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体态语词典
-
提要:本词典是一部学习研究汉语体态语的工具书。体态语
是利用人体动作和面目表情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的一种无声语
言。全书收
有
1100
多有关词组和短语,既有具体动作和表情
的,也有源于人体动作和表情的。部分词条已收录在
2012
年由
我编著的《商务馆体态语小词典》一书中。
汉语体态语词典
朱一之编著
说明
1987--1989
年我以朱贯的笔名曾在《学汉语》杂志连载了
拙作《中国人的体态语》
;2012
年商务印书馆又正式出
版了我的
《商务馆体态语小词典》。这两个版本都是针对初学汉语的外国
学生编写的
,
词条选择受到很大局限。根据原书序言作
者李行健
先生和读者的建议及要求,这次成书在原来基础上增补了大量的
词条和释义
,
故定名为《汉语体态语词典》。
1
凡例
词目首字音序表
正文
附录:
1.
身体部位分类索引
2.
表意分类索引
2
目录
前言
体态语属于无声语言的一种。体态语的英文名是
Body
p>
Languagc,
也称“肢体语”、“身势语”、“人体语”、“
态势语”等等。
什么是体态语?体态语,在不同的著作中有不同的解释
。有
人说:体态语指的是传递交际信息的表情和动作
< br>
。有人说:是指
运用面部表情、眼神、手势
、体姿
、动作等传播信息的无声语
言
。也有人说:体态语就是指进行交流对话的双方不只是单纯地
张口说话
,而且配合身体姿态来传递思想和信息的一种语言表达
方法
<
/p>
。尽管表达不同,但实质一样,都是指利用身体动作、面部
表情等
来表达情感、交流信息的,是一种无声语言
。
这种无声语言在人类生活交际中的
作用很大。
20
世纪
50
年
代,一位叫阿尔伯特·麦拉宾的体态语研究者发现:一条信息所
产生的全部影响力中
7%
来自于语言(仅指文字)
,
38%
来自于声音
(其中包括语音<
/p>
、音调以及其他声音),剩下的
55%
则全部来自
于无声的肢体语言
。因此,学习任何一种外国语,决不可以忽视
这个国家使用语言的体态
语
。大家知道,人体的动作、姿态与人
3
的内心体验是相适应的,动作
、姿态
的表现可以与内心的体验互
相促进
。
体态语在人们面对面的交际中,是一种强有力的工
具
。它伴随有声语言出现,使说话说得绘声绘色,能增强感染
力;如果单独
使用,不仅能充分表达感情
,
而且还可以得到弦外之
音
。
一个民族语言的体态语,反映了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行为
。由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的民
< br>族有不同的体态语
。有些体态语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的
,有的
有,有的没有,即使都有,使用起来也千差万别
p>
。如西方一些
国家,“耸肩膀”的动作,表示“没办法、没希望
p>
、不理解
、<
/p>
很无奈”等;“捻手指”表示“钱”。这些动作在过去汉语体态
语
中是没有的
。因为,按中国旧时的礼仪要求,耸肩膀被看作是
不庄重、不严肃的举动
。至于数钱的
动作,中国过去长期使用的
是铜钱
、银圆等硬币,根本无法用手捻
。又
如见面礼中,早先
中国人见面是抱拳
、拱手
、鞠躬
、作揖,后来才渐渐被握手所
替代;而西方人是握手
、拥抱
、碰面或吻手
、吻面
。在手势
语中,都是竖大拇指,中国人是说“很棒
、第一”,意大
利人指
“数字
1
”,日本人指“数字<
/p>
5
”,而希腊人的意思是“走你
的
”、“吃饱了撑的”。这种差异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随意
的
、毫无道理的,它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根源和文化根源。
体态语,有些是先天具有的,如“哭
、笑”就是一种天生的
4
本能
。小孩儿一出生,就会用这个表情表示“饥饿、
疼痛”和
“满意
、高兴”。而多数体态语则是后天习成的,特别是礼仪方
面的
。如“鞠躬
、跪拜
、抱拳
、合十”等等
。
体态语,随着社会生活的逐步变化
,体态语形式也多种多
样,内容相当丰富
。有时同一个动作或表情可以传达不同的信
息,表达不同的感情。有些与其它民族相
同或相近,有些则完全
相反。因此,外国人和中国人使用汉语交际,一定要注意变换自<
/p>
己原来民族语言的体态语。否则,就会出洋相
< br>、闹误会
,
甚至在
一些公开场合
出现不应出现的尴尬场面
。
体态语,尽管每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体态语,但随
着国际之间
的不断往来,频繁交流,体态语也是可以相互拿来借
鉴的,你学我的我学你的,逐步达成
共识,慢慢就会变成一种通
用的体态语,如“握手”、“拥抱”等。
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汉语中的体态语,现将我国日常生活交际
和文学作品中经常使用的体态语作一介绍,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兴
趣
。
5
凡例
一、
对象
本词典以学汉语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同时也适用于国<
/p>
内各少数民族学汉语的学生。
二
、
词条
1
.
<
/p>
词条是全书的主体。本词典收入人们日常生活交际和文学
作品中常
见的汉语体貌信息
1100
余条。
2
.
收词原则:
(
1
)重点收入利用人体动作、面部表情和手势、身
姿等表情达
意、交流信息的惯用词组。
(
2
)同时也收入源于人体动作和表情的词和成语。这些词语尽
管已丧失了原来动作姿态的
意义,但有比喻、象征意义,可寄寓
人的情感作用。
6
3
.对异形词的处理: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和辨认,主、副异形词都出词条,但在主条
下
注明“也作‘×××’”;副条不释义,只注明“见〖××
×〗”。
4
.词条按音序排列。
5.
