,都要围绕会议中心和目的选材、剪裁,突
出重点。
③结尾的内容通常是提出
希望、号召,要求有关单位认真贯彻会议
精神。也可以在写完主体部分后即全文结尾。<
/p>
特点。
1
.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
开会议
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否则,就会
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
2<
/p>
.表达的要点性。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
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重点应放在
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
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
3
.称谓的特殊性。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
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
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
“
会议
”
作为表述主体,
“
会议认为
< br>”
、
“
会议指出
”
、
“
会议决定
”
、
“
会议要求
”
、
“
会议号召
”
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记录是当事人记录会议情况以供备查的一种文体。
一般会议记录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会议的组织情况,要求写
明会
议名称、时间、地点、出席人数、缺席人数、列席人数、主持人、
< br>记录人等。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写明发言、决议、问题。
这是会议记录的
核心部分。
对于发言的内容,一是
详细具体地记录,尽量记录原话,主要用于
比较重要的会议和重要的发言。二是摘要性记
录,只记录会议要点
和中心内容,多用于一般性会议。
会议结束,记录完毕,要另起一行写
“
散会
“
二字,如中途休会,要
写明
“
休会
“
字样。
会议决议
会议决议,实际上就是某个会议经过与会人员讨论,对某件事情所
作出的决定。
“
决议
”
应用比较经常的是支部大会讨论决定的问题。党委讨论决定
的事情一般叫
“
决定
”
p>
。
举例说明:
《入党志愿书》上就有党支部通过某某同志入党的决议。
再如,党支部经过讨论,要对廉
政建设方面提出一些要求或规定,
就可以经支部委员会或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形成支部大
会决议或支
委会决议,要求党员贯彻执行。
决议
”
和<
/p>
“
决定
”
的区分
决定是党政领导机关对重要事项或
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安排和规定
的指导性、指挥性公务文书。
在实际运用中,还应对
“
决议
”
和
“
决定
”
做以下区分:
1.
从制作程序上区分
“
决议
”
须经某一级机关
或组织机构的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
讨论,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
件,并以会议的名义
公布。而
“
决定<
/p>
”
却不一定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它既可以
是某种会议讨论研究的成果,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公布,也可由各级
领导机关直
接制作并予以公布。
因此,可以认
定,凡未经有关法定会议讨论通过这一程序,而是以
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的议决性文件,
就只能使用
“
决定
”
< br>。
2.
从作用上区分
“
决议
”
一律要求下级机关执
行。而
“
决定
”
只有
“
部署性决定
”
才要求
下级机关执行,
“
宣告
性决定
”
只起知照性作用,一般不要求下级机
< br>关执行。
3.
从内容上区分
①在会议讨论通过的前提下,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履
行法
定的权力,强制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用
“
决定
”
。若只是简要地表
示肯
定或否定的意见,履行法律程序,指导有关部门遵照办理的,
用
“
决议
”
。
②由会议或领导机关直接制定发布行政法规,用
“
决定
”
。由会议审
议批准某项议案、重要报告、法规,用
“
决议
”
,所审议批准的条文
作为
“
决议
”
的附件。
③授予荣誉称号或给予处分,用
“
决定
”
。审议机构成
立或撤销,用
“
决议
”
。
4.
从写法上区分
公布性决议、批准性决议一般写得比较简要、笼统。阐述性决议除
指出指令性意
见外,还要对决议事项本身的有关问题作若干必要的
论述或说明,即作一些理论上的阐述
。
“
决定
”
的写法与
“
决议
”
大不相同,它不多说理论上的道理,而往往
着重提出开展某项工作的步骤、措施、要求等。
“
决
定
”
要求写得明
确、具体一些,措施也
更落实,行政约束力强,可以直接成为下级
机关行动的准则。而
“
决议
”
往往写得比较概括,原则性条
文多,下
级机关在贯彻执行时,多数还要根据
“
决议
”
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或
实施措施。
]
决议的写法
决议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个项目。
1
)标题。决议的标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发文机关(或会
议名
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另一种是事由和文种构成。
2
)成文时间。即决议正式通过的日期。一般放在标题下,在
小括号
内注明会议名称及通过时间,也可只写年月日。
2.
正文。由决议根据、决议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
)决议缘由:一般简要说明有关会议审议决议涉及事项的情
况,陈
述作出决议的原因、根据、背景、目的或意义。
2
)决议事项:写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或会议对有关文件
、事项
作出的评价、决定,或对有关工作做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
3
)结语:一般紧扣决议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
、号召和执行要求。
有的决议可不单列这部分。
决议的实例
四川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
业的
决议
(
1989
年
3
月
10
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