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导学案

玛丽莲梦兔
506次浏览
2021年02月21日 05:03
最佳经验
本文由作者推荐

-

2021年2月21日发(作者:姓郝的名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导学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 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以往负数 的教学安排在中学阶段,现在安排在本单元主要是考虑到负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在

< br>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在了初步认识负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初步认识负数,能进一步丰富< /p>


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 算打下良好和


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br>2


.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3


.能借助数轴初


步 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1

、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加深对负数意义的理解。




2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素材,唤起学 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在具体的情境


中认识负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结合负数的


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 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学情分析:



负数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 新增加的内容。很久以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一些负数,有了初


步认识负数的 基础,《标准》将其提前到小学阶段教学。认识负数,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数概念的一次拓展。

学生以往所认识的数——整数、分数、小数等都是算术范围之内的数,建立负数的概念则使学生认数的范


围从算术的数拓展到有理数,从而丰富了小学生对数概念的认识。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负数,能正确的读、写正数和负数



单元教学难点:能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单元课时安排:



5


课时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负数



课时:第一课时



温馨提示:



1 / 8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 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



2.


能正确地 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


0


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 实际问题,体


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


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p>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 /p>



教学重点点: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的意义,知道


0


不是正数也 不是负数



【预习】



1


、预习课本第


2


——


4


页。


2


、收集生活 中的负数



【教法、学法指导】



1


、认真观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2


、针对自学中勾出的疑惑点,小组讨论交流,答疑 解惑。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温度计、练习纸、卡片等。






【自主学习】



一、自学导入,初步感 知不能用现有的数字表示得分,引出“认


识负数”的必要性。



六一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如下:




10





10




甲队



乙队




1< /p>


)甲队最终


____


分,乙队最终


____


分。它们是两种


____



量。



(< /p>


2


)甲队得分可以记作


____


分,乙队得分能用我们以前所学的


数字来表示吗?



二、自学课本


2-3


页,尝试解决 问题。



1


、课本第二页的情境图,



教室内:张艺对老师说“温度计上显示的是


16


℃”



教室外:张艺对老师说“现在温度计上显示的还是


16


℃”



想:这两 个“


16


℃”的意义相同吗?为什么?



2


、自己试着在温度计上用红笔画出这两个温度的位置?



【合作探究】



1




+”是


_ ___


号,读作


____


,在这里表示


____




2




-”是


____


号,读作


____


,在这里表 示


____




3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得出:





4


在课本第


3


页例


2



,


存入


2000


元记作


____


元, 支出


500



记作

___


元。它们也是两种


< br>的量。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


子,你能说一些吗?



5




叫做正数。



自己举出三个正数,并读出



6




叫做负数。



自己举出三个负数,并读出



7



正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吗?



8



负数前面的“—”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



9



(1 )


读出下列各数。



2 / 8




1 20



3.4 100



45 +45 0



0.2



【达标测评】



1


、把下面各数分类。



4


1



7 2.5 +


5


0



5.2



3


+41



正数:



负数:


0





2


、填空。




1


)通常,我们规定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

0


米。如下面,珠穆


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为




)米。





2


)如果下降


5


米,记作﹣


5


米,那么上升


4


米记作(



)米;


如果


+2


千克表示增加


2

< p>
千克,那么﹣


3


千克表示(



)。



(< /p>


3


)爸爸在银行存入


5000

< p>
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12



16


日妈妈又取出


1000


元,存折上应记作(



)元。




4



+8.7


读作(


),﹣


5.2

读作(



)。



3


、判断对错。



1


)零上


12

< br>℃和零下


12


℃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



0


是正数。








3


)死海低于海平面


400


米,记作


+400


米。(






4


)在


8.2 ,



4, 0, 6,



27


中,负数有


3


个。









布置作业:


练习一第


1


2



3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3 / 8

























主备人:



审核人





课题: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课时: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


0


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


、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 ,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利 用数轴比较正负数的大小,培养学生


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会用正负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


温馨提示:






学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


0


和负数的大小。< /p>



【预习】



1


、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6 2.9 +0.16 -4/5 + 7/12 0



305 -88



2


、如果


+ 25%


表示增加


25%


,那么


-10%


表示






3


、一天傍晚,大连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


2


摄 氏度下降了


8


摄氏


度,这天傍晚大连的 气温是



摄氏度。




【教法、学法指导】



1


、认真观察,合作交流。



2


、针对自学中勾出的疑惑点,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教学准备】


三角板、多媒体课件一套




【自主学习】


学习例


3





1


、小组探究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

1



2



3



4



5< /p>



6



7



8





2


、出示例

< br>3







1


)提 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


)让 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学生画完


交流。






3< /p>


)教师在黑板上画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


和学生 ,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


(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 应起来。





4


)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 学生


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

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


)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 表示出正数、


0


和负数,


像这样的直线 我们叫数轴。






6


)引导学生观察:




A


、从


0


起往右依次是?从


0


起往左依次是? 你发现什么规


律?




B


、在数轴上分别找到


1.5



-1.5


对应的点。如果从起点分别


4 / 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