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
-
浅论李白饮酒诗的思想内涵
吴淑娜
(2006011344)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中文系
贵州都匀
558000
)
[
摘
要
]
李白
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
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这么喝着,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
[
关键词
]
李白
饮酒诗
思想内涵
On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of Li Bai's
poems of drinking
Wushu Na
(2006011344)
(
Department of Chinese
qiannan normal college of
nationalities
Duyun558000
Guizhou
)
[Abstract]
Elsie
Li Bai crazy if love wine into a frenzy, with both
booze knight of the wind, the gas can serve as
literary tea. He often drunk, but a
pair of Dreams of the wide open eyes; so he drank,
Jiyangwenzi flowing pointing in the
country's pride
.
[Keywords]
Li
Bai
Drinking Poems
Ideological
content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与饮酒最早的国家之一,
距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中国是一个
古老的诗国,也有四千多年诗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
月中,诗与酒结下了难解之缘。文
人中,好酒者向来不少。饮酒在文人中被视为高雅之事
。提到文人饮酒
,
我首先想到了
诗仙加
酒仙的李白。李白的酒量,他醉酒时的天才创作,都是唐代诗人乃至历代中国诗
人中少有
的。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
”
< br>(
《襄阳歌》
)
“三百六十日,
日日醉
如泥。
”
(
《赠内》
)这就是酒仙李白的自画像。李白的一生离不开酒,酒已经成为他人生
p>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
来不上船,自称臣
【
1
】
是酒中仙。
”
有了酒,天子在他眼中也就那么回事。
李白高兴了要喝酒,难过了也要
1
喝酒;和朋友在一起时要喝酒,闲居无事时也要喝酒;有钱时要喝酒,没钱时典当衣物
也
要喝酒;白天要喝酒,晚上也要喝酒。喝酒让他喝出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喝出了“酒
仙”
和“诗仙”的美名,但也喝出了达官显贵对他的蔑视,最终喝
得被罢官,下狱,
流放。
总之,
酒与李
白的生活密切相关,
他的一生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李白这
儿,
有酒必有诗,
无诗酒不雅,
无酒诗
不神,
酒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
让他过着
“浪迹天下,
以诗酒自适”的生活,逍遥无比。以至“李白斗酒诗百篇”成了中国人心
目里一个最为
动情和完美的故事。
李
白是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天才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的又一位伟
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
从古至今,
李白在世人心中的形象总与酒、
诗有着不解之缘,
然而,
真正将诗、酒、诗人三者
融为一体的,当推李白的饮酒诗。这些“醉人”的诗篇,或抒
发豪情壮志,或揭露世俗黑
暗、或反映仕途险恶、或体现困顿中的矛盾心理„„那么,
李白的饮酒诗究竟有哪些思想
内涵呢
?
本文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
一、热爱祖国,歌颂河山
李白
24
岁出蜀的时候就写下了“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他将自己目睹的高山大
川、名城古迹大量纳入诗中,形象地记录了盛唐时期祖国山河的自
然风貌,体现了诗人
鉴赏自然美的卓越能力和对祖国山河、对生活、对大自然地热爱。《
梁园吟》
我浮黄河去京阙,挂席欲进波连山。
天长水阔厌远涉,访古始及平台间。
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却忆蓬池阮公咏,因吟“渌水扬洪波”。
洪波浩荡迷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
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
平头奴子摇大扇,五月不热疑清秋。
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白雪。
持盐把酒但饮之,莫学夷齐事高洁。
昔人豪贵信陵君,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绿池,空馀汴水东流海。
【
2
】
云:
2
沉吟此事泪满衣,黄金买醉未能归。
连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赌酒酣驰晖。
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这首诗一名《梁苑醉酒歌》,写于天宝三载(
744
< br>)诗人游大梁(今河南开封
一带)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时候。梁园,一
句梁苑,汉代梁孝王所建;
