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员试题4
-
检测员试题
4
默认分类
2008-02-15
01:49:06
阅读
162
评论
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七、分析评定题
1
< br>.请简述目前路基质量检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答:略
2
.某二灰稳定碎石基层进行交工验收,按规定对实测项目进行检测,经计算
各实测项目的
合格率如下表,外观缺陷扣分为
3
分,资料不全扣分为
2
分,请评定该基层质量等级。<
/p>
实测项目
规定分
实得分
压实度
30
平整度
97.2
15
纵断高程
94.7
5
宽度
99.1
5
厚度
横坡
86.8
20
83.3
5
强度
满足要求
20
合格率(
%
)
95.6
答:
(
1
)计算各实测项目的得分值
p>
检查项目评定分数
=
检查项目规定分数×合
格率
以上各个项目实得分为:
28.
68
,
15
,
4.735
,
4.955
,
17.36
,
4.165
,
20
(
2
)计算分项工程得分值
分项工程评分
=
(实测项目中各检查项目得分之和)
-
(外观缺陷扣分)
-
(资料不全扣分)
实际得分
=
(
28.68+15+4.735+4.955+17.36+4.165+20
)<
/p>
-3-2=89.895(
分
)
>85
该基层质量为优良。
公路工程
试验检测试卷库《路基路面试验检测》试题(第
06
卷)
一、
填空题
(
20
分)
1
、考虑建设任务、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需要,建设项目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
项
工程;
等三级。质量检验评分以分项工程为评定单元。
2
、误差有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等
2
类。
3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有压实度,弯沉,纵断高程,平整度以及中线偏位、宽度、横坡、边
坡八项。
4
、沥青混合料密度测定方法有水中称重法,表
干法,蜡封法,体积法等
4
种。
p>
5
、公路平面是由公路中线反映的,而中线又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
曲线线元组成。
6
、平整度的测试设
备分为两类,一类为断面类,最常用的有
3m
直尺和连续式平整
度仪;
另一类为反应类,常用的有颠簸累积仪。
二、单项选择题(
10
分)
1
、测定路面抗滑性能是为了保证车辆在路面上行驶的
B
性能。
A
、舒适
B
、安全
C
、经济
D
、高速
2
、沥青
混凝土面层交工验收时,高速公路需检测,而二级公路不需检测的项目是
D
。
A
、压实度
B
、弯沉
C
、厚度
D
、抗滑
3
、在一般情况下,对同一种土,采用重型击实比轻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的大小关
系是
B
。
<
/p>
A
、
W
重
>W
轻
B
、
p>
W
重
轻
C
、
W
重=
W
轻
D
、不确定的
4
、在测定土基模量时,一般情况下要求采用细砂整平,如果细砂形成了一个薄的整层
,测
定的土基模量比真实值
B
。
A
、偏大
B
、偏小<
/p>
C
、一样
D
、很难确定
5
、水泥砼芯样劈裂强度试验确定的是水泥砼试件的
D
强度。
A
、抗压
B
、抗剪
C
、抗弯拉
D
、间接抗拉
6
、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的基本思想是
A
,
即认为有限次重复试验条件下,
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试验中出现,就说明该检测数据不可靠,应该舍弃。
A
、小概率事件
B
、大概率事件
C
、小数据
D
、大数据
7
、
将
15.
45
修约成三位有效数字,
其修约值为
B
。
A
、
16.0
B
、
15.4
C
、
15.0
D
、
15.5
第
1
页
8
、采用贝克曼梁单侧测试路表弯沉
时,如果已知待测路段在标准轴载作用下的弯沉曲率半
径为
3.
