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人物并称大全

萌到你眼炸
987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21:1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丰收的拼音)


人物



二圣:


(1)< /p>


周文王、周武王。


(2)


周公、孔子。< /p>



二王: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



二乔:三国时期一对姐妹花,以美貌出名。大乔为孙策妻子,小乔为周瑜妻子。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三圣:< /p>


(1)


尧、舜、禹。


(2)


禹、周公、孔子。


(3)


文王、武王、周公。



三杰:西汉张良、萧何、韩信。



三曹:三国曹操、曹丕、曹植父子。



三李:唐朝李白,李贺,李煜称为“诗家三李”



三袁:明代文学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被称为“公安三袁”



三苏:


北宋散文家苏洵


(号老泉,


字明允)


和他的儿子苏轼、


苏辙被称为


“三苏”



三绝:唐文宗时,诏以李白之歌 诗,裴旻之剑舞,张旭之草书为三绝



四君:春秋孟尝君


(



)


、平原君


(



)


、春申君< /p>


(



)


、信陵君


(



)




四杰:唐代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被称为初唐四杰。



四家:北宋书法家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宋四家。



四才子:明朝祝枝山、唐寅、文征明、周文彬被称为江南四才子。



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称为“苏门四学士”



四圣:草圣张旭


,


诗圣杜甫

< p>
,


画圣吴道子


,


茶圣陆羽 为唐朝四圣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五圣:孔子及其弟子(含再传弟子)颜子、曾子、子思和孟子的合称。孔子,儒


家学派的 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


;颜子,即颜渊,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

< br>“复圣”


;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宗圣”


;子思 ,孔子之孙,被后世尊为


“述圣”


;孟子,孔子再传弟子,被后 世尊为“亚圣”




五霸:两种不同的 说法: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


楚庄王;另一说“五霸”是 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五子:宋朝哲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



六君子:



(1)

明熹宗时,宦官魏忠贤害死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


章等六人 于狱中,号称“六君子”




(2)< /p>


清戊戌变法运动失败时,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同


遭杀害,世称“戊戌六君子”




3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和李鹰,都出 于苏轼门下,当时有


文名,推崇他们的人称之为“苏门六君子”




六逸:


李白到山东与孔巢文、


韩准、


裴政、


张叔明、

陶沔在州的徂徕山竹溪隐居,



酣歌纵酒。世人皆称他们为 “竹溪六逸”




七贤:


魏晋名士嵇康、


阮籍、


山涛、


向秀、


阮咸、


王戎、


刘伶被称为


“竹林七贤”




七子:




1


)汉末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称“建安七子”

< br>。




2


)明弘治、正德年间的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和王


廷相七人称 为“前七子”




3

< br>)嘉靖、隆庆年间的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


伦,以 李、王为代表称为“后七子”



八仙:


(1)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 p>


(2)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张道陵 、庄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米


先生。



3


)道教八位神仙铁拐李、汉钟离(钟离权)

< p>
、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韩湘


子、蓝采和、何仙姑。

< br>


八大家:


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p>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 br>


八怪:汪士慎、郑燮、高翔、金农、李鳝、黄慎、李方膺、罗聘被称为“扬州八


怪”



十才子:卢纶、吉中孚、韩栩、 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讳、夏侯审、李


端,是中唐大历时期的十位诗人称为“大 历十才子”



十常侍: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 、郭胜、孙璋、毕岚、栗嵩、


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

< p>


诸子百家: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百家:指儒家、道家、 墨家、


法家等流派“百家”表明当时思想家较多,但也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人物有< /p>


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商鞅、申不害、许行、

< p>
告子、杨子、公孙龙子、惠子、孙武、孙膑、张仪、苏秦、田骈、慎子、尹文、

邹衍、晏子、吕不韦、管子等。



政局



七雄:齐、楚、燕、韩、赵、魏 、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



八王:


战乱参与者主要有汝南王司马亮、


楚王司马玮、


赵王司马伦、


齐王司马冏、


长沙王司马乂、 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为“八王之乱”



八旗: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正红旗、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为


“满州八 旗”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十 六国:前凉、后凉、南凉、西凉、北凉、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前


燕、后燕、 南燕、北燕、夏、成汉。



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


907


年-公元


9 60


年期间。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


十国 ,


一般认为从公元


907


年朱温灭唐 到


960


年北宋建立,


短短的五十四年 间,


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


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


楚、


南汉、


南平


(


即荆南


)


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


「五代十国」


< br>


南北朝:


历史上把宋、


齐、< /p>


梁、


陈这南方四朝称之为南朝,


把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北周这北方五朝称 之为北朝。南北政权对立的时期,历史上叫做南北朝。



