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真好——关于读书的美文十篇
-
读书真好——关于读书的美文十篇
读书真好——关于读书的美文十篇
阅读的意义
这世上最有趣的事,第一是人,第二是书。因为,书能使人
抓住这个世界秘密的核心。
你读什么样的书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什么也不读,那么<
/p>
你的头脑就会萎缩,你的理想将因失去活力而动摇。
书籍和阅读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心中理想世界的坚持,更是
对我们思想和心
灵的升华与净化,进而改变我们的生活轨
迹。
余秋雨先生曾经这样评论过书籍的功能,他说:
“
只
有书籍,能把辽阔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
< br>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
丑陋一起呈现给你。区
区五尺之躯,短短几十年光阴,居然
能驰骋古今,经天纬地,这种奇迹的产生,至少有一
半要归
功于阅读。
”
阅
读使文字具有了永恒的价值,它比图像更空灵,比记忆更
清晰,比冥想更深邃。它让你站
在巨人的肩膀之上,让你凌
驾于伟人的思考之上。阅读是人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它把自<
/p>
然人转化为社会人。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人生、社会,很多
都源于
阅读。
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
厚
度。通过阅读你可以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
伟
人对话。对于一个生命有限的人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幸福
的事啊。
而阅读的意义在于,它在超越世俗生活的层面上,建立起精
神生活的世界。一个人的阅读史,即是他的心灵发育史。阅
读使人超越动物性,不致沦为
活动木偶,行尸走肉。停止阅
读就意味着切断了与世界的沟通,与心灵的沟通,人生也就
是进入了死循环,可以说,是阅读拯救了我们。
我们无力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却可以通过阅读改变人生的终
点。
从读书看性格
易
芜
p>
在美国纽约,有一个名叫
“
希
尔塞心理咨询中心
”
的研究机构。它的主任霍夫曼
博士是一位着名的心
理学家,他经过多年的研究之后发现,读书与人的性格之间
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正因为如此,可以通过读者业余
时间喜爱阅读
的图书报刊种类的不同,来了解他们在个性上
的一些特点以及在情绪方面的某些变化。<
/p>
霍夫曼博士归纳出了喜欢阅读下面
15
类图书报刊的人一般
具有的性格特征。
1
、如果爱阅读罗曼蒂克一类的小说——你肯定感情较为丰
p>
富充实,对直觉深信不疑,感到生活充满七彩阳光。难能可
贵的是,
在陷于困境或者面临失败时,你能顽强抗争,不会
萎靡不振。
2
、倘若喜欢看传记体裁的书籍——你必定是一个深思熟虑
p>
的人,既有雄心壮志,又脚踏实地。谦虑好问是你最大的特
点,
p>
在作出某项决定之前会思考再三,
从来不轻率冒险从事。
3
、要是对小型报纸爱不释手——你的性格显得
乐观快活,
感情也较为外露。特别爱聊天,并以此作为一大乐事。在一
< br>起谈话的几个人当中,你必定是一个
“
当仁
不让
”
的
“
中心发言人
”
。
4
、如果很欣赏喜剧性的书籍——忧愁、痛苦
和烦恼一定和
你无缘,因为你是一个乐天派。笑口常开,青春永驻,具有
潇洒的风度和风趣的性格,任何困难或阻力都无法使你为
难。
< br>
!
5
、倘若常读报纸和新闻
性刊物——足以说明你关心国内外
大事,眼观世界风云变幻,时时处处使自己的言行跟上
时代
的步伐,不愿当一名落伍者。你思维敏捷,对新事物能作出
迅速的反应。
6
、要是对画报或是大
型画册兴趣盎然——你肯定热情好客,
爱结朋友,同事、亲戚和好友都愿意到你家里造访
。在家里
举办的宴会上,你是一位十分称职的主人,能使每一位在座
的每一位客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7
< br>、如果喜欢拜读《圣经》——可以断言你为人诚实,手脚
勤快,
< br>从不偷懒,
尊敬智者,
尊重知识。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
宽厚待人、严于律己和与人为善是你的重要原则。
8
、倘若爱看侦探或破案一类的书籍——动脑筋和解
难题必
定是你的一大特点,在许多人看来似乎是束手无策的题目,
到了你的手上却能轻而易举地解开。而且对于一些令人望而
止步的难题,你却兴趣倍增
,以解开它们为乐事。
9
、要是对科
幻类的图书如获至宝——你一定思维发达、想
象丰富、创造性强,总想将自己担负的工作
完成得更出色,
把自己的一生变得更加美好。
10
、如果经常阅读妇女方面的报刊——表面你希望自己能够
< br>成为女性当中的佼佼者,事业上富有进取性;在工作时严格
要求,一丝不苟;谨慎
行事,不愿意因为自己的某种过失或
是一时的疏忽而铸造大错,造成终生的遗憾
11
、倘若喜欢阅读财政经济一类的书报杂志
——可以看出你
是一个自尊自重的人,崇拜那些在事业上卓有建树的人物,
并以他们为榜样。你希望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竞争力,登上
“
p>
冠军
”
的
“
宝座
”
。
12
、对一些广为流行的时尚杂