0m
,采用
C
测试是最适宜的。
A
、一台
3.6m
贝
克曼梁弯沉仪
B
、二台
3
.6m
贝克
曼梁弯沉仪
C
、一台
5.4m
贝克曼梁
弯沉仪
D
、二台
5.4m
贝克曼梁弯沉仪
9
、含有
C
误差的测量数据是不能采用的。
A
、系统
B
、随机
C
、过失
D
、偶然
1
0
、核子密度仪是利用
A
射线来测量路
面结构层材料密度的。
A
、
B
、
β
C
、
x
D
、
快中子
11
、核子密度仪直接透射法测定路面结构层的密度时,应在结
构层表面打孔,孔深应
B
要
求测定的深
度。
A
、等于
B
、略深于
C
、浅于
D
、略浅于
12
、
C
是正态分布函数的位置参数<
/p>
A
、标准偏差
B
、变异系数
C
、平均值
D
、中位
数
13
、其它情况一致的条件下,路表构造深度越大,路面的抗滑
能力
A
。
A
、越强
B
、越差
C
、不一定越强
D
、强、弱无规律
< br>14
、大型挡土墙工程应按
B
进
行质量检验与评定。
A
、分项工程
B
、分部工程
C
、单位工程
D
、单项工程
15
、路
面结构层厚度的评定采用
B
作为否决指标。
A
、平均值
B
、平均值的置信下限
C
、平均值的置信上限
D
、单点极值
p>
16
、
D
可能引起
系统误差。
A
、判断误差
B
、环境变化
C
、干扰
D
、仪器
校准误
差
17
、
进行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评分时,
采用加权平均值计算法确
定相应的评分值。
对于一般
工程权值取
1
,主要工程权值取
C
。
A
、
1
B
、
1.5
C
、
2
D
、
3 <
/p>
18
、
C
为路基
工程的主要分部工程。
A
、排水工程
B
、砌筑工程
C
、小桥
D
、土方路基
19
、
“评定标准”规定,如果高速公路土方路基路床的压实
度标准为
95%
,则单点的极值标
准为
C
A
、
95%
B
、
93%
C
、
90%
D
、
88%
20
、
现场采用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时,
< br>如果不考虑总影响量,
得到的土基回弹模量值与
真实值比
较,会
A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同
D
p>
、偏大偏小
无规律
三、多项选择题(
10
分)
1
、影响沥青路面抗滑性能的因素有
ABCD
。
A
、石料
的
PSV
值
B
、路面的构造深度
C
、路面潮湿程度
< br>D
、路面的温度
2
、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
BD
的
代表值采用
t
分布计算。
A
、弯沉
B
、压实度
C
p>
、
3m
直测定路面平整度
< br>
D
、路面厚度
3
、常用的数据取舍方法有
ABD
。
A
、
3
p>
倍标准偏差法
B
、肖维纳特法
C
、
t
分布法
D
、格拉布斯法
4
、下面的读数
AD
(
0.01mm
)有可能是百分表的正确读数。
A<
/p>
、
12.5
B
、
12.3
C
、
250.4
D
、
123.0
5
、采用摆式仪测定路面抗滑值时,当橡胶片
ABC
时应该更换新的橡胶片。
A
、端部在长度方向上磨损超过
1.6mm
C
、有油污染
B
、边缘在宽度方向上磨损超过
p>
3.2mm
D
、有效期超过半年
6
、在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中,
BCD
是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项目。
A
、回弹模量
B
、压实度
C
、中线偏位
D
、弯沉
7
、沥青路面设计弯沉值与
ABD
有关。
第
2
页
A
、累计当量轴次
B
、公路等级
C
、路面
结构总厚度
D
、面层类型
8
、
p>
ABC
为静态弯沉的测试方法。
A
、
3.6m
贝克曼梁
法
B<
/p>
、
5.4m
贝克曼梁法
< br>
C
、自动弯沉仪法
D
、落锤式弯沉仪法
9
、
p>
AB
为表示数据集中程度的的统计特征量。
A
、平均值
B
、中位数
C
、极差
D
、标准偏差
10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的随机抽样
方式常采用
ACD
。
A
、单纯随机抽样
B
、密集群抽样
C
、系统抽样
D
、分层抽样
四、判断题(
10
分)
1
、
新
建
公
路
路
(
×
)
2
、
路
基
土
在
最
佳
含
水
量
p>
条
件
下
最
容
易
压
实
(
√
)
3
、采用摆式仪测定同一路面的抗滑值
BPN
时,如果路
面温度越高,其测定的
BPN
值就越
大
。
(
×
)
基
设
计
标
p>
高
规
定
为
路
中
线
标
高
。
。
4
p>
、
路
基
压
实
度
指
标
须
分
层
检
< br>测
,
但
只
按
上
路
床
的
检
测
数
据
p>
计
分
。
(
√
) <
/p>
5
、现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路肩工程应按路基