词条繁体字字形与简体字不同的,给出繁体字。
三
、注音
1
.词条按《汉语拼音方案》
的规定,用汉语拼音字母注音,按
四声标调。不注变调和变读。
2
.轻声字只注音不标调。
四、
释义
1
.对词目的动作、姿态、面目表情进行具体描述。
2
.对词目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比喻义和象征义,在“【用
法】”下加以说明。
3
.词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含义时,用【用法一】、【用法
二】、【用法三
】等标明。
4
.如例句中出现疑
难字词,将该字词的注音、释义括注在例句
之后。
五、
例句
7
1
.例句注意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符合词条要求,切合读
者使用实际。
2
.每种用法有两
个或两个以上的例句,用例句:①②③标出序
号。
一、
词目首字音序表
(红字词条已入选商务馆小词典)
A
哀嚎不已
哀嚎呻吟
哀号不已
哀号呻吟
哀声叹气
唉声叹气
挨板子
挨肩并足
挨肩擦膀
挨肩擦背
挨肩擦脸
挨肩搭背
挨肩叠背
暗笑
昂然而去
昂然而入
昂然挺立
昂首
昂首静听
昂首阔步
昂首伸眉
8
昂首探身
昂首挺胸
昂首望天
昂头
昂头阔步
昂头挺胸
昂头向天
B
巴头探脑
拔不出脚
把屁股挪過來
把頭縮起来
掰手指
掰腕子
白齿青眉
白瞪眼
白发苍苍
白发苍颜
白发红颜
白发朱颜
白首齐眉
摆架子
摆脸色
摆弄衣角
摆手
摆样子
搬粗腿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扮白脸
扮黑脸
扮鬼脸
扮红脸
扳指头
板着脸
膀大腰圆
抱脖子
抱粗腿
抱后脑勺
抱肩膀
抱脑袋
抱拳
抱头
9
抱头鼠窜
抱头痛哭
抱腰
卑躬屈膝
背着手
绷着脸
脖子一挺
鼻孔朝天
背包袱
背黑锅
背对背
背靠背
背曲腰躬
鼻梁子上抹白
鼻青脸肿
鼻青眼黑
鼻青眼紫
鼻青眼肿
鼻塌唇青
鼻塌嘴歪
鼻息如雷
鼻子里哼声
鼻子翘上天
比肩叠踵
比肩而立
比肩继踵
比肩接踵
比手画脚
闭口不言
闭目塞听
闭一只眼,睁一只眼
10
闭着眼
吧唧嘴
不吐口
步履蹒跚
C
擦额头
擦屁股
擦鼻涕,抹眼泪
猜拳
踩脚
踩脚尖
踩在脚下
侧耳
侧目而视
蹭一鼻子灰
插手
叉腰
搽胭脂抹粉
馋涎欲滴
敞胸露怀
长出一口气
长吁短叹
抄手
朝脸上搽粉
朝脸上抹灰
朝手心吐唾沫
朝头上倒屎罐子
扯后腿
扯破脸
沉下脸
撑腰
撑腰杆
瞠目结舌
吃醋
痴笑
嗤之以鼻
赤膊上阵
赤身露体
赤手空拳
愁眉不展
愁眉苦脸
11
愁眉泪眼
愁眉锁眼
丑态百出
出口气
出冷汗
出手
出头
出头露面
出血
穿小鞋
吹胡子瞪眼
垂耳下首
垂手
垂手过膝
垂手侍立
垂手肃立
垂首帖耳
垂死挣扎
垂头
垂头丧气
垂头塞耳
垂涎三尺
垂涎欲滴
捶肩膀
捶脑袋
捶胸跌足
捶胸顿足
捶胸脯
戳脊梁骨
戳一指头
蹙眉头
促膝谈心
摧眉折腰
啐一口
寸丝不挂
搓手
搓手顿脚
搓手顿足
蹉步
D
耷拉脑袋
搭拉脑袋
12
打板子
打耳光
打榧子
打躬
打躬作揖
打棍子
打哈欠
打量
打屁股
打拳
打算盘
打响榧
打小算盘
打眼色
打眼罩儿
打一拳
打坐
大出血
大大咧咧
大腹便便
大惊失色
大模大样
大撒把
大声疾呼
大手大脚
大头
大摇大摆
大眼瞪小眼
戴高帽子
戴绿帽子
戴有色眼镜
倒立
瞪大眼睛
瞪眉瞠眼
瞪目哆口
瞪眼
瞪圆眼睛
瞪眼吹胡子
瞪眼结舌
瞪眼咋舌
瞪着眼瞅着
瞪着眼粗了筋
13
低眉垂眼
低眉顺眼
低眉下首
低眉折腰
低声下气
低首下心
低头
低头哈腰
递眼色
抵背扼喉
点头
