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日记范文

玛丽莲梦兔
968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4:04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寂寞如香)


范文


1


(获奖)



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是啊!在生活中我们总也离不开数学,如果不学习

< p>
数学,就会闹出许许多多的笑话。





就拿我两年前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


那天,


我起得早,


妈妈让我帮她到楼下去买些早点,

< p>
说完我就带着五元钱下楼了。来到楼下,买了早点,就付了钱。老板说:


“ 这些总共是二元


五角,我找你二元五角。”说完,就把钱交给了我,我见了,连忙说:“ 不对不对!你少给


了我一元,应该找我三元五角才对呀!”老板听了,傻了眼,犹豫了一 会儿,对我说:


“小


朋友,


是你算错了 ,


就是找你二元五角呀!


”我一听,


急 得争了起来:


“叔叔,


是您算错了,


明 明就是三元五角嘛!”一旁的老板娘见了,用一口带有生气的方言,对我叫道:


“瞧这孩


子,


年纪不小了,


怎么连最基本的算< /p>



每当我走进校园,


眼前就会出现十分醒 目的一个牌子,


上面写着一句话,那就是“在生活术都不会!”在那儿吃饭的人听了都“ 哈哈哈”地笑了起


来,我看了看,难过地跑回家,把事情的前因后果都告诉了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听了,也笑


得前俯后仰,我生气地说:


“连你们都笑我 !”爸爸连忙解释道:“不是我们爱笑你,这是


因为你没理解,没去思考数学中的‘元角 分’。那我问你两张五角等于多少。”





“一元。”



“那两张二元等于多少?”





“当然是四元喽!”





最后,我终于在爸爸的解释中明白 了自己的不认真。从此我再也没犯过同样的错误。





这个笑话,我都不会忘记,它给我一个教训,永远印在我的脑 海里。





同学们,


一定要认真学数学,


数学可不是那么简单的家伙。


学后一定要记着:


在生活中


学数学,在生活 中用数学。




(点评:小作者能联系自己买早点的经历,告诉人们“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


学”


的感受,


即学习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都要与实际生活 紧密联系,


纸上谈兵式的学习


必然要闹笑话的。)



范文


2


(获奖)




前,


我一直认为学 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


整天与求


11



12


的最小公倍数类


似这 样的问题打交道,


真是烦死人,


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 有什么用处。


然而,



一件事却改变了 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


2


路汽车去青少年宫 。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


1


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 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


“泽群,爷爷


出个问题 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


1


路车每


3


分钟发车一次,


2


路车每


5


分钟发车一次,


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


稍停片刻,我说:


“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


1


路车 和


2


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


地方。



爷爷听了我的话,


恍然大悟地拍了一下自 个聪明秃顶的脑袋,


笑着说:


“我这个


‘数


学博士’也有糊涂的时候,出的题不够严密,还是泽群想得周全。”我和爷爷开心地 哈哈大


笑起来.此时爷爷说:“那好,现在假设是同一个起点站,你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解 答?”我


想了想,脱口而出:“再过


15


分钟。因为


3



5

< br>是互质数,求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就等于


这两个数的乘积(3×5=15),所以


15


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也就是两路车至少要再过


1


5


分钟能同时发车。”爷爷听了,夸我:“答 案正确!


100


分。”耶!听了爷爷的话。我高


兴地举起双手。





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真是无处不在啊。



评:


在生活中学数学、


用数学,< /p>


是数学课标所提倡的理念之一。


小作者与爷爷的教学问

< p>
答,富有情趣,充满浓浓的亲情,让我们看到学数学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范文


3



五 一期间,


我和妈妈去商场买衣服,


可是,


我觉得那里的价钱很奇怪:



“买


1 00



100”


就等于不用钱了吗?





妈妈说:“傻女儿,怎么会不用钱呢?”





我说:“因为上面写着买


100



100


,就是


100-100=0


,所以就不用钱啦!”




妈妈说:

< br>“原来你是这样算的,如果是这样,那么商场的东西就不用钱了,就会来很多


客人 ,这商场就会亏本很大了。”




< /p>


妈妈又说买


100


100


只是要


50


元就可以了,你 知道吗?





听了妈妈的解析,


我还是似懂非懂,


到底为什么呢?看来我还 要再去商场认真调查或去


请教曾老师了,看看她有什么高招,因为我知道这里还有很多我 还未明白的数学知识。





我带着愉快的心情,来到学校问曾老师数学问题,曾老师说:


“其实有些 都是满过


100


的,比如:满


100< /p>


的有


109



2 00


、189„„”





老师又说:


“满

100


元的是送


100


元的券,< /p>


顾客还是要先拿出钱用够


100


元后,< /p>


才有得


送赠券的,


并不是象你说的那样不 用钱。



曾老师对我这种有问题肯问的做法给予表扬,



欢迎我今后多问问题。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