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优秀教案2
-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0.
牛郎织女(二)(
人教部编版)
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1.
单元主题: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
“民间故事”
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
《猎人海力布》
、
《牛
郎织女(一)》两篇精读课文和《牛郎织女(二)》
2
篇略读课文组成。《猎人海力布》讲
的是猎人海力布打猎
时救了龙王的女儿,
得到一块宝石,
使他听得懂动物的语言,<
/p>
他把利用
宝石听到了大山要崩塌、
洪水要
淹没村子的可怕消息告诉了乡亲们,
乡亲们得救了,
而他自
p>
己却变成了石头。赞美了他热心助人、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
《牛郎
织女(一)》叙述了牛
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和欢乐的生活,
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
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
良、诚实、
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
的追求;《
牛郎织女(二)》
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日子过得挺美满,
老牛死后留下牛
皮,告诉他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
亲自去抓回织女,牛郎披上牛
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
最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年见一次,
喜鹊就来搭桥,
让
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真诚坚定、
敢于斗争的品质,
反映了
人们对美
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教学时
,要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2.
单元重点:
(
1
)阅读时,了解故事内容并会创造性地复述。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旨在引导学
生了解故事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猎人海力布》一文的学习中,
要鼓励学生关注人物对话,创造性
地复述故事。
《牛郎织女(一)》的学习中,鼓励学生丰
富细节
,适当添加合理情节,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根据主要情节,大胆
想象
,
“添油加醋”地复述故事,在学习课文中学习复述,在复述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积<
/p>
累,学习拓展运用。
(
p>
2
)学习缩写,体会“长话短说”的乐趣。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缩写故事》。学习缩
写的一般方法:摘录、删减、改写和概括。学会
这几种缩写方法,抓住故事主要内容,进行
故事缩写。教材中安排缩写的范例,旨在教学
生学习缩写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民间故事对学生来说并
不陌生。
有些民间故事,
学生多有接触。
只是故事内容中的细节
描述有所不同。
学生大多都十分喜欢。
阅读这些故事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主要难在创造性
复述上,很多学生会将“复述”变成背课文。此外对于“缩写”,学生能“长话短说”,但
用什么方式“长话短说”,哪些文字“长话短说”,是有难度的。
【教法建议】
1.
< br>引导学生关注人物对话。教师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不仅能用不同语气读出人
< br>物的对话,
还可以和同学一起演一演来表现人物的对话,
在演一演中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同
时要鼓励学生在演一演中,<
/p>
加入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表现人物的精神和情感,
学会讲好故事。
2.
引导
学生合理添加细节。教师要根据课文特点,鼓励学生丰富细节,合理添加故事情
节,进行
创造性地复述,加深对故事理解,并学习如何讲好故事,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提升
语言表
达能力。
3.
把握好略读课文的教学
要求。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不同,重在培养学生迁移运用从精
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
p>
本组课文的略读课文与前一篇精读课文正好可以合成一个故事,
连续
性很强,要使用好这点。
3.
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教学中要从激趣入手,从缩写方法下手,先单项练习,再综合
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缩写故事。
4.
p>
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第
29
页,形成对单元
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民间故事的
阅读兴趣。
【课时安排】
分类
课文
9.
猎人海力布
10.
牛郎织女(一)
11.
牛郎织女(二)
口语交际
习作
语文园地
合计
讲民间故事
缩写故事
交流平台
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
快乐读书吧
内容
课时
2
2
1
1
1-2
1-2
8-10
10
牛郎织女(二)
p>
(
略读课文
)
【教学目标】
1.
会认本课
10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
道故事的结局。
3.
联系上一课用绘
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4.
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一课用绘制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
【教学课时】
1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本课
7
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运用上单元学习的方法快速默读课文,知道
故事的结局。
3.
联系上一课用绘制
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复述课文。(重点、难点)
4.
阅读中感受牛郎、织女的勤劳和善良,体会他们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具准备】
课件
(笔顺动态演示
朗读音视频
)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
复述《牛郎织女(一)》
教师提示:
可以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添油加醋”
地讲,
故事情节要完整。
二、初读感知
1.
< br>听范读。
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
/p>
2.
学生初读。
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
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
多读几遍。
3.