点头哈腰
点头咂嘴
踮脚尖
掉脸子
跌跟头
跌脚捶胸
喋喋不休
叠二郎腿
丢眉丢眼
丢眼色
丢开手
东奔西走
东倒西歪
东躲西藏
东瞧瞧,西看看
东张西望
动手
动手动脚
堵住嘴
对眼
顿首
顿脚捶胸
顿足
顿足不前
顿足捶胸
顿足搓手
顿足捩耳
顿足失色
跺脚
跺足捶胸
躲躲闪闪
14
E
扼腕
额上冒汗
额上冒青筋
耳根软
耳根硬
耳朵短
耳朵尖
耳朵硬
F
翻白眼
翻脸
翻脸皮
翻身
翻眼瞅着
翻一眼
反顧
反目
反手
放手
飞脚
飞眼
飞眼吊膀子
肥头大耳
分手
粉面朱唇
拂袖
抚掌大笑
附耳
俯视
俯首帖耳
俯首贴耳
俯首听命
俯仰之间
扶东倒西
拊背扼喉
G
干瞪眼
干笑
干啼湿哭
胳膊肘儿向外拐
胳膊肘儿向外撇
15
给白眼
给脸上抹黑
给脸上贴金
梗着脖子
躬身
拱手
拱手加额
拱手让人
拱手听命
拱手相让
拱揖指挥
勾肩搭背
鼓腹而游
鼓腹讴歌
鼓舌摇唇
鼓腮帮子
鼓掌
刮鼻子
刮脸皮
观望不前
怪模怪样
鬼鬼祟祟
鬼头鬼脑
跪步
H
哈哈大笑
哈腰
汗流浃背
汗流满面
汗如雨下
号啕大哭
嚎啕大哭
喝干醋
喝墨水
喝洋墨水
合十
鹤发童颜
嘿嘿笑
害红眼病
横打鼻梁
横眉
横眉冷目
16
横眉冷眼
横眉立目
横眉立眼
横眉怒目
横眉毛,竖眼睛
横眉竖目
横着膀子
哼哼唧唧
红脸
红了脖子粗了筋
红头胀脸
红眼珠
后合前仰
后脊梁发冷
呼天抢地
呼幺喝六
胡子眉毛一把抓
划拳
豁拳
环视
慌手慌脚
晃肩膀
晃脑袋
灰头土脸
挥汗成雨
挥拳头
挥手
挥手臂
挥舞
回手
回首
回头
浑身哆嗦
浑身冒火星
火烧眉毛
火烧屁股
J
击掌
讥笑
挤咕眼
挤眉溜眼
挤眉弄眼
17
挤眼
肩膀窄
肩并肩,脚碰脚
奸笑
交头接耳
嚼舌
嚼舌根
嚼舌头
绞脸
绞面
脚不点地
脚不沾地
脚踩两只船
脚忙手乱
脚碰脚
脚踢拳打
脚心朝天
脚丫子朝天
接吻
静坐
揪耳朵
揪小辫子
鞠躬
举案齐眉
举目
举拳头
举手
举手投足
举首戴目
举首奋臂
举双手
噘嘴
撅嘴
K
开怀大笑
开臉
看白眼
看冷脸
抗膀子
磕头
咳嗽
啃书本
18
啃硬骨头
吭哧吭哧
空顶
抠鼻孔
抠脸蛋儿
口沸目赤
口干舌燥
口紧
口口声声
口快心直
口若悬河
叩首
叩头
哭哭啼啼
哭脸
哭丧着脸
哭天抹泪
苦笑
哭笑不得
挎胳膊
狂笑
捆住手脚
L
拉长脸
拉钩
拉后腿
拉拉扯扯
拉下脸
兰花指
勒紧腰带
勒住脖子
泪流满面
泪如泉涌
泪如雨下
泪眼汪汪
冷脸子
冷面孔
冷笑
理头发
立耳朵
立住脚
脸白
19
脸变颜色
脸不变色心不跳
脸朝黄土背朝天
脸红
脸红脖子粗
脸红耳赤
脸红耳热
脸黄
脸皮儿薄
脸皮厚
脸色铁青
脸上无光
脸无人色
两鬓如霜
两手空空
两手攥空拳
两眼泪汪汪
两眼冒火星
两眼一抹黑
咧嘴
溜肩膀
流口水
流眼泪
溜湫着眼儿
搂脖子
搂肩膀
搂肩搭背
搂腰
露脸
露头
捋胡子
捋头发
掠头发
撸胳膊,挽袖子
抡拳头
M
迈着方步
满面红光
冒冷汗
没眼力见儿
没眼色
眉飞色舞
20
眉飞眼笑
眉欢眼笑
眉开眼笑
眉来眼去
眉清目秀
眉毛胡子一把抓
眉目传情
眉头不展
眉头拧成个疙瘩
眉笑眼开
眉揚目展
媚笑
蒙耳朵
蒙眼睛
眯缝眼
眯眼
面不改色
面红脖子粗
面红耳赤
面黄肌瘦
面貌狰狞
面面相睹
面面相看
面面相觑
面目狰狞
面墙而立
面如满月
面如凝脂
面如死灰
面如土色
面若死灰
面无人色
面有菜色
乜斜着眼睛
抿着嘴
抿着嘴笑
摸后脑勺儿
摸胡子
摸脑袋
摸头
摸下巴
抹脖子
21
抹一鼻子灰
抹脂粉
磨破嘴皮子
磨嘴皮
摩肩擦踵
摩肩接踵
摩拳擦掌
目不交睫
目不窥园
目不旁視
目不暇接
目不斜视
目不转睛
目瞪口呆
目挑心招
N
拿大顶
拿顶
挠后脑勺
挠腮
挠头
挠头皮
脑袋大
脑袋软
脑袋痛
脑瓜子热
泥巴腿
