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习题精选及答案
-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复习专题训练
知识积累
1
.
《红星照耀中国》一书的原名是《西行漫记》
,这是美国的著
名记者
_
埃德加
·
斯诺
_
的
著作,
< br>可以说,
他是第一个采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
_
毛泽东
_
、
第一个采访
红区的西方记者。
2
.在陕北,埃德
加
·
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除毛泽东外,还有
_
朱德
_
、
__
周
恩来
__
、
_
彭德怀
_
、
_
贺龙
_
、
_
刘志丹
_
、
_
徐海东
_
等。他描述了他们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
的家庭环境和少年时代,试图从
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
3
.毛泽东认为中国人民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军队的三个条件
:一是中国结成
__
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
__
,
二是全世界结成反日统一战线,
三是
目前在日本帝国主义势力下受苦的被压
迫的各国人民
__
采取革命行动
_
。
4
.彭德怀给斯诺的印象是
乐观、
p>
_
豁达
_
、勇敢、
_
率真
_
、<
/p>
__
大公无私
_
。
5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就共
产党人而论,可以归结为孙逸仙博士和国民党接受两
大革命原则。第一个原则承认有必要
采取
_
反帝政策
_
,第二个原则要求在
国内实行
_
反
封建
反军阀政策
_
。
6
.斯诺
所说的
“
总司令被逮这一惊人事件
”<
/p>
实际上就是说的历史上有名的
__
西安事
变
_
,
是当时任职西北剿匪副总司令、
东北军领袖
_
张学良
_
和当时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总指
挥、西北军领袖
_
杨虎城
_
于
1
936
年
12
月
12
日,在西安发动的直接军事监禁事件,扣留了
当时任职国
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西北剿匪总司令的
_
蒋中正
_
,目的是
“
停止剿共
,改
组政府,出兵抗日
”
,导致了第二
次国共合作而和平解决。
7
.
在斯诺的笔下,
毛泽东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
_
博学多才
__
的知识分子,
是个天才的
_
军事家和政治战略
_
家,
代表了
_
中国人民大众
_
的迫切要求,
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
南京政
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
生活
_
简朴
_
,廉洁奉公,能
_
吃苦耐劳
< br>_
,
身体像铁打的。
1
8
.在
当时的苏维埃社会当中,中国共产党在教育方面采取的政策有:
_
解放思想
__
,消
除愚昧无知;培训
教师,
_
组建学校
_
< br>,实施大众化的教育;建立专业的学校;编著
_
字典
p>
_
成效,
使苏区的文盲大幅地降低;使苏区
人民的思想有很大的转变、提高,
为社会培养了不
同方面、不同
层次的人才。
9
.在井冈山时期,<
/p>
红军给战士规定的三条简明的纪律:
一是
_
行动
_
听指挥;
二是不拿
_
贫农
__
一点东西;三是打土豪要
_
归公
_
。
10
.
《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之一在于,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
/p>
报道了
_
共产党和红军
< br>__
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
_
中国共产党人
_
的真实生活。
其意义还在于深入分析和探究了
“_
红色中国
_”
产生、
发展的原因,
对中
国共产党和
__
中国革
命
__
做了客观的评价。
专项练习
阅读提要:
1937
年
10
月,
《西行漫记》
p>
(直译应为《红星照耀中国》
)由戈兰茨公司第一次出版,
在世纪引起巨大轰动。
1938
年
12
月
18
日上海复社翻译
出版中译本时,由于当时抗日战争
已经开始,考虑到联合统一战线等情况,书名改为《西
行漫记》
。尽管这样,在国民党统治
下的中国,该书还是成了一
部禁书。
《西行漫记》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
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
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
闻,
该书绝大
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
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
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2
作者通过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
、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以
及广大红军战士、
农民、
工人、
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
了解了革命根据地政治、
军事、
经济
、
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斗争
业绩。毛
泽东和周恩来是作者埃德加
·
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西行漫记》
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
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人物刻画、环境描写以及叙事的角度几近出神入化的程度。
《西行
漫记》
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
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
《西行漫
记》
,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作者简介:
埃德加
.
斯诺(
1905-1972
)于
1905
年出生于美国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
p>
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1
928
年到达中国的上海,
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
以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
通讯员。
1930
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
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台湾及日本、朝鲜、
荷属东印度
。
他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到西方的人之一,
也是在红色区域进
行采访的第一个
西方新闻记者。
在他
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外,他完成了
11
本著
作,其中极大部分
是和中国问题有关。他所写的《西行漫记》始终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