检查初读情况
< br>(
1
)认读生字
关键能力
练
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节俭
富丽堂皇
依偎
衰老
珊瑚礁
泰山
两个筐
拗不过(重点指导生
字“拗”的
n
p>
发音,“筐”为后鼻音;“衰、珊”为翘舌音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
2
)学习多音字:得(
d<
/p>
é
de
d
ě
i
)
练
①
读句子,找发现。
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
de
挺美满。
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
d
< br>é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
的故事。
②读一读:得(
d
ě
i
)亏两位老同学的帮忙,我才
顺利得(
d
é)到折扣很
低的购书优惠
券,高兴得(
de
)不得(
d
é)了。
学习多音字:缝(
f
è
ng
f
é
ng
)
练
①
读句子,找发现。
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
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
大海中心的珊瑚
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②读一读:要过年了,当裁缝(
f
è
ng
)的妈妈忙着缝(
f
é
ng
)衣服,我
和哥哥
没事做,就到山上的石缝(
f
è
ng<
/p>
)里去掏鸟蛋。
练
①
形近字组词
偎(依偎)
瑚(珊瑚)
筐(竹筐)
珊(珊瑚)
喂(喂食)
湖(湖水)
诓(诓人)
删(删除)
畏(畏惧)
糊(糊涂)
框(相框)
栅(栅栏)
(
3
)理解词语
练
根据意思造句。
偎
< br>:
紧挨着,亲密地靠着。造句:
拗
:
p>
固执,不驯顺。
造句:
(
4
)指名
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三、品读释疑
出示:
用上一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
故事的结局。
联系上一篇课文,说说如果给《牛郎织女》的故事绘制连环画,你
打算画哪些内容,每幅
图画配什么文字。
阅读本课学习提示,明确学习方法和学习任务要求。
1.
尽可能快的默读课文,说说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是什么?
学生交流
教师小结:王母娘娘抓回织女想永远的将牛郎织女分开,牛郎携孩子追
到天上,最后王母允许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2.
理清故事进程。
故事中有几个场景?我们将这几个场景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示出来,
并配上
文
字。
(
1
)理清场景,取上小标题。(辛勤劳动、老牛留言、织女被抓、牛郎追
< br>赶、
隔河相望、鹊桥相见)
(
2
)以第一个场景“辛勤劳动”为例
,让学生尝试,并指导。
出示:
p>
引导学生阅读文字理解,自由动笔,配上文字。
< br>
交流反馈。
小结方法:要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组织语言。
<
/p>
(
1
)五人一个小组,每人一副图,进行
创作。完成后,小组内交流。
(
2<
/p>
)全班交流
四、读写训练,拓展延伸
1
《牛郎织女(一)》和《牛郎织女(二)》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牛
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牛郎织女善良、诚实、勤劳的品格,
以及敢于
斗争的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请大家自己
用我们刚才的连环画配文字的形式,
将
《牛郎织女》
的前半部分
补上。
【设
计意图:在练笔的同时,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复述”训练,培养学
生语文能力。】<
/p>
五、课堂小结
课文先写牛郎织女勤劳持家,
日子过得挺美满,
老牛死后留下
牛皮,
告诉他
有困难急需的时候用上它;
接着写王母娘娘反对,
亲自去抓回织女,
牛郎披上牛
皮带着孩子奋力追赶,
王母用天河隔开他们,
最
后写王母娘娘允许牛郎和织女一
年见一次,喜鹊就来搭桥,让他们相会。表现了牛郎织女
真诚坚定、敢于斗争的
品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
六、当堂检测
(必做)
1.
复述完整的《牛郎织女》故事。
2.
课文中有些情节写得很简略,
发挥
想象把下面的情节说得更具体,
再和同
学演一演。
3.
搜集并积累以牛郎织女的故事创作的诗歌。
(《乞巧》、《秋夕》等)
七、课后作业
(选做)
1.
推荐阅读《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的练习。
辛勤劳动
老牛留言
起因
牛郎织女(二)
织女被抓
真诚坚定
牛郎追赶
经过
敢于斗争
隔河相望
追求美好
鹊桥相见
结果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
牛郎织女(二)
人教部编版
11
牛郎织女(二)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二)
》是故事《牛郎织女》的第二部分,讲述的是牛郎和织女婚
后的生活以及后来的遭遇。<
/p>
牛郎和织女婚后有着短暂的幸福生活,
接着他们就面
临被拆散的命运,
但是两人敢于争取自己的幸福,
最
后迎来了一个比较好的结局。
故事赞美了牛郎织女勤劳、
善良的
品质和他们真挚的感情,
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幸
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
(二)教学目标。
1.
认识“偎、衰”等
10
个生字,
2.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p>
正确理解课文主旨,
能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
寄寓的美好理想,并能感受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
3.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教学重难点。
准确把握课文主
旨,理解古代劳动人民在民间故事中所寄托的美好理想。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
默读法
课文篇幅很长,
教学要求让学生学
会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内容。
因此本课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通过
多次默读,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2.
词句分析法
本课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很多,
有很多关于人物细节描写的句子,
< br>要重点分
析这些词句,正确把握人物形象。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多媒体同步教学课件。
包括作者简介,
课
文生字和课文讲解内容,
配有适量插图,图文结合,避免枯燥说教形式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要
求学生课前做好预习,预习本课生字,默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课
内学习包括学习本课
要求会认字的字音。
本课的重点了解课文内容,
准确领会课
p>
文主旨,感受故事所寄托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说教学流程。
结合教学目标,<
/p>
本课教学流程共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课前预习安排和课堂教
学。
(一)布置预习,课前交流:
1.
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
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
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了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上节课我们知道牛郎织
女最后在一起了,
那后面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让我
们开始今天
的学习,下面请大家继续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
板书:牛郎织女
二、学习生字
1.
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词。
2.
教师范读生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