拈须
捻胡子
捏把汗
捏鼻子
捏脸蛋儿
捏舌头
捏着头皮
捏手捏脚
蹑手蹑脚
拧眉毛,瞪眼睛
拧脖梗
凝视
狞笑
忸怩
扭捏
22
扭扭捏捏
扭头
努嘴
怒发冲冠
怒目而视
怒目相视
怒目切齿
怒气冲天
P
扒耳搔腮
拍案
拍巴掌
拍板
拍大腿
拍胳膊
拍后脑勺儿
拍肩膀
拍脑门儿
拍屁股
拍屁股走人
拍手
拍手背
拍手称快
拍胸脯
拍掌
拍桌子
拍桌子瞪眼
蹒跚
盘坐
庞眉白发
庞眉皓发
抛头露面
抛头颅,洒热血
跑断腿
跑眉毛
跑舌头
捧臭脚
碰一鼻子灰
蓬头赤脚
蓬头垢面
蓬头历齿
蓬头散发
23
蓬头跣足
捧腹大笑
捧头鼠窜
披发入山
披发缨冠
披襟解带
披麻戴孝
披头散发
屁股不干净
屁股沉
< br>屁股没坐热
屁股没坐正
屁股坐不住
皮开肉绽
皮笑肉不笑
劈叉
劈头盖脸
劈腿
瞟一眼
瞥一眼
撇嘴
泼冷水
泼脏水
破口大骂
破脸皮
破涕为笑
匍匐前进
Q
泣不成声
泣如雨下
泣数行下
泣血捶膺
气喘如牛
气势汹汹
气息奄奄
掐脖子
掐算
掐着指头过日子
掐住脖子梗
卡脖子
牵手
24
前后脚
前仰后合
欠脚尖
欠身
抢背
跷二郎腿
敲桌子
翘辫子
翘大姆指
翘胡子
翘眉毛
翘尾巴
翘首
翘首企足
翘望
翘足引领
翘下巴
翘小姆指
切齿愤盈
切齿拊心
切齿腐心
切齿痛恨
切齿咬牙
切切私语
窃窃私语
亲吻
亲嘴
轻手轻脚
青面獠牙
青眼相加
倾耳
倾耳而听
倾耳戴目
倾听
曲腰哈背
屈指
拳打脚踢
全身打颤
全身发抖
R
染指垂涎
攘臂一呼
25
容光焕发
入手
软嘴塌舌
S
撒手
搔耳捶胸
搔耳爬腮
搔后脑勺儿
搔首
搔首挠腮
搔首踟蹰
搔首弄姿
搔头
搔头摸耳
搔头弄姿
搔头咂嘴
搔头抓耳
搔头抓腮
傻笑
傻眼
扇耳光
讪笑
上手
上台阶
上下打量
伸脖子
伸大姆指
伸懒腰
伸舌头
伸手
伸手不见五指
伸小姆指
伸腰
伸指头
身不动,膀不摇
声泪俱下
声色俱厉
声嘶力竭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
十指不沾泥
十指紧扣
十指攥空拳
26
食指竖在嘴前
使手脚
使眼色
手把手
手不干净
手不停挥
手不停,脚不住
手不释卷
手长
手短
手放在耳郭上
手脚大
手脚干净
手脚无措
手紧
手拉手
手里窄
手忙脚乱
手软
手伸得过长
手无寸铁
手舞足蹈
手头紧
手足无措
首屈一指
竖大拇指
竖耳朵
竖眉毛
竖小拇指
数指头
束紧腰带
束手待毙
束手就擒
束手束脚
束手束足
束手无策
甩膀子
甩耳朵
甩脸子
甩手
甩头发
甩袖子
27
摔跟头
摔跤
摔筋斗
摔脸子
摔桌子
,
砸板凳
双臂交叉
双手接递
双手枕在脑后
说嘴打嘴
撕破脸
撕头发
四脖子流汗
似笑非笑
耸鼻子瞪眼
耸肩膀
耸肩缩背
耸眉毛
缩脖子
缩脖子挨刀
缩脖子做人
縮肩弓背
缩手缩脚
缩头缩脑
锁眉头
T
抬不起头来
抬屁股就走
抬手动脚
抬头
摊开双手
弹冠相庆
弹脑壳
袒臂挥拳
袒胸露背
叹气
探囊取物
探手可得
探头
探头缩脑
探头探脑
躺着睡大觉
趟马
28
掏耳朵
掏腰包
踢饭碗
踢皮球
踢破门槛
啼饥号寒
啼笑皆非
体无完肤
涕泪俱
下
涕泗流涟
涕泗滂沱
剃光头
舔唇咂嘴
舔屁股
舔碗边
舔嘴唇
挑大拇指
挑眉毛
调眼色
眺望
挺身
挺胸叠肚
挺胸脯
挺胸膛
挺胸腆肚
挺胸凸肚
挺腰板儿
挺腰杆子
挺腰子
通鼻子
捅指头
痛哭流涕
偷窥
偷着乐
头大
头发胡子一把抓
头破血流
头上长角,身上长刺
头痛
頭悬在裤带上
头重脚轻
头撞南墙
29
吐口
吐舌头
吐舌头挤眼
吐痰
吐唾沫
腿打颤
腿哆嗦
腿发抖
推光头
拖后腿
托腮
托腮帮子
托下巴
脱帽
脱手
吞吞吐吐
唾面自干
唾手可得
W
歪着脖子
歪着头
玩弄衣角
莞尔一笑
挽手臂
挽袖子
往脸上抹黑