志格外青睐、喜爱——你很有
可能会比较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时甚至脱离实际
地拔高自己,常常下不了台。
13<
/p>
、如果特别喜欢读诗歌——你一定是热爱生活的人,对人
世间的一
切钟爱有加。大自然的蓝天、大海、高山、流水、
飞禽和走兽是那样的美好可爱,充满着
温馨和朝气,令人心
旷神怡。与此同时,你有意识地在诗的熏陶下,进行反思,
使心灵得到净化,
远离
“
假恶丑
”
,
追求
“
真善美
R
21;
。
14
、倘若读历史书籍津津有味——尊重事实,讲究实际和重
视效果是你待人处事的原则,
你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用在
努力工作或者认真做学问上面。你从来不会在那种毫无意义
的闲聊场合里露面,也不会和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交往。
15
、要是醉心于恐怖故事——你或许对生活感到厌倦而心情
压抑,或许在激烈的竞争所带来的巨大压力面前无所适从,
或许面对屡次
的失败而不堪重负。为了摆脱内心的空虚焦
虑,你只好用刺激使自己得到解脱,因此对这
类书籍颇有好
感。然而效果并非想象的那么理想,尽管能暂时使你忘却烦
恼和抑郁。
读书使人优美
优美在字典上的意思是:美好。
做一
个美好的人,我相信是绝大多数人的心愿。谁不愿意美
好啊?除了心灵的美好,外表也需
美好。为了这份美好,人
们使出了万千手段。比如刀兵相见的整容,比如涂脂抹粉的
p>
化妆。为了抚平脸上的皱纹,竟然发明了用肉毒杆菌的毒素
在眉眼间
注射,让面部微小神经麻痹,换来皮肤的暂时平滑
……
让我这个曾经当过医生的人,胆战心惊。
其
实,有一个最简单的美容之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
书啊!
读书的时候,人是专注的。因为你在聆听一些高贵的灵魂自
言自
语,不由自主地谦逊和聚精会神。即使是读闲书,看到
妙处,
也
会忍不住拍案叫绝
……
长久的读书可
以
使人养成恭敬的习惯,知道这个世界上可以为师的人太多
了,
在生活中也会沿袭洗耳倾听的姿态。而倾听,是让人神
采倍添的绝好方式。所有的人都渴
望被重视,而每一个生命
也都不应被忽视。你重视了他人,魅力就降临在你双眸。
读书的时候,常常会会心一笑。那些智慧和精彩,那些英明
与穿透,让我们在惊叹的同时拈页展颜。微笑是最好的敷粉
和装点,微笑
可以传达比所有语言更丰富的善意与温暖。有
人觉得微笑很困难,以为是一个如何掌控面
容的技术性问
题,其实不然。不会笑的人,我总疑心是因为读书的不够广
博和投入。书是一座快乐的富矿,储存了大量浓缩的欢愉因
子,当你静夜抚卷的
时候
(
当然也包括网上阅读
)
,那些因子
如同香氛蒸腾,迷住了你的双眼,你眉飞色舞,中了蛊似的<
/p>
笑起来,独享其乐。也许有人说,我读书的时候,时有哭泣
呢!哭
,其实也是一种广义的微笑,因为灵魂在这一个瞬间
舒展,
尽情
宣泄。
告诉你一个小秘密
:
我大半生所
有的快乐累
加一处,都抵不过我在书中得到的欢愉多。而这种欣悦,是
< br>多么地简便和利于储存啊,
物美价廉重复使用,
且永不磨
损。
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
奥
秘,
不曾被人揭露,
我们就不敢用目
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
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
p>
是思索者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
志铭。你
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
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
基石。当你把他人的
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
红唇就比任何美丽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
你想美好吗?你就读书吧。不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但要花
费很多的时间。
坚持下去,
持之以恒,
优美就像五月的花环,<
/p>
某一天飘然而至,簇拥你颈间。
读书的味道
李泽贤
沈括《梦溪笔谈》载:
“
古人藏书辟蠹用芸草。芸,
香
草也。
”
古人在书中放置香草,不仅可以防蠹虫咬
蛀,而且还可以给书留下幽幽清香,
“
书香
”
一词便由此而来。后来人们据
此加以引申,形容读书人有
“
书香气
”
,而读书人家或曰
“<
/p>
知识分子
家庭
”
,则被称之为
“
书香门第
”
。
由这
“
书香
”<
/p>
又想到宋人程颐有语:
“
外
物之味,
久则可厌;
读书之味,
愈久愈深。
”
有
“
书香气
”
的人,读书时若能品出书的味道来,怕是进
入读书的真境界了。
何谓读书之味?窃以为不可仅以一个
“
香
”
字
< br>而言之。我曾在报刊上发表过一篇《读书与吃饭》的书话,
文中说:人生是需要滋
养的,吃饭,是对身体进行补养;读
书,
则是对精神进行补养。
读书如吃饭──饭有饭、
菜、
汤,
p>
饭有家常饭、待客饭、筵席饭;饭有西餐、中餐、地方风味
小吃
p>
……
但不管是什么样的饭菜,
吃的时候总要
品尝一下滋味,五味俱全方能构成美味佳肴。读书亦然。读<
/p>
书之味乃甜酸苦辣是也。
翻阅一本好书
,犹如走进一幢新房,打开一扇未知的窗户,
展现在面前的是蓝天白云、青山绿水,让读
书人按捺不住内
心的冲动,吸吮着新鲜的空气,张开思想的翅膀,自由自在
地驰骋翱翔。臻于此境,读书人能没有甜滋滋的意味?
