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汉达《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题版

巡山小妖精
713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3:5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幼儿园滑梯视频)



《中国历史故事集》导读




(3)


林函青家庭




————


开始,要讨论一场


———




爸爸:


小家伙,过来,今天爸爸给你 推荐本林汉达老先生写的历史书。



青青:


历史„„呃~



爸爸:


哎呀!别溜走啊——虽然讲的是“历史”


,但这 本可是非常特别的一个哦。



青青:


这 本东西有点厚、有点重,整个儿像本翻不完的字典。



爸爸:< /p>


是啦、是啦,但老爸可以拿替你遛一个月的兔子做赌注,担保你一定会喜欢上


这块“砖头”的。



青青:


老爸,你哪儿来的这么大信心?



爸爸:


这可是亲身经历啊,想当年,爸爸、妈妈、伯伯、叔叔、 舅舅、小姨、还有你


们曹老师„„多多少少爸爸这一辈的男孩、女孩,都是读着林老先生 写的这些个历史故事


长大的。



青青:


真的假的?我瞧瞧„„哈,这本可是


2012

< br>年


4


月才印得哦!?



爸爸:


书当然不是同一本,但故事是一样的。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这 本书里头的


那些故事,是被编在一部叫《上下五千年》的丛书里,那几本小册子现在还在 咱家书柜里


呆着呢。现在看来,这可是很有历史意义的藏品哦!



青青:


臭美!你那些旧书了不起二十多年好吧,根本谈不上历史 。



爸爸:


行啊,小家伙!我考考你, 那什么是历史呢?



青青:


历史嘛,不 就是很久以前的事儿吗?



爸爸:


哈! 这不就对了嘛,相对于现在的日子,过去生活中的人啊、物啊、事儿啊,


就是历史啦。当 然,相比爸爸旧书的年代,林老先生说的事儿可早得太多啦。



青青:


有多早呢——?哈,是侏罗纪、还是白垩纪?算起来恐龙也是过去的东西,这


个历史故事里头也有恐龙的故事吧?!



爸 爸:


嗯~,恐龙的故事属于自然历史的一部分。林老先生可不是生物学家,他讲的


中国社会的历史,主要是说我们中华民族祖先的历史。从具体的时间上来看,林老先生讲


的故事最早发生在二千七百多年前的周朝,而恐龙灭亡的白垩纪结束时都已经在六千多万


年前了,想见到恐龙怕是没机会啦。但是,小家伙!在这本书里,你仍能读到好多动物的


故事,比如坐马车的仙鹤、为人带信的大雁、肚里藏剑的大鱼、还有会预报地震的蛤蟆与


冲锋陷阵的火牛,厉害吧!



青青:


是嘛?历史故事不是说的都是真事吗,听起来倒和“西游记”挺像!


< /p>


爸爸:


误会啦不是,这可得解释一下。林汉达老先生一直坚持一个 原则,就是他讲的


历史故事,都是参考正统的史书写的,绝对不会采用传说、演义等民间 野史,所以这本历


史故事集里讲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儿。要说这故事同“西游记”像的 地方,就是这里头


也有不少奇迹般的“超能力”


。不仅有可以起 死回生的神奇医术、能让一个人打赢成千上


万人的武功传承,


甚 至还有能让全城的公鸡跟着一起打鸣的


“特异功能”



至于这些个


“神


技”和前面讲的那些动物,为啥 也会像“孙猴子”那样“无所不能”


,只有你自个儿到书


里去找 原因啦。



青青:


中国历史故事集里也 有这么厉害的


“超能力”


啊,


那这里头 的故事一定会和


“哈


利·波特”一样精彩。哇哦———



爸爸:


哎~,怎么又扯上“哈利·波特”了呢 ?也好,我们就来比比看吧:和围绕一


个超级魔幻英雄讲故事的“哈利·波特”不一样, 这本书的主角——是上千年的中国历史


- 1 -




长河里——在我们上亿个老祖宗当中绽放出的——几百个活生 生的正常人。当然,同哈


利·波特对魔法世界的决定性影响一样,他们的故事也深刻地影 响了当时中国人的生活、


科学技术的发展,甚至与国家和社会的兴盛或灭亡息息相关。< /p>



青青:


他们是我们中国人的英雄!


< /p>


爸爸:


对。所以三千年的历史尘埃,都掩盖不住这百来个中国先祖 的光辉或教训。他


们的样子遗传显化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脸上、他们的故事也深深的记 在一代又一代中国


人的心里。二十多年前,爸爸的爸爸让爸爸记住了他们;今天,轮到爸 爸将林老先生的历


史故事集推荐给你;我亲爱的小家伙,勿忘国史啊!