往脸上贴金
网眼里揉沙子
微微一笑
握拳头
握手
握手言欢
卧鱼
无名指戴戒指
30
捂鼻子
捂肚子
捂耳朵
捂脸
捂眼睛
捂嘴
舞拳头
呜咽
五体投地
污手垢面
X
喜眉笑眼
喜怒哀乐
喜怒无常
喜笑颜开
喜跃抃舞
嬉皮笑脸
嘻嘻笑
洗耳恭听
洗手
瞎了眼
下手
下腰
相视而笑
相拥而哭
向脸上抹灰
向脸上贴金
向上爬
向隅而泣
小手小脚
小头
笑不是,哭不是
笑掉大牙
笑哈哈
笑呵呵
笑脸
笑眯眯
笑容可掬
笑嘻嘻
笑弯了腰
笑吟吟
笑盈盈
31
笑逐颜开
斜眼
胁肩谄笑
胁肩低眉
胁肩累足
携手
袖手
袖手充耳
袖手旁观
嘘唏不已
嘘嘘不已
嘘嘘声
须眉皓然
须眉交白
揎拳裸臂
削发
Y
压腿
牙白口清
牙一咬,心一横
垭然失笑
嫣然一笑
言笑自如
言笑自若
掩鼻而过
掩鼻偷香
掩口
掩口失声
掩眼目
眼高手低
眼观鼻,鼻观心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眼睛尖
眼睛里冒火
眼眶高
眼来眉去
眼泪洗面
眼皮朝上翻
眼皮子宽
眼皮子杂
眼圈红
眼也不眨
32
眼一闭,脚一蹬
眼珠一转
眼珠直转
仰脖子
仰面朝天
仰面而泣
仰人眉睫
仰人鼻息
仰首伸眉
仰天大笑
仰头
仰望
扬眉奋髯
扬眉阔步
扬眉瞬目
扬眉吐气
扬眉扺掌
扬头
腰缠万贯
腰杆硬
腰杆子粗
摇摆不定
摇唇鼓舌
摇晃身子
摇旗打鼓
摇旗呐喊
摇手
摇头
摇头摆尾
摇头晃脑
摇头叹息
咬定牙
咬耳朵
咬紧牙关
咬舌根
咬牙
咬牙切齿
咬嘴唇
一把鼻涕,一把眼泪
一把汗,一把泪
一把屎,一把尿
一步一回头
33
一步一跌跤
一步一趋
一个鼻孔出气
一梗脖子
一脚不移
一抹嘴儿
一颦一笑
一手遮天
一挺脖子
一丝不挂
一笑置之
一眨眼
以手加额
倚庐之望
倚闾而望
倚门而望
倚门卖俏
倚门卖笑
饮泣吞声
引吭高歌
拥抱
油头粉面
有头有脸
云步
Z
砸饭碗
咂嘴
咂嘴弄舌
咂嘴舔舌
赞不绝口
栽跟头
摘帽子
啧啧声
啧啧称羡
仄耳
眨巴眼
眨眨眼
瞻前顾后
瞻望
辗转不寐
辗转反侧
站不住脚
34
站住脚
站稳脚跟
战战兢兢
张不开嘴
张皇失措
张开双臂
张口结舌
张眉努目
张眉努眼
张眉张眼
张望
张牙舞爪
张嘴
张嘴结舌
招手
振臂一呼
狰狞面目
睁大眼睛
睁眼不见五指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正襟危坐
正颜厉色
正言厉色
直眉瞪眼
指鼻子
指肚子
指脊梁骨
指手点脚
指手画脚
指天为誓
扺掌而谈
趾高气扬
皱鼻子
皱眉头
朱唇粉面
朱唇玉面
住口
住手
住嘴
注目
注视
抓辫子
35
抓耳扒腮
抓耳挠腮
抓破脸
转脸
转身
转手
转眼
装腰包
撞膀子
撞头磕脑
自己打自己嘴巴
自言自语
龇牙
龇牙瞪眼
龇牙咧嘴
纵鼻子
纵目四望
纵目望望
走矮步
走方步
走眼
走一步看一步
走一步退两步
走着瞧
走嘴
攥拳头
嘴巴尖
嘴唇打颤
嘴唇哆嗦
嘴唇发白
嘴唇发抖
嘴唇发青
嘴唇发紫
嘴啃地
嘴啃泥
嘴软
嘴上抹了蜜
嘴上贴封条
嘴松
嘴碎
嘴甜
嘴稳
36
嘴严
坐不窥堂
嘴硬
坐不是,立不是
嘴直
坐不稳,立不安
醉步
坐井观天
醉眼
坐冷板凳
左顾右盼
坐立不安
左张张,右望望
坐立不宁
作揖
坐卧不宁
做鬼脸
做眉眼
做摸样
做手脚
做眼色
正文
【哀嚎不已】
ü
i h
á
o
b
ù
y
ǐ
不停地悲哀嚎叫。也作“哀号不已”。
37
用法:形容人悲痛时的样子。
例句
:
①听到对方说到我们
,
母亲显然犹豫了一下
,
倒在地上哀嚎不已。
②他坐在亡妻身边哀嚎不已
,
谁劝也不听。
③强哥
扭头一看
,
自己小弟竟然躺在地上哀嚎不已。他顿时大怒
,
暴
吼一声
:
“妈的
,
竟敢欺负我小弟?”