兵书



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 p>


《李


卫公问对》七部著名兵书汇编而成为《武经 七书》



三略六韬:


《三略》又称《黄 石公三略》共分上略、中略、下略


3


卷;


《六韬》又


称《太公六韬》指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三十六计: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及明末清初,引用此语的人更多。于是有心


人采集群书,编撰成《三十六计》


。但此书为何时何人所撰已难确考。



第一套



胜战计


~~~~~~



第一计



瞒天过海




第二计围魏救赵;


第三计借刀杀人




第四计



以逸待劳;第五计趁火打劫;第六计声东击西。




第二套



敌战计


~~~~~~



第七计



无中生有




第八计暗渡陈仓;


第九计隔岸观火




第十计



笑里藏刀;第十一计李代桃僵;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第三套



攻战计


~~~~~~



第十三计



打草惊蛇;


第十四计借尸还魂;


第十五计




虎离山



;第十六计欲擒故纵;第十七计抛砖引玉;第十八计擒贼擒王



第四套



混战计


~~~~~~



第十九计



釜底抽薪;


第二十计混水摸鱼;


第二十一计



蝉脱壳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第五套



并战计


~~~~~~


;第二十五计



偷梁换柱;第二十六计 指桑骂槐;第二十


七计



假痴不颠




第二十八计上屋抽梯;


第二十九计树上开花;


第三十计反客为< /p>




第六套



败战计


~~~~~~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


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第三十三计



间计



;第三十四计苦肉计;第三十五计连环计;第三十六计走为上





书籍


< /p>


二十四史:


1.


《史记》


西汉司马迁


2.


《汉书》


东汉



班固


3.


《后汉书》


南朝





4.


《三国志》西晋陈寿


5.


《晋书》



唐朝



房玄龄等


6.


《宋书》南朝梁沈约< /p>


7.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8.


《梁书》唐朝姚思廉


9.


《陈书》唐朝姚思廉


10.


《魏书》北齐魏收


11.


《北齐书》唐朝李百药


12.


《周书》唐



令狐德棻等


13.


《隋书》





魏征等


1 4.


《南史》唐



李延寿


15.


《北史》唐



李延寿


16.


《旧唐


书》后晋刘昫等


17.


《新唐书》宋朝欧阳修、宋祁


18.


《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

宋欧阳修


20.


《宋史》


元朝脱脱 等


21.


《辽史》


元脱脱等

< p>
22.


《金


史》元脱脱等


23.


《元史》明朝宋濂等


24.


《明 史》清朝张廷玉等。


1921


年,中


华 民国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


史”


。但也有人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

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四书五经:四书是指《论语》



《孟子》



《大学》和《中庸》


;而五经是指《诗经 》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其实 本


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


,合称“诗、书、礼、乐、 易、春秋”


,但后来


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 分类


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中国四大奇书《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中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 记》



《红楼梦》



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


-


元·关汉卿



《 赵氏孤儿》


-


元·纪君祥


< p>
《精忠旗》


-


明·冯梦龙



《清忠谱》


-


清·李

< br>




《桃花扇》


-


清·孔尚任



《汉宫秋》


-


元·马致远



《琵琶记》


-


明·高则诚



《娇红记》


-


明·孟称舜



《长生殿》


-


清·洪





《雷峰塔》


-


清·方成培



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


-


元·关汉卿



《 西厢记》


-


元·王实甫



《看钱奴》


-


元·郑延玉



《中山狼》


-


明·康

< br>




《墙头马上》

< p>
-


元·白朴



《李逵负荆 》


-


元·康进之


《幽闺记》


-


元·施君美



《绿牡丹》


-


明·吴





《玉簪记》


-


明·高





《风筝误》


-


清·李





元人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的《拜月亭》



白朴的《墙头马上》



王实甫的《西厢记》



郑光祖的《倩女离魂》



中国四大名剧



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孔尚任《桃花扇》



洪升《长生殿》



中国古典戏曲四大悲 剧:


《桃花扇》



《窦娥冤》



《牡丹亭》



《西厢 记》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 /p>



《汉宫秋》



《梧桐雨》



《赵氏孤儿》



杂论



五毒:


1


、五种毒药:石胆、丹砂、雄黄、慈石和矾石;



2


、五种酷刑:鞭、捶、灼、徽、纆;



3



五种毒虫:


蝎、


蛇、


蜂、


蜮、

< br>蜈蚣——多见于


“五毒符”



青 蛇、


蜈蚣、


蝎子、


壁虎、蟾蜍——民间 百姓多用此说;



4



五种社会丑恶现象:


骗、


赌、


帮、


烟、


娼。


人们通常所说的


“嫖”


包含在


“娼”


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