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建筑面积要求
-
(一)总体布置与厂区总平面布置
1
.总体布置的要求
(
1
)满足
生产工艺过程
p>
要求;
(
2
p>
)满足
厂内外运输
的要求;
(
3
)适应
自然条件
(气象、地形、水文、地质等)和
城市规划<
/p>
的要求;
(
4
)符合
防火
、
安全
、
环境保护
和
卫生规划
的要求。
2
.厂区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
1
)满足
生产工艺流
程
和
物料流向
要求。
< br>
(
2
)进行合理的
生产功能分区
。
(
p>
3
)生产装置布置
充分利用风向
,考虑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的影响。
(
4
)结合场地地形、地质、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并尽可能做到
紧凑布置
,
最大限度地节约用地
。
(
5
)总平面布置要
与厂外铁路接轨站、码头的位置相适应
。<
/p>
(
6
)合理确
定
厂区通道宽度
。
< br>(
7
)对有
洁净要求
的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的布置要考虑风向的影响,
合理布置建筑朝向
。
(
8
)
改扩建项目
应符合新老产品流程的要求。
厂区总平面布置:
按照工厂性质、规模、生产流程、物流运输、环境保护、防火防爆、安全卫生、施工检
修、生产经营等要求,在
总体布置的基础上
,结合自然条件(场
地地形地貌、气象因素、防洪排涝等)及
厂外配套设施分布,进行合理布置,经方案比较
后择优选择。
厂区道路
1
.道路布置的要求(六条)
① 满足
生产
、
运输
和
消防
的要求,合理分散物流和
人流,避免或减少与铁路的交叉,使主要人流、物流
路
线短捷<
/p>
,
运输安全
,
工
程量小
;
② 与厂外道路衔接顺畅,
便于直接进入国家道路网
;
③ 与厂区的总平面布置、竖向布置、铁路、管线、绿化等布置相
协调
;
④
尽可能与主要建筑物
平行布置
;
⑤ 根据生产规模、企业类型、道路类别、使用要求、交通量等综合考虑确定
道路等级
及其
主要技术指标
;
⑥ 当人流集中,采用混合交通会影响行人安全时,应设
置
人行道
。
2
.道路方案设计的内容
包括
道路型式
、
路面宽度
和纵坡的确定
,以及
路面的选择
。
p>
3
.道路方案设计的深度
应满足
总平面布置
、
土石
方量计算
和
投资估算
的要求。
(六)总图技术经济指标
1.
依据:
国土资源部关于《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试行)
》的规定。
2.
意义:
3.
作用:
4.
总图技术经济指标内容(详见参考教材
110
页表
3-15
)
5.
四个重要的用地控制指标计算
<
/p>
(
1
)投资强度
概念:
投资强度是指项目用地范围内
单
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