< br>



————


然后,要聊聊个人


———



爸爸:


小家伙,当你吃了口鸡蛋,觉的它实在是非常得好吃。请问:想认识下生这个


鸡蛋的母 鸡吗?



青青:


老爸,你„„您是不是 晚上炒鸡蛋吃太多啦!



爸爸:


呃~打 个比方嘛。主要是想介绍你认识个人——“下”


《中国历史故事集》的

< br>“母鸡”——作者林汉达老先生。



青青:


知道啦,作者老爷爷也姓林,是我们本家。



爸爸:


丢人,就知道先往自个儿脸上贴金。你肯定想不到,林汉达老先生年轻时是位

< p>
英语老师。他大学毕业那年,参加当时的全国大学生英语比赛,荣获第一名,还得了块金

< p>
质奖章。他编写的英语教材、词典等作品,达


20


余种之多,畅销全国。



青青:


编教材 、编词典!林爷爷一定是个很厉害的英语老师!



爸爸:


可是当时,旧中国近百分之七十的老百姓是文盲,他们连自己国家的方块字都

< br>不认识。林老师英语教得再好,也帮不了当时贫穷落后的中国。因此,


1937< /p>


年林爷爷赴美


攻读博士学位时,没有再进修英语,而是选择了“民 众教育”为研究方向,思考如何将中


国传统文字现代化。学成回国后,林爷爷大力主张将 拼音作为扫除文盲的工具。我们甚至


可以说,没有林爷爷,就没有我们现在通用的汉语拼 音和普通话。



青青:


哇哦!我们学的 拼音也和林爷爷有关系啊,这也太牛啦!



爸爸:


小家伙,还有你更想不到的呢!这本历史故事集里的“东周列国”那部分,最


早是林爷爷完全用拼音写成的,后来才改译为汉字的。



青青:


为啥要用拼音写呢?



爸爸:


没注意前面说的个细节吧。以前古书里的话,满篇都是“之乎者也 ”的文言文,


可当时我们国家百分之七十的老百姓还是不识字的文盲啊!林爷爷要写他们 能读的书,就


只能先用拼音啦。



青青 :


明白啦。哇——全用拼音写书,挺麻烦的„„会不会很难啊?



爸爸:


这个的确挺伤脑筋的。但林爷爷找着个“秘技”


:完全采用老百姓日常聊天时


的口气来写书。嘿嘿,小家伙,你可别奇怪 !电视里瞧见不,越是高明的厨师间


PK


,决胜


那关往往越是看似不起眼的家常菜。林爷爷虽然用的都是最浅显易懂的大白话,但那精密


的语法、自然的修辞、美妙的韵律,不知不觉就勾住了读书人的心绪,让人久久、久久回


味„„



青青:


老爸——你就 别臭拽啦!然后呢?



爸爸:


这法子一 试之下,结果那当然是大受欢迎。从那时起,林爷爷陆陆续续又写了


好多历史故事的小册 子,从二千七百多年前的“春秋”开始,一直写到了一千七百多年前


的“三国”


。现在,这所有的故事,可都在你眼前的这本《中国历史故事集》里啦。




————接着,要折腾下你———



爸爸:


前面多半是你来问、我来答的吧?



青青:


差不多啦。老爸你——您这话啥意思啊?

< p>


- 2 -




爸爸:


没啥,就是换换位置:我问,你答。



青青:


不会吧。您老要问啥?多吗?我今天的钢琴可还没弹呢„ „



爸爸:


瞧你,不用紧张嘛,爸爸可 没说马上就要回答的。



青青:


哇,还 是作业啊!


!好吧、好吧,啥东东?



爸爸:


这个作业的内容是


——


花上十来 分钟,把第一个“千金一笑”的故事读了,瞧


瞧咱本家老先生说的故事!就这些,布置完 了。



青青:


这样的作业啊!谢啦,老 爸,保证完成任务。



爸爸:


咳、咳, 还有一小点要求前面漏说啦。别忘拿上枝铅笔,划划喜欢的词句,写


点小小感触。嘿~嘿 ~




————最后,还得布置点功课———




- 3 -




一、



春秋故事









在春秋时期的中国地图里找找看:



故事里的讲的那些个国家分别在哪个位置上呢?



故事里的那些人是哪个国家的?他们的事儿发生在哪里?




- 4 -




(



)



周朝王室的衰落——周幽王





告诉你:



小家伙,你还不知道吧,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周朝历经八百多年,共


传了


30



37


王。搞历史的老爷爷们,以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周幽王之死”为标志,


将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周幽王被犬戎干掉了之后,周朝就进入了


“东 周”


。这本书的前两部分“春秋故事”和“战国故事”


,都是发 生在“东周时期”


的。



“东周时期”


,周朝的王室已经缺乏控制全国的实力啦!而那些由周王室分封的—

—各诸侯国——便纷纷开始了争夺霸权的演出。





读一读:



千金一笑





记一记:



投其所好,烽火连天,千金难买





想一想:



“痴情”的幽王为了得到褒姒一笑,除了一千两“金子”外,还失去了什么呢?