【哀嚎呻吟】
ü
i h
á
o
sh
ý
ny
í
n
情不自禁地发出哀嚎的声音。也作“哀号呻
吟”。
用法:表示痛苦或悲哀。
例句:
①刚进震区没几分钟,就看到
一些伤员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哀嚎呻
吟着。
< br>②听着那个人因痛苦绝望而发出的哀嚎呻吟时
,
罗兰吉娜
的心里很不
是滋味。
③虽然
,
嘴巴依旧紧闭
,
没有
一丝一毫的哀嚎呻吟之声发出
,
但
是<
/p>
,
就是
傻子
,<
/p>
也能够看
出
,
他
在承受着强烈无比的苦痛。
【哀号不已】(哀號不已)
ü
i h
á
o
b
ù
y
ǐ
见〖哀嚎不已〗。
【哀号呻吟】(哀號呻吟)
ü
ih
á
o
sh
ý
ny
í
n
见〖哀嚎呻吟〗。
【哀声叹气】(哀聲嘆氣)
38
ü
i
sh
ý
ngt
à
nq
ì
见〖唉声叹气〗。
【唉声叹气】(唉聲嘆氣)
ü
ish
ý
ng
t
à
nq
ì
发出一种叹息的声音。也作“哀声叹气”。
< br>用法:表示遇到意外的不希望发生的事,让人伤感、烦恼或痛苦。
例句:
①这次比赛他没拿到金牌,所以整天唉声叹气。
②为了孩子的病,两口子愁得唉声叹气。正在此时,我老师伸出了
援助之手。
③我看你脸上一副不高兴的样子!这会儿又唉声叹气,你有什
么不
知足、不自在的?无故这样,是什么原因呢?
【挨板子】
ü
i
b
ǎ
nzi
被人用板子打。
用法:比喻受到较重的批评或处罚。
例句:
①我爷爷说,他上小学时,因为调皮,也挨过老师的板子。
②厂长在大会上说,哪个车间出了次品,那个车间主任挨板子。
③爸爸说:“这次错了,接受教训,以后就不会挨板子了。”
【挨肩并足】
ü
i
ji
ü
n
b
ì
ng
z
ú
人与人肩挨着肩
,
脚挨着脚。
用法
:
形容紧紧挨着;也形容人群拥挤。
例句
:
①每逢周末演电影的时候
p>
,
大院里的孩子们挨肩并足
,
围坐在一起
,
边
39
看边笑开心极了
.
②高家的杨女壻来
了
,
村里人感到新奇,竞来观看
,
p>
挨肩并足
,
如看杂
耍一般热闹。(杂耍:这里指杂技表演中手技和顶技节目。)
③萨嘎达瓦节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色雄滩上已是一片人的海
洋,大家挨肩并足,但
为了满足后来者渴求获得达庆柱上换下的
经幡、哈达等法物的迫切愿望,都宁愿再挤挤,
腾出一点空隙给
别人。
(萨噶达瓦节
:又称佛吉祥日,藏历四月十五日举行。是藏传佛教
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
)
【挨肩擦膀】
ü
i
ji
ü
n
c
ü
b
ǎ
ng
见〖挨肩擦背〗。
【挨肩擦背】
ü
i
ji
ü
n
c
ü
b
â
i
肩挨着肩,背贴着背。也作“挨肩擦膀”、“挨肩
搭背”、“挨
肩叠背”。
用法:形容人多拥挤。
例句:
①国庆节夜晚
,
街上观灯的市民挨肩擦背
,
人山人海。
②当日,城里城外人都得知这里有剧团来演出<
/p>
,
男子妇人
,
挨
肩擦背
,
不计其数
,
< br>一齐来看。
③那场面,人山人海,挨肩擦背,人头攒动
,挤都挤不开一条道
来。
【挨肩擦脸】(挨肩擦臉)
40
ü
i
ji
ü
n
c
ü
li
ǎ
n
肩挨着肩,臉贴着脸。
用法:形容过分亲近。
①尤二姐看
出贾珍的心思,故意和母亲离开,让尤三姐与贾珍挨肩
擦脸
,<
/p>
百般轻薄起来。
②在国外,男女朋友在
公共场合挨肩擦脸,接吻拥抱,是很平常的
事!
【挨肩搭背】(挨肩撘背)
ü
i
ji
ü
n
d
ü
b
â
i
见〖挨肩擦背〗。
【挨肩叠背】(挨肩疊背)
ü
i
ji
ü
n
di
ã
b
â
i
见〖挨肩擦背〗。
【暗笑】
à
n
xi
à
o
用法一:暗自高兴。
例句:
①姑娘打开信封一看,抿嘴暗笑。
②两人对打,看到对方无力再支撑下去时,他却心里暗笑。
③她知道外婆要来看她,不禁心里暗笑。
用法二:暗中讥笑。
例句:
①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
认得钱,托他们办事只是白托!
(迂:
y
ū
此处指思想陈旧,不合时宜。)
②太太看他那滑稽样子,从门缝里看着他暗笑,他也不曾留心,如
41
飞而去。
③看着领工头训斥班长,站在一旁的工人,只是抿着嘴暗笑。
【昂然而去】
á
ng
r
á
n
ã
r
q
ù
昂着头挺着胸走出去。
用法:形容生气或态度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例句:
①两人的谈话结束时
,
女友咬牙起身昂然而去
,
留给他一个愤怒的背
影。
②会议
还没结束,一些人要么高声谈笑
,
要么眼望玻璃门外,昂然而<
/p>
去。
③事发后
,
不是停车救人
,
而是昂然而去
,
被保安拦下后还口放狂言:
“有本事你们去
告啊!”