平台,春秋时宋平公所建。这两个遗迹,分别在唐时的大梁和
宋州。李白是离长
安后来到这一带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满怀理想,奔向长
安。结果
不仅抱负落空,立脚也很艰难,终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新唐书》本传)
。
由希望转成失望,这在一个感情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涛,是可以
想见的。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就是把这一转折中产生的激越而复杂的感情,真切
而又生动形象地抒发出来。我们好像被带入天宝年代,亲耳聆听诗人的倾诉。
从开头到“路远”句为第一段,抒发作者离开长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怀。离开
长安,意味着政治理想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极度的苦闷和茫然。然而这种
低沉迷惘的情绪,诗人不是直接叙述出来,而是融情于景,巧妙地结合登程景物
的描绘
,自然地流露出来。“挂席欲进波连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绵亘起伏,多
么使人厌憎的艰
难行程,然而这不也正是作者脚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么!“天
长水阔厌远涉”,万里长
河直伸向缥缈无际的天边,多么遥远的前路,然而诗人
的希望和追求不也正象这前路一样
遥远和渺茫么!在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
情景相生,传达出来的情绪含蓄而又强烈
,一股失意厌倦的情绪扑人,我们几乎
可以感觉到诗人沉重、疲惫的步履。这样的笔墨,
使本属平铺直叙的开头,不仅
不显得平淡,而且造成一种浓郁的气氛,笼罩全诗,奠定了
基调,可谓起得有势。
接着诗笔层折而下。诗人访古以遣愁绪
,而访古徒增忧思;作歌以抒积郁,
心头却又浮现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还顾望大
梁。渌水扬洪波,旷野莽茫
茫„„羁旅无俦匹,俯仰怀哀伤。”(《咏怀诗》)今人古人
,后先相望,遭遇
何其相似!这更加触动诗人的心事,不禁由阮诗的蓬池洪波又转向浩荡
的黄河,
由浩荡的黄河又引向迷茫不可见的长安旧国。“路远西归安可得!”一声慨叹含
着对理想破灭的无限惋惜,道出了忧思纠结的根源。短短六句诗,感情回环往复,
百结千缠,表现出深沉的忧怀,为下文作好了铺垫。
从“人生”句到“分曹”句为第二段。由感情方面说,诗人更加激昂,苦闷
之极
转而为狂放。由诗的径路方面说,改从排解忧怀角度着笔,由低徊掩抑一变
3
而为旷放豪纵,境界一新,是大开大阖的章法。诗人以“达
命”者自居,对不合
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藐视态度,登高楼,饮美酒,遣愁放怀,高视一切
。奴子摇扇,
暑热成秋,环境宜人;玉盘鲜梅,吴盐似雪,饮馔精美。对此自可开怀,而
不必
象伯夷、叔齐那样苦苦拘执于“高洁”。夷齐以薇代粮,不食周粟,持志高洁,
p>
士大夫们常引以为同调。这里“莫学”两字,正可看出诗人理想破灭后极度悲愤
的心情,他痛苦地否定了以往的追求,这就为下文火山爆发一般的愤激之情拉开
了序幕。
“昔人”以下进入了情
感上剧烈的矛盾冲突中。
李白痛苦的主观根源来自对
功业的执着
追求,这里的诗意便象汹涌的波涛一般激愤地向功业思想冲刷过去。
诗人即目抒怀,就梁
园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贵一时的魏国公子无忌,今日已
经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
,宫室已成陈迹;昔日上宾枚乘、司马相如也已早
作古人,不见踪影。一切都不耐时间的
冲刷,烟消云散,功业又何足系恋!“荒
城”二句极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构成
一种凄清冷寂的色调,为遗迹荒
凉做了很好的烘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较为永恒
的事物,同舞影歌声人
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对举,将人世飘忽之意点染得十分浓足。如果说
开始还只是开
怀畅饮,那么,随着感情的激越,到这里便已近于纵酒颠狂。呼五纵六,分
曹赌
酒,简单几笔便勾画出酣饮豪博的形象。“酣驰晖”三字写出一似在同时间赛跑,<
/p>
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饮情态跃然纸上。
这首诗,善于形象地抒写感情。诗人利用各种表情手段,从客观景物到历史
遗事以至一些
生活场景,把它如触如见地勾画出来,使人感到一股强烈的感情激
流。我们好像亲眼看到
一个正直灵魂的苦闷挣扎,冲击抗争,从而感受到社会对
他的无情摧残和压抑。
二、借酒传情、以诗会友
< br>酒是一种古老而文明的饮料,是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种特殊食品。
它
给人们的作用很多,
其中用来传载感情、
媒介友谊,
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经常性的行为。
李白借酒传情,以诗赠友,丰富了他饮酒
诗的思想内涵。这些诗大都表现了他对朋友的
真挚感情和浓厚友谊。如《金陵酒肆留别》
【
3
】
:
p>
风吹柳花满店香,
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
欲行不行各尽觞。
4
请君试问东流水,
别意与之谁短长。
此诗描写了诗人与
金陵子弟分别时饮酒的情境
,
刻画了离别时难舍难分,借酒浇愁
的心情。末尾发问,让离别的悲酸淡淡表现出来。作者把他与朋友分别的感情比作是滚<
/p>
滚江水已是奇,而与东流水比长短,更是出人意料,令人叹服,表现了诗人对金陵子弟
p>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
< br>4
】
又如《哭宣城善酿纪叟》
云
: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晓日,沽酒与何人?