工程的分项工程进行检查
评定。
(
×<
/p>
)
6
、
固
p>
体
体
积
率
与
压
实
质
量
有
关
而
< br>与
集
料
的
级
配
无
关
。
(
×
)
7<
/p>
、当沥青路面结构层的厚度计算以层底拉应力控制时,竣工验收弯沉值较设计弯沉值小。<
/p>
(
√
) <
/p>
8
、
连
续
式
平
整
度
仪
法
用
单
向
累
计
值
反
映
平
整
度
。
(
×
)
9<
/p>
、
在
非
不
利
季
节
测
定
回
弹
弯
沉
值
时
,
应
考
虑
季
节
影
响
系
数<
/p>
。
(
√
)
10
、
沥
青
路
p>
面
表
面
细
构
造
可
由
构
造
深
度
< br>来
表
征
。
(×)
1
1
、
在
高
速<
/p>
行
驶
时
细
构
造
比
粗
构
造
对
路
面
的
抗
滑
性
能
影
响
大
。
(
×
)
12
、当基层厚度的代表值偏差满足要求但存在超过极值偏差的测点时,厚度这项指标评为<
/p>
0
分。
(
×
p>
)
13
、
水中称
重法适用于表面较粗而较密实的
I
或
I
I
型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密度测定,
但不适用
于
吸
水
率
大
于
2
%
的<
/p>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件
的
密
度
测
定
。
(
×
)
14
、路堤施工段落短时,分层压实度应点点符合要求,且实际样本数量不少于
6
个。
(
√
)
15
、
各
分
项
p>
工
程
全
部
合
格
,
且
加
权
平
均
< br>分
不
小
于
85
分
,则
分
部
工
程
评
为
优
良
。
(
×
)
16
、
全
数
检
p>
验
是
抽
样
检
验
的
极
限
,
但
只
< br>适
用
于
有
限
总
体
和
非
破
坏
性
试
p>
验
。
(
√
)
17
、极差和标准偏差均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但极差比标准偏差利用的数据信息少。
(
√
)
18
、
压
实
时
p>
,
粘
性
土
比
砂
性
土
对
含
水
量
< br>控
制
的
要
求
高
。
第
3
页
(
√
) <
/p>
19
、
采用贝克曼梁检测弯沉时,
可以是双侧同时测定。
但进行弯沉的分析评定时,
应首先对
双
侧
同
< br>时
测
定
的
弯
沉
取
平
均
值
后
才
能
p>
进
行
评
定
。
(
×
)
20
、
烘
干
法
p>
不
能
正
确
测
出
水
泥
稳
定
粒
料
< br>的
最
佳
含
水
量
。
(
√
)
五、
简答题(
20
分)
< br>1
、试述沥青面层压实度评定方法。答:
1
、沥青面层压实度以
1
~
3
km
长的路段为检验评定
单元。检验评定段的压实度代表值(算
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
:
当
K
≥
Ko
且全部测点
大于等于规定值减
1
个百分点时,
评定
路段的压实度可得规定的满分;
当
K
≥
Ko
时,对于测定值低于规定值减
1<
/p>
个百分点的测点,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
算扣分值。
当
、试述承载板现场测试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步骤。答:要点: )准备:
K
时,评
定路段的压实度为不合格,评为零分。
2
(1
1
)选点;
2
)整平
测点;
3
)
安置承载板,
并校水平;
4
< br>)
将汽车停在测点上;
5
)
p>
在承载板上安置测试装置;
6
)
安放弯沉仪。
(
2
p>
)测试:
1
)预压
0.05MPa
;
2
)测定压力—变形
曲线;
3
)计算各级荷载作用下回弹变形
和总变形;
4
)测定总影响量;
5<
/p>
)取样测含水量;
6
)用灌砂法测密度。
(
3
)计算
E0
。
3<
/p>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是如何评定的?答:建设项目工程质量等级评定,采用单位工程<
/p>
优良率和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双指标控制。
单位工程优良率(
%
)
=
p>
建设项目工程质量评分值按《公路工程竣工验收办法》计算。
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
其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
p>
建设项目所含单位工程全部合格,
单位工程优良率不小于
80%
,且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评分值不小于
85
分时,其工程质量等
级才可评为优良;所含任一单位工程不合格
时,则建设项目的工程质量为不合格。
4.