讲一讲:



古时有句话说“千金难买少 年穷”


,意思指艰苦的环境能锻炼少年人的意志。在这


本书里你 也会看到许多“自古英雄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的故事。小家伙,除了


“少年穷”之 外,这世界上一定有些东西是“千金难买”的,说来听听吧!




(



)



百行孝为先——郑庄公





告诉你:



小家伙,爸爸要问个好像不是问题的问题?“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时期的五个

< p>
霸主吗?



林爷爷在书里采用了《左传》



《史记》这两本书的讲法,将齐桓、晋文、秦穆、

宋襄、楚庄定为五霸。但在这个名单里,只有齐桓公和晋文公经过周王室册封,其


他 三个都不够格,


“五霸”得改称“二霸”


。如果按照经过诸侯会 盟的标准称“霸”



那经会盟称霸的诸侯又远远不止五个,


“五霸”又得改称“


N


霸”了。

< p>


如果分析一下“五霸”这个提法的来源,答案倒似乎有点眉目啦。


“五霸”的


提法是大学问家孟子创造的,


他在


《孟子·告子下》


中说


“五霸者,


三王之罪人也”



从我们孟老爷爷这话的意 思来看,他认为这些个诸侯都是不把周王室放在眼里的


“恶霸”



是以下犯上的


“罪人”


< p>
而在春秋时期,


这样可供孟老爷子批评的


“罪人”



几只手恐怕都数不过来啊。



说到这儿,你有些明白了吧!对啦,这个


“五霸”中的“五”


不是实数而是“虚


指”


,这和古人常常高喊的“ 万岁”是一样的。


“万岁皇帝”肯定活不到一万岁,


“春


秋五霸”实际也不止五个啦!





读一读:



兄弟相残,暗箭伤人





记一记:



里应外合,养虎为患,黄泉相见,二虎相争,比肩而立,妒火中烧





想一想:




1




姜氏做了那么多为难大儿子太叔的事情,太叔也说出了“黄泉相见”的绝

情话,但为什么后来他还是原谅了自己的母亲?




2




被嫉妒迷了心窍的子都,连背后向自己人放冷箭这样的恶事都干出来了,为什


- 5 -




么被郑庄公随口问了一句,就脸色都变了,结结巴巴漏了馅呢?





讲一讲:




1




“好胜”是种值得肯定的意志品质,它是激励人刻苦努力、争先创优的重要动


力。有趣的是,


“嫉妒”也能刺激人产生超越他人的念头,那“嫉妒”与“好胜 ”


之间到底有什么差别呢?说来听听吧!




2




小家伙,你也和妈妈闹过别扭吧。以后碰到这样的情况,得注意点啥呢?你能


讲讲吗?




(



)



任人唯贤——齐桓公





读一读:



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仙鹤坐车





记一记: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胜者强,随机应变,老马之智,迷途知返,玩物丧志

< p>




想一想:




1




鲍叔牙是个大聪明人,除了“各为其主”的时候,他都会让着管仲,你知道在


那些时候鲍叔牙处处谦让的原因吗?




2




齐鲁两国在长勺打的那一仗里,曹刿把敌方的情况判断得十分准确,你觉得他


是怎么会做到这样“料事如神”的呢?




3




知道回家的路,是狗、鸽子、蜜蜂等动物的本能。管仲又不是老马,他怎么会


晓得老马知道离开“旱海”的路呢?




4




卫懿公为养仙鹤的爱好,


付出了战死的代价,


卫国也差点儿灭亡了。


在你看来,


这个故事,同前面读过的“ 千金一笑”


,有没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呢?





讲一讲:




1




小家伙,朋友之间肯定也会为了些事儿产生矛盾。你觉得在什么情况下,应该


或者可以谦让你的好朋友,你能讲讲吗?




2




小家伙,


我们家里有


“老马”


吗?在他们那儿,


你肯定能学好些有用的本领吧,


说 几个具体的例子吧!




3




正常的爱好,有益身心、陶冶情操,本身是件好事。但“仙鹤坐车”的故事又


告诉我们放任爱好,


也可能收到惨痛的教训。


小家伙,


你能说说在坚持自己爱好的


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吗?




(



)



重情重义——秦穆公





读一读:



唇亡齿寒,五张羊皮,犒军救国,放虎回山





记一记:



志在四方,唇齿相依,五羖大夫,食牛入相,苟富贵、毋相忘,背水一战





想一想:




1




蹇叔和宫之奇两个人都称的上是神奇的预言家,


他们对虞君和虞国未 来的判断


准确得惊人吧!


