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别妄想泡我
919次浏览
2021年02月20日 22:49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0日发(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词)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习作指导课教学设计



【习作内容】



介绍一种风俗,或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教材分析】



“家乡的风俗”是义务 教育教科书


(


部编版


)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练习。


本次习作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 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本次习


作话题,不仅与单元“中华民风 民俗”这一主题紧密结合,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


实际,使学生有话可写,有内容可写。< /p>



教材第一部分,


首先点明不同的地方有 不同的风俗,


并配以三幅插图,


激发


学 生的写作兴趣;


教材第二部分,


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提示既可以介


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 并从怎么搜集资料、写什么、


怎么写等方面进行相应指导;


教材 第三部分,


对习作后的评改和展示提出了具体


建议。

< p>
教材建议把全班学生的习作集中起来编一本风俗作品集,


为学生创设分享、


展示习作的平台,提升学生习作的成就感。



【教学目标】



1.

< br>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


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选取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 br>


3.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时,


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


感受;在介绍风俗时,要抓住重点,分清 详略。



【教学重点】



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选取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



【教学难点】




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时,


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的


感受;在介绍风俗时,要抓住重点,分清详略。



【课时安排】



指导习作


+


完成草稿


2


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查阅资料或问长辈,了解本地传统


节日以及节日里的风俗习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晰目标



1


.同学们,你了解这些习俗吗?(展示春节拜年、正月十五赏花灯、除


夕 夜包饺子、中秋吃月饼图片)



俗话说,



“离家三里远,

< p>
别是一乡风。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 p>
民族众多,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民风民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它蕴含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意味,< /p>


传承千


载的民风民俗,


让我们的生活变得 更加丰富多彩。


今天,


就让我们来介绍一种风

< br>俗,或写一写你自己经历过的一次民俗活动。



板书:家乡的风俗



2.


出示本次习作目标,


明确本次习作训练要素:


习作时 注意抓住重点,


写出


特点。



板书:抓住重点



写出特点



二、问题切入,理清思路




教师: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课前准备,


你能提出与 本次习作有关的问题吗?



预设:


< /p>


角度


1.


介绍一种风俗

< br>


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打算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呢?



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角度


2.


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参加了哪种风俗活动?




活动现场是什么样的?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当时有什么感受?



三、范文示例,习得方法



上面这些问 题难倒你了吗?写作思路是不是理清了?我们知道要写什么内


容了,再来复习一下本次习 作用到的写作方法吧。





(出示本单元的精讲课文片段和优秀例文,


在老师的引导下,

< p>
品词品句,



文章内容、材料选取、写作顺序、突 出特点等方面,进行方法点拨和梳理,让孩


子们习得本次习作可以运用到的技巧。)



课文示例



课文再现



《北京的春节》(节选)




技法点拨



除夕真热闹。


家家赶做年菜


,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老少


结构


:这一段采用“总


-


分”的结构


男女都穿起新衣


,


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


,


屋里贴好各色的年



,


哪一家都灯火通宵


,


不许间断


,


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 边


写除夕。



写出特点:


本段是围绕关键词写


做事的人


,

除非万不得已


,


必定赶回家来


,< /p>


吃团圆饭


,


祭祖。



具体的典型例子。本段中心句是


一夜


,


除了很小的孩子


,


没有什么人睡觉


,


都要守岁。



初一的光景与除タ截然不同


:


除タ


,


街上挤满了人


;



,


铺户都上着板子


,

< p>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


,


全城都

< p>
在休息。



“除夕真热闹”,

后面的内容都是围


绕这句话写的。从味、色、声三


个角度描 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


惯,充分表现了除夕真热闹这一


男人们在 午前就出动


,


到亲戚家、


朋友家去拜年 。


女人


特点。



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


,


任人游览


,




小贩们在庙 外摆摊儿


,


卖茶、


食品和各种玩具。< /p>


北城外的大


写作顺序:


选文介绍北京的春 节


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


(

厂甸


)


是最有名的。


是以时间为经 线,以人们的活动


可是


,


开庙最初的两 三天


,


并不十分热闹


,


因为人们正忙着彼


此贺年


,


无 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


,


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


子们特别热心去逛


,


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

< p>
,


可以骑毛驴


,



为纬线的,


从除夕写到正月初六,


展现出不同 时间下丰富多彩的民


风民俗。



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