【昂然而入】
á
ng
r
á
n
ã
r
r
ù
仰着头挺着胸走进来。
用法:形容态度傲慢。
例句:
①音乐会开始了,他带着儿子,旁若无人,昂然而入。
②王二不顾众人阻拦
,
昂然而入
,
不问明白,就伸手朝三伯父打去。
③我们正在开会,讨论土地分配问题,王队长昂然而入,满脸不高
兴。
【昂然挺立】
á
ng
r
á
n
t
ǐ
ng
l
ì
抬着头挺着胸站着。
42
用法:形容人有气魄的姿态。
例句:
①不管风吹雨打,天安门前值
勤的士兵,依然是昂然挺立,雄姿勃
发。
< br>②军训时,即使大雨倾盆而下,而穿着短裤背心的学生们也要昂然
挺立在操场上。
③刽子手们刚一松手
,
这位革命者一跃而起
,
再次昂然挺立。刽子手
p>
恼羞成怒
,
一拥而上
,
再次将他强按在地
,
以乱刀残忍地
将他杀害。
【昂首】
á
ng
sh
ǒ
u
把头仰起来。也作“昂头”。
用法一:表示精神振作、自信。
例句:
①别看他七十岁的人了
,
昂首走路的样子还像个小伙子。
②战士们一个个昂首站立,一动不动
,
等待着首
长检阅。
③他昂首站着
,
很有自信地说:“没问题,这事你就交给我吧,保证
完成任务!”
用法二:表示高傲、目中无人。
例句:
①我想继续讲下去,主任却昂首望着天空。
< br>②不少离休、退休的老同志都在场,他昂首过来,一句问候的话都
没有。
③狐狸昂首走在老虎的前面,一脸的得意与骄傲,彷佛它真的是森
p>
43
林之王一样。
【昂首静听】(昂首静聼)
á
ng
sh
ǒ
u
j
ì
ng
t
ÿ
ng
抬起头仔细地听。
用法:形容听得专心。
①茶艺馆日夜
开唱
,
琵琶声起
,
茶客们昂首静听。
②人们聚在楼下昂首静听。一个上海老
头
,
穿了黑大衣
,
戴着汉奸帽
,
颇有老上海风情
,<
/p>
听到动情处
,
禁不住按歌起舞
,
一个人跳起了探
戈。(汉奸帽:在日本侵略者占
领中国期间为日本效力的中国人
戴的一种帽子。)
③李先生不屈不挠的拚搏精神
,
度过了创业中一个
又一个急流险滩
,
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奏响了一曲让人昂首静听的华彩乐章。
【昂首阔步】(昂首闊步)
á
ng
sh
ǒ
u
ku
î
b
ù
仰着头,迈着大步。也作“昂头阔步”。
用法一:表示精神振奋、意气风发。
例句:
①女排姑娘们昂首阔步走上讲台,一个个轮流发言。
②他昂首阔步,高声唱着《全世界人民心一条》。
③在乡间小路上,他昂首阔步,走得是那么自然,那么潇洒,真叫
人为他高
兴,为他自豪。
用法二:表示傲慢
,
神气十足。
例句:
①他这个不速之客昂首阔步地
走进了客厅,原来的贵宾都用诧异的
44
眼光望着他。(诧异
ch
à
y
ì
:感到
奇怪。)
②他们昂头阔步,带着一种
藐视中国人,不屑与中国人为伍的神
气,总让我们愤愤不平。
【昂首伸眉】
á
ng
sh
ǒ
u
sh
ý
n
m
ã
i
抬头扬眉。也作“仰首伸眉”。
用法: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例句:
①中国女排在日本获得了比赛冠军,昂首伸眉地回来了。
p>
②英雄归来,手持鲜花,昂首伸眉,笑容满面地与来人握手、拥
抱。
【昂首探身】
á
ng
sh
ǒ
u
t
à
n
sh
ý
n
头向上,身子伸出。
用法:形容急切地观看或寻找。
①他
昂首探身所见的第一眼
,
就是风华楼匾额上的题字“上善若水”
四个字。(上善若水
sh
à
ng sh
à
n
ru
î
shu
ǐ:语出老子的《道德
经》第八章第一句,“上善若水
,
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它的字
面含义是
:
最善者的品行
,
如同水一样
,
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②还没进村
,我老远就看到一群人昂首探身
,
不知在望什么。
③游客们一进绍兴鲁迅故居,就昂首探身,东瞧西望,迫不及待地
想找到点什么。
【昂首挺胸】
45
á
ng
sh
ǒ
u
t
ǐ
ng
xi
ō
ng
仰起头,挺起胸膛。也作“昂头挺胸”。
用法:形容态度坚决,无所畏惧。
例句:
①他,一个经多见广的人怕谁,昂首挺胸,直朝主席台走去。
②她,昂首挺胸,径直向校门口走去,什么也不放在眼里。
<
/p>
③班长走到悬崖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昂首望天】
á
ng
sh
ǒ
u
w
à
ng
ti
ü
n
抬起头看天。也作“昂头向天”。
用法:形容态度十分傲慢。
例句:
①我班同学王大明,刚在一家
杂志上发表了几首诗就以诗人自居,
走起路来都是昂首望天。
②一向昂首望天
,
自命不凡的雷富明,
长长地吐一口气
,
在晨气中凝
结起了一
片白雾。
③到农村做群众工作
,
p>
眼睛向下
,
深入基层,不能高高在上,昂首
望
天。
【昂头】(昂頭)
á
ng
t
ï
u
见〖昂首〗。
【昂头阔步】(昂頭闊步)
á
ng
t
ï
u
