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音版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注音版
王勃
的五言律诗《送杜少府
p>
之任蜀州》
,
成为中国诗歌
史上的杰作
,
久为人们所传诵,分享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拼音版,一起
来朗读一下吧
!
sòn
ɡ dù
shào fǔ zhī rèn shǔ zhōu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
chén
ɡ
què
fǔ
sān
qín ,
fēnɡ
yān
wànɡ
wǔ
jīn 。
城
阙
辅
三
秦
,
风
烟
望
五
津
。
yǔ
jūn lí bié yì ,
tón
ɡ shì
huàn yóu rén
。
与
君
离
别
意
,
同
是
宦
游
人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
。
海
内
存
知
己
,
天
涯
若
比
邻
。
wú
wéi
zài
qí
lù
,
ér
nǚ
ɡònɡ zhān jīn
。
无
为
在
歧
路
,
儿
女
共
沾
巾
。
词句注释
1 / 7
⑴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⑵城阙
(què )
辅
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
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
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
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
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
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
口白华津、万里津、江
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辅三秦:一作
“
俯西秦
”
。
⑶风烟望五津:
“
风烟
< br>”
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
全
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⑷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
“
您
”
。
⑸同:一作
“
俱
”
。宦
(huàn)
游:出外做官。
p>
⑹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
< br>下为四海之内。
⑺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⑻无为:无须、不必。歧
(qí)
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
告别。
⑼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白话译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送
杜
少
府
之
任
蜀
州》鉴赏
首联
“
城阙辅三秦,
p>
风烟望五津
”
,
首句写送别之地长安被辽阔
的三秦地区所
&ldqu
o;
辅
”
,突出了雄浑阔
大的气势。
第二句点出友人
“
之任
”
的处所
——
风烟迷蒙的蜀
地。
诗人巧用一个
“
望
”
< br>字,
将秦蜀二地联系起来,
好似诗人站在三
秦护卫下的长安,遥望千里之外的蜀地,这就暗喻了惜别的情意。
&ldqu
o;
望
”
字不仅拓宽了诗
的意境,使读者的视野一下子铺开,而且在心理上拉近
了两地的距离,
< br>使人感觉到既然
“
五津
”
可望,
那就不必为离别而忧
伤。这一开笔创造出雄浑壮阔的气象,使人有一种天空寥廓、意境高远的感受,
为全诗锁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颔
(hàn)
联
“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p>
”
,
诗人劝慰友人:
我和你都是远离故土、宦游他乡的人,离别乃常事,何必悲伤呢
?
此次友人孤身
前往蜀地,远走天涯,举目无亲,更觉惆怅,作者在这里
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
一致来宽慰朋友,
藉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
独之感。
惜别之中显现诗人胸襟的阔大。
颈联
&l
dquo;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
rdquo;
,
把前面淡淡的伤离情绪一笔
2 / 7
荡开。诗人设想别后: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
咫尺。这
与一般的送别诗情调不同,
含义极为深刻,
既表现了诗人乐观宽广的胸襟和对友
人的真挚情谊,
也道出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
给人以莫大的安
慰和鼓舞,因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尾联
“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
,
慰勉友人不要像青年男女一
样,为离别泪湿衣巾,
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足见情深意长,同时,全诗气
氛变悲凉为豪放。
这首诗四联均紧扣
“
离别
”
起承转合,诗中的离
情别意及友情,既得到了展现,又具有深刻的哲理、开阔的意境、高昂的格调,
不愧为古代送别诗中的上品。
练习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春,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1.
本诗
出自
《王子安集》
;
作者是唐朝
(
朝代
)
的王勃
p>
(
诗人
)
,
他和
骆宾王
卢
照邻
杨炯
并称为
“
初唐四杰
&rd
quo;
。
2.
说说千古名句
< br>“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好在哪里
?
答:自古以来,写离别的诗作大多情感悲伤,基调低沉,这首
诗不同于其它
送别诗,
开辟了送别诗的新意境,
一洗往昔送别中悲苦缠绵之态,
字里行间体现
出了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能给友人以安慰和鼓励。
3.
此诗
是一首送别诗,
全诗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
抒发了对朋友远
行的
留恋慰勉之情,体现出作者高远的志趣
4“
风烟
”
突出了杜少府任所的卑湿荒远,上
任路途的艰险。
“
望
&r
dquo;
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川联系起来。
5
、颈联
蕴含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的哲理,真正的友谊是不
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
阻隔的,
既是永恒的,
也是无所不在的。
这一句成为远隔
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的不朽名句。
1.
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A.
城阙
/
辅
/
三秦,
风烟
/
望
/
五
津。
B.
与君
/
离
/
别意,同是
/
< br>宦
/
游人。
C.
海内
/
存
/
知己,
天涯
/
若
/
比
邻。
D.
无为
/
在
/
岐路,儿女
/
< br>共
/
沾巾。
2.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C)
A.
这是
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被称为
“
初唐四杰
”
之一的王勃。
B.
第一
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
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
之地。
C.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
尾联
紧承颈联而来,
诗人劝慰杜少府,
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儿女一般哭
鼻子、
抹眼泪。
3
、这首涛中的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p>
是千古传诵的句子
3 / 7