读书的人,有时也难免遭遇意想不到的尴尬。当书中的道理
与现实生活中的事不能呼
应,书中的事与生活中的理发生冲
突时,读书人便难免有迷离若失、恍惚不定的感觉,甚
至于
陷于进退维谷的窘迫,此时就可能有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涌上
心头。
“
山重水复疑无
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这句诗
< br>用来形容读书人的心境,也是恰当的。一般情形之下,读书
人攻城掠地,在知识的
海洋中苦苦求索,都要经历
“
山重水复疑无路
p>
”
的苦闷阶段,其时身临遏涩之境,
< br>前不见村后不着店,孤苦伶仃,步履维艰,那份愁苦,实难
堪受。而且,读书人亦
是凡人俗子,哪能没有来自书外的聒
噪?若要跨进
“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的境
界,
心里
没有一番痛苦煎熬的争斗抉择,恐怕是难临其境的。<
/p>
有读书人说,读书令人练达性灵,陶冶情趣,使媚俗不再,
p>
浮躁不再,使人宁静,高尚依然。但我以为,这般深厚绵长
的意蕴,
还要靠书中掺和的辣味,或说是火药味,没有一点
辣味的文章,
读之味同嚼蜡,
不如不读。
而真正有辣味的书,
如同急风暴雨射向垢陋心灵一角,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终
令读书人脸红心颤、
羞愧难言,并猛然悟得
“
今是昨
< br>非
”
。尔后,冲破名缰利锁的困扰,灵魂因
之而纯静
而升华。
读书的味道虽说是
酸甜苦辣,但最终给人的感觉却是愉悦快
乐。人活在世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毕竟要比没
滋没味不知
要好多少倍。我常想,如果没有书籍相伴,漫漫一生,多少
< br>个无眠的黑夜和无聊的白日将会是怎样的难熬,而这样的人
生是多么无趣和乏味。
的的确确,有书相伴,且能从书中品
出味道来,得到的点滴收获,都会在心中涌满喜悦,
进而由
衷欣慰,随即增强读书的志趣,进而坚定与书相守的信念。
林语堂曾经设想过在书房天花板上装一佛教的油灯笼,书房
中要有油烟味和发霉的书味,以及无以名状的其他气味才
好。看来,林语堂已经将读书味
道的造化从书里牵引到了书
外,
从意境宕延到了环境。
读书人若真能化入这般读书境界,
读书的味道想必是更加醇酽了。
读书的四种境界
万宏辉
读书确实没有止境,然而读书
却有境界。我想起了近代学者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句话,他阐述了古今成就大
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此所谓境界,便当是指修养造
诣之
各种不同的阶段而言者。读书作为生命的需求,作为一
种修身养性,陶冶品行情操的方式
,作为一项净化、丰富、
扩展人生的崇高事业,读书当然有境界,而且有四种境界。
p>
“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
此乃第一境也。
读书
,
要静心而读,
守住心灵深处的宁静和纯真,
< br>耐住寂寞,
甘于孤独,要潜心铸剑,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心无旁鹜。
柳宗元诗云:
“
真源了无取,妄迹世
所逐
”
,
“
淡然离言说,
悟悦心自足。
̶
1;
在明媚的春光里,
小桥流水,白云悠悠,在树荫下,就是一
本书,一把椅子,
一杯清茶,读起来,你感到是那样的清静,那样的优雅;在
寒冷的冬夜中,夜阑人静、万籁俱寂,在书房里,就是一本
书,
一个人,
一盏孤灯,
手不释卷,
< br>你又觉得是那样的幽静,
那样的惬意。
这是一种
“
板凳甘坐十年冷
”
的读
书境界。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p>
此乃第二境也。
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书间如梦,一
尊还酹明
月。书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废寝忘食,乐而忘忧,真
可谓时光现在最佳,江山如此多娇,风景这边独好。春风得
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阅遍人间春色,人与书就会融
为一体。这是一种
̶
0;
书人合一
”
的读书境
界。
“
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
”
此乃第三境也。
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
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
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
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
大的
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
外的
“
天人合一
R
21;
的至高至上的境界。
让我们的
心
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
< br>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此乃第四境也
。
千江有水千江月
万里无云万里天。
人生有限,学海无涯,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
22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br>”
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
小和知识
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
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终身学习,把读书作
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