ku
î
b
ù
见〖昂首阔步〗。
【昂头挺胸】(昂頭挺胸)
46
á
ng
t
ï
u
t
ǐ
ng
xi
ō
ng
见〖昂首挺胸〗。
【昂头向天】(昂頭向天)
á
ng
t
ï
u
xi
à
ng
ti
ü
n
见〖昂首望天〗。
【巴头探脑】
p>
(
巴頭探腦)
b
ü
t
ï
u
t
à
n
n
ǎ
o
伸着头看。
用法:表示好奇。
例句:
①开学那天,小朋友在院里巴头探脑地朝屋里看新来的老师。
②走不了几步,转过弯来,只见宋信在那里巴头探脑地张望。
③有一次
,
他在一个村里
,
为寻找一个住处
,
就到处
巴头探脑看人家的
院子
,
结果被一家居
民撞了个正着
,
误认他是专扒墙头的流氓。
【拔不出脚】(拔不出腳)
b
á
b
ù
ch
ū
ji
ǎ
o
腿脚陷入泥水之中拔不出来了。
用法:比喻陷入困境或杂事缠身而一时无法解脱。
例句:
①他已经在婚姻问题上拔不出脚了。
②这些事,一般不要去干,同他们搅到一起会拔不出脚来。
③人家的家务事,你可别沾手,否则会拔不出脚来。
【把屁股挪过来】(把屁股挪過來)
b
ǎ
p
ì
gu
nu
ï
gu
î
l
á
i
移动一下屁股坐的位置。
用法:比喻转变立场或观点。
例句:
47
①只要你把屁股挪过来,以前的事就不提了。
②老人是个聪明人,只要你把话说明白了,他就会把屁股挪过来。
③你还犹疑什么?把屁股挪过来,跟大家在一起!
【把頭缩起来】(把頭縮起來)
b
ǎ
t
ï
u
su
ō
q
ǐ
lai
用法:比喻遇事往后退,不出头。
例句:
①一到节骨眼上,他就把头缩起来,躲到墙边去了。
②火,还在燃烧,如果年轻人都把头縮起来不去救,你让老人和孩
子去救
吗?
③出门在外不要惹事,惹了事也不怕事,如果把頭縮起来
,肯定不
是男子汉!
【掰手指】
b
ü
i sh
ǒ
uzh
ǐ
见〖扳指头〗。
【掰腕子】
b
ü
i
w
à
nzi
两人各自伸出一只手,
互相用力握住,摆正姿势,开始
发力,谁把对方的手压下去,谁就获得胜利。
例句:
①掰腕子是一种游戏,比赛看谁的臂力、腕力大。
②小王喊道:“快来看啊,他们俩做什么呢?“在掰腕子。”小李
告诉他说
。
③他根本就不是我的对手,他和我掰腕子掰了很多次,从没
赢过。
48
(插图)
【白齿青眉】(白齒青眉)
b
á
i
ch
ǐ
q
ÿ
ng
m
ã
i
白白的牙齿,黑黑的眉毛。
用法:指青少年时期。
例句:
①曾记否?想当年,白齿青眉
的我们每当聚在一起时,山南海北,
无所不谈,多好的回忆呀!
②孙子告别了白齿青眉的羞涩,开始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
生。
【白瞪眼】
b
á
id
â
< br>ngy
ǎ
n
瞪眼时,眼珠白色部分外明显。
用法:形容着急,却拿不出一点办法。
①老师出题难,主任监场严,学生不会做
,
急得白瞪眼。
p>
②爸爸小时候还经常这样唱
:
大毛出来二毛撵
,
三毛出来白瞪眼。
③他这个人又主观又傲慢
,
我们对他也是白瞪眼。
【白发苍苍】(白髪蒼蒼)
b
á
if
à
c
ü
ngc
ü
ng
头发灰白。
用法:形容人的苍老。
①原来风华正茂的李老师,现在已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②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步履艰难地走在一条泥泞不堪的小路上,
带领着一队学者向着这座中国西部城市郊区的竹林走去。
③
她几乎不会讲英语或菲利宾语,但这并不妨碍这位来自中国福建
49
省的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在马尼拉经营她的服装店。
【白发苍颜】(白髪蒼顔)
b
á
i
f
à
c
ü
ng y
á
n
头发已白,脸色灰暗。
用法:形容老人的容貌。
例句:
①离家三十年,回乡后看到儿
时的伙伴虽然白发苍颜,但精神还
好,我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②春节到了,儿女们不顾白发苍颜老人的反对,硬给老人找人做了
一身大红颜色的唐装,准备让老人节日穿。
③这次回家,看
到一向精神矍铄的爷爷现在已变成了白发苍颜,弱
不禁风的老人,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p>
【白发红颜】(白髪紅顔)
b
á
i
f
à
h
ï
ng
y
á
n
白白的头发,红红的脸色。也作“白发朱颜”。
用法:形容老年人身体健康,容光焕发的样子。
例句:
①他虽已古稀,但白发红颜,精神抖擞,一点也不像老年人!
②我姥姥很会保养,近百岁了,白发红颜,走路还像年轻人。
③枫林社区的大院里,每天一早一晚,都有一群白发红颜的老年人
围着大院的步行道散步。
【白发朱颜】(白髪朱顔)
b
á
i
f
à
zh
ū
y
á
n
见〖白发红颜〗。
【白首齐眉】(白首齊眉)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