回想一下,


在 他们预先判断局势以后,


他们接着又做了些什么呢?




2




百里奚以养牛谋生,年纪要将近七十岁了,被赎回来时只用了五张羊皮。但秦


穆公不为所动,仍然拜他为宰相,这是为什么呢?




3




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再战晋国时,带兵渡过黄河后,为什么要做出烧船这种自


断后路的举动呢?





讲一讲:



- 6 -





1




如果虞君知道当时收下千里马和玉璧,就要付出亡国的代价,他还会收那些礼


物吗?小家伙,


你也听到过有人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智慧头脑、


做出错事的情况吧,


来说个具体的事例吧!




2




百里奚官至左相,却不忘发妻。小家伙,你还知道其他“苟富贵、毋相忘”的


故事吗?说来听听吧!




(



)



贫贱不移——晋文公





读一读:



饱不忘饥,退避三舍





记一记:



得意忘形,有福同享,忘恩负义,理直气壮,退避三舍





想一想:




1




重耳即将贵为一国的君主,吃些精细一点的食物、用些精致一点的东西似乎并


没有什么不可以,但为什么狐偃还希望他不要丢掉残破的衣物呢?




2




晋文公为了履行“退避三舍”的承诺,一下子放弃了近百里的国土,你觉得他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讲一讲:



爸爸见过这样两种人:一种 人会因为一时的成功,高兴得意得头脑发热,进


而举止失当,甚至干出错事。还有一种人 会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懊恼后悔得垂头


丧气,自此打不起精神,以致于很长时间内无所作 为。



小家伙,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也会经历顺利和坎坷的双重 考验,在你看来,


应当如何避免因为一时得失,而“失态”


、甚 至“忘形”呢?你能讲讲吗?




(



)



“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





告诉你:



孔子老爷爷,不仅是春秋末期最博学的人,而且还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老师。我们


现在说的“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等,都是说的孔子老爷爷。他开创


的“儒家思想”传承至今,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读一读:



夹谷之会





讲一讲:



孔子老爷爷生于两千多年前 ,是位倡导“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家和教育


家。在你看来,他为什么能在在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


超越为现代科学技术奠定基础的牛顿、< /p>


达尔文等自然科学家,


排名榜首呢?说来听听

吧!



- 7 -




二、



战国故事









在战国时期的中国地图里找找看:



故事里的讲的那些个国家分别在哪个位置上呢?



故事里的那些人是哪个国家的?他们的事儿发生在哪里?



- 8 -





- 9 -




(



)



强国之路——战国七雄之秦













告诉你:



和“春秋五霸”不一样哦!


“战国七雄”没啥争议,就是指战国 时期七个最


强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和秦。



春秋时期的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

强的诸侯国开始涌现,在他们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


在其东 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




读一读:



商鞅变法,远交近攻,赠送 绨袍,坑杀赵,


、图穷匕见,统一中原



记一记:



城门立木,一诺千金,以卵 击石,纸上谈兵,群雄割据,兼并六国,车同


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万里长城< /p>



想一想:



看 过了秦国的强盛之路,除了秦国独处崤山以西的地理因素外,爸爸觉得


秦自商鞅起进行的 一系列改革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家伙,不知道你注意


到商鞅公布改革安排之前、在 城门口“立木”并悬赏的细节吗?你觉得商鞅为


什么要这样做呢?



讲一讲:



秦统一中原后,做的一 系列挺有趣的事儿,把秦国的车与路的规格、文字


的写法与用法等推广到了“六国”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车同轨,书同文,统一


度、量、衡”


。在你看来,秦始皇这么做有什么好处呢?说来听听吧!



(



)



合纵连横——贯穿战国的生存之道











告诉你:



“合纵连横”


,其实是“合纵”


+


“连横”这两个战国时期的外交 和军事策


略。


“合纵”就是南北纵列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 强国,阻止齐、秦两国兼


并弱国;


“连横”就是“秦”或“齐” 拉拢一些国家,共同进攻另外一些国家。



搞历史的老爷爷,将 搞“合纵”


“连横”这类外交和军事活动人物称为“纵


横家”< /p>



读一读:



悬梁刺股,攻守同盟,合纵抗秦,连横亲秦,毛遂自荐



想一想:



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一批 “纵横家”


,是战国时期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


“纵横学”也是 先汉时期九流十家中最早扬名立万的流派,是秦汉之前首屈一


指的显学。但相对于倡导“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等思想流派而言,


“纵


横家”在战 国以后就销声匿迹,完全消失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了。小家伙,你


想想这是为什么呢?< /p>



(



)



中医鼻祖——神医扁鹊






告诉你:



扁鹊,创造了“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精于内、外、妇、儿、五


官等科,应用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是中医学的开山鼻祖,


世 人敬他为神医。



- 1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