这首五绝
是李白在宣城,为悼念一位善于酿酒的老师傅而写的。事本寻常,诗也
只寥寥数语,但因
为它以朴拙的语言,表达了真挚动人的感情,一直为后人所爱读。纪
叟离开人世间,
p>
引起诗人深深的惋惜和怀念。
侍人痴情地想象这位酿酒老人死后的生
活。
既然生前他能为我李白酿出老春名酒,那么如今在黄泉之下,还会施展他的拿手绝招
,
继续酿造香醇的美酒吧!这看去是诗人一种荒诞可笑的假想,然而却说得那么认真、悲
切,使读者在感情上容易接受,觉得这一奇想是合乎人情的。接着,诗人又沿着这条思<
/p>
路想得更深一层:纪叟纵然在黄泉里仍操旧业,但生死殊途,叫我李白如何能喝得到他
p>
的酒呢?想到这里,诗人更为悲切,为了表达这种强烈的伤感之情,采用设问句式,故
作痴语问道:“老师傅!你已经去到漫漫长夜般的幽冥世界中去了,而我李白还活在人
世上,你酿了老春好酒,又将卖给谁呢?”照这两句诗的含意,似乎纪叟原是专为李白
酿酒而活着,
并且他酿的酒也只有李白赏识。
这种
想法显然更是不合乎情理的痴呆想法,
但更能表明诗人平时与纪叟感情的深厚,彼此是难
得的知音,现在死生分离,是多么悲
痛啊!
。
< br>
李白蔑视王候公卿,对市井平发亲近热爱。杜甫说:
“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街上
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诗人喝醉了酒就在街上市民家睡觉
,
天子
叫他也不理睬
,
这说明他与平民有浓厚的交情和友
谊,
要不然他怎么会如此呢。
《下终南
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
酒摘苍耳作》
、
《赠王伦》
也是此类作
品。通过以上略作分析,李白对朋友的情,对平民的饮酒诗里表现得特别突
出。酒成了他
缔结感情和友谊的纽带,诗人浓郁的“酒情”一直为后人所欣赏。
三、情系天下、借酒销愁
虽然李白曾
写下“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诗句,但是李白大多时
5
候还是借酒销愁。酒可以使李白在失落、痛苦时得到暂时的
解脱。李白在长安的政治生
活,成于酒也败于酒。他因为酒与秘书监贺知章在酒肆中认识
,从而博得了“谪仙人”
的称号,名动京师,应召入京,也是因为酒被“赐金放还”。<
/p>
诗人饱尝了政治舞台上御用文人的酸甜苦辣,目睹了朝廷的腐朽
,弄臣们的荒淫
无耻之后,深感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与世俗的冲突,基于此,诗人的感情
世界不是一味
昂扬乐观,而是复杂多变的,但忧国忧民、自卑不幸的色彩十分明显。如《
宣州谢眺楼
饯别校书叔云》
【
5
】
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此诗的重点不是写离情别绪,而主要是感怀,抒发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不能实
现的牢骚。全诗感情沉郁、奔放几乎句句都是精华,是李白诗的代表作之一。
李白于天宝十二载游宣州,恰遇李华以监察御史身份来宣城办事,共登谢朓
楼,乃作此诗。诗中抒发年华虚度、报国无门之苦闷情怀。通过对蓬莱文章、建
安风骨、谢朓诗歌之豪情逸兴的赞美,在历史的深处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精神范
型。当
诗人从幻想回到现实时,更强烈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故
一落千丈,运用
了奇特而又富于创造性的比喻,形容其内心的苦闷无法排遣。末
尾表现出对现实的失望。
总之,这首诗通过对高楼饯别的描写,忧时叹己,抒怀
言志,既有对宏大志向的追求,又
有对报国无路的愤懑,更有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从而展现了诗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p>
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
p>
6
】
云:
昨夜吴中雪,
子猷佳兴发。
万里浮云卷碧山,
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沧浪河汉清,
北斗错落长庚明。
怀余对酒夜霜白,
玉床金井冰峥嵘。
人生飘忽百年内,
且须酣畅万古情。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