< br>试述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主要因素及路面抗滑性能测试方法。
< br>答:
、要点:影响因素有:路面表面特性、路面潮湿程度和行车速度。
测试方法有:制动距离法、摆式仪法、构造深度法、摩擦系数测定车法等
。
5
、试述水泥砼面层实测项目及其
相应的检测方法。
答:要点:实测项目有:弯拉强度、板厚度
、平整度、抗滑构造深度、相邻板高差、纵横缝
顺直度、中线平面偏位、路面宽度、纵断
高程、横坡。
相应检测方法:钻芯法或小梁试件抗折试验、钻
孔法、连续式平整度仪法、铺砂法、直尺量
测、拉线、经纬仪、钢尺量距、水准仪法、水
准仪法。
六、实例计算题(
15
p>
分)
1
、
中
液
限
粘
土
填
筑
的
路
堤
。
实
验
室
重
型
标
准
击
实
试<
/p>
验
求
得
该
土
的
最
大
干
密
度
ρ
dmax=1.82g/cm3
;按道路等级和部颁标准确定要求压实度
K0=93%
(重型击实标准)
。检测
组对已完工的一段作了压实质量测定,数据如下表。试计算各测点干密度、压实度,并按
95%
保证率计算该路段压实度的代表值。
测点
湿密度
含水量
干密度
压实度
第
4
页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g/
cm3
)
1.98
1.94
1.97
2.03
2.07
2.05
1.94
2.04
2.02
2.01
1.99
2.01
(
%
)
14.8
14.6
14.7
15.6
16.2
16.3
15.8
16.2
15.7
15.6
15.4
15.9
(
g/c
m3
)
1.76
1.76
1.76
1.75
1.74
1.72
1.73
(
%
)
96.7
96.7
96.7
96.1
95.6
94.5
95.1
t
分布概率系数表
n
11
12
双边置信水平
99%
t0.99/
0.955
0.897
95%
t0.95/
0.672
0.635
单边置信水平
99%
t0.99/
0.833
0.785
0.744
95%
t0.95/
0.546
0.518
0.494
13
0.847
0.604
解:干密度、压实度计算列于下表。
测点
编号
湿密度
(
g
/cm3
)
含水量
(
%
)
干密度
(
g
/cm3
)
压实度
(
%
)
1
1.98
14.8
1.72
94.7
2
1.94
第
5
页
14.6
1.69
93.0
3
1.97
14.7
1.72
94.5
4
2.03
15.6
1.76
96.7
5
2.07
16.2
1.78
97.8
6
2.05
16.3
1.76
96.7
7
1.94
15.8
1.68
92.3
8
2.04
16.2
1.76
96.7
9
2.02
15.7
1.75
96.1
10
2.01
15.6
1